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家老太太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碗水,撒了一把香灰,又放了一个东西,捏着鼻子就给这个姑娘灌下去,然后又让她躺在炕上,转圈摆了一圈油灯,几个小时之后,这姑娘就恢复正常了。
我记得韩李氏当时很得意,她说,不说十里八乡,整个东北只有她有这个能力”
乔青玉本来是躺着的,因为震惊都坐了起来,韩香兰也跟着起来盘腿坐在炕上。
乔青玉攥了攥手,一颗心疯狂的跳动起来。
可是随之,脑子里忽然之间就通透了。
所以她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十二岁那年她落了水,然后韩李氏就让韩六丫占了她的身体,一直到嫁给贺修煜去了西川。
然后那个冒牌货为了逼贺修煜回来就上了吊,没想到假戏真做,她再次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
韩李氏和韩六丫不甘心,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妈生病,然后将自己骗回来,接下来所做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想到这里,乔青玉的后背都冒出一层冷汗。
果然啊,她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呢。
如果不是当时韩六丫拉自己的手会发出惨叫,是不是如今这个身体里已经换了人了?
按照道理讲,就算是时间过去了好多年,可那个乔青玉应该也知道贺家和乔家是不能做亲家的,更何况用那么卑劣的方法去设计贺修煜。
现在唯一不理解的就是为什么贺修煜答应下来。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她知道贺修煜并不是一个习惯性妥协的人,他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没人能逼他做不愿做的事儿,包括他的父亲和母亲。
但是这个只能等回西川慢慢了解了,但目前这些都明朗了。
所以十二岁那年,韩六丫夺了自己的身体,而自己去了另一个世界,投胎成了一个孤儿。
兜兜转转的她又回来了?
只有这样解释,所有一切才能理得通顺了。
只有韩六丫这样刻薄无情的人才不会在意贺家和乔家的关系。
她并没有将乔家人放在眼里,而且还会时不时的去韩家,她并不觉得韩六丫是一个关注亲情的人,很可能是必须得回去,所以她才将所有有字的纸都烧掉了。
至于她为什么相中她的身体,原因很简单,健康又美丽,还熟悉家庭情况,不容易露馅。
但为什么现在的她握自己的手时会发出惨叫?
乔青玉不由得垂下眸子,从脖子里掏出了贺修煜亲手给她戴上的金项链。
雕刻着繁琐经的护身符,不知道是什么材质,似玉非玉,似木非木,但是玲珑剔透,颜色是乳白色的。
韩香兰凑过去看了一眼,“这是什么?”
“这是贺修煜送我的,他说他去藏西出差,一个僧人送给他的。”
韩香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然后将护身符给女儿塞到了睡衣里,低声的嘱咐道,“好好戴着,千万不要弄丢。”
“妈,我知道了。”
乔青玉嘴唇动了动,忽然想起自己写的那封信,心思玲珑的韩香兰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呢?
但是她该怎么说呢?
说一就有二,说二就得说三。
她怎么解释自己现代的生活还有这是一本书?
还有就是,万一她也不是原主呢?
这么一想,真的好心塞。
韩香兰知道女儿已经听懂了,那她就放心了,伸出手,将女儿缓缓搂在自己怀里,伸出手在她后背拍了拍,柔声的说道,“妈的宝贝闺女,妈说这么多就是告诉你韩家邪门,咱们不是怕她,能不招惹咱们暂时还别招惹,除非能彻底的将她摁死。”
宝贝闺女这四个字儿让乔青玉眼眶有点热。
她闷闷的点头,“我知道,妈你放心,我有分寸的。”
第225章 驴肉馅饺子
“好了,早点休息吧,妈也累了……”不管怎么的也折腾了一个星期,韩香兰的确感到身体很疲惫。
乔青玉关了灯,如水的月光温柔地倾洒进来,温馨而又格外的令人心安。
……
乔青玉并没有马上去收拾韩家,她还没有完整的计划。
韩香兰说的对,按不死还是轻易不要惹她们,毕竟她们手里没有人命也抓不到犯罪的证据。
更和间碟扯不上联系。
次日的早晨,韩香兰在家休养,她则是跟着大伯去了五百亩试验田。
前几天的暴风雨对试验田还是造成了一点影响,但是破坏力并不大。
乔青玉最近这段时间可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基地的育种繁育中心成立之后,她只要有时间都去找冯教授学习。
可是说是受益匪浅的。
乔青玉查看玉米的整体长势,查看茎杆,扒开玉米皮,用指尖轻轻的摁了一下玉米粒。
虽然达不到亩产三千斤,可如果这半个月不遇到特别大的自然灾害,亩产二千斤以上完全没问题。
站在旁边的孙大队长看着乔青玉,笑眯眯的,“青玉啊,现在你可是越来越厉害了。”
“我们基地又成为了育种繁育中心,从帝都来了十几个专家教授和技术员呢,我这段时间可没少和他们学东西。”乔青玉实事求是的解释道。
“那真是太好了,青玉,有时间也教教我们呗。”孙队长随口说道。
“现在不行,我连门儿都没怎么入呢,不过就是按部就班学会操作罢了。”这个可不能乱吹牛。
随后乔青玉笑了笑,又问道,“这些玉米你们到底有什么打算?”
“明年就要开始联产承包了,将土地分到个人头上,五百亩试验田除去给你的两万斤,剩下的县里全部留作种子准备大面积种植。”
“是统一种植还是分给社员种呢?”
“现在还没具体的说法,要等玉米收割归仓之后才能定下来。”
乔青玉暗暗点头,这样安排倒也很合理。
至于给她的两万斤,也是上一次来乔家大队时,丰收公社和孙队长答应的。
虽然乔青玉一开始没要钱,可他们不能心里没数,能和腾海联系上,自然要细水长流。
所以,当看到玉米长势喜人之后,就将最初的两千斤改为了两万斤。
乔青玉也没推辞,坦然接受了。
此时,乔青玉想起了陆晔的嘱咐,可她并不觉得种植大豆是个好主意。
榆树县城的部分土地种植玉米,产量还真的不错,尤其是小麦。
所以她得提前去种子站预定一下这几样农作物的种子。
就算是有优良的大豆种子,也要优先放在北城种植。
西川那里适合发展玉米小麦以及其他农作物。
这么一想,事情也不少,对了,她还得去大队部给贺修煜打个电话。
母亲转危为安得与贺修煜说一下,要不然他也很挂念,说有感情那是扯淡,贺修煜也不过是看在她的面子上。
但是就冲这个,贺修煜也是一个品行极好的人。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有人喊她的名字,“青玉。”
乔青玉伸脖子看过去,喊她的是大伯家的小儿子乔生宝,也就是那个路痴,去南方找乔木宝的堂哥。
乔家的确人很多。
大伯家有四个儿子,他光孙子孙女就九个。
二伯家有三个儿子,孙子孙女六个。
他家老爹是家里最小的,也有两个儿子,如今孙子孙女是最少的,只有两个。
大伯家老大就是乔天宝,娶的是城里的姑娘,两口子都是有工作的,住在县城,他们三个孩子。
老二叫乔水宝,退伍之后就分到了隔壁县城,在一家糖厂保卫科工作,家里也是三个孩子。
老三乔金宝没文化,但是为人忠厚老实,在家务农,他家是两个儿子一个姑娘。
老四就是朝她这边跑过来的乔生宝,今年十九岁,念到了小学毕业就死活不去学校了,如今也跟着三哥去地里干活。
乔家其实已经分家了。
不过二伯不愿离开爹娘,就和媳妇还有大伯一家一直和乔老爷子他们住在老宅那里。
老宅的宅基地比较大,正房是五间半泥半砖的瓦房。
东西三间泥瓦房。
大伯和老爷子他们住在正房,二伯一家住在东厢房。
乔金宝住在西厢房。
不过之后结婚的都搬出去了,要不然这房子根本就住不下。
二伯家的三个儿子,一个在公社住,另一个就本村住的也不远,小儿子和乔木宝一起在读高中。
说是人丁兴旺,的确不假。
如果都聚在一起,包括大姑家的那是真真正正的几十口人了。
只不过底子都薄,日子是勉强过得下去的。
这时候乔生宝已经跑到了跟前,满头大汗,乔青玉觉得他挺不容易的,还能找到这里来。
“生宝哥,你找我干啥呀?”
“中午咱家包饺子,奶让我喊你回老宅吃饺子去。”
乔青玉随口问道,“啥馅儿的?”
“大葱驴肉馅的。”
这个好,都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记忆里乔青玉吃过一次驴肉馅的饺子,都说煮驴肉馅饺子的时候饺子尖都朝上,就像一个个驴耳朵。
等真正看到驴肉饺子,乔青玉才知道她被骗了,和过年包的猪肉馅饺子没啥区别,不过可比猪肉馅的香多了。
她又跟孙大队长还有大伯说了一下大豆种子的事,孙大队长答应乔青玉,看看公社明年的种植计划,能不能匀出几千斤来。
之后,乔青玉跟着乔生宝去了大路,乔生宝将自行车停在了路边,乔青玉坐上去之后,他骑上车子就朝前奔。
乔青玉也没在意,她心里在琢磨着接下来要做什么。
到大队部打电话顺便要问问贺修煜塑料薄膜的事情,既然她已经来了,就提前将这件事情给安排下去。
可走着走着就觉得前面不对,她记得过了玉米地就是一片高粱地呀,这如今怎么变成一片土豆地了?
这才想起骑自行车的是谁了。
伸出手拍了一下乔生宝的后背,声音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