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青玉做了一大桌子菜,吃饱喝足之后在招待所休息了一个晚上,这些人开着大卡车,急吼吼的浩浩荡荡的离开了腾海研基地。
不过走之前乔青玉私下里找大伯了解了一下家里人的情况,大伯不说实话,但看着是不大好的,既然问不出来,那就亲自回去看看吧。
车队的影子不见了,站在大门口的乔青玉和贺修煜彼此对视一眼,忍不住伸出手击掌相庆。
他们两个制定的计划完成了第一项。
乔青玉笑眯眯的,“合作愉快!”
贺修煜则是一本正经,“期待继续合作。”
乔青玉哈哈的笑了起来,贺修煜心情也不错,他拉着媳妇的手这才回了家。
而他们今年计划的第二项,就是沙棘果苜蓿和大麦草以及水杨木的普及和种植。
乔青玉的大仓库里存了满满的已经培育好的种子。
而她种的沙棘果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
如今菜园子周围种的沙棘树高达两米,看样子从今年就应该开始开花结果了。
冯教授负责的育种基地农作物为辅,主要还是以适合西川荒漠地带生存的植物。
种子基地之所以设在西川,就是为了基地附近以及整个西川乃至与西川接壤的城市几千里的风沙带准备的。
那里的流沙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
所以治沙大业任重而道远。
第357章 植树造林
很快的就到了植树造林这一天,提前乔青玉已经以学生会的名义做好了准备工作。
自带工具,实在没有工具的拿水桶水壶。
又从运输公司借了十几辆大卡车,将能来参加植树造林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拉到了西川农业学院认领的一百亩风沙带。
两个校长都来了。
这露脸的事儿,副校长也明白了,自然不能屈居于人后,要知道还有报社采访呢,就自己学院的宣传部稿子也早就准备上了。
形式要走,但也要干实事儿。
三月份的西川温度还有些低,但是学生们的热情极其的高昂和激动,鲁校长拿着大喇叭讲了几句话鼓舞士气,然后又表扬了学生会在这里面起的作用,随后他拿着铁锹挖了第一锹土。
于是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西川的记者给孙熙媛照了好几张拿着铁锹和树苗的特写。
然后呢,来了一辆吉普车将孙熙媛和记者一起接走了。
前后不过一个多小时,似乎记者就是为孙熙媛而来的。
而孙熙媛只挥舞了几下铁锹,连一两土都没挖出来。
很多同学非常不满意。
爱激动的,已经气的骂骂咧咧的了。
鲁校长和后勤的几个人干的挺欢,真就没看到。
副校长倒是看到了,他也只是笑笑。
有同学实在气不过就来找乔青玉告状,乔青玉才注意到这事儿,她打听了一下,的确如此。
乔青玉眉头蹙了蹙,孙熙媛想要竞选学生会的主席但是没选上,她也不稀罕做副主席,就去了团支部。
现在的孙熙媛是团支部的副书记。
这样的活动,她出头露面倒也无口厚非,但是你来了就走是几个意思?
对了,还有那个明显是孙家指派来的记者。
这时候,就看出来某些特权阶级自带的优越性了。
要说大院子弟,贺修煜陆晔沈昊泽包括苏云瑶,哪个拎出来都比孙熙媛级别高。
乔青玉能说什么,她都不知道孙熙媛去干什么去了。
万一不是躲避劳动呢。
她要是就这么冲上去她可就被动了。
孙熙媛一直看她不顺眼,一是因为学生会主席的事儿,第二是因为那次冯教授实验暖棚的事儿。
这两次,孙熙媛就真的将她记恨上了。
每次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都跟那小刀子一样,平日里如果学生会和团支部有联合搞活动,她总会弄点不入流的小手段,尽管都被乔青玉化解了,可这样的人终归是挺招人膈应。
但是呢,两个人还没有言语上的冲突,所以有些事就不大好办。
孙熙媛也不是傻子,她自然不会让乔青玉抓住她的把柄。
所以说孙熙媛跟着记者回去到底干什么去了呢?
她得弄清楚。
而且西川农业学院也不可能是倾巢出动,有一部分学生有重要的事情,也有一部分生病了身体不好或者有其他的事情,这都是正常现象。
只要是有病假条,老师也得批的。
那么孙熙媛想要弄个病假条不也是轻而易举吗?
随便说个毛病,头晕心难受,你还能逼着她来呀?
弄不好再来一个报道,说她带病坚持劳动,那可真是替她扬了名了。
但就这,乔青玉也不愿意。
这一次活动不说是学校领导,她为此付出多大辛苦,还有陆晔,也做了很多工作,更有同学们不畏寒风的劳动。
平白的就让什么都没做过的孙熙媛去摘桃子?
她可不干!
但现在得要弄清楚那个记者是不是单纯只是几拍几张照片,还是真的想借这个机会将孙熙媛给推出去。
乔青玉心里想,等陆晔来了,她得和他说几句话。
不大一会,陆晔就来了,他先是见了校领导,真诚的说了一番感谢的话,他就来找乔青玉了。
乔青玉就给他建议,现在有不少单位都在今天进行植树造林,毕竟今天是植树造林的日子,所以说让他做一个综合的报道。
如果没有记者跟着他,那就在他单位里找个文笔好的写一篇稿子投递到西川日报发表。
陆晔看了眼乔青玉,轻声的道,“你是不是还有话要对我讲?”
乔青玉倒也没瞒着,就将刚才孙熙媛和那个记者的事,简单扼要的给陆晔说了一下。
陆晔眉头皱了皱,孙熙媛,他是知道的,孙家找大嫂想将孙熙媛介绍给他,被他找借口给推出去了,不过孙家不会死心,在他们眼里他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但他不愿意和孙家以及孙熙媛打交道。
在这一点上,爷爷也是支持他的。
可是如果这事真的像他想的那样,孙熙媛借此机会提高身价,准备毕业之后走另一条路,那的确有些恶心人。
如果换乔青玉那是没问题,可孙熙媛就这么的想捡个大便宜?
他心里火气也上来了,不过脸上却丝毫不显,他告诉乔青玉,“我还得去其他几个地方跑一跑,今天差不多能出来的单位都来植树种草了。”
“那你去吧,别在这里耽误了。”
陆晔点点头,看乔青玉跟着劳动也觉得有些心疼,但是这心疼两个字跟他不配。
陆晔匆匆的离开了,但却先是转道回了单位,现在他的部门人员配备非常齐全,跟在他身边的就是他的秘书,做报道这件事儿他也想过,但并不是像乔青玉想的那样综合在一起报道,毕竟这要综合报道了,这排名先后还是个问题。
但是刚才乔青玉说的话也让他茅塞顿开,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以认领面积为主,你不能你只认领一亩,你就想排在第一个报道,那你让人家认领了一百亩的怎么办?
那么后续工作,因为你这件事情没有动力了,那不就是弄巧成拙了吗?
陆晔让秘书等他一会儿,他匆匆的去找老领导。
从他到西川来,从他想干实事起,老领导一直特别支持他工作,他倒没有说孙家孙熙媛的事儿,也没有说西川日报那个记者的事儿,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老领导,我就是这个意思,您跟西川日报社打个招呼,给咱们开个治沙防沙绿化西川专栏……这几天我要将每个单位都跑一遍,您再让报社借给我一个记者,再加上我的秘书这系列报道很快就能成。”
第358章 走马观花呢
老领导想了想,这也的确是个好主意,陆晔是个实干家,这事有他跟着报道肯定是实打实的。
毕竟陆晔现在主抓的就是这项工作。
老领导同意了陆晔的想法,然后他就给西川日报社打电话。
主编也点头同意,派了一个记者去找陆晔,然后陆晔开着吉普车带着两个人就开始各个单位转起来。
手里有认领书二百多份呢。
就这一个行动,西川北部风沙带就落实了六千多亩。
西川农业学院因为人多认领的也是最多的。
有的小单位从上到下也就几十人,能认领一亩都不错了。
然后就是几个厂子,纺织厂钢铁厂煤炭厂还有造纸厂。
虽然他们没有西川农业学院人多,但也认领了几十亩。
宣传是肯定要宣传的,而且还要好好的宣传,大力的宣传。
乔青玉中午休息的时候找了两位校长,这时候依然没有孙熙媛的影子,当然也缺了很多人。
新上任的学生会宣传部长来找乔青玉了。
她真就和上次贴的大字报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不是她的朋友同学操作的呢,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她和乔青玉倒是配合的很好。
她叫肖霞。
也是一边干活一边琢磨着稿子怎么写。
这稿子在学校内部也要发表的。
乔青玉找校长的时候将她也带上了。
说了一下宣传部也想将稿子投给西川日报,鲁校长还不知道这里边的猫腻,他说道,“不用了,西川日报记者已经来了,他和我打个招呼就去采访了,回去之后他的稿子很快就会见报。”
不等乔青玉说话呢,肖霞直截了当的说道,“校长,西川日报的记者只是采访了孙熙媛,我想和他说话他都不理我,也没去采访别的同学,甚至教职员工这一块他也没来,给孙熙媛单独拍了几个特写,两人一块坐一辆吉普车就走了……”
说完肖霞还看了看时间,“校长,他们已经走了三个小时了。”
现在是中午十二点,因为路途有些远,也不可能回去吃饭,所以食堂提前就蒸了杂粮的馒头,一家一块萝卜条咸菜,后院的食堂用卡车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