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李工娶她的时候给了五十元彩礼钱,那在当地都已经很高了。
“青玉,太多了,我不能要啊,这都是你的布料你的设计你还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我能拿一百块钱我做梦都会笑醒的。”
“大嫂,咱们一开始可是说好了,这已经扣掉了成本一百元,你出的缝纫机我出的线这个没法算,咱们就直接忽略掉,然后说好的我六你四不是正好吗?”
的确是这样,她也知道收了很多钱,可她却不知道成本才一百元。
况且她也根本没想过要和乔青玉四六分的。
李大嫂愣愣的看着乔青玉,眼眶都湿润了,她的声音哽咽,“青玉,我知道这活你自己都能干,你就是想让我挣点钱,让我怎么感谢你呢……”
“李大嫂,你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啊,这是你该得的,而且只要以后有发财的路子,咱俩还一起干。”
李大嫂忙不迭的点头,怀里紧紧抱着装有六百元钱的挎包,欢天喜地却又像做贼一样的回了家。
乔青玉笑了笑,这也算是报答李大嫂的救命之恩了。
……
如今乔青玉的手里有四千多元,在这年代,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她骑着自行车去了公社,并没有去找钱副社长。
如今钱副社长很忙,前几天还亲自带着几百人去开垦那片荒地了。
乔青玉去了公社的路口,花了一元钱搭上了一辆去往榆树县的马车,
按照协议,她需要去弄几台拖拉机耕地机来开荒犁地。
到了县城,乔青玉拿着介绍信和家属证直奔榆树县城的第一机械厂。
而与此同时,基地家属院从远处徐徐的开来一辆吉普车。
随后,在乔青玉家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从车上下来一位长身玉立的清隽男子,他身着米色风衣,从车上抱下来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姑娘。
他牵着小姑娘的手,站在了挂着铁锁的大门前。
第39章 变样了
他是贺修煜,小姑娘是他大哥的女儿贺雪蓉。
他转身看向孙大志,温和的道,“你先回去吧,后天早晨来接我。”
孙大志将一个大旅行袋放在了门口,看到大门紧锁,心里想,青玉这丫头估计是去公社了。
他乐呵呵的应下,随后开车离开了。
贺修煜低头看了一眼贺雪蓉,淡漠的眼底划过一抹柔和,他凝滞了一息,拿出钥匙打开了铁锁。
吱呀一声,这个阴差阳错之下组成的家的大门打开了。
他一手拎着旅行袋一手牵着贺雪蓉站在了院子里。
饶是一向湛然若定的贺修煜也惊诧了一瞬。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
依然破旧,依然带着几十年岁月的痕迹。
可是,却还是不一样了。
地面扫的干干净净,以往堆得乱糟糟的箱子和杂物此时都不见了,只有几个麻袋整齐的摆放在墙角。
四月初的天还是有些冷的,他抱起了贺雪蓉单手拎着帆布旅行袋走进了低矮的泥坯房。
他们住的临时住所和西北所有的农村住房差不多,一进屋都是灶房,左右两间是住人的地方,此时格局自然没有变化,可却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妙。
灶房似乎刚刚停火,主人也离开的时间不长,有淡淡的米香在屋子里弥漫。
他将孩子放下来,拿出钥匙打开了自己的西屋,一股寒气和潮气扑面而来。
这个家他没回来过几次,每次都来去匆匆,自然没有时间去整理,此时屋子里的东西都落满了灰尘,站在地面,从头到脚都凉飕飕的。
贺修煜退了出来,看着一言不发的小侄女,又看了看东面的房间,门自然没锁,他迟疑了一瞬,还是牵着小姑娘走进了东屋。
这里是乔青玉住的地方。
四月一号那天他进来过,如今不过是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虽然有心理准备,可也愣怔了一下。
玻璃擦得一尘不染,窗台上摆着两个小篮筐,里面是一片绿油油的植物,大约有二十厘米高,炕上铺的芦苇席干干净净,靠炕头的地方放着一个小炕桌,那张破旧的桌子同样擦得一尘不染。
靠墙的一侧堆放着一摞初中和高中的课本。
大炕的西面除了炕柜,竟有一排的木箱摆放在那里。
上面种的是白菜和菠菜,还有蒜苗和小葱……
清新的绿色撞进了眼底,如水波一般的蔓延,无端的让人心情好了几分。
如果不是墙上的红喜字和日历,他都以为走错了地方。
而且,屋子里还氤氲着淡淡的陌生的馨香。
所有一切,都在提醒着贺修煜,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这个所谓的家,发生了他不知道的变化。
他轻不可闻的呼出一口气,随后将侄女放在了炕沿上,脱去了小皮鞋,让她坐在有些温热的芦苇席上,柔声道,“蓉蓉,小叔去给你做饭,你乖乖的坐在这里好不好?”
贺雪蓉一眼不眨的看着小叔,终于,点点头,可却依然一言不发。
贺修煜松了一口气,赶了一夜的路,蓉蓉也饿了,他得先给她熬点米粥喝。
灶房被乔青玉收拾的干净而又有条理,可以轻易的找到需要的东西。
只不过除了一个鸡蛋,就是一些干货了。
当然了,乔青玉也很富有,她种了几箱子的蔬菜。
贺修煜打开了自己的旅行袋,拿出了香肠熏肉虾米鱼干还有一布袋的鸡蛋,他将东西放在了碗柜的最上面一层。
很快的,米粥熬好了,贺修煜端着大碗和两个小碗进了东屋。
就看到刚才还坐在炕沿上的蓉蓉,此时跪坐在木箱子前,低头一眼不眨的看着绿油油的小白菜。
贺修煜温声的叮嘱,“蓉蓉,这是小婶的东西,不要乱动,过来喝粥……”
贺雪蓉似乎很听贺修煜的话,乖乖的爬过来,坐在了炕桌前,拿起了属于她的小勺,一口口的喝了起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院子里传来了一道稚嫩的暴喝声,“屋子里的人举起手来……”
后面的话没说完呢,就被李大嫂喊住了,“小虎,你贺叔叔回来了,不许没礼貌……”
贺雪蓉放下了勺子,扭脸朝窗外看去。
玻璃上映着一个小男孩的脸,挤眉弄眼的,看不出长得啥样。
之后,李大嫂人未到声先到,“小贺回来了,肯定是没吃早饭吧,我这里有馒头还有鸡蛋羹,你先垫吧几口,青玉去县城了,要下午才能回来呢……”
贺修煜挑挑眉,李大嫂这些天似乎和乔青玉处的不错,称呼明显的很亲昵。
说着话的功夫,李大嫂已经端着东西进来了,后面跟着佩戴着小木枪的小虎。
只要乔青玉不在家,这间破草房的安全问题就都归小虎同志负责了,如果不是他刚才在村西头玩浪了,会第一时间发现贺修煜回家的。
也会发现,贺叔叔家里多了一个眉目如画的小姑娘。
李大嫂还愣了一下,贺修煜带回来一个小孩子,谁家的?
身后的小虎瞪大了眼睛,指着贺雪蓉脱口而出,“妈妈,这个妹妹我见过!”
贺修煜,“……”
臭小子,如果不是了解李工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怀疑有人给小虎读过红楼梦。
李大嫂一巴掌呼过去,“胡说八道,你哪里会见过。”随后笑眯眯的问贺修煜,“小贺,这谁家的孩子?”
“李大嫂,这是我大哥家的女儿,叫贺雪蓉。”
原来是小贺的侄女。
还别说,长得真好看,就跟那年画上的人似的。
而此时的乔青玉还不知道不但贺修煜回来了,还提前带来了他的小侄女。
乔青玉此时跟着主抓生产的于厂长站在了机械厂的后院露天仓库前。
有介绍信有家属证还有钱,乔青玉和于厂长的面谈自然很顺利,可她看着眼前生锈的机器简直无语了。
她指着几乎等同于破铜烂铁一般的机器,不可置信的问道,“于厂长,这就是你所说的耕地机?”
于厂长尴尬的笑道,“乔青玉同志,我们厂子已经不生产大型机械了,如今你看到的都是十几年前的设备,虽然老旧,可也能用的。”
第40章 修理耕地机
乔青玉庆幸她要求先看货,否则,这次言而无信的人该是她了。
“于厂长,就算是能用,可也修不起啊,你们没有别的耕地机了吗?”
“倒是有几台,可都分配出去了。”于厂长好脾气的说道。
乔青玉的丈夫是腾海科研基地的负责人,级别比西川市的市、长还要高,而且人家还这么客气,他自然不能摆谱。
乔青玉叹气,看来今天要无功而返了,难道她要去西川一趟?
她朝前走去,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当看到那曲曲弯弯的文字的时候,她眯着眼睛笑了。
这竟然是老大哥生产的拖拉机和耕地机。
虽然机型落后,可质量是杠杠的。
稍微改进修理一下,完全可以使用,她有了新的打算,于是,心情好了许多,但这事要和谢主任先联系一下。
她笑了笑,“于厂长,我能借用一下电话吗?”
于厂长自然答应,又带着乔青玉去了办公室,这一次乔青玉是给基地的谢主任打电话。
一听是乔青玉,那头的谢主任声音爽朗带着笑意,“青玉啊,打电话找我有啥事吗?”
如今距离白菜出苗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后勤已经给基地的同志们做了两顿白菜炖豆腐了。
他被老领导开会表扬了,基地的四十五亩白菜地如今绿意葱葱,一个坑里并不是只有一棵白菜苗,基本都是四个以上。
拔掉其中的一颗两颗,也就是农民所说的间苗。
基地的科学家们吃的高兴,老谢腰板也挺得笔直,吃水不忘挖井人,老谢自然要感谢乔青玉提供的白菜种子。
而且还是这么优良的,说句实话,基地有一片地也种了白菜,是从市里买回来的,可到现在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