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22章 漠北草原
乔青玉要的蔬菜种子没有拉回乔家大队,而是暂时放在县城的种子站。
乔青玉看了一下,她发现这些种子质量真不错,尽管她其实不怎么懂,可是看颜色和颗粒的饱满程度也应该是质量最优良的,但和实验室比起来还差了一些。
乔青玉有些犹豫,真的要将这些种子都换掉吗?
是不是有点太浪费呀?
换掉的种子放哪里呢?
尤其是白菜和大萝卜种子也不能吃啊。
乔青玉琢磨了半晌,也没有一个稳妥的办法,干脆将这件事情暂时放在一边。
因为除了给下溪公社老钱倒腾的几千斤蔬菜种子,她接下来要给基地琢磨大麦草种子了。
北城这边距离草原近,大麦草的种子也联系上了。
但这里没有水杨木。
然后沙棘果北城也没有。
甚至有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乔青玉回到家之后就坐在书桌上拿起纸和笔开始计算起来。
下溪公社,白菜和萝卜种子分别为一千斤。
这两样也是冬储菜的主要菜种。
至于土豆栽子,北城这里已经很少了。
早就过了种土豆的季节,而且土豆是块茎,和菜籽还不一样。
就乔青玉实验室里的土豆,也不过是能种上四亩地的。
乔青玉皱了皱眉头。
其实基地有一片土地种植土豆的确很合适。
于是,她在土豆两个字后面打了三个问号。
就算是弄到了土豆种子,一亩地最少需要三百斤,实验室里的一千斤马铃薯种子整整占了一面墙。
假如她从乔家大队弄土豆种子,现在种植倒也来得及,毕竟实验室里的土豆种子不但适合沙质土壤种植,而且产量高,生长期短,营养价值也高。
抗病抗旱的能力也比普通的土豆高上几倍不止。
多了弄不到,估计六七百斤还差不多。
动动手脚最好可以种四亩地的。
实验室的土豆种子亩产在六千至九千斤。
按最低的计算也能收获几万斤土豆,刨去自己吃的剩下都要留种。
要不然的话又要等上两年了。
就这,想要扩大种植,初步估算也要三年之后了。
乔青玉在土豆后面又打了一个对号。
安排上!
这东西用麻袋装,放在卡车里也好运输。
至于基地绿化所需要的植被,就选大麦草和沙棘。
水杨木可以种在边缘。
乔青玉又仔细的想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漏下的。
她又急火火的去了大队部。
大队长和自己的大伯都没在这里,乔青玉又去了试验田,果然这两个人都在这里呢。
乔家大队种植经验丰富的人才很多,五百亩试验田上种植的玉米,比她想象的还要茁壮和健康。
这些老农民都有经验,甚至有人都能分析出一株玉米上可以结几个玉米棒子。
乔青玉挥手喊着乔志远,“大伯,你过来一下,我找你有点事儿。”
此时乔志远和孙大队长正蹲在垄沟里呢,这几天,在这个生长阶段会有蚜虫出现,但他们发现实验田里几乎是没有的。
即便这样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旁边还种着普通的玉米。
万一被传染了可就糟了。
听到有人喊他,乔志远回头一看竟然是自己的侄女,连忙放下手里的活,颠颠的就往地头跑。
“青玉,不在家呆着来地里干啥呀?”
随后又加了一句,“你妈那你别着急,我准备明天带你去偷偷看看他们。”
乔青玉摆摆手,“大伯,我和我爸妈的事你先别管了,我想去漠北草原一趟,让三哥陪我去。”
“你要去弄大麦草种子啊,还别说我真联系过了,咱们这里哪有草种子,这年头谁还种草啊,那地里的草都是要除掉的。”
“咱们这儿没有,但漠北那边是有的,我已经打电话联系过了。”
乔青玉是通过县城种子站的站长联系上的。
乔志远思考了一下,县城就有公共汽车,去漠北大约六个小时就到了。
随后点点头,“既然这是公事,大伯也不能阻拦,你等我去找你孙二叔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让县里运输队派一辆卡车,最好让你大哥开车拉着你们两个去,这一路上我不就都放心了吗。”
不等乔青玉说话,连忙转身就去地里找孙大队长去了。
孙大队长没有意见,不过他还得和运输队联系。
有介绍信在那里,乔青玉现在还是腾海科研基地育种实验室的负责人,就这两个身份,这件事办的就很顺利。
所以第二天早晨,乔天宝开车就带着她和乔生宝朝漠北草原的方向疾驰而去。
五月份的北方也是天蓝水暖,到处一片绿色。
这里和西川的确不同,没有一道道高低不平的山坡,这里本来就是平原,再往北走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所以视野是辽阔的,远远看过去心胸也会被无限地放宽,只觉得天大地大似乎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更别说满眼都是绿色,看着让人心情舒畅。
北城这里在建国之初是荒无人烟,经过三十年的开发建设,这里已经成为了华夏国最重要的大粮仓之一。
北城的环境,几十年之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毕竟依然属于地广人稀,但是有不少地方还是退耕还林了。
所以说即便这样的地方,在几十年后还是注重了环境建设。
但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
而西川和这里截然相反。
等进入了草原地界更是如此。
这次他们是去漠北种子站,他们有大麦草的种子,可以出售给乔青玉一千斤。
这里唯一不足的就是公路不太好,但景色可真是美不胜收。
他们停车休息的时候,有一个牧民小伙子骑着马,赶着一群牛羊,从他们面前浩浩荡荡地经过。
看到乔青玉,那小伙子眼睛一亮,竟然对她吹了一声口哨。
气得乔天宝和乔生宝都挡在乔青玉的面前,瞪圆了眼珠子。
小伙子仰起头哈哈大笑,叽哩哇啦着说着他们的民族语言,然后骑着枣红马,很快的就消失在了草原的深处。
乔青玉伸展了一下腰肢,推开两个保镖。
穿书已经快两个月了,头一次心情这么愉快。
第123章 豪气万丈的乔青玉
乔青玉朝着四周看过去,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好像老天给这片土地铺上了一层绿茸茸的地毯。
五月份的下旬,已经有不少野花争先开放。
他们还看到了一片野生的黄花菜。
乔青玉毫不客气的将这一片黄花菜都摘下来,晾干之后放上肉丝和辣椒配上二米饭那绝对是美味佳肴。
乔生宝将装了一袋子的黄花菜放在了卡车上。
好奇地问乔青玉,“青玉,西川那里是不是也和这儿差不多呀?”
不等乔青玉说话呢,乔根宝摆手摇头的,“差得远了,那里可真是荒凉啊,那地皮就好像被生疮了一样,啥都不长。
而且那里风太大,沙子还多,就像咱们这样在这里说话,那沙子都能灌你半嘴。”
乔生宝瞪大了眼睛,“青玉,那么艰苦啊,咱们老家多好啊,你赶紧回来吧。”
“别听大哥胡说,没那么夸张,不起风的时候还是很美丽的。”
然后指着一望无际的草原,乔青玉豪气万丈的说道,“你们看着吧,再过两年,不,一年的时间,我就能让我们腾海科研基地附近的几百里荒地变成一望无际的草原!”
这话听着让人热血沸腾的。
乔天宝和乔生宝都觉得很是震撼。
两个人有些钦佩的看着自家的妹妹。
而乔青玉眯起了眼睛,她想,到时候她也弄一匹枣红马,然后买一群羊,也过一过刚才小伙子那种天地为家的游牧生活。
对于汽车这种迅捷的交通工具,现在的乔青玉真的没啥想法。
未来的几十年某些城市还好一些,但在一些基础建设不怎么发达的地区,因为个人购买汽车数量增加,导致汽车不但污染了空气,还严重的侵占着人们的公共空间。
本来宽敞的人行道停上了一台台的汽车。
有的时候为了一个车位都得等上一个小时。
假如你站在二十层的高楼朝四周看去,尽收眼底的不是绿郁葱葱的景色,而是一台又一台的汽车。
人类居住的地方,即便想要拓宽道路也没有空间,总不能将人都赶走吧,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真的是严重的吞噬着人们的公共空间。
无法想象,如果以后这车不能折叠不能飞上天,那么再过几十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人手一辆汽车,这车都放哪儿去?
不能将整座城市的地下都掏空吧。
当然了,对于乔青玉来讲,这些都不过是想想而已,现在才八零年,距离那个年代还有三十年的时间呢。
况且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可不是她一个小小的乔青玉能阻止的。
这也不过是她一种很矫情的想法,现在的她不就是让大堂哥开着卡车来漠北吗,光凭两条腿,猴年马月才能走到这里,所以说呀,不过是想想而已罢了。
而且她差不多敢断定,自己没准是基地第一个买汽车的呢。
……
漠北草原种子站的负责人热情的接待了乔青玉。
站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性格很是豪爽,“乔青玉同志,不瞒你说,这些草籽是我给格尔楞旗准备的,他们那儿有几百亩的荒地,有一年也不知咋的就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勾勾草,牛羊吃了都中毒了,然后旗里就买了除草剂,因为第一次使用没掌握好剂量,结果导致那里到现在也寸草不生,去年这草籽种下去到现在也没长出来,所以,正好用它来支援你们科研基地。”
随后神情变得认真,“别谈钱,一分钱不要。”
乔青玉倒也没觉得多意外,现在的人们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