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不知不觉进了十一月。
筹备了两个多月的天盛上市事宜,在贺嘉一的指导下,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南华。
家里。
京城暂时没什么事,上完MBA之后,王流抽空回来了一趟,一来看看家,二来也跟黎向涛和贺嘉一约好了要谈点事。
约好了上午在家里见面,早上起床吃完早饭之后,王流没有去公司,留在家里边带儿子,边等黎向涛和贺嘉一上门。
将近一岁半的王英,已经能走路了,睡了一晚,早上正精力充沛,迈着小短腿在客厅歪歪扭扭的跑来跑去,一刻不消停。
怕他磕了碰了摔了,王流也全程跟在他屁股后面照看,半天折腾下来,小东西还没玩累,倒是先把他折腾了个够呛。
累倒是不累,就是太磨人了。
着实体验了一把当老父亲的辛酸。
不过他这小半年长期不在家,跟儿子之间有些生疏的感情,也在这半天折腾下增进了不少,倒是也值了。
又折腾了会儿,小东西终于玩够了,黎向涛和贺嘉一也恰好联袂而来,王流把儿子交给保姆,带他去休息,自己则招呼黎向涛和贺嘉一去了客厅落座。
“王总很疼儿子啊,我跟黎总这一来,没打扰到你和儿子玩乐吧。”一进门就看到了王流趴在地上给儿子当马骑的画面,贺嘉一上来先调侃了句。
“没有,他也玩够了,就是你们不来,他也该去休息了。”王流笑了笑,又叹口气道:“这半年一直在忙,没怎么顾得上陪他,难得回来了,能陪还是多陪陪吧。”
贺嘉一收敛笑容,跟着叹了口气:“说起来我也有段日子没回家了,也不知道我家那小子跟我生分了没,等下次回去我也跟王总学学,多陪陪他。”
黎向涛点了点头,神色跟着有些黯然,他也是结了婚的人,同样有家有小,离开家的时间比他俩还长,被他俩说的,他莫名也有点想家了。
柳姨过来给三人倒了杯茶。
王流顺势顺势岔开话题道:“不说这些了,说正事吧,公司改制进行的怎么样了?”
黎向涛神色一正,道:“算是初步完成了,在贺总指导下,已经完成了对各项机制的调整,上市主体也已经确定,这次先把电商业务加游戏业务打包上市。
剩下的社交、搜索、支付等业务,全部分拆了出来,等随后看情况再决定上市计划。”
说着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了王流。
王流点点头,这次要融资的是电商业务,天盛商城是肯定要上的,但是商城成立时间毕竟还短,而港股上市也要求盈利,打了这么久的价格战,商城业绩是挺好,但亏损很严重,光靠商城一项,还达不到上市标准,得加上游戏业务搭配一下。
等将来电商业务发展起来,也可以再把游戏业务分拆出来重新上市,也无所谓了。
情况黎向涛之前已经跟他说过,他也知道。
随手接过文件,王流低头翻看起来。
贺嘉一道:“公司改制完,接下来就该着手准备招股说明书了,黎总已经请审计公司核算过,电商加游戏两项业务,天盛这次要上市的总股本是二十六亿左右。
港股IPO要求的股票发行数量是不低于总股本的25,如果市值超过一百亿,最低可以降低到15。
天盛的估值肯定是超过百亿了,所以,天盛这次最低要发行15的股票,也就是458亿股。
或者王总如果想多发行些也可以,看你自己意思。”
王流微微颔首,所谓总股本,简而言之就是公司上市之前,自己具有的本钱,也就是净资产,一般是一元等于一股。
这次只是把电商和游戏两项业务打包上市,天盛的净资产降低了不少,总股本只剩二十六亿股也正常。
而IPO的股票都是增发,所以最低要发行15的股票,不是指二十六亿的15,而是增发之后总股本的15,也就是贺嘉一计算的458亿股左右。
天盛成立至今,只接受过软银一笔融资,出让了5股权,另外,这些年通过期权激励,也分给公司一众员工大约55左右的股权。
除此之外,其它所有股权都在王流手上,就算这次发行15的股票,对他的控股权也没有任何影响。
(
第452章 十亿奖励
“就按15的规模发行吧。”
王流点头敲打下来,看了眼黎向涛和贺嘉一,又问道:“发行价是多少,你们商量过了吗?”
贺嘉一摇头道:“还没有,今天过来的另一件事,就是跟你商量一下定价的问题。
港股的定价分两步,第一步是初步询价,先确定价格发行区间,然后通过路演,由投资人自己选择价格申购,最后根据申购结果,最终确定发行价。
我给天盛做过估测,这次要上市的电商和游戏业务,估值大概能在680到740亿之间,对应的的发行价格区间就是222到242。
不过具体定多少,还得等先询价之后才能确定。”
680到740亿……
单纯靠电商和游戏两项业务,以目前的市场规模,这个估值倒也算合理了。
至于具体价格,只能等路演结束之后才能确定,毕竟得先看看投资人的申购热情如何,不然如果盲目确定,定的太高,影响投资人投资热情,而定的低了,他自由又吃亏,都不合适。
这个道理王流自然也懂,点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定吧。”
“好。”
贺嘉一笑了笑,又道:“另外,虽然电商和游戏两项业务,将来潜力都很高,但是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准,风险总归是有的。
想让投资人放心认购,还得做个盈利承诺,比如一年之后,公司至少盈利多少,如果没达到,大股东得自己掏钱或者股票补上。
王总您看……”
“应该的,你觉的盈利承诺多少比较好?”王流看向贺嘉一,问道。
盈利承诺他也知道,既是稳定市场,也算是给投资人的一点小保障,不然如果股价上市就破发,上市公司倒是圈了钱跑了,但投资人不就亏大了?
韭菜都没这么个割法,长此以往,甚至股市都可能受影响,所以盈利承诺是必须的。
“一般最低10,高了没限制,但是最好不要定太高,不然压力太大,万一没做到,那可就亏大了。”贺嘉一笑着提醒道。
王流顿时翻个白眼:“你当我傻啊,定高了又没有什么好处,纯粹给自己挖坑,我脑子进水了才会去那么做。
够让投资人放心去认购就得了,既然最低10,那就承诺10。”
“好,听您的。”
贺嘉一笑着应下,然后和黎向涛对视了一眼,后者心领神会,开口道:
“另外还有最后一件事,作为天盛的创始人,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王总您可谓居功至伟。
现在公司都要上市了,为了感谢王总这些年对公司的付出,我跟贺总商量了下,决定趁这次IPO的机会,给王总发放一笔总额为四千万股的一次性股票奖励,希望您能接受。”
一次性股票奖励?
发给我?
还四千万股?
王流忽然有点懵,按照贺嘉一刚才给出的发行价格区间计算,就算按最低价222来算,这四千万股股票,至少也值八亿八千万了。
如果按最高价242来算,更是价值近十亿!
这么大一笔钱,就这么……奖励给他了?
而且,这么大的事,他这个老板,之前居然毫不知情……
王流看了眼黎向涛,又扭头看了看贺嘉一,皱眉道:“你俩什么时候商量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就前几天,不止贺总,我跟小马、老张,以及公司其它几位高管都商量过了,我们一致同意,应该给王总您发放这笔奖励,不然不足以感谢您对公司做出的贡献。”黎向涛义正言辞道。
好嘛,合着全体高管,甚至就连贺嘉一这个外人都知道了,就他这个当老板的蒙在鼓里呢……
王流有点无语,又有点感动,直接给他发这么大个红包,理由还这么冠冕堂皇……
不愧是他选定的高管,人没看错!
不过出于谨慎,王流又问了句:“这么做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不会。”
贺嘉一笑道:“这算是IPO的潜规则了,大家创业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把公司从小做到大,一路带领公司走向上市,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创始人于情于理都该得到些回报。
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没有任何麻烦,王总尽管放心收下,就算不为了你自己,也得替公司其他人考虑考虑,有个合理的股票薪酬制度,也方便公司以后留住并吸引人才和员工不是?
所以,这笔钱不止是给王总当奖励,也是希望你能起个表率作用,给公司以后留住和吸引人才,让公司更有动力去发展,做出贡献。”
也对,公司走到今天,已经不止是他自己的公司了,也是黎向涛、公司高管、以及所有员工的共同事业。
一路走到现在,大家都付出过不少努力,现在都走到上市了,也理应得到些回报。
而他这个当老板的要是不拿,他们也不好拿,这笔钱他确实得收下,做个表率。
就是……这钱拿的,他莫名感觉有些心虚啊。
天盛创立三年多,他进公司的次数都有限,平常一直都在当甩手掌柜,偶尔才做点决策,管一下事,这些年他貌似也没给公司做出过什么贡献啊。
至于贺嘉一说的就更离谱了,还做贡献……
你见过收钱还能成做贡献的?
资本家这张嘴,果然厉害。
不过他喜欢!
十个亿啊,理由还这么高大上,不拿白不拿!
王流压抑住欣喜,勉为其难道:“说的也有道理,那我就……收下了,但是也不能光我拿,公司能走到今天,向涛、公司高管、以及所有员工都功不可没,也得拿些奖励犒劳一下。
这事儿就交给向涛你了,回头做个方案,看看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