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不论如何,康熙对明贵妃的印象也是好了不少,一个月里总也会往明贵妃处去个一两次,明贵妃倒也算是因祸得了福,到底还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保留了康熙与她的那最后一丝情分。
明贵妃能够明显感受得到康熙对她态度的转变,不过…………那又如何呢?经过了之前的那些个事儿,他们两个终究是再也回不到曾经年少时期,表哥与表妹青梅竹马的青葱岁月了,如今有的只是维持表面平静的皇上与贵妃罢了,不过能够得了康熙的几分怜惜到底对于她以及她的女儿还是好的,她会拼尽全力护着女儿长大嫁人的。
明贵妃这边儿是岁月静好了,但是旁的人难免便要心中泛酸,尤其是这一届新人之中拔过头筹的和贵人也是在明贵妃的承乾宫中,承乾宫如今即便算不上是最炙手可热的,那也是各宫之中数一数二的。
僖妃拨拨珐琅镶宝石的护甲,带着几分不怀好意道,“不论如何,明贵妃也该和皇贵妃娘娘这边儿说一声才好,如今被娘娘问起了,才派个贵人出来算是怎么回事儿。”
“僖妃娘娘说得在理,不过想来是明贵妃娘娘一时疏忽了。”德嫔温声道。
“冷了这么久,德嫔倒是知礼了不少。”宜妃似笑非笑地看着一派贤良淑德模样的德嫔。
敏嫔掩唇笑道,“宜妃姐姐说的是,臣妾也是要向着德嫔好好儿学学呢,这知错就改可是优点呢。”
德嫔依旧是那副贤德的菩萨面,“有皇贵妃娘娘教导,自然是要知礼守规矩的。”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莫要整日里肖想那些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希望德嫔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若幽看了德嫔一眼,面上是和颜悦色的,语气之中的敲打之意却是无人不晓。
德嫔站起身,恭敬地对着若幽福了福身,“是,臣妾谨记皇贵妃娘娘教诲。”
若幽微微颔首,继而扭头看向了荣妃,“钟粹宫紧挨着承乾宫,荣妃,你是宫里的老人儿了,又是儿女双全的,明贵妃那边儿你便多照应一下。”
荣妃笑着应道,“理当如此,是臣妾疏忽了。”
“行了,时辰不早了,该去给太皇太后请安了。”若幽站起身,朝外走去。
众人跟着起身,应了是,按着位份依次而出。
慈宁宫。
“参见(皇祖母)太皇太后、(皇额娘)皇太后,(皇祖母)太皇太后、(皇额娘)皇太后万福金安。”众人在若幽后的带领下向两宫太后行礼问安。
“起来吧。”孝庄淡淡叫了起。
“咳咳……”太后突然轻咳了几声,若幽抬头关切地望向太后,太后轻轻摇头,示意自己无碍。
众人刚刚坐下,孝庄便自人群中看到了一身宝蓝色绣缠枝芙蓉旗装的德嫔,轻轻皱了下眉,“德嫔。”
德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遂站起身对着孝庄一礼,“太皇太后。”
孝庄端起茶盏慢慢儿地喝了半盏茶,方才徐徐道,“皇帝做什么,不是太出格儿的,哀家便不会插手。只是你作为皇帝的妃嫔便该安分守己,做好一个妾妃该做的事情,如有再犯,哀家,绝不轻纵。”
德嫔低眉顺目、恭恭敬敬道,“是,臣妾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作为妃嫔尤其是已经侍候皇帝多年的老人儿,‘雨露均沾’四个字,德嫔,你扪心自问,可曾做到?哀家可是不想这后宫里再出现第二个董鄂氏了。”孝庄神色淡淡却是不乏威慑。
此言不可谓不诛心了,德嫔直接跪倒在地,脸色变了又变,终是抿了唇,深深一拜,“臣妾惶恐,万不敢言行无状。”端的是谦卑恭敬之态。
孝庄轻哼一声,“一直跪着,怕不是要说哀家薄待了你,起来坐吧。”
德嫔垂首恭谨道,“臣妾谢太皇太后。”
“咳咳………”太后轻咳几声,一旁侍立的塔娜忙给太后递上茶盏。
若幽听得太后轻咳,带了几分关切道,“皇额娘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要请御医来瞧瞧。”
孝庄赞同地点点头,“身子不舒服便宣太医来瞧瞧,讳疾忌医可不好。”
太后微微一笑,温和道,“一到了换季,总是要咳上两声的,让皇额娘和皇贵妃忧心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既是不适便早些回去歇着,吩咐小厨房炖些银耳雪梨,多少进些,许是会舒服点儿。”孝庄看着太后叮咛道。
太后不好违逆了孝庄的好意,便点点头,“那臣妾便先行告退了。”
言罢,站起身,若幽上前扶住太后,对着孝庄微微屈膝,“皇祖母,臣妾送皇额娘回去,您便放心吧。”
孝庄满意颔首。
若幽这才扶着太后往外走去。
“臣妾恭送太后娘娘、皇贵妃娘娘。”众人起身行礼。
见着若幽与太后离开,孝庄摆摆手,“行了,哀家也乏了,你们也都跪安吧。”
“是,臣妾等告退。”众人再次行礼这才离开了慈宁宫。
回景阳宫的路上,茶禾走在肩舆旁低声对着德嫔道,“娘娘莫要往心里去。”
德嫔悠然斜倚在扶手上,低笑道,“本宫虽说不年轻了,可是却也还有好几十年好活,届时,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且先让她们得意着吧。”
过了几日,紫禁城因着康熙的一道南巡的圣旨炸开了锅。
皇贵妃、僖妃、德嫔随行,至于其他后宫随行伴驾的名单,则是由皇贵妃决定。
一时之间,永寿宫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若幽看着双眼亮晶晶的宜妃,扶额道,“你放心,这次一定让你出去透透风儿。”说着又看向兰嫔,“兰嫔也出去瞧瞧。”
兰嫔有些犹豫,“孩子们都还小,臣妾有些放心不下。”
宜妃掩唇一笑,“那有什么难的,你的胤禃(十一阿哥)和宁安如今都已经满了五岁了,带着出去也没什么不好。”
兰嫔有些惊讶道,“南巡还能够带着孩子们吗?”
若幽淡淡一笑,“没什么不可以的,宝儿叫唤着要出去看看、要坐大船,万岁爷已经同意了。”
兰嫔面上一喜,“这么说来,还是沾了昭阳公主的光儿呢。”
宜妃伸了伸胳膊,舒展了一下身子,“总归能出便是好的。”
闻言,兰嫔一愣,随即叹息一声,“可不是呢,成日里闷在这四四方方的宫墙里,都快要忘记了外面的喧嚣与繁华了呢。”
很快随驾的名单若幽便与康熙商定了下来,除了若幽、僖妃、德嫔之外,妃位之中宜妃、惠妃随驾,嫔位上兰嫔、定嫔、通嫔随驾,贵人上则是妍贵人、宣贵人、英贵人、谦贵人、良贵人、和贵人、索绰罗贵人以及新人册封的鄂卓贵人,另点了几名新入宫的常在及答应伺候。
恭妃一向是不受康熙待见的,自然这样的好事儿是轮不上的;荣妃则是需要打点荣宪公主的嫁妆,准喀尔部的首领葛尔丹与大清议和之后便向康熙求取了荣宪公主,康熙将婚期定在了今年的十月,如今自然是要开始准备着了;灵嫔本是在随驾名单的,但是因为担心刚出生的定安公主便自请留了下来,敏嫔也是如此,至于成嫔,根本就不在康熙的考虑范围之内。
三月十三,太后突然病重,只是南巡一事儿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经过商讨,最终若幽决定留下照顾太后,康熙奉太皇太后孝庄南巡。
南巡的日子就定在了三月十五,也就是大阿哥成婚后的第五天,康熙特许大阿哥带着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随行,阿哥们则是从大阿哥一直到十一阿哥全部都被点了随行。
时间上还是很紧张的,被点了随驾的自是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准备,
三月十五辰时,若幽带着一众后宫妃嫔于西华门送别孝庄以及康熙。
康熙看着面前盛装的若幽,暗暗点头,即便是已经相伴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眼前的女子也总是能够给他惊艳之感。
若幽身着一身玫瑰紫绣凤纹的旗装,乌发用凤凰如意纹的赤金扁方挽成一个高高的架子头,八尾金累丝的凤凰头花插在架子头的正中,凤首衔着一串红玛瑙的流苏直直垂到了额际,两侧则是佩戴了镶嵌着合浦明珠的凤凰牡丹花簪,脑后是一朵硕大的金边儿魏紫绢花。
“臣妾恭祝万岁爷一路顺风。”若幽微笑着看着康熙道。
康熙握住若幽的手,“这一次宫里便交给了,皇额娘便要辛苦你了。”
若幽粲然一笑,“说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为皇额娘侍疾是臣妾应尽之责。”顿了顿,若幽带了几分关切,“万岁爷在路上也要注意身子才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不小,万岁爷定要保重好自己。”
康熙点点头,随即看向若幽身边儿孩子们,“朕也会看好这几个调皮蛋儿的。”
孝庄也和蔼道,“有哀家在,皇贵妃不必忧心。”
若幽感激地看着孝庄点点头,随即肃了脸色,看着胤?和宝儿,“路上要听老祖母和皇阿玛的话,知道吗?不许淘气,惹老祖母和皇阿玛生气,尤其是你,宝儿。”
胤禛板着脸认真道,“皇额娘您放心,儿子会看好弟弟妹妹不让老祖母和皇阿玛忧心的。”
胤?也赶忙表态,“额娘,儿子会乖乖听话的。”
宝儿吐吐舌头,“知道啦,额娘,这话都要听得耳朵起茧子啦!那个……额娘,女儿要走啦,您可不要太想女儿哦!”
本来带着几分离别的愁绪也是被宝儿这俏皮的话给冲淡了。
“时候不早了,太皇太后、万岁爷,该起驾了。”梁九功走到康熙身边轻声道。
“皇祖母、万岁爷一路保重!”言罢,若幽笑着后退两步,福身行礼道,“臣妾恭送皇祖母、万岁爷。”
康熙握了握拳,遂转身扶着孝庄上了凤辇。
因着留下的宫妃们都要为太后侍疾,若幽便免了各宫的请安。
三月底,太后也康复了,说来,太后这病也算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了,竟是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