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还是被孙武拒绝了。
当天夜里,子时三刻,孙武直接离开家里,前往军营,半路之上,遭遇数以百计的刺客!
“技穷矣!”孙武淡定的道。
“这些江湖人士,来源很是复杂,不过最强的三批使用的分别是武当的真武七截阵、峨眉的梅花阵、华山的万华剑阵,此外还有诸如三才阵、四象阵等诸般阵法。”
说到这里,吴起轻蔑一笑:“若是没有这数百亲兵,他们还是个麻烦,可在这数百亲兵面前,他们又算的了什么?”
“一个亲兵对上一个武林人士,死的肯定是亲兵。十个亲兵对上十个武林人士,三七开。一百个亲兵对上一百个武林人士,七三开。若是一千往上,毫无悬念。”孙膑说道,说完就看向了两位师叔,想听听他们的点评。
“师侄说的不错,我看师侄你在兵法上也挺有天赋的,不如过来成为师叔的弟子吧,王诩那家伙,虽然也擅长些许兵法,但终归还是差了一些火候。”吴起忽然说道。
此刻的吴起,上下左右认真的打量着孙膑,越看越觉的他顺眼,于是乎便主动收徒了。这年头,兵家高人想要有一个杰出传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王诩道友虽然惊才艳艳,见闻广博,于兵法一道上也算是有所成就,但比起真正的老夫和孙武道友来,还是有所差距的。”
“你学习他的兵法,最多也就是一位良将,最顶级的良将就是上限了。但想要成为元帅,还差那么一点点。”
听到吴起这么夸赞自己,孙武开心的捋了捋胡子。
要不是兵家传人实在是太过少见,吴起也不至于直接挖墙脚了。不过想了想庞涓、孙膑二人的资质,孙武也不得不承认,虽然王诩那个家伙兵法之上不算最顶级的,但是他的收徒眼光还是蛮不错的。
“咳咳,贤侄啊,老夫姓孙,你也姓孙,这就是缘分啊。”
孙武话还没说完,就被吴起推了一下。
什么玩意儿啊!
你还想跟老夫抢徒弟?
不理会吴起那鄙视的眼神,孙武则是一本正经的向孙膑传授起部分兵法理念,不是孙武没节操,实在是历代以来兵家杰出之人,根本就不知道节操为何物!
节操?
那是什么?
能吃吗?
多少钱一斤?
就在孙武几人讨论兵法的时候,亲兵们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虎蹲炮,还是墨子改良过的,对了,这些虎蹲炮用的是散弹!
近距离之下,数十门虎蹲炮填充散弹之后一轮齐射,瞬间就打了起码上千个铁渣子出去,这些铁渣子之上并无任何真气、气血、精神之类的超凡力量,唯一的特点就是速度快!
可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铁渣子,此刻却化身死神,无情的收割着一条有一条的生命。
碰!
一次喷射之后,数百江湖人士就只剩下了一半。小周天境的好手,除非专门修炼过铁布衫、金钟罩等外功,否则只有死路一条。至于大周天境的好手,倒霉的也死了。
即使还活着,也基本人人带伤。能在上千铁渣子近距离齐射之下还保持衣衫整洁的,少之又少,近乎于无。
同时,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江湖人士,一看形势不对,就直接躺在了地上开始装死!
老江湖了,装死都装成本能了!
碰!
燧发枪一轮齐射之后,还在往前冲的就只剩下二三十人了。
这二三十人,都是大周天境的好手。放在江湖上,那是可以扬名立万的存在,可是此刻,他们不过是炮灰罢了。
说到底,江湖比起江山,那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
鸳鸯阵之下,不过片刻时光,这些大周天境的好手就被士兵们围杀至死,一旦陷入军阵之中,跑都跑不掉!
“吴起道友,这一次就拜托你了。”孙武淡淡的道。
“放心,老夫也早就想试一试,从此地一路打穿大明朝的军队,直到北京城的感受了。”说着,吴起就穿戴上了孙武常用的那一套铠甲,连面甲都拉了下来。
从此刻起,他就是孙·吴起·武了!
第十二章 练兵、用兵、养兵
第二日,大军开拔!
中军大帐之内,吴起正在教授庞涓兵法。
“师叔的兵法虽好,可师侄却只有一个师父,那就是王诩师父!”庞涓很是不舍的道。
虽然只听从吴起讲了一些兵法理念,可他就已经很有收获了。虽然很想继续听下去,但他觉的自己是不可能换个师父的,所以便只好不舍的拒绝了。
看着有些老实的庞涓,吴起使劲儿的拍了怕他的肩膀:“王诩那个家伙鬼精鬼精的,怎么就收了你这么一个老实徒弟?”
“更何况你以为老夫为何要传授你兵法?这不过是交易罢了,是王诩道友这些年以来对楚军的支持换来的。所以无需担心,尽管听就是了。”
说到这里,吴起就拿了一本纪效新书出来:“这本书老夫看了足足六年,在上面留下了许多批注、心得,你可以带在身上,闲暇之时拿出来看看。”
“戚继光的练兵之法,已臻至凡人极限,于练兵一道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使是老夫和孙武道友,也不可能在同等的条件下,比他做的更好了。”
“嗯?这是为何?”庞涓好奇的道。
在他看来,每一位兵法大家都有各自的理念,谁能强行规定某种理念更强呢?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很主观的东西,没法儿强行评出个一二三来。
“兵法和武功其实是很像的,一门真正完美的武功,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部分。”说到这里,吴起伸出了三根手指。
“练法、打法、养法!”
“这练法,便是武功平日里的修习锻炼之法;这打法便是临战之时的种种绝招、杀手锏;养法则是平日里的养生法门。”
“练法决定你的个人水平高低,打法决定你的临战发挥,养法决定你的巅峰时长。”
“以华山派绝学紫霞功为例,练法就是每日吞吐大日紫气,一点点积累功力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你体内就没有足够的紫霞真气,即使你再怎么擅长战斗,也无法充分发挥紫霞功的效果。”
“双方对战之时,你体内有六十年紫霞真气,对手体内只有六年紫霞真气,你说这种情况下,谁获胜的机会更大?”
“对敌之时,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之下使用紫霞真气,每次使用之时,动用多少紫霞真气?这些都算是打法。精妙的打法,可以将体内的紫霞真气的效果发挥到最大,而一窍不通的打法,可能白白浪费了辛苦积累的紫霞真气。”
“至于养法,你有没有钱服食药膳保持身体素质,你有没有勤奋的习惯等等,都算是养法的一部分。若是你的身体垮了,纵使体内有再多的紫霞真气,也没有任何意义。”
听到这里,庞涓用力的点了点头:“所以,一支军队也分为练兵之法、养兵之法和用兵之法。”
“其中,练兵之法决定军队的直接战斗水平。用兵之法,则是种种兵家理念,是具体战争发生之时使用的种种策略。而养兵之法,则是朝廷、诸侯们愿意拿出多少银子,来维持军队的日常训练、消耗、斗志。”
“孺子可教也!常人往往只关注用兵之法,却忽略了练兵、养兵之法,这样又如何才能成为元帅?”
“你马上也要带兵了,师叔就给你多讲讲好了。以眼下的大明朝为例,大明朝的士兵按照实力高低,可以分为民兵、卫所兵、募兵、家丁。”
“这民兵就是随便拉上一些农夫,有良心的给他们发上一些老旧的兵器,没良心的,给他们一些木叉,然后便可以驱使他们上战场。”
“卫所兵就是奴隶兵,他们和奴隶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卫所兵之中能打的早就跑了,如今的卫所兵也就只能欺负欺负民兵和百姓了,战斗力早就不行了。”
“募兵才是如今大明朝的主力,他们是发银子的。九边的边军,基本上都是募兵,战斗力较强,但也只是普通的强。”
“真正能打的,还要数家丁!这些家丁的个人素质,往往达到了人体极限,而且愿意为将军赴死,有较强的战斗意志,有较高的战斗素养,属于当今天下第一流的军队。即使是鞑子的八旗兵,也就是这个程度了。”
“使用纪效新书上记录的练兵之法,在足兵足食的情况下,可以在三个月到半年之内,练就出一支拥有募兵战力的戚家军。”
纪效新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是足够详细!
怎么选兵,选择什么样的人当兵?
当兵之后如何训练?
训练之时用什么兵器?什么阵型?
如何保持士兵的士气?
如何保持士兵的战力?
如何保持士兵的战斗意志?
如何让士兵提高战斗素养?
等等等等!
只要你能想到的,只要在练兵之中会遇到的问题,纪效新书上都有记录!
“哪怕是一头猪,在足兵足食的情况下照着纪效新书来练兵,也能练出一支精兵来,可这大明朝满朝武,却硬是一支精兵都没有练出来!”
“你孙武师叔编写的步兵操典一书,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也都是练兵之法,不过没有这本纪效新书详细,但却更适合现实世界。”
“你可以好好的对比这两本书的不同之处,然后认真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之处,到底是你孙武师叔错了,还是戚继光错了,还是说这中间有其他你没想明白的地方?多想几次,肯定会有所收获。”
“练兵之法就到此为止了,而养兵之法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这些兵家之人决定的,而是由诸侯、君王决定的。一支真正的精兵,训练频率较高、训练消耗较大,所花费的银子更是像水一般,多少钱都不够。”
“所以养兵之法,你稍稍了解一下即可,这是君王们需要关心的,也是君王们用来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