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些战船大多是楼船,西楼船运公司根本用不上,但太湖水寨却极其需要。太湖水寨那么大的寨子,那么多人,却大多是些打渔的小破船,实在让人笑话。
若是有了这五十二条战船,再配上天赐军的士卒,太湖水寨从此便是整个大宋内河上的霸主,任何一支朝廷内河水师都不敢来招惹太湖水寨。
正所谓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有时候不玩命拼上一把,就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绝望……不是……是希望。
有了这批船,太湖水寨就算是崛起了。将来金人南攻,天赐军也便有了迅速到达北方各地的机会,所以田十一决定拼一把。
江宁水师近两万人洒在运河东岸,满世界的在找方和尚。田十一到是想要救援方和尚一把,可凭手里还不到七百人的兵力,怕是连个水花都掀不起来。而且这七百人中还有近三百余是不太好控制的契丹人。
可若是断了水师的后路,那两万人自动就会回来了,也算是解了方和尚的困境,但田十一以及这七百人却要陷入危局之中。
吴春夏不同意十一哥的决定,说是太过凶险,除非十一哥肯先去太湖。
田十一没有走,虽然他很怕死,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天赐盟的人。以一个现代人的道德底线,他还做不到自己逃之夭夭,让手下人去拼死一战。即便以大宋人的眼光来看那样做是正确的,但田十一仍是做不出来。
五十二条战船上都只留了些看船的士卒,总计只有三百多人,连驾船的人手都不够。江宁水师的临时军寨里驻守了一千人,是死掉的军都指挥使的嫡系,不可能招降,只能灭掉。
有假圣旨和皇城司数百个官凭鱼袋在,收服船上这三百多人很容易,田十一决定先带些船去夺了江宁水师的临时水寨,再分批将这些战船开回到临时水寨之中去。因为听那名虞候说,临时水寨的位置极佳,仅有一条狭窄的水路进出,正适合用来坚守。
至于能不能抢出足够的时间,在水师大队官军回来之前把战船全部弄到临时水寨里面去,那就要看天命了。
选了两条最快的哨船,派人火速去太湖水寨见牛皋,让老牛快些派人过来支援,同时也好把这些战船开回去。随后田十一开始了他来到大宋时代以来,最为冒险的一次赌博。
本想让梁红玉、艾玛、许叔微、智真和尚与毛大海等人先去太湖水寨的,但梁红玉不肯走,说是最近跟着师父王进练武,想要检验一下武艺的进境。
梁红玉是未来的大宋女将军,让其见识一下真正的战阵自有好处,但艾玛却也不肯走,说是肯定会有受伤的军卒需要救治。智真老和尚更绝,说是万一兵败他可以护着田施主逃离。一个不会水的老和尚,说这话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底气。
最后所有人都留了下来,万一兵败只会落得个团灭的下场。
除了天赐盟的五条船,田十一等人只带了五条战船向江宁水师临时水寨驶去,因为王牌军和亮剑特种战队的士卒中,有许多人是不会驾船的。
上了江宁水师的战船又是一场惊喜,水师的军械竟然大部分都留在了船上。想来也是,既然要漫山遍野去搜寻刺客,重些的军械肯定是不能带着的。上岸的那些个水师官军大多只带了一件兵刃,或刀、或长枪。能带上架军弩的就算是猛士了,因为此时的军弩比钢刀可重多了,坐惯了船的军卒有几个愿受那份累。
江宁水师的临时水寨距离并不远,但却非常隐蔽。水道看起来很窄,但无论是吃水极深的方头福船还是楼船式的战船,都能够轻松驶过。
临时水寨被非常大一片芦苇荡包围着,外围很难看到水寨里的情形,果然是一船当关万船莫开的好地方。若是沉条楼船在航道里,就更加容易防守了,缺点自然是水寨里的船也就没有办法开出去了。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不能做。
江宁水师留守水寨的是个营官,听说有十条大船回了水寨立即就吓了一跳,但却立即下令严守寨门,不许放田十一等人进入水寨。
营官这样做自然无错,大宋军律就是这么规定的,田十一拿人家也没什么办法。
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田十一派了最初那名虞候进去,告诉那名营官说“制使”大人到了,让营官出营去拜见,还说“制使”大人有话要问。
“制使”是皇帝使者的一种称呼,大到比安抚使更高的封疆大吏制置使,小到押运花石纲的小官,都可以称为“制使”。“制使”算是一种临时的差遣,并不是官职。
那营官此时也是头疼加害怕,他本是江宁水师军都指挥使的心腹,对整件事情最清楚不过了。
私自调兵这事若是不出什么纰漏的话,朝中自有大人物给撑腰,只是如今军都指挥使大人死了,一切都难办起来。
不让制使大人进军营还有借口,可如今人家让自己出去回话,实在没有拒绝的道理和底气,要知道那可是钦差大人啊,代表皇帝的人,有谁敢得罪?
虽是不知道为啥会在这个时间突然冒出个钦差来,但得罪不起是肯定的,营官不情不愿乘了小船,带着几名亲兵出了水寨。
营官本还想着该如何回制使大人的问话,哪想到连制使大人的面都没见到,只是听着王进读了一通圣旨。
第二百七十九章 原来是自己的锅
八十万禁军教头是没什么官职的,但王进在汴梁却是见过大世面的,忽悠一个土包子样的营官自不在话下。
营官和几名亲兵听了一通圣旨,知道是说江宁水师私自调兵犯了忌讳,但皇帝老爷爷说只诛首恶,从者准予戴罪立功。至于皇帝为啥这么快就知道了他们私自调兵的事,却是真没想到。
诛首恶就诛首恶吧,反正军都指挥使大人已经死了,咱们听话就是了呗。没想到王进却对营官的几名亲兵说道:“尔等若想戴罪立功,当诛营官。”
营官当即傻眼了,几名亲兵也傻眼了。营官不知为啥自己就成了首恶,自己有那么高的身份吗?营官不解,亲兵们更不知自己该如何选择。
能被营官带在身边的亲兵自然是绝对的心腹,立即就有人拔刀要掩护自家大人退回水寨。但一波军弩攒射后,全都丢了性命。
王进随后又单手托着不知写了啥的圣旨,让那名虞候架条小船向水寨行去,声称是要向守营官兵宣读圣旨。
营官出去没回来,守营的水师官兵六神无主,但王进高举着圣旨祭出“不尊皇命”的大旗后,负责守寨门的一名都头立即吓得打开了寨门。
那名都头觉得,反正就两个人,放进来估计也没啥大事。若是不放进来,那就是抗旨的大罪,最轻都得砍头。
王进到了临时水寨中的白虎节堂,提起中气大声宣读圣旨,并说明营官不尊皇命,已经当场诛杀了。
王教头的武功还真不是盖的,整个水寨所有的官军都听到了他的声音,寨门外的王牌军适时将营官和几名亲军的人头挂到了桅杆之上,让水寨里的官军都能看清。
准予从者戴罪立功的说法果然起到了效果,水寨之中无人喧哗,没有人敢违抗皇命。
这时一名刀笔小吏突然提出疑问,为何官家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知道江宁的事情。王进早得了十一哥的吩咐,直说私命江宁水师调兵的那人已经被皇帝下狱了,官家自然知道这里的事情。
王进没说是谁,因为不知道是谁。
水寨里留守的果然都是军都指挥使的心腹,那刀笔小吏竟然没有怀疑王进的话,这说明田十一再次猜对了。但是那小吏却又提出,想要看一眼圣旨。
圣旨自是不能给他看的,因为平道仁伪造的皇帝印玺还在送来的路上,没印玺的圣旨一看就露馅了。
王进脸上带着不屑的微笑,伸手将圣旨向刀笔小吏递了过去,同时问道:“你可知后果?”
刀笔小吏脸上一阵阴晴圆缺变换不停,最后叹气跪了下去,大声说了句“谨遵圣谕”。
一个刀笔小吏是没资格看圣旨的,他若是看了,制使大人过后一刀砍了他,还真就没地方说理去。
田十一带着十条大船进了水寨,并没有收缴一千官兵的武器,而是直接下令,让一千官军外加最初船上的三百余名水师官军,一同去把停泊在运河的战船都弄回水寨来。
水师官军一见制使大人连兵刃都没有收缴,立即放下心来,连忙挤在三条大船上出了水寨。
田十一这么做是极其冒险的,若是此时那两名副都指挥使或是都虞候回来了,事情怕是就要败露,随后便是大船与大船之间艰难的攻防战了。
都说穿越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死了都能活过来的人运气又怎么差得了,但实际上却是方和尚足够争气。若是和尚徒弟老早便被水师官军围殴死了,接下来就是田十一带着七百人被两万人围殴的下场了。
一边命人安排防务,一边查看水师的临时水寨,田十一险些乐得背过气去。
江宁水师几乎将家底都般到了这座临时营寨之中来,粮食军械堆积如山。等运河上的战船再弄回来,再加上战船上的那些军械,太湖立即就能武装起一万多人来,前提是要有那么多合格的士卒。
王牌军仔细搜寻了营寨,张团结、孙友爱、李拼搏、王进取四位新同学捧着一封信急急来寻十一哥,这四个小家伙竟是参加过识字班的,而且成绩还不错。他们四个勉勉强强读懂了书信,所以立即给十一哥送了过来。
田十一看了信之后险些晕倒,江宁水师之所以要剿灭太湖水寨,竟然是他田十一自己的锅
信是童贯写给那位军都指挥使大人的,命其剿灭太湖水寨,一个活口不留,然后将缴获的所有物资运到江阴去。
江阴那是童贯与耶律习泥烈定下的五个交易地点之一啊,童贯竟是想要掠夺太湖水寨的东西用来交换辽国石城,这还真特么是搬起石头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