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三日后还能将无人认领的田产唱卖出去。难怪梁山会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因为道是替天行的,所得钱粮是梁山好汉享用的人,既得了名又得了钱粮,这种好事哪里找去?
在十一哥的要求下,跟着许叔微满世界给人看病的艾玛回来了,许郎中自然也一脸怨气地跟了回来。给人看病自然重要,但毕竟是要学刀针之术的,万一错过机会可没地方哭去。
艾玛果然是个好姑娘,每日里端茶送水无微不至,虽是偶尔会逼着十一哥写几篇大字,田十一却依旧甘之若饴。梁小妞看得咬牙切齿,也不知她到底恨个什么劲儿。
第二天收到了李能打的回报,林冲将纪婆惜安置在了一个很隐秘的村子里。田十一派了北行司暗中护卫着,能不能让林教头活下来,关键就在纪婆惜的身上了。
如今的田十一已经不可能放过自己的敌人了,是好人也不行。除非,敌人不再是敌人,而且还是个好人。
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星与门神
也不知是怎么搞的,田十一“智破毛石”案竟在县城中流传起来,闲极无聊的百姓们还给知县小老爷封了个“断案如神”的神位来。一时间到衙门里告状的百姓排成了队,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些个案子。
公堂问案这种事做多了会腻的,而且既费脑筋又坐得腰酸背痛,哪里有在宅子里让艾玛给自己捶腿来的舒服。
田十一终于发现了,人要是堕落起来是非常快的,仅仅一天他就爱上了被人侍候的感觉,偏偏侍候人的番丫头还满心欢喜,气得许郎中直眉立目。
知县小老爷回宅子里躲清闲,县尉刘青便不得不上阵。
刘县尉穿了件同样绿油油的八品官服,被知县大人特准坐在县衙大堂正中,尽心竭力断起了官司。因为有画了押的供词在知县小老爷手里攥着,又见其行事诡异狠辣,刘青不敢有丝毫拖拉,枉法的事就更不敢做了。
竭尽全力的刘县尉竟是创下了一日断案三十三起的超凡记录,而且每一件案子都断得公正无私,百姓们交口称赞。
只是不知为何,断案的明明是县尉大人,但百姓们口中断案如神、公正不阿、交口称赞的,却依旧是那位一直没露过面的知县小老爷。
刘县尉仰天长叹,“苍天无眼。”
不过区区三天的时间,“贺青天”的大名从县城内传至全县乡野无人不知,此时已有向整个广济军州传播的趋势了。田十一不禁感慨起来,当一个情报组织大头领想要拍马屁的时候,效果真的很惊人。
田十一已经知会过李登科了,不许再继续传颂“贺青天”的美名,但在定陶县之内,贺青天之名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官轿这东西田十一是真心坐不惯,晕起轿来竟是比晕车还要严重些。但看了一眼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宅院大门,“贺小青天”无奈钻进了知县小老爷的官轿之中。那些人都是来看青天小老爷的,从昨天就围在这里了,若是不让他们见上一面,天知道他们会围到什么时候去。
此时百姓们的精神生活实在是太乏味了,这导致全县的百姓都将青天小老爷当成了天皇巨星,若是不能看上一眼,将会引为终身的遗憾。
这时有一人竟是在路边磕磕绊绊随着贺青天的官轿行走,还说自昨日清晨出门,走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来到这里。一听这话田十一连忙命轿夫停了下来,以为是来申冤的。
掀开轿帘,穿着绿油油官服的贺青天在百姓的欢呼中走了下来。那位走了一天一夜的仁兄仔细看了看贺青天,恭敬作了个揖,然后大步扬长而去。
田十一懵的一匹,旁边有百姓问那位仁兄:“你干吗来了?怎么这就走了?”
那位仁兄答道:“我只想看看贺青天,看完了不走还等什么?”
十一哥心中无语,转身上了轿子,继续晃晃悠悠向县衙而去。
这时乔装跟在十一哥身边的李登科小声说道:“十一哥,您看到了吗?这就是清廉与正直的力量。我还听说,已经有百姓把您的画像贴在门上了,说您才是真正的门神,可以百病不侵,还能辟邪。”
田十一“唰”的一下掀开轿帘,瞪着李登科小声怒道:“你知道百姓们为啥把关羽、张飞、尉迟恭、秦叔宝他们贴在门上当门神吗?因为他们能把鬼吓跑,因为他们丑!”
李登科目瞪口呆,心说不是应该能打才能当门神吗?啥时候丑成了门神的标配了?不过仔细想一想,那些个门神还真没几个好看的,就关二爷还强点,偏偏还是个红脸的。
今日之所以来县衙,是因为二堂里有人在等着知县小老爷,据说来头大得吓人,乃是西城公田所的公人。
败家皇帝赵佶酷爱书法绘画、钻研奇山异石、沉迷道教炼丹、寄情声色犬马于一身。作为一个爱好广泛的皇帝,必须要有足够的钱财支撑才能将高尚的业余爱好继续下去。
别以为皇帝就一定有钱,国库里的钱皇帝是不许动的,那是国家的。而且大臣过个生日还有各级官员送金送银送美人,皇帝过生日谁敢送那些,那不是摆明了说自己贪赃枉法了吗?如此一来,皇帝能动用的钱财便只有宫中的内帑了。
后世一个单一收藏爱好者都需要海量的金钱来支撑,赵佶如此多的爱好,花钱比黄河水流得还快,所以他遇到了一个非常荒唐的难题,皇帝没有钱了。
主忧臣辱,虽然太监根本算不得臣,但为皇帝排忧解难本是分内之事,更何况还能从中上下其手大捞特捞。深受赵佶宠信的大太监杨戬便向官家建议,从“立法索民田契”下手。意思就是说,想弄到钱还得从土地入手。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极度缺钱的赵佶从谏如流,命杨戬创立了西城所,专管全国的公田,所得税收全部收入宫中内帑,不得上交国库,于是西城公田所诞生了。
杨戬先是从田契入手,将民间私自耕种的公田全部充公,估算产量再收税。这办法果然好,大把大把的银子流水般流进赵佶的腰包里面。
得了甜头自然不能就此收手,西城所立即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不仅在民间彻查公田,还将荒山荒地、废弃堤堰、沙滩淤地等不适应耕种的土地也登记在册,鼓励百姓耕种纳税。
按理说百姓种田交税也没什么,税钱不论落入谁的手中,与百姓并无关联。但这些田地很多都被大水淹没了,但是该缴的税钱却一文也不能减免。西城所还对有水产的湖泊,设立了很重的捕鱼税。
更加要命的是,各级官吏也乘着西城所的东风大捞特捞,没多久便弄得民穷财尽,人不堪命,最后只能落个官逼民反的下场。
完全可以说,梁山实际上就是西城所给闹出来的。
西城公田所的公人三十余岁年纪,穿了件灰扑扑的袍子,正坐在二堂正中的椅子上喝茶,那本是知县小老爷的位置,县尉刘青正小心地在一旁侍候着。
田十一抬头看了那位公人一眼,发现这哪里是公人,分明是个不公不母人。
十一哥对太监并无歧视的心理,但对于敢藐视自己的太监就会歧视到骨子里。
第三百二十章 鉴宝大会的传说
不是公人的公人斜着眼睛瞟了一眼,阴阳怪气地说道:“你就是本县的知县?听说你是蔡相公的人?”
田十一看了刘青一眼,不用问,一看脸色就知道这话是刘青说的。看来这小子还是有小心思啊,得再敲打敲打才行。
刘县尉也有些赧然,没想到这位“公人”如此不通事故,竟是第一句话就把自己给卖了。
田十一心说:你以为我是蔡京的人就好办了,只要不知道咱是田十一,收拾了你,你也没地方说理去。
田十一向来没有卑躬屈膝的习惯,心中已经计较好了这人该怎么处理。但在这之前,却要先弄清不公不母人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一点不公不母人做得很到位。捏着兰花指喝茶的动作很娘,让田十一看了很难受。直到他说完来这里的两个目的之后,田十一终于觉得自己所忍受的恶心是值得的。
公人的第一个要求,是要寻找一件世所罕见的至宝。通过公人的详细描述,田十一能够确定,他说的是“歪嘴蛤蟆杯”。
赵佶果然喜欢死了那个劣质的玻璃杯,自己“平贼三策”中的第二策“众矢之的”,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有这好消息垫底,田十一看着那讨厌的兰花指都不如原本恶心了。
公人的第二个要求就太过分了,要求将林县丞家的田产,全部交由西城公田所。包括那些个已经被人认领回去的,还有将要进行唱卖的,西城公田所都要了。
对于如此无耻的要求“贺青天”直接就拒绝了。没有理由,就是不给你,你能怎么样?
那位公大人一听这话,“啪”的一声将茶碗摔在了地上,兰花指怒指贺知县怒道:“姓贺的,你是新来的吧?”
“是啊!”田十一无辜地回道:“本官刚刚上任三天,你不知道吗?”
一句话将公大人怼到无言以对,县尉刘青连忙出来做和事佬,好话说了一箩筐,只说要劝劝自家大人。还说要在燕来楼摆上一桌上好的酒席,为内侍大人接风洗尘。
见刘青说话还有个人样子,西城所的公大人这才止住怒火,冲着贺知县用力“哼”了一声,铁青着脸向外走去,让刘青派人先给他带路。
所说的带路,自然是要先给公大人安排好住处才能决定向哪里带。刘青就想先请公大人去他的家里委屈一晚,但贺知县却早有安排。
见贺知县的捕快带着公大人和公大人的两名亲随走了,刘青有些担心,连忙劝慰起知县小老爷来。说是那些人都仗着大太监杨戬的势,万万得罪不起。
田十一突然向刘青问道:“你今天见过西城所有人来吗?我怎么没见过?”
刘县尉倒吸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