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四十章 假制使遇到真钦差
正版钦差张叔夜带着一百人的钦差卫队,在梁中书的陪同下艰难地向双宝寨而来。一路上马车与马匹根本无法行走,张大人与梁大人便只好让士卒做了简易的藤轿,两位大人半躺在藤轿里,心情恶劣的去见另一名钦差,贺不凡贺大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田十一正在默默等着梁山贼寇的到来,但他却万万没想到,先来的却是正版钦差张叔夜。
朝廷里没人,所以不知道派了正版钦差来的事情。方七佛那边也没传来消息,他毕竟不是皇城司一把手,而且江南距离太远,就算方七佛收到消息的话,大名府这边怕是早都打完了。
看到坐在简易藤轿里的张叔夜进了双宝寨,田十一终于松了口气。若是张叔夜知道自己钦差身份是假的,定然不会亲身来到双宝寨。既然他来了,自己这假货便可以继续演下去。接下来,就是两个钦差掰手腕的时间了。
一老一少两名钦差终于见了面,假制使遇到真钦差,还真特么是遇见鬼了。
两人谁都没有施礼,更没有官场上的客套,全都阴沉沉一张脸看着对方,像是讨钱的债主和不肯还钱的老赖。
田十一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头便进了中军大帐。张叔夜冷哼一声,随手从身旁护卫手中接了个黄澄澄的盒子捧在手里,跟着田十一同样进了大帐。
那盒子里,估计就是真正的圣旨了。
梁中书一见两位钦差都进去了,他虽然有些不愿进,但还是紧随在张叔夜之后,没成想却被方和尚拦了下来。
梁中书虽是外放的大名府知府,但也挂了中书舍人的品阶,只不过不在其位罢了,不然也不会被称作梁中书。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两位钦差见了面铁定没好事。如今人家不让进,这不是刚好有理由躲开中军帐里的那场争吵吗?如此好的机会,梁大人立即从善如流退到一边去。
张叔夜的一百名护卫本是皇宫里的内卫,个个都是勋贵子弟,哪里会将这些个不认识的士卒放在眼里。也幸亏田十一让王牌军提前挂好了皇城司皂院子的鱼袋,若是依然冒充内卫的话,当场就要露出马脚来。
梁中书就坡下驴退到一边,张叔夜的几名贴身近卫却坚持着要进大帐,被方和尚拦下后立即骂出难听的话来。
王进因为曾任八十万禁军教头,担心被人认出来,所以躲了起来。方和尚受了十一哥的指令,本就要找茬的,听到内卫骂人,找了个由头便动起手来。
张叔夜刚刚进了中军大帐,便听得帐外乒乒乓乓打了起来。看了看他以为的“贺不凡”,见其似乎没有阻止帐外打闹的意思,张叔夜又哼了一声,也不再理会。
大宋内卫个顶个都是高手,虽然没经历过战阵厮杀,以张大人想来,打倒几个皇城司的皂院子还不在话下。
两个钦差总要有一主一辅的,令出多门便什么事都办不成了,更何况两人一主剿一主抚,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张叔夜来之前就已经打好了主意,必须压服这毛都没褪干净的小子。如今这情形,刚好可以从打垮他的护卫开始。
外面打得噼里啪啦,两位钦差便怀着各自的心思,准备争出个高下来。
按理说张叔夜是制置使,田十一的假圣旨只能算制使,张叔夜自有节制之权。不好办就在于田十一伪造的是中旨,那是给皇帝私人办事的。再加个伪造的圣旨里有一句“可便宜行事”,事情便更加难办了。所以张叔夜决定先搞定姓贺的小子,再遣散十二路州府军以示诚意,最后再招降梁山一众人等。
田十一没有客气的意思,直接做到了大帐正中的椅子上,挺冷的天仍是“哗”的一下打开折扇,轻轻在那摇着。
一见贺不凡区区正七品的知县敢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张叔夜心中有气。再一眼,老张却看清了那把折扇的扇面,两只脚差点装了弹簧一样跳起来。
张大人指着田十一的折扇“你……你……”了半天,愣是气得没能说出话来。
若要占据主动,自然要让对手生气才行。洁白扇面上大大的“钦差”两个字,可是刚刚写就的,为的就是气气张叔夜这老官,若能直接气死了,那便更省事了。
张叔夜宦海沉浮一生,虽然表面看起来软绵绵像个老好人一样,可他若是老好人那才是真的见了鬼了。老好人怎么可能在官场混迹一生而不倒,后来更是进入中枢,靖康耻时更曾带兵镇守汴梁抵御金军,老好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些的。
只是一瞬间张叔夜便镇定下来,一掀袍子后襟坐在下首位上,淡然说道:“满遭损,谦受益。年轻人,切莫因一时之张狂成千古之恨。”
田十一轻轻摇着折扇,感觉有些冷,随手就将扇子扔在了桌案上,一侧眉毛挑起装出大小眼的样子瞪着张叔夜。
若真说起来,张叔夜在朝堂之中也算是一股清流了。他没有与六贼串通一气,也没为升官发财跪舔皇帝赵佶的脚趾头,算是个少有的良善好官。
一见田十一扔了折扇,张老官还以为贺知县把自己的箴规之言听了进去,口气便缓和下来。
张叔夜先是陈说了路上听来的关于“贺小青天”的传闻,对田十一的爱民如子进行了高度赞扬。随即又苦口婆心告诫田十一,虽有当今天子“便宜行事”之命,但毕竟是中旨,又无枢密院的调兵手令,似眼前这等行事会自绝仕途。最后自然是谆谆教诲,讲说一旦开战必定死伤无数,还会耗费大笔的钱粮,招安贼寇为朝廷效力才是正途。
张老官说了好半天,口干舌燥之时才发现,竟然无人奉茶。这姓贺的小子,还真是拿钦差不当干部。
这时田十一突然问道:“宋江为什么造反?”
张叔夜愣了一下,他一直想的都是如何解决梁山上的麻烦。童贯、高俅之流力主剿灭,张老官费了天大的力气才促成招安之事,领了圣旨便急匆匆赶了过来。可宋江为什么要造反,这事还真的没有想过。是啊,宋江为什么要造反?
这时田十一说道:“宋江造反,就是为了招安,因为他想要当官。”
第三百四十一章 张大人没有心脏病
张老官满脸惊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宋江这人的品性实在也太差了些。只是,招安一事促成艰难,如今更是领了圣旨,即便宋江人品再不好,招安一事也是没有半分商讨余地的。
张叔夜摇头晃脑又是好大一通圣人之言,田十一可说是一句也没听懂。但最后一句话却是听明白了,招安之事不可改。
“杀人放火受招安啊!”田十一感慨了一句。
听了这话张叔夜也有些赧然,可这就是大宋朝的现状。多少山贼草寇,不都是招安了事吗,梁山早已不是先例了。
“你真的有圣旨?”田十一突然问道。
听了这话张叔夜的脸立即沉了下来。“你在怀疑老夫假传圣旨?”
见田十一点头,张叔夜一脸的怒色。他先是正了正衣冠,双手打开带在身边的明黄色长条锦盒,双手捧出圣旨,就想让田十一见识一下自中枢而出的圣旨是什么样的。
对于“贺不凡”领了份中旨便不可一世的样子,张老官已经不忿好久了。
还没等将圣旨打开,张叔夜突然感觉手上一轻,圣旨竟是已经被田十一接了过去。
“你你你……”
张叔夜指着“贺不凡”连说了三个你字,却是没能说出后半句话来。敢对圣旨如此不敬,这本就是大不敬的罪名了。
此时田十一拿了圣旨回到正中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当着张老官的面打开看了一遍,发现圣旨是颁给宋江的,内容自然是要招安梁山上下贼寇一体,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为朝廷效力。
田十一将圣旨一合,随手向一旁扔去。
中军大帐椅子后的猛虎下山图本就是一道屏风,这时王进猛地自屏风后窜了出来,一把将圣旨接在手中。
田十一随即对王进说道:“你先收着,这老官要是不听话,就把这圣旨烧掉。”
连惊连气的张叔夜听了这话吓了一大跳,连忙直奔王进而去,想要将圣旨抢回来。屏风后却又跳了四个道士出来,将张叔夜拦在当场。
张叔夜哪里遇到过如此胆大妄为之人,指着田十一便是一通骂。眼见着王进摇着了火折子,张老官立即吓得面无血色,连忙向大帐外面跑去,想要将内卫召唤进来夺回圣旨。
出了大帐张叔夜就愣住了,上百的内卫全部被绑了起来,来大名府路上临时招揽的一个武功高强的少年,此时正与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枪来枪往战个不停,梁中书那老货却不知被人请到哪里吃茶去了。
一见无人可叫,张叔夜连忙返身回到大帐之中,指着田十一怒道:“你可知这是死罪?”
此时王进只是摇着了火折子,并没有真的将圣旨点燃。
田十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和本官有什么关系,分明是张大人将圣旨弄丢了,却又来诬赖本官。”
“你……无耻之徒。”张老官愤怒地吼叫道。
点了点头,田十一说道:“是有点无耻,可是你没有证据啊。若想找人评判到底是我烧了圣旨还是你丢了圣旨,起码得朝廷再派个钦差过来,那时节仗早就打完了。至于招安的事,就又要往后拖了。”
张叔夜气得脸都白了,虽在用力喘息着,但他却再次冷静下来。
瞪着两只快要立起来的眼睛,张叔夜阴声说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田十一摊了摊手说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你连梁山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就一味吵着要招安,你真以为这样冒冒失失跑过去就能把胆大包天的贼寇招过来?天底下最容易的事就是上嘴唇砰下嘴唇,最难的就是言出必行。若想招安,必须先打服梁山贼寇。若是一味忍让退避,只会助长贼寇的嚣张气焰。”
接下来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