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允还想争辩两句,孙友爱却“哼哼”冷笑两声,带人将蔡允给架走了。
孙友爱冷笑的意味非常明显,这蔡允先是想讨要梁红玉,后又说赵梅儿丑,未来的日子怕是有吃不尽的苦头了。
天赐军软禁了转运使蔡允,黄化宇肯定是不干的,连忙派人与田十一交涉。田十一半句话没说,直接让来人自己去见蔡允。蔡大人如今可是欲哭无泪呀,到现在也没敢怀疑圣旨的真假,因为嘉国公主那可是真的。
黄化宇听了手下的回报,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恰巧汉阳军的军粮却又耗尽了。
本来蔡允已经下令调集粮草给汉阳军了,但却被城外的信阳新军给接收去了,直接导致一万汉阳军无米下锅。
黄化宇无奈提出向信阳军借粮,结果信阳军却送了张图过来。黄化宇一看,发现那图上标明了数个屯粮的地点以及粮草的数量。
黄化宇瞬间明白了,田十一这是在让他滚蛋,因为第一个囤粮地点在安州方向十里处,之后每隔三十里都囤积了一些粮草,但是都很少,这导致汉阳军要不停的向安州方向走,这才能一直找到吃的。只是到了安州以后,便再没囤粮地点了。
蔡允明显是要不回来了,转运使大人许诺的钱粮肯定也没影了,黄化宇心中郁闷,但又无法可想。士卒们要是没饭吃,那可是会闹事的。
汉阳军灰溜溜地走了,蔡允乖乖留在了信阳城中,每日发出手令,从各州府库调集钱粮军械物资往信阳军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待遇差了点,住大牢、吃牢饭,蔡大人觉得自己的人生第一次如此黑暗。
就算用天赐盟的方法训练士卒,想成为纪律严明的军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王进重拾老本行,成为五万新军的总教头,牛小沫和梁红玉则担任着思想教官和副教头的职司。赵梅儿纠结了两天之后,决定继续当她的监军,因为可以整日和田十一泡在一起。在事业和爱情面前,公主殿下明显选择了后者。
没两日,京西南路转运使派来问罪的人终于到了。来者是个五十余岁的老官,姓王名广厦,六品官。
也不知是京西南路转运使因为无人可派,还是有意羞辱信阳军,明知道信阳这边最大的官才正八品,居然派了个六品官过来问罪。
对于岳飞等人抢了唐州府库这事,田十一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法门,不仅不会交出抢劫府库的岳飞等人,还要不还粮米,同时还想让京西南路也向信阳输送物资给养。
这事听起来有些离谱,但田十一确实是这么计划的。至于计划能不能成功,那便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陈石山练兵打仗都不是好手,但论起官场上的事却是门清,一顿酒就把京西南路来的六品官王广厦陪得心花怒放。
王广厦喝得五迷三道,在陈石山的陪同下到城里找乐子,却突然发现全城的百姓都在议论什么事情。马上派了随从出去打探,很快便弄清了原委,竟是朝廷派了钦差来信阳传旨了,而且钦差大人还是位皇族,嘉国公主殿下。
派公主传旨这事很稀奇,甚至有些不可能,王广厦对此表示怀疑。只是转念之间心头又是一惊,刚到信阳都监府时,似乎远远听到有人叫了声公主殿下。
连忙让随从出去详细打探,一定要探听到圣旨的详细内容才行。结果随从出去半个晚上,最后也没探听到圣旨的具体内容,不过却带回了另一个让王广厦心惊的消息,荆湖南北两路转运使蔡允已经来到了信阳城,如今就住在都监府中。
两路转运使的官可不小,怎么可能住在小小的信阳城,这里面到处都透着古怪,王广厦觉得自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接下来两天王广厦不再饮酒,派出了所有的随从,自己也不时在都监府中四处游逛,还时不时和些个下人拉拉家常。
王广厦没见过公主,但却认得公主的銮驾,见不到蔡允,但却知道转运使蔡大人喜好檀香。
收卖公主的心思不敢有,就算有也收卖不起,但偷偷收卖公主殿下的侍女还是可行的。
王广厦用了三天时间,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财,又把随从们的口袋搜刮干净,这才成功收卖了两个人。一个是嘉国公主殿下的贴身侍女,梁红玉。另一个是出去买檀香的荆湖两路转运使蔡允的侍卫,杨再兴。
在这三天里,王广厦发现了更加奇怪的事,荆湖两路不停有大批的钱粮军械物资运到信阳来,好似要把信阳城用钱粮埋起来一样。
从公主侍女和转运使侍卫口中得来的消息完全相同,说是圣上旨意中说得很明白,待到成功剿灭淮西反贼王庆后,荆湖南北两路和京西南北两路,只留一位四路转运使。至于留谁,那就要看谁对信阳军做的贡献大,因为信阳军是打败王庆的唯一希望。
至于京西南北两路转运使大人为啥没接到圣旨,那是因为蔡允是宰相蔡京的侄子啊。
第六百六十一章 淮西使节
王广厦立时就慌了,连和田十一告辞都来不及,也顾不得天色将晚,带着随从疯了一样赶回京西南路去了,他必须立即将这消息告诉给自家的转运使大人。
王广厦走了,梁红玉和杨再兴各发了笔小财,一切皆大欢喜。可这时又有不和谐的声音传了过来,淮西王庆大张旗鼓进攻汉阳军镇,黄化宇抖擞精神迎战淮西军,并且信心百倍地拒绝了周边各州府的援军,自然也不会向距离颇远的信阳军求援。
理想是丰满的,可现实却永远都是骨感的。一场野战打下来,汉阳军大败,黄化宇战死,汉阳城守军弃城而逃,汉阳军镇落入淮西军手中。
汉阳距信阳有点远,中间还隔了个安州府,田十一得知黄化宇战败后再想支援已然来不及了。而且五万新军还在训练中,一时半会派不上用场。只是不知王庆为何不趁着信阳新军未成之际来打信阳,反倒去偷袭了没啥威胁的汉阳军镇。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想,只要抓紧时间训练新军,同时防备着淮西军来偷袭就好了。
刚刚决定暂时不去理会淮西军,没想到淮西军就有使者来了。
有使者来自然要见一见,只是一见之下,田十一却“腾”的一下跳了起来。因为使者中的一人,竟然是方七佛。
淮西来的使者共有三人,金剑先生李助,猛将上官义,第三个就是方七佛。
方七佛本应与方小六在一起,如今他出现在这里,却不知小六那丫头怎么样了。
一见田十一急切的神色,金剑先生李助嘴角上翘,心知已经拿捏住了田十一的命门。只要能抓住田十一的命门,还怕他不听话吗?
李助早已将想要说的话在心里盘算几百遍了,立时就想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像战国的王禅那样,用一番言语让田十一俯首帖耳。
田十一哪里是按常理出牌的人,没等李助说话便反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傻?”
李助不禁一愣,他心中的计划里,田十一不应该说这话呀,他不应该先问方小六吗?
田十一继续说道:“下次买好一点的胶水,把胡子粘结实了再出来。”
李助面色大惊,连忙伸手去按胡子。果然,胡子已经掉下来一半了。
一时间李助立即醒悟过来,粘胡子的鱼胶是方七佛给他的,自己竟是上了方七佛的当。
不等李助开口,田十一直接下令:“请淮西太子殿下到大牢里坐坐。”
这下子不仅李助惊了,就连跟在李助身边的上官义都惊得面无人色。
眼见着王牌军士卒围了上来,上官义大喝一声:“太子快走。”同时已从怀里拖了柄精钢实心的飞锤出来,一抬手,飞锤直奔田十一的面门砸了过去。
王进猛地站到十一哥面前,如意金箍棒一拨一摆,直接将飞锤缠在了铜棍之上。这时杨再兴已经冲到上官义近前,接连刺出十三枪。
上官义是与林冲、关胜等人齐名的高手,但此时已经落在了下风。面对杨再兴刺出的十三枪拼命躲闪,却依旧身中三枪,倒在地上眼看便没有救了。
化名李助的淮西太子王助一见上官义死了,气得大叫了一声,怒喝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田十一看傻子一样看着王助问道:“王庆有几个儿子?”
王助心中一惊,连忙退了一步。早就成精的方七佛突然哈哈笑了两声说道:“淮西王只此一子。”
王助心中暗恨,双只眼睛恶狠狠瞪向方七佛。田十一却冷冷下令道:“放个淮西的人回去告诉王庆,用方小六和王寅来换王助。”
方七佛老怀大慰,心说自己与这田小子还真有默契,什么话都不用说,连眼神都不用交换,彼此间都能猜到对方心中所想,还真是知己呀。
淮西太子王助同学心有不甘,恶狠狠向田十一问道:“你是如何知道我真实身份的?”
田十一觉得自己都让王助蠢到没脾气了,十分无趣地答道:“你真以为参加群雄会的人太多,我不记得太子殿下的容貌吗?”
王助面色一滞,心说要不是方七佛害我,粘了胡子你便不可能认出我。
十一哥生怕王助不生气,连忙又补了一刀,口中说道:“粘上胡子我照样认识你。”
这一次王助差点气到吐血,都说田十一喜爱气人,还真特么是真的。这世上怎么就会有这种人呢,还真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
王助被关了起来,上官义身死,方七佛则享受着座上宾的待遇。
本来王庆是打算派表兄范全来信阳的。不是范权,是范全。投到十一哥麾下的晋州第一谋士范权,那是权利的权。而王庆的这位表兄,当初曾救过淮西王的命,也叫范全,不过是人王全,全家人的全。
套用十一哥一句话,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就是这个全。至于这句话里没有全,那便自己理解好了。
王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十一联手,共同谋取大宋江山,随后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