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庆派出去攻打安州府的,乃是带了一万五千捧日军的陆秋。
后投靠之人总是不能获得完全的信任,所以王庆打算把陆秋和一万五千捧日军叛军放在安州府。一来安州府将成为淮西与荆湖北路的最前线,也将会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种地方自然不好让自家兄弟去送死。二来陆秋与田十一有仇,放在安州府刚好可以牵制田十一。
淮西军在周边州府自然安排了大批的细作,大宋朝在淮西也潜伏着无数的察子。大军出征想要偷袭,几乎是不可能的。
田十一很疑惑,为啥这次打的又是安州府,而不是自己的信阳军镇呢?难道王庆非得等自己这五万新军训练好了再开打吗?
本来都想好了如何应对淮西军的大举进攻了,结果又是白等一场。
田文远为人不咋地,但安州府却不是田文远的安州府,而是大宋朝的安州府。安州的百姓也都是无辜的百姓,田十一自不能看着安州失陷、百姓受苦。
一千亮剑战队,一千绿箩娘子军,一万信阳新军,这便是田十一派出的增援队伍。
这点人似乎不够看,但只是守城的话,一万信阳新军到是勉强可以胜任。而且光州那边的淮西军正磨刀霍霍,信阳若派了大部分军卒出云,光州军立马就要杀过来了。
岳飞与杨再兴正在点兵,准备奔赴安州府支援田文远,大宋朝却送了一份枢密院的军令过来。与枢密院的军令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向来自称不丑的藤原香。
看着满眼闪着小星星的藤原香,田十一愣了好半天。好长一段时间了,自己竟是把这小倭女给忘了,话说这么长时间她跑到哪去了?
小倭女左一句“香香想念十一哥呀”,又一句“十一哥有没有想香香啊?”殷切得田十一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竟能把一个大活人给忘到脑后去,这小香香是有多可怜。
赵梅儿连忙沉着脸将藤原香带走了,也不知要询问什么事情。
田十一的心里再度浮起了刚才的疑问,藤原香这段时日去哪了呢?
跟在赵梅儿与藤原香的身后出了房间,远处站着一对夫妇。男的四十几岁的样子,女的也不过三十五六岁。
更让田十一惊奇的是,杨再兴此刻正趴在地上,向着那对夫妇磕头,神情庄重之至。
田十一立即醒悟过来,那对夫妻应该就是赵梅儿的生身父母了。藤原香这小倭女,竟是出去寻找杨畋夫妇了,而且居然还让她找到了。更奇葩的是,藤原香居然没趁这个机会逃走,她这脑袋瓜里到底怎么想的,莫不是真将公主府和天赐盟当成她自己家了?
杨畋那可是杨家将的后人,田十一对其保持了足够的敬意。
做为大名鼎鼎杨家将的后人,杨畋并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反倒是对天赐盟主的敬重有些诚惶诚恐起来。
第六百六十四章 送到嘴边的妇人
杨畋为人颇为洒脱,言称世上再无杨畋其人,他如今的名字叫做杨一,旁边的妇人也就是赵梅儿的亲娘,名字叫做杨二。
得,田十一也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了,这到底是夫妻还是兄妹啊!
杨一、杨二已经与亲生女儿见过面了,也没提出让女儿改回姓杨的要求,同时表示想要到舟山去隐居,做一对神仙眷侣。唯一的要求是,十一哥做下的事一定得认,自家的宝贝闺女虽然顶了个公主的名头,但却一定要嫁入田家,不做妻都没关系。谁让他家的闺女任性,把生米都给煮成粥了呢。
赵梅儿的事肯定是要认的,田十一当着人家爹娘的面必须做出保证,具体咋个认法,又何时过门,还要再计义一番。毕竟是顶了个公主名头的,这事实在有些不太好办。
听了杨一杨二想要做神仙眷侣的想法,田十一立即想到,这二人还有个戴上面纱就是仙子的徒弟媳妇,只是最好不要与妞道姑一张桌子吃饭,否则仙子姐姐妙变恶魔,怕杨一和杨二的小心肝会受不了。
如今信阳军正在打仗,杨一和杨二自不好置身事外,所以打算帮十一哥剿灭了王庆再去舟山,对此田十一自然是高兴的。这可是杨家将的后人,还是纯种的,错过了再就没地方找去了。
岳飞与杨再兴带兵去安州府,杨一和杨二却被十一哥安排去了梁红玉的娘子军那里。赵梅儿与梁红玉的关系必须缓和下来,杨家夫妇的突然出现,田十一觉得是个良好的契机。
藤原香之事田十一随口询问了一下,结果没等小倭女解释,赵梅儿抢着说出了原因。梅儿是真不想让藤原香和十一哥说话,这小倭女实在太嗲又太会黏人了。
听了藤原香的事情,田十一也有些惊讶,藤原香上次到舟山,根本就是去逃难的,倭国她已经回不去了。原因其实很简单,藤原氏失势,此时倭国乱的一匹,藤原香一个小倭女,想要活命自然要远离战乱了。
如此一来,小倭女就要在天赐盟长住了,估计赵梅儿此时万分想要找个人把小香香给嫁出去,免得总来缠着自己的十一哥。
大家都去忙十一哥安排下的事情,田十一也终于有时间打开枢密院的军令看上一眼。结果只是看了一眼,立即气到差点吐血。
枢密院的军令是李纲签署的,这说明宗泽还没到汴梁。舟山到汴梁千山万水,想必最快也要十数日之后可到。
李纲果然是个木头,将大宋朝的祖制发挥得淋漓尽致。军令中写的很明白,让信阳新军兵分八路,用岳飞等八名将领分别率领。接到军令十日内,八路大军必须出兵,分八个方向直扑王庆的老巢云安。
军令实在是太详细了,对八路大军的行军路线做出了明确规定,就连临敌时如何布阵,布何种大阵都写得清楚明白。
田十一就不明白了,军令中要求,卢俊义的大军将要在固始布阵,与淮西光州守军决一死战。可人家淮西军又不是你大宋朝的军队,凭啥要听你李纲的话,在固始与卢俊义交战呢?人家要是退到霍丘去怎么办?人家要是乘信阳空虚来抄信阳新军的老巢怎么办?
军令中措辞尤为严厉,言称若不能严格执行军令,岳飞等八将、监军赵三、原信阳军将领陈石山等人,一体军法从事。
军令中唯一没提的人就是田十一,因为李纲了解田十一,也害怕说得太狠了十一哥撂挑子回昌国。
赵三确实是监军,因为赵梅儿如今公开的身份就叫赵三。
这回可好了,杨一、杨二、赵三,一家三口到算是整齐排序,就是辈份似乎有点看不大懂。
从军令中可以看出,在赵梅儿这事上赵佶的嘴还是很严的,李纲根本不知道信阳新军如今的监军是公主殿下,要不然也不会写下赵三也一体军法从事的军令出来。
如今的信阳新军防守一些城墙都有些勉强,想让他们去打淮西军,去野战,还不如让这五万人自杀的好,也强过在战场上投降王庆,反倒壮大了淮西军的实力。
田十一随手就将军令扔到一边,随即给李纲写了封回信。信中内容很简略,“请李大人来信阳率军平叛。”
全大宋敢如此不客气驳斥枢密院军令的,也就只有田十一这么一个人了。因为十一哥不怕降职、不怕丢官,更不怕大宋朝翻脸。今日若是换了西军老帅种师道,明知道事不可为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打这一仗。
这说明做人就得有底气,无欲则刚。
不再理会李纲亲笔签署的军令,田十一找来了牛皋。天赐军打仗向来没有只防守不还手的习惯,天赐盟骑兵虽然依旧蹩脚,但不能总是这样等下去。精锐士卒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成长起来的,不经历战阵,永远成不了真正的骑兵。何况安州一带地势平坦,刚好是骑兵作战的最佳场所,自不能放弃如此好的练兵机会。
淮西光州军很讨厌,时不时跑到仙居、罗山一带耀武扬威一番,偶尔还会打几只野兔,放几把火烧几间没人的空房子。若不是田十一早早将百姓牵到了信阳以西,他们还会杀几个百姓,侮辱几个妇人。
就在岳飞和杨再兴抵达安州府的时候,淮西光州军再度抵达了罗山,整整七千人。因为王庆麾下的光州都监马劲收到信息,说是信阳那边全由妇人组成的军队,竟有两千余在罗山修建了宫寨,一副要长期驻守的架势。
全部由妇人组成的军队啊,那不是给咱光州军送慰问来了嘛。
马劲听了这消息就坐不住了,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不说别的,两千个妇人转手卖出去,那也是一大笔钱啊,还能让士卒们先乐一乐,提升一下士气。可转念又一想,这很可能是信阳军设下的陷阱,不然又为啥会将那些妇人送到自己嘴边呢?
第六百六十五章 谁的彩头更好
思来想去,马劲还是觉得不应该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有陷阱又怕什么,大不了将计就计,反口把那些妇人一口吞下去,看他田十一又能奈我何。
信阳军大部分是新军这一点是知道的,信阳派兵支援安州这事也是知道的,所以马劲觉得自己只要不去正面打信阳,只是吞下这一口肥肉还是很有机会的。
探马远远放出五十里之外,七千光州军一路谨小慎微,终于远远看到了绿箩娘子军。娘子军们正在修建营寨,连哨探都没有安排,根本就不知道光州军已经如此接近了。
呵斥住按奈不住的士卒,马劲又派出一队又一队的哨探,仔细查看周围几十里内的一切动静。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马劲最终确定,没有伏兵,没有援军,只有这两千余人的娘子军。
在这一刻,马劲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猛地跃到马上,马劲高喝一声“儿郎们,开斋的日子到了”,随即一马当前直奔娘子军的营寨冲了过去。
七千光州军士卒一时间嬉笑声一片,乱遭遭跟在马劲身后冲了上去。
妇人的反应总是要比汉子慢一些,这一点马劲能够理解,只是为啥自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