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去救援定城,反到来打自己的六安城了呢,他就不怕淮西王回军把他给包了饺子吗?
六安城是座大城,三千士卒守卫起来十分困难,只要信阳军大举攻城的话,怕是用不了两天就能破城而入了。只不过田十一不想让自己的士卒无谓损伤而已。
信阳军显得很急迫,这边还在安营扎寨,那边已经有一万信阳军列阵来到六安城外了,似乎想要一鼓作气攻破城墙的样子。
翁飞不是笨蛋,并没将大军全部安置在这里,只是如今一见近六万大军都云集在北门之外,立即从其他三座城门开始调兵。三千人若是平分到四面城墙上,每侧才不过七百多人,根本就没办法防守啊。
听说信阳军来到城外的王助,惶急地跑到城墙上来。作为淮西的太子,李助本应在最前线的。但王庆生性谨慎,觉得爷俩都在一个地方太危险,总要留一个在安全的地方才好。万一自己战死在阵前,还有儿子王助可以继承淮西王的位置。
正是王庆的这种想法,让王助很悲哀地留在了六安城,随后遇到了田十一以及近六万大军。
其余三侧城墙上的淮西军士卒正在赶往北门,除了北侧城墙,每座城门只留了三百士卒看守。
王助突然瞪圆了眼睛,盯着城外的信阳军觉得其中有诈,因为那些信阳军连云梯都没有,根本就没办法攻城。
听了太子的话,翁飞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哆嗦着嘴唇说出两个字来:“火药。”
当年天赐军数次炸毁杭州城门的事淮西军中都在流传着,王助也觉得信阳军是打算用火药炸毁城门。若是没了城门,这六安城就更加没办法守了。
“快,快,把所有的弓弩手都调到城门这边来。”王助大声下着命令,翁飞忠实执行着。
“轰”的一声,大地一阵震颤,王助和翁飞面面相觑,虽是知道肯定是火药爆炸了,却不知是哪里的火药爆炸了。
连忙抽调了一千士卒向传来爆炸声的地方赶去,城外的信阳军却缓缓向前推进着,还有几个盾阵乌龟壳一样缓缓向前,一副要到城门下埋火药的架势。
王助心急如焚,翁飞全身颤抖,刚刚到底是哪里爆炸了啊。
城外的信阳军像是没吃晚饭一样,磨蹭了好半天也没进入弓弩的射程之内。这时王助和翁飞终于收到探马的回报,南城门已经被天赐军混入城内的细作炸毁了,近千天赐军已经从南城外杀入城中。
亮剑战队很强悍,王助和翁飞刚刚收到消息,喊杀声便已经传入他二人的耳朵之中了。中间还不时有火药弹爆炸的声音,几乎武装到牙齿的亮剑士卒打这些留守的淮西军,实在是太没有挑战性了。
王助知道六安城已经保不住了,心中所想唯有逃命。自己是太子,自己在淮西就在,万万不可落入田十一的手中。
听太子说要从西城出逃,翁飞立即叫上了所有的士卒,弃了城门与城墙,疯了一样向城西逃去。
躲在远处的杨二和藤原香很无奈,带了几名娘子军一点阻碍都没有地打开了北城门,将信阳军放进城来。
王助二人逃的还真干脆,一个守城门的人都没留。
一支烟花窜上高空,方向直指西侧,已经进城的一千亮剑士卒立即向西城门杀了过去。
王助很聪明,让翁飞带着士卒奔向西门,他却带了几个心腹转道去了东门。
人有时只是聪明是不够的,还得运气好。今日的王助运气就不太好,或说是杨一的运气太好。
有一件事杨一从来没对任何人说过,他当年跟着大宋官军进攻青塘的时候,根本就没战败,他只是走丢了而已。
路痴是不可以在军中担任将官的,出身杨家的杨一,最大的抱负自然是跃马阵前,所以始终不敢将自己是路痴的事情告诉任何人。直到今日,除了杨二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杨一在青塘真的是走丢了,在寻找大队官军的路上,一不小心就跑进了吐蕃复地。当他发现自己走错路后,立即调头向回走,结果又走过了,直接到了西夏。之后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遇到一支大宋的商队,这才跟了商队回到大宋,不过却已经是半年以后了。
临阵脱逃是死罪,而且仗都已经打完了,杨一既不敢去找以前的军伍又不敢回汴梁,只好流浪江湖。好在他与杨二确实有缘,不然也不会再次相遇了。
相爱的人能够重逢总是有原因的,杨一与杨二重逢就是为了告诉杨一,他特么一个睁眼瞎就别再带兵了,老老实实跟在杨二后面吧,要不然又特么把自己弄丢了。
今日进了六安城,杨二本以为有几名亮剑士卒跟着,杨一不会把自己给弄丢的,这才放心让杨一去了北门。只是没想到,在烟花直指西城那一刻,杨一就想抄近路先去西城。
小巷子太窄,视野不太好,转了两个弯杨一就懵了,随后便直奔东城而去。若杨二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对杨一说:“一哥,以后我不在时你想往哪走,那就走相反的方向好了,指定丢不了。”
第六百七十六章 给淮西军的礼物
杨一拖着抢来的长枪,撒了欢儿的向东跑,不巧正遇到王助。
杨家枪法自然是不凡的,王助的几名心腹很快就被杨一给挑了。王助立马求饶,许诺给杨一的官职从二品将军升到大元帅,最后升为一字并肩王。
杨一本想一枪挑了王助的,只是听了对方的许诺后终于明白,自己逮了条大鱼。
也了解自己总能把自己弄丢的特殊本领,杨一绑了王助便取出闺女赵三特意为他讨来的一支烟花。
一条火线直上天空,爆出绚烂的寂寞。
天赐军中不同的烟花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只是杨一的烟花有些特别,意思是:我在这里,请援助。
首先到来的自然是最了解自家相公的杨二,见了杨一无辜的样子杨二既想气又想笑,也不知堂堂的杨家后人,为啥就落下这么个毛病。
当看到绑着扔在地上的王助后,杨二大喜过望,觉得相公这毛病是不太好,但这运气却是谁都比不了。例如,他一次在某城迷路时遇到了自己。
大军进入六安城,立即开始肃清残余的淮西军,同时修缮被炸毁的城门,布置城墙上的防务,张贴安民告示。
如今的信阳军虽然战斗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行动迅速这一条却拿捏得死死的,六安城很快便安定下来。
田十一看着安安静静的六安城,觉得眼下缺的唯有三十万淮西军了。
……
王庆很郁闷,自己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围了定城,没想到大宋官军却仗着粮草丰足,躲在城里说什么都不肯和他打上一仗。
官军不是来剿灭自己的吗,自己都来了,咋就不打呢?
宗泽到不是不想打,只是各州府调来的官军实在是良莠不齐,连三成打胜仗的把握都没有,也只好一边派人向田十一求援,一边固守城池。
结果求援的人回来说,信阳军去了牛头冈。后来去牛头冈的探马也回来了,说是信阳军去打六安城了。
宗泽心里这个气呀,这田十一也太不听话了,如此大战却擅作主张。如今好了,自己带了十万人固守定城,他带了五万多人固守六安城,咱们是来淮西睡觉来了吗?
转念又一想,宗泽觉得这正是个好机会。六安城被攻陷了,王庆肯定要回军,自己只要在后面远远的尾随,最后就能对淮西军造成前后夹击之势。
可转念又一想,加起来不到十六万人夹击人家三十万人,好像还是没什么胜算啊。
宗泽在城里不住的纠结着,城外的王庆也收到了六安城陷落,太子王助落于敌手的消息。
王庆差一点就快气抽过去了,自己为了儿子的安全才让他留在六安城的,这信阳军咋就跑那去了呢,李助那个犊子到底咋整地,为啥就没挡住信阳军啊。
带着对金剑先生李助的怨念,王庆整整纠结了一夜,在分兵与不分兵之间左右摇摆着。
闭着眼睛眯了一小会儿,淮西王突然福至心灵。定城官军不敢出城一战,自己只要带兵去六安城,定城官军一定会尾随而至,那时不就可以堂堂正正打上一仗了吗。反正官军人少,自己还怕了他们不成?就是儿子落入人家手里这事不好办,到底有啥办法能收卖田十一呢?
上次王助被扣,王庆用方小六和王寅换回了儿子。这一次能换王助的人,似乎只有方腊的那个义女了。可方腊的义女方金枝,那可是太子妃,是自己的儿媳妇。用儿媳妇去换儿子,是不是有些太缺德了?
其实为了儿子和淮西的基业有人继承,干点缺德事王庆一点也不介意,最主要是人家田十一肯不肯换的问题。
思来想去直到天亮,淮西王仍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但退兵去六安城这事是决定了的。
淮西军开拔回军六安城,宗泽站在城墙上老怀大慰,王庆这犊子终于走了,自己只要远远跟着就好。本来是自己的麻烦,如今这麻烦是田十一的了,没麻烦的感觉真好。
都说天赐军是天底下最能打的军队,宗泽觉得信阳军就算打不过三十万淮西军,在六安城守个一年半载的总不成问题吧。自己这边正加速整合着,估计有三个月就能与淮西军堂堂正正打一仗了,十一郎你可要挺住啊。
虽然宗泽打定了看热闹的主意,但保持对淮西军进行军事压制却是必须要做的。所以在淮西军走了三天以后,宗泽终于带着十万官军出了定城,缓缓向六安城而去。
此时已经走了一半路程的王庆都快气死了。定城的官军也太狡猾了吧,竟然与自己隔了三天的路程,自己只要一回头,那十万官军铁定要逃回定城去,这伙官军真的是来剿灭自己的吗?
大军行进本就缓慢,定城至六安城近四百里路程那都是要士卒一步一步用脚去量的。更悲催的是,这段路士卒们刚量过没几天,这次又要量回去。
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