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十一打开圣旨看了一眼,发现竟是赵桓亲笔写的,密密麻麻的小字都快赶上书信了。
赵桓在圣旨里先是怀念了在一起喝酒的日子,随后又赞扬了天赐军的军功,之后又说明要册封田十一为殿帅府太尉,宗泽则另有高就。最后才说到梁方平,竟是派到天赐军中的监军。
宋朝执行的向来是重文抑武的政策,对于自家的军队尤其不放心,每次打战那是必需派太监做监军的。而监军的权利极大,甚至还凌驾在统军大将之上。
梁方平若在天赐军中住下来,那就相当于多了个爹。
此时李倩看着坐在椅子上的田十一坐着接了圣旨,一双眼睛里全是惊骇的神色。勉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李倩小声向孙友爱询问,十一哥为何不跪接圣旨。
孙友爱看了看李清照,觉得十一哥说得很有道理,这个李倩已经主动给宋国当起细作来了。
孙友爱同样小声告诉李倩,天赐盟没有下跪礼,所有天赐盟之人,都不会给人下跪。
李倩听了这话,突然想起近来在战场上看到的一幕。但凡宋军或是金人的奴兵打败时,都会下跪乞降。天赐盟之人不下跪,那岂不是说,在战场上战败了也不会下跪?
如此一来,唯一的结果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李倩当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耳渲目染这许多年,对战场上的事情也知道一些。
大宋最强县令
第八百六十二章 罗圈仗
一支永远不会投降的军队,一支会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军队,连金人都不可能做到吧,这将是一支多么可怕的军队啊!
此时的田十一已经读完了赵桓的圣旨,也许叫圣信更符合一些。
十一哥让人给梁方平让了坐,随后竟是直接从桌案上拿了份空白的大宋圣旨出来。当着梁方平的面,在梁方平和李倩惊愕的目光中,田十一拿起毛笔写就了一份圣旨。
十一哥的字还是那么丑,一直也没好好练过,实在没啥长进。
吹干了圣旨上的墨迹,田十一又从桌案上的盒子里,拿出个劣质的印玺出来。在梁方平和李倩的注视下,盖在了圣旨上面。
梁方平此时已经坐不住了,虽不知田十一的假圣旨上写了什么,但当着自己这位监军的面写假圣旨,还用了假的印玺,这也太拿监军不当干部了。
梁方平刚想要发飙,田十一却拿起圣旨递给了王进,让王进当众读出来。
王进读假圣旨早已不知多少次了,一点也不紧张,大声地宣读起来。
梁方平听得心惊肉跳,李倩听得目瞪口呆。
假圣旨依旧是以皇帝陛下的口吻写的,内容却是说:梁方平率领大军驻守黄河天堑,但却不战而逃,论罪当诛,请新任殿帅府太尉田十一负责监斩。
大太监梁方平气得目眦欲裂,吓得双腿颤抖,却已经有士卒过来将梁方平拖了出去。
田十一随即派人去各路宋军之中送信,请各路送军派人来观看行刑。
待没有了人,李倩终是忍不住走到田十一面前,怒声问道:“身为宋人,怎可视君父如无物?”
田十一奇怪地看了李倩一眼,反问道:“谁告诉你我是宋人了?”
李倩当即错愕,田十一是不是宋人她还真就不知道,不过心中却想起田十一是宋官这事来,立即恼怒问道:“身为殿帅府太尉,怎可假传圣旨?”
田十一心中好笑,没想到这女人还是个正义感爆棚的,随即说道:“我还是辽国的南院大王、武清王,那我是不是该去为大辽复国呢?”
就在李倩再次错愕之时,田十一继续说道:“我记得,金国好像还给我封过一个海盗军副元帅。如此说来,我是不是应该与金军合兵一处,攻打东京汴梁呢?”
李倩的嘴巴已经张大到合不拢的地步了,没想到这田十一的身份如此复杂。
就在田十一戏谑略带调笑的目光里,李倩怒声骂道:“三姓家奴。”
骂完后,李倩转身便出了田十一的中军大帐,昂首挺胸像个战胜的将军。想必其心中,已经将田十一鄙视得体无完肤了。
田十一摸了摸鼻子,觉得这话骂得还挺贴切的,只不过完颜阿骨打好像没给自己赐过姓,赵佶也没有。看来哪天得找老赵和老完颜谈一谈,让自己三姓这事坐实喽。不过,自己还有个田姓,那不是成了四姓?
这边田十一歪歪加意淫着,孙友爱小声禀报,说是南行司好不容易才将情报传出城来。汴梁城内只有一家人丢了娘子,乃是赵明诚的府上,丢的娘子名叫李清照。
田十一当即吓了一跳,这李倩竟然是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李清照。
不是,和解裳没啥关系,而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清照。
不是,和西楼先生也没啥关系。
田十一的脑子里乱码七糟起来。对了,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李清照。
既然是李清照,自然应该给些特殊的照顾,不过方百花那里却不能让她去了。
此时的李清照或说李倩,已经鄙视死了十一哥,自然不能让她接触田十一最亲近这些人,万一她起啥坏心思可咋办。
孙友爱立即出去传达十一哥的命令,李倩从方百花的侍女,变成了喂马的马夫。
为了避免李倩祸害战马,只给她分了十几匹拉车的骡子。
既然敢当面辱骂十一哥,惩罚是必须的,就算她是李清照也不能免除。
惩罚的内容嘛,就是暂时不送她回汴梁城。等到她啥时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时再说。
田十一这样做自然不是为了怄气,而是看看能不能把李清照给教育过来。若是李清照能改掉皇帝就是天的这种封建思想,天赐盟的文化部长一职,到是挺适合她的。
第二日,各路宋军果然早早派了人过来,但都不是各军的主将。
正是打仗的时候,天赐军又不是宋军,各军主将自然不敢亲自前往。这要是被扣为人质,岂不是悲催了。
王进当众宣读了圣旨,还是十一哥昨晚当着梁方平的面写的那一份。
被堵着嘴的梁方平被拖到当场,干净利落一刀就给咔嚓了。随后王进向各路宋军使者表答了感谢之情,每人都送了点小礼物,天赐军的脱水军粮。
再随后,王进又代表新任殿帅府太尉田十一表了态。但凡哪路宋军负有重要职责时畏战而走,都会和梁方平一个下场,就算追杀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放过他的。
各路宋军使者唯唯诺诺走了,一时间都有些五味杂陈。这田十一转眼就当了殿帅府太尉,而且第一天就杀人立威,还真是让人又气又怕。同时心里又酸酸地想到,既然是殿帅府太尉,为啥不进汴梁城涅,和我们这些后娘养的地方军一样在城外遭罪干啥。
田十一此时又写了封亲笔信,让梁方平带来的随从送进城去,呈给当今的皇帝赵桓。
这时辽国派出的兵马已经出了营寨,汴梁城外再度打起了罗圈仗,也不知这么乱打,啥时候是个头。
城外打得热闹,汴梁城里最近到是挺安生。赵桓很快便收到了田十一的来信,接过信看了几眼,不禁就直了眼。
信中说:臣殿帅府太尉田十一已经遵照圣旨,当着各路宋军使者的面,斩了弃守黄河天堑的梁方平,同时把陛下的圣意传达给了各路宋军。命诸军勠力同心,英勇作战。
大宋最强县令
第八百六十三章 方天画戟
同时田十一还写到:他此时已经是殿帅府太尉了,独自领军在外容易招人闲话,请皇帝陛下派个监军到天赐军之中。
赵桓好半天没回过神来,想了好久也没想起自己啥时候让田十一杀梁方平了,自己明明是派梁方平到天赐军当监军去了啊。
抓了半天脑袋,赵桓这才明白过来,这田十一分明就是在插科打诨,责怪联有罪不罚之事啊。
梁方平论罪确实是该杀的,这不是手边没有可依赖之人嘛,没想到竟是被田十一给杀了。
长叹口气,赵桓也挺无奈,知道这口气自己必须得咽下去。
田十一如今就在外面和金军打仗的,而且带的还不是大宋的兵。论战力,眼下也就只有天赐军能和金军正面一战,就连西军遇到真正的金军都是败多胜少,不指望田十一还能指望谁呀?这也是册封田十一官拜殿帅府太尉的原因。
梁方平都已经死了,说啥都没用了,而且他确实该死,此时应该做的是再选个监军出来。
嘴里叨咕着监军两个字,转头便看到了赵英。
从小陪着赵桓一起长大的大太监赵英,立时就明白官家心中所想,吓得连忙跪在了地上。这种时候出去做监军实在是太危险了,去天赐军当监军就更危险了,没见到梁方平刚让田屠夫给宰了嘛。
自己不敢去自然应该推个太监出去顶缸,而且这人选还得是不敢背叛,偏偏又不招官家喜欢的人物,赵英立即就想到了一人。
等到新的监军到达天赐军营寨的时候,田十一也是愣了一下,随即问对方为啥没跟着太上皇一起走。
肖桂籽满脸苦涩,说是那天刚好闹肚子,所以向官家告了假,结果便被落下了。
田十一哭笑不得,心说这小太监和自己还真是有缘。既然来到天赐军了,田十一便没打算再让他回去。不在赵佶身边的肖桂籽就是后娘养的,早晚让赵英坑死,还不如直接跟着自己回舟山的好,反正他的家人也都在那呢。
肖桂籽立即喜笑颜开。大宋朝都已经这样了,赵佶又已退位,宫里面也确实没啥意思。能跟着十一哥去舟山,当然是最佳选择,还能和家里人常常见面。
既然肖桂籽再没打算回汴梁,自然是十一哥让干啥就干啥。
田十一当即安排给肖桂籽两件事,第一是要粮草。天赐军这么多人帮大宋朝打仗,不给粮草怎么行。第二是给常胜军一个名分,董小丑如今还带着人守在大名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