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哥读罢假圣旨,孙友爱将李柄文按到地上一刀就给砍了,腔子里的血喷出两尺多远,惊得王公大臣们一阵惊叫。
赵佶此时已然回过神来,指着田十一怒道:“你你你……”
“你什么你?”田十一立即将赵佶怼了回去:“见了圣旨焉何不跪?这可是大不敬的罪名。”
一句话差点没把赵佶气晕过去,他可是太上皇,是皇帝的老爹,皇帝见了他都得行礼,凭啥让他给圣旨下跪呀。
王公大臣们也是满脑子“轰轰”乱响,太上皇给圣旨下跪,没这种规矩啊。这田十一到底是个傻子,还是有意在胡搅蛮缠?
田十一懒得再废话,挥了挥手,直接就带着太上皇和天赐军走了。那些个王公大臣们却没有带,因为舟山没有那么多粮食养废人。这些大臣没了赵佶撑腰,赵桓一定会狠狠收拾他们的,下场必定凄惨无比。
赵佶吓得大叫大哭大骂,孙友爱小声告诉太上皇,说是再叫的话,就把自己的臭袜子塞进他嘴里。赵佶立即闭上了嘴巴,好汉不吃眼前亏,赵佶很懂得该如何做一个好汉。
被王牌军捉来的曾纡到是有几分骨气,当即对田十一大骂起来。
曾纡是既不能带走又不能贬职的,因为赵佶走了,镇江城必定大乱,还需要留下曾纡,维护镇江城的秩序。
曾纡骂得很难叫,每一名天赐军士卒都很生气,所以有人出手了。
不对,不是出手,而是出脚了。梁红玉也不知在哪里学会了旋风腿的本事,一个回旋,便一脚踹在曾纡的脸上,将曾纡的牙都踹掉了好几颗。
梁红玉自爹爹被谭稹害死以后,对大宋朝的官吏向来没什么好感。如今这讨厌的家伙竟敢骂出这么难听的话来,还骂的是田无赖,叔叔和婶婶谁都不能忍。
虽然梁红玉有时也会骂田十一几句,但她的观点向来是,我可以骂田无赖,但别人谁敢骂,姑奶奶就踹谁。
曾纡被一脚踹翻在地上,嘴里却仍是哼哼唧唧咒骂着,好在伤得又重又痛又缺了牙,大家伙都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
三千天赐军押着赵佶,就这样大摇大摆出了城,期间到有几股宋军前来阻拦,但都被天赐军轻易杀散了。
天赐军并没有大肆杀人,这种时候还敢来阻拦的,都算是忠义之士了,应该留着他们去战场上与金军拼命才对。
行宫里的王公大臣们呆傻傻互相看着,实在不知这事该如何是好。城内到是有十万宋军,但每个人都知道,那些宋军都只是凑个数,与天赐军对战都是白给。
万一把田十一给惹毛了,姓田的小子带兵再杀回来,把大家都给屠了,那才是后悔都来不及。
曾纡经过救治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虽是擦了脸,但那模样仍就有些凄惨。
曾纡先是指着王公大臣们骂了一通,说他们眼睁睁看着太上皇被人劫走却无动于衷,理当治罪。随后曾纡又出去调兵去了,发誓一定要将太上皇给抢回来。
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虽然曾纡不是士而是士子,但他仍就打算为救赵佶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可惜城里的宋军太窝囊,等到曾纡好不容易搞出七千宋军追出去后,却连天赐军的战船桅杆都没能看到。
曾纡连忙找人调动江宁水师,怎奈既无圣旨兵符又没有枢密院手令,这兵肯定是调不动的。就算能调动,江宁府那么远,又怎么来得及。就算来得及,天赐盟的水师,早就把大宋水师欺负到没脾气了,又有哪支水师敢和天赐盟水师开战。
曾纡立马河边,指着天赐军战船离开的方向大骂了三声,“田十一,吾必杀之”,最后不甘地带兵回到城中。
曾纡已经打定主意了,就算拼了身家性命不要,他也要从田十一身上啃下一块肉来。就算拼着被灭门,也要将太上皇从天赐盟手中救出来。
野望到是挺好的,但具体该怎么做,此时曾纡的心里却是一点谱都没有的。
田十一押着赵佶直到崇明岛再次换乘海船,启程向舟山而去。
毕竟绑架了太上皇赵佶,若是敢从运河穿过整个东南地区,怕是会淹没在半个大宋朝的征讨之中。
抓了赵佶以后,十一哥始终没和赵佶见面,话更是没说过,因为特别讨厌听到双魁两个字。
能够凑足四个皇帝打一桌麻将,这是田十一很久以来的恶趣味,如今算算,已经有了耶律延禧、赵佶、赵构三人。
大宋最强县令
第九百二十二章 钦差现身
赵构在历史上是当过很多年皇帝的,只是被十一哥搅闹一番,赵构的皇帝梦算是没希望了,打麻将这事也只能算半个选手。另外还缺了一人,实在不行,就让慕容太妃抱着完颜阿骨打的脑袋凑个数。
慕容太妃是老丈母娘这事不太好办,偏偏阿骨打的脑袋又没办法抓牌打麻将,看来还得抓紧时间再捉个皇帝回来。赵桓已经是预定下来的了,莫非还得把完颜吴乞买给抓回来?
田十一这边琢磨着,如何才能凑出一桌麻将来,那边的赵佶已经怒不可遏了。
因为田十一只抓了赵佶一个人,所以太上皇没有人侍候。不要说吃饭、更衣、睡觉了,太上皇从小到大,啥时候自己如过厕呀。没有人帮着擦,太上皇自己是真不会擦。
赵佶今儿生气还真不是因为没人给擦,而是因为,他在船上遇到了一个人。
因为是在海上,赵佶又是个铁定不会跳海自尽的,所以也没怎么管着。在船上溜达的赵佶,就这样与肖桂籽相遇了。
肖桂籽本就是侍候赵佶的太监,如今被太上皇抓了个正着,这就代表着以后有人给擦了。但赵佶没想到的是,肖桂籽看到太上皇不施礼不自称奴才,竟是连腰都不肯弯一下,还满脸的冷漠高傲。
你一奴才有啥可傲气的?所以,没有手下的太上皇,便打算动手教训肖桂籽一番。
之前肖桂籽就得了十一哥的承诺,说是到了舟山可以做个自由人,不用干活,每月都发给不菲的补助,完全可以做一个安心享福的富家翁,所以肖桂籽不再打算理睬赵佶了。
不理睬归不理睬,但肖桂籽毕竟是做惯了奴才的,能鼓起勇气不施礼,但却没有胆子还手打赵佶。
赵佶连踢带打,肖桂籽被打翻在地上不断痛呼。这时孙友爱刚好遇到,直接将赵佶拉到一边,同时代替十一哥给赵佶和肖桂籽断了官司。
肖桂籽如今已经是入了天赐盟户籍的,但赵佶只是个俘虏,这官司该咋断一清二楚。
孙友爱判定,先让赵佶给肖桂籽道歉,然后赔偿,最后关禁闭一天。
赵佶不肯道歉,说他是皇帝,没有给奴才道歉的道理。肖桂籽也说不碍事,可以不道歉,只要让自己离太上皇远些就可以了。
孙友爱本着法规大于本人意愿的原则,说是必须道赚,还得赔偿。不道赚要多关一天禁闭,不赔偿要多关三天禁闭。
赵佶并不知道啥是禁闭,但想来不是什么好事。最后,太上皇将腰上的一块玉佩陪给了肖桂籽,但却宁可多关一天禁闭也不肯道歉。便这样,赵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关了小黑屋的皇帝。
就在田十一终于到达双屿岛的时候,王绿腰带了死士,刚好乘船途径镇江城。
镇江是大城,王绿腰当然要用天下会的公款到城中游玩一番。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何况王绿腰和陈会首可是那啥的关系,在她看来,天下会根本就是他们家的。
赵佶被田十一给捉走了,这消息王绿腰之前便听说了。对于田十一的胆大包天,王绿腰还是很佩服的。也就天赐军之主有这种底气,若是换了天下会,不说官军会来营救,就连各路反王都会来抢。
只要把赵佶抓在手里,立即就可以弄个登基大典出来,然后自己做宰相,就像三国的曹操那样,染指整个大宋都有希望,那得是多么美好的事。
太上皇刚刚被劫走之时,镇江城中戒备森严,只是当王绿腰进到镇江城,城中已经没什么人管了。原本被扣在城中的十万宋军也已经被遣了回去,所以王绿腰和一众死士,才能无惊无险地进入到镇江城之中。
之所以没人再提营救太上皇一事,完全是因为皇帝赵桓,早就在镇江城中留了后手。
赵佶被田十一带走以后,却突然从城中冒了个钦差大臣出来。钦差唐恪手握皇帝赵桓的圣旨,将曾纡狠狠批了一顿,而且当场免了曾纡的职司,接管了整座镇江城。
此时的赵桓还在蜀中,唐恪肯定是提前藏身在镇江城中的。看来赵桓早就有了针对他皇爹的想法,只不过是田十一突然出现,帮了赵桓一个大忙。
唐恪的胆子很大,公开说田十一当众传的圣旨是真的,还说让太上皇暂时到舟山修心养性是真的,说免去在镇江这些王公大臣的职司也是真的,还说李柄文该死又是真的。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田十一的圣旨肯定是假的,但唐恪这个钦差大臣是真的。真钦差说假圣旨是真的,那么这份假圣旨肯定就是真的,就算假的也能变成真的。
钦差的权利很大,此时的唐恪是没人敢去招惹的。从汴梁来的那些个王公大臣们灰溜溜起程,打算回汴梁去请罪。至于皇帝赵桓此时是否回了汴梁,这却是没人知道的,就连唐恪都不可能知道。
唐恪给赵佶去舟山养老赋予了合法性,也算是帮田十一解决了麻烦,要不然田十一便会永远背负一个绑架太上皇的罪名。这件事中,最大的受益者却成了赵桓,因为他的皇位终于稳固了。
但赵桓的心中一定很明白,田十一连他老爹赵佶都敢绑走,估计若有机会,对他同样不会手软。所以此时的赵桓最想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杀死田十一,二是消灭天赐军。
这两件事在赵桓的心中,远比抵御金军的南侵要重要得多。
王绿腰也是个绝顶聪明的,当他听说了镇江城中发生的一切,心思立即活络起来。
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