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赐军撤退了,只在一夜之间,整个天赐军的阵地上一个人都没剩。不论报废的大炮还是完好无损的,一门也没有留下。就连那些阻挡金军箭矢的木头板子都运走了,天赐军还真是小气到了极致。
完颜讹里朵很想带着大队的骑兵追上去,但是天赐军却埋下了地雷。
接下来的三天里,讹里朵忙着清除所有的地雷。等到讹里朵驻马宁远城下的时候,御驾亲征的完颜吴乞买都已经快到宁远了。
讹里朵远远看着宁远城,一颗心不住地往下沉着。这才多长时间,天赐军是怎么修筑出如此高崇的城墙啊,竟是比宋国都城汴梁的城墙高出一半还多。
宁远城的城墙与宋朝、辽国、金国的城墙截然不同,马面墙将城下所有的位置都笼罩在大炮和火枪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城墙上竟然还有小楼,小楼上留有射击孔,想必里面装满了一门又一门狰狞的大炮。
若说缺点也有,那就是阔大的城门。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阎王是个官儿
宁远城三面环山一面朝海,三面城墙上都修建了豪华的阔大城门。不仅豪华,而且大。
完颜讹里朵只用了一瞬间便确认,三座城门是这座军城唯一的弱点。只是抬头看了看城墙与马面墙上无数的射击孔,讹里朵再次心寒起来。
想要突破城门攻入城内,不知会有多少金国的勇士葬身在这里。
收到天赐军修建城池的消息,完颜吴乞买终于也坐不住了。他再一次统合了五万金军,御驾亲征杀奔宁远。
每一个女真人都觉得自己的家在东北面的土地上,若是把那片土地丢了,便如浮萍般孤苦无依了。更何况,列祖列宗都是葬在那边的,死后怎么有脸去地下见祖宗们啊。
此时的金军先是派了十万大军南征宋国,先后又抽调了十万多的金军赶往宁远,黄龙府一带的金军又被困住了,整个金国西部的金军一下子便变得薄弱起来。
女真人少,金军同样少,那些个奴兵又是不顶用的,完颜吴乞买一颗心像在油锅里煎一样。
此时的草原上,杨再兴、方小六、方七佛和王寅正吃着火锅。天气有些热,但能给羊肉换一个吃法,也算是小小慰劳一下四人脆弱的肠胃。
十一哥在宁远修筑城池的消息他们早已收到了,等的就是金国第二次向宁远增兵。此时北行司已将消息送到他们手中,二十余万草原战士即将长驱直入,去金国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打草谷。因为十一哥说了,金军可以去周边所有国家抢劫,凭啥大家不能抢劫金国呢?只要不荼毒无辜的百姓,能从金军手中抢到东西那是本事,而且谁抢到就归谁。
已经率领大军抵达黄河岸边的完颜希尹,刚刚收到了皇帝完颜吴乞买的圣旨,命金国东路军速战速决。若是能攻克汴梁最好,若是一时打不下来,那就早点回金国去,因为两面开战的金国有些吃不消了。
完颜希尹对着黄河眨巴了半天眼睛,这才确定这一切是真的。天赐军竟然在严州那块地方修了一座城,还改名叫宁远城。这田十一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会想出如此疯狂的主意来呢?难怪一直没有遇到天赐军的大部队,原来天赐军都跑到自家的地盘上去了,这是有夺笋呢?
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扎营的大军,希尹无奈叹了口气。之前攻克大名府一战打得很是艰难,金军和奴兵损伤都不算小。
按理说,此时的东路军已经不适合继续打仗了,应该修整一段时日。可是有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如今也只好咬着牙死磕下去了。好在西路军已经过了黄河,此时的河对岸又没有宋军防守,东路军也可以直达汴梁城下。
在东路军打大名府的时候,完颜希尹几乎每一天都在后悔,为什么在金国的时候就没一刀砍死那个董小丑呢?
董小丑也算是让金国东路军吃尽了苦头。大名府虽然和河间府一样,很长时间没有收到过大宋朝的补给和粮饷,但董小丑的脑子就比武若道活络得多,既没有带兵出去和金军死磕,又没有坐以待毙。
金国东路军还没打下霸州雁头寨的时候,董小丑便带着常胜军开始了坚壁清野,不仅清空了周遭数百里的百姓,还光顾了许许多多的大户人家。
只要一打仗,受害最大的就是百姓,十一哥说这话的时候董小丑深以为然。而且坚壁清野的好处实在有点多,一来可以避免百姓被金军所害,二来可以让金军无法通过抢劫来获得补给,第三常胜军在将百姓迁走的时候,还可以获得许许多多大户人家的钱粮。
董小丑说了,他们不是抢,而是帮那些个大户人家保管。因为金军就快到了,所有人都必须迁走。大户人家的钱粮那么多,肯定是运不走的,又不能留在原地送给金军,那便只好让大宋朝的常胜军暂时保管着了。
这么做也是真没办法了,朝廷不给粮也不给钱,又不敢明着抢,只好暗中抢了。暗地里抢也不敢说是抢,这才出了个保管的主意。
董小丑也算义气,但凡为人“保管”了钱粮,他都会以大明府知府的明义写一份收据,证明那些钱粮在大明府之中,将来可以去大名府讨还。
将来这些个大户人家会不会去大名府讨要,这一点董小丑不知道,也不知道那时的大名府知府会不会给。反正董小丑已经打定主意了,无论如何也要按天赐盟主的安排,在大名府抵挡一些时日,然后再借机抽身而走。
大宋朝的官,董小丑已经不想当了,因为朝廷里不给钱粮不说,还总把他们常胜军当成贼一样防着。这样下去的话,董小丑觉得会有兔死狗烹的一天,还是投靠天赐盟更把握一些。起码十一哥的人品有保证,不会卸磨杀驴。
百姓们的眼光长远不到哪里去,所以被强行迁走的时候,每一家每一户都在痛哭着,咒骂着,把个常胜军骂得比金军还不如。
董小丑心里也挺憋屈的,因为他只是保管了大户人家的钱粮,小门小户的可没盘剥。再说了,若是不把这些个百姓都迁走,等到金军来了,妇人沦为娼妓,男人充为奴隶,一生都会被廉价随意买卖。在以后的几年、十几年,乃至一生,他们都要过着世上最苦难的日子,真正的惨绝人寰啊。
“他们咋就不明白呢?”
当董小丑被百姓们骂成董小鬼的时候,董小丑恨恨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此时的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为啥十一哥的名声在宋国北地会那么差?因为好事做得太多了。
常胜军的坚壁清野做得很彻底,不仅把城外数百里的地面给清了,就连大名府城内也给清理了。
当大名府的百姓们拖家带口被常胜军押送着离了故土,向南方流浪的时候,董小丑终于从董小鬼进阶成了董阎王。
阎王就阎王吧,至少是个官不是。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董小丑写信
清空了大名府的百姓也是无奈,因为董小丑没想死守大名府。常胜军加在一起还不到三万人,想守住大名府那就是痴人说梦,他只不过是想听十一哥的话,尽量拖慢金军的脚步而已。
在收到河间府武若道全军覆没的消息时,董小丑枯坐在椅子里一夜都没说话。他怕了,自己的人太少了,会不会全军覆没在这大名府里面啊。
就在董小丑腿肚子转筋,心里面打着退堂鼓的时候,终于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城外有一支宋军要求进城,说是要与常胜军共同守卫大名府。
董小丑亲切接见了城外宋军的主将,正是岳飞。
岳飞在雁头寨目睹了王小树所部天赐军的英勇,随后又见识了河间府武若道宋军的悲壮。最后岳飞决定,他要来守卫大名府,拼死也要把金军拦在大名府城外。
有援军自然是好事,因为常胜军本来人就不多,何况来的还是可以信任的岳飞。唯一的缺憾是,原本的粮食能吃将近两个月,加上岳飞这些人,就只能勉强吃一个月了。
金军很快便来到了大名府城外,毫无意外地围了城,然后就是疯狂地攻城战。
攻城战打了一整天,完颜希尹开始头疼,岳飞开始眼热。大名府这支常胜军,竟然有天赐军的各种武器,唯独缺少的只有大炮和火枪。
希尹不想麾下士卒战损太多,所以便给董小丑写了一封信。
信中完颜希尹要求董小丑投降,并且许诺了高官厚禄,还说大名府根本就守不住,顽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大名府中缺粮。
董小丑不会写字,所以让岳飞代他写了回信。信中告诉完颜希尹,大名府就是一颗钉子,金军想要过去门都没有。至于大名府中缺粮这事就不劳希尹大帅费心了,因为常胜军可以吃人。
听了吃人两个字,岳飞惊骇地看了董小丑好一会儿,最后被董小丑的气概深深折服。同时岳飞下定决心,要与这董小丑一同死守大名府,大不了一起吃人呗。
完颜希尹很生气,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这一打就是二十七天。
第二十八天,董小丑再次找到了岳飞,让岳飞代笔再给城外的完颜希尹写一封信,说是不想再打了。
岳飞大吃一惊,情绪激动问董小丑为何要投敌。
董小丑也很奇怪,自己只说不想再打了,啥时候说要投敌了啊?
听董小丑说没法再打了,因为没粮食了。岳飞立即说,没有粮食可以吃人。
这次换董小丑惊骇地看了岳飞好半天。吃人这话,只是说说而已啊,这岳飞咋还当真了呢?
董小丑和岳飞争论了好半天,最后岳飞也觉得吃人确实挺难接受的,两人这才勉强达成一致的意见。
攻城的二十七天里,常胜军战死了很多人,岳飞麾下的岳家军同样损失不小。再反观金军,折损的士卒几乎是城里那两家的三倍还多。
完颜希尹坐不住了,就想提笔再写一封劝降信,没想到信还没写完,城里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