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大成听了这话气得怒发冲冠,可却又没什么办法。那些东西确实是人家田十一的,人家就算一把大火全都烧掉,又关他范大成什么事。
欧阳澈和张孝纯连忙劝住范大成,此次来天赐城面见田十一,还带着重要的使命,哪能为了玻璃和田十一翻脸啊。
田十一不理范大成,引着三人向外走去,一边走还一边介绍各种蔬菜的名字、习性,甚至还详细介绍了各种烹饪方法。
走了一段,三位使臣突然发现,这蔬菜种植基地竟是还单独划出了一小片区域,是个专门出售青菜的小市场。
这里是辽东,此时是冬季,若是将青菜拿到外面去售卖,自然会被冻伤,也只好在玻璃大棚里面开辟出一小块市场来。
三位大人看了一圈,发现有许多人在买菜,有酒楼的掌柜,有不知哪里的厨子,同样也有不少的平民百姓。
青菜的价格有些贵,普通人家怕是要下一次狠心才会舍得吃一顿青菜。毕竟天赐城如今只有这么一座蔬菜种植大棚,若是便宜了,大家伙怕不是要抢疯了。市场规律不可以破坏,这些道理张孝纯等人也懂得一些。
范大成此时呆若木鸡,他刚刚还以为这些青菜都是为了满足田十一个人的口腹之欲,没想到人家是向天赐城所有人敞开供应的,只要你买得起。
这时三人同时想起,昨晚马奴还带着他们三人吃了一碟子青菜来着。
欧阳澈和张孝纯同时望向范大成,那意思像是在说:傻逼,你刚才指责人家田十一啥来着?现在被打脸了吧,脸疼不疼?
范大成的脸通红通红的,却回瞪了两人一眼。那意思分明就是在说,瞅啥瞅,被打脸又不是第一次,打着打着就习惯了。
田十一的种种作法范大成根本就理解不了,所以每每预料失误。只是现实在这里摆着的,他确实错怪了人家田十一,一张老脸已经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就在这时,三人发现田十一又捡了两样蔬菜,然后找人称了分量,再然后就去一群百姓的后面排队。
那些百姓似乎并不认得田十一是盟主,只是自顾自的等着。
终于轮到了田十一,三人看得很清除,田十一自袖子里取了一角银子,又排出十几枚铜钱,一场交易这才算划上圆满的句号。
三人一齐惊愕,田十一来这里买菜居然是要给钱的。还有还有,昨天去盟主府时那守卫说什么来着,十一哥买菜去了,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田十一提着菜篮子招呼三人一齐回去,欧阳澈连忙说要帮十一哥拎着篮子。范大成那头蠢猪把事情都给搞砸了,欧阳澈作为三人中地位最高者,自然得把这局面拉回来。
一路回到盟主府,果然是昨日三人见过的那个房子。
盟主府虽然也在半地下,但却比普通百姓或是大通铺的房子大一些,顶棚也要高一些。其内客堂和寝房是分开的,还有个单独的小厨房。
娘子们都在舟山,田十一实际上已经很少亲自下厨了。
田十一连带着小狗子、王进,陪着三位使臣少坐了一会儿,自然有人烧好了菜,很丰盛的一大桌,果然有一道菜是酱茄子。
范大成端起酒杯,当着十一哥的面赔了不是认了错,然后自罚一杯,一仰脖就把天赐盟牌烈酒喝了下去,随即辣得满脸通红。这酒实在是太烈了,竟是比烧刀子还要烈出一些,完全出乎范大成的预料。
田十一吃饭时不喜欢谈政事,这一点欧阳澈早就提点过另外两人,只是桌上一盘子没有烹饪过的青菜让范大成分外不解。一问才知道,那东西叫蘸酱菜,生吃的。
青菜在冬季确实挺金贵,但三位使臣却没有吃蘸酱菜,因为青菜不可以生吃,从小阿娘就告诉过的。
张孝纯指着酱茄子说,只有这个才能生吃,别的都应该烹饪之后才可入口。
南人和北人诸多不同,实际上也只是生活习惯而已,那是地域上造成的差异,本就不是什么矛盾。
天赐盟的酒太烈,欧阳澈觉得自己的舌头似乎都不在牙里了。知道今日不能再谈正经事,便带着两人起身告辞。只是还没等出屋,三个人又转回头来,寻问田盟主他们三人应该住在哪。
大通铺是真的不想再去了,味道太让人难受。
天赐城自然会有客房,各个部族的头人经常会来拜见盟主大人,没有客房让人家住哪啊。三位使臣终于如愿以偿,每个人分配到一间小房子,可以一直住到春天。因为大海结冰,他们总要等到温和一些恢复了海运,才能由海路回到大宋朝去。
第二天,三位大人收拾利落便来见田盟主,却得知盟主大人上课去了。
田十一是西楼大家,能比得上他的人凤毛麟角,还有什么人有资格给他上课啊。再一细问,原来人家田盟主是去当教师,给学生上课去了。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牙疼三人组
天赐城同样开设了许多识字班、扫盲班、算学班,都是不收钱的。正规的小学堂也早早建立起来,拥有天赐盟户籍的孩子且没满十五周岁的,都可以去学堂学习。不收费,给发校服,一天还免费提供一顿饭。在眼下这个时代,全世界仅有天赐盟有这种待遇。
当田十一为学生讲完课出来的时候,却发现大宋三人组正在外面等他,不禁生出一种被人接放学的错觉来。前世的记忆涌上心头,心中一阵恍惚。
天赐城虽然有许多的烟筒,但却没有被超低的气压压得全是烟气,空气一片清新。
看着路旁已经一人多高的雪堆,田十一轻声说道:“这个世界的生态环境果然很好啊,那个世界,已经许多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
三位使臣还以为田盟主在说舟山岛,连忙附和着说,这里的雪比舟山的雪白得多也美丽得白。说了两句三人便停下来,舟山怎么可能下雪,这田十一又给咱们三个下套。
田十一领着三位使臣随意走着、看着,三人为了达到来天赐城的目的,自然要大拍田十一的马屁。对于如今简陋到寒酸的天赐城,也是狠狠夸赞个不停。
听田十一说,等到春暖之时,这些天赐城的百姓就要迁往各地了,三人不禁奇怪了一下。仔细聊了好一会儿,三人可算是听明白了,天赐盟如今最缺的就是人,缺很多很多人。
据田十一说,辽东之地有数不清的荒地等待开垦、耕种,有数不清的矿山等待开发,内外兴安岭更是宝藏无数,而且还有西伯利亚。
说了这么多,欧阳澈听得都快流口水了。若果真如田十一所说,这天赐之地还真是富得流油啊。
不过馋归馋,却没什么好嫉妒的。这里从来不是大宋的国土,人家田十一只是把胡人的地盘变成了他自己的,与大宋朝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算田十一肯把这些土地送给大宋,他们大宋朝都不敢要,因为守不住,也守不起。
张孝纯突然眼珠一转,小心地说道:“咱大宋朝,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田十一连带着欧阳澈和范大成都望向张孝纯,他这话显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张孝纯这话其实很真实,朝廷里的大人们整天都在为百姓没有土地而发愁。大宋朝开国至今,人口增长了六七倍都不止,但是土地却还是那些,一点都没变多过。何况大宋朝自建国之初便没有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一百六十多年下来,很多土地都被世家大族和富户所兼并,没有土地的百姓何其多也。
百姓没有土地,官员不用缴税,这导致缴税的自然民越来越少。若不是大宋的商业足够发达,整个朝廷的经济怕是早就崩溃了。
大宋朝确实不缺人,而且人很多,到处都是流民。流民不缴税,不服劳役,到处的山贼和劫匪大多都是流民组成的,可以说流民就是大宋朝廷的毒瘤。若是没了流民,整个大宋国力都能跃升好几十个百分点。至于那些人为什么会成为流民,却很少有人去思考,更不会有人去解决。
流民在宋朝是没有地位可言的。若遇灾荒之年,官府自会开仓放粮,可放粮的对象却根本不包括那些流民。对于大宋朝来说,流民根本就不算是大宋朝的百姓,甚至不算是人。
无论皇帝和文武百官,看到流民只会想到“麻烦”两个字。整个大宋朝的厢军何止两百万,那些原本都是闹事的流民被招安后组成的。至于没闹事的流民到底有多少,根本就没人知道。
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张孝纯也有些赧然,觉得自己似乎太急切了。
都是粘上毛就比猴儿精的人物,欧阳澈和范大成瞬间便明白了张孝纯的主意。如果这想法真行得通的话,到是个天大的好事啊。
以田十一在天赐盟推行的那些个规矩,三人的使命本就不易达成。若是成功了,大宋朝还要付出太多的好处。就凭田十一的性子,他若是不把大宋朝的国库给搬空,怕是都要把田字倒着写。
张孝纯的主意就不一样了,田十一需要人口,大宋的流民都成灾了。若是能用大宋朝的流民人口代替必将付出的海量财货,不仅不会有损大宋朝的国力,更能消除一直困扰着朝廷的大烦恼,果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个人只是交换了一下眼神便已定下计策,张孝纯打头阵,范大成敲边鼓,欧阳澈兜底。万一前两人没把事说成,欧阳澈再把话拉回来,免得没有回旋的余地。
看着三只猴儿在那挤眼睛,田十一心中冷笑。这三个家伙在你十一哥眼皮子底下眉来眼去的,真把十一哥当瞎子了。
田十一有一句话,不论你的对手想要做什么,只要反着去做就对了。
张孝纯对着田十一拱了拱手,说道:“田盟主……”
“我反对!”田十一说道。
三人一愣,心说这还啥都没说呢,怎么就反对了啊。
张孝纯连忙拿出锲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