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七佛和王寅无奈地看向杨再兴,若不是他们两个如今联手也打不过这个熊孩子,也有抬手给他一个爆栗的冲动。既然同意,还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方小六被杨再兴绕了够呛,奇怪问道:“你说的‘因’是哪个部落?”
杨再兴想都没想便说道:“不知道啊。反下你说抢谁,谁就是‘因’”。
方小六再一次抬起手来,杨再兴却抢先一步跳到一边。方小六只好恨恨地将手收回来,随即望向地图。
“啪”的一下,方小六的拳头砸在乌古敌烈统军司的位置上。
“就抢他们。”方小六斩钉截铁地说道:“咱们抢金国的时候,他们都不帮忙,不抢他们抢谁?”
对于方小六的魔鬼逻辑,方七佛不禁翻了个白眼。实际上他和王寅心知肚明,方小六打算抢劫乌古敌烈统军司附近的两个超级部族,根本就是因为那些部族阻住了他们和天赐城之间的通道。
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谁让他们那么不开眼,非得在天赐城和捕鱼海中间生活,怪得谁来?
……
此时的宋国朝堂上同样在争执着,以韩世忠、王镐、王彦为首的武官一系上奏折说要招募新军,以李纲为首的文官集团则反对扩军。
武官们的理由很充分,大宋朝无可战之兵,若金军再次来犯,弄不好就是个亡国的下场。
文官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兵部的典册写得很明白,全大宋如今还在吃着军饷的士卒,足足有两百多万。你们说没兵,那这两百多万是什么?
王镐言说那些都是老爷兵、厢军,根本就不会打仗。
李纲说难道在养着这两百多万人的基础上,还要再多养几十万人不成?多招募一个士卒那可不仅仅是多出一份口粮和军饷的问题。那是士卒,是需要各种武器装备的,那可是好大好大一笔钱。
赵榛终于说话了,可以一边招募新军,一边将不堪使用的厢军发还民籍。
户部侍郎站了出来,说是厢军发还民籍他不反对,但是发还民籍就得给人家分配耕地。如果只是遣散了事,那些个厢军就会变成山贼、劫匪,甚至会成为反贼。而耕地这东西,户部是真的没有。
还有,招募新军就需要给粮给钱,钱粮这东西户部同样是没有的。因为去年金军带走的那些个金银,可不仅仅是从百姓手里搜刮的,就连国库也给搜刮一空了。虽然也有新的赋税进入国库,可直到如今连。全大宋官员的俸禄钱都不够,哪里还有闲钱?
文武官员吵成一片,赵榛开始头疼。之前十一哥就说过,大宋朝的大朝会就是扯淡大会,赵榛还以为自己能改变这种状况的。结果事不如人愿,他当了皇帝大家依旧在扯淡,就没有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人站出来吗?
这时张叔夜站了出来,向皇帝陛下启奏,说是去年金军自朝廷索要的金锭和银锭,最后都落入了天赐军之手,可以去找田十一讨要回来。
赵榛更加头疼,心说若是敢要我早就去要了,还用你说吗?有本事你去要啊,看你张老头能不能要回来。
大伙正在扯皮,有个小太监却捧了封书信过来,说那是右相欧阳大人的奏章,是由急脚快驿送回来的。
赵榛当场拆了信,看完之后哈哈大笑,然后看了一圈,却伸手把王彦招到跟前。
赵官家小声告诉王彦,让他速速带兵去京东西路,将齐家上下捉拿入狱,齐家全部家财充入国库。特别是那个叫齐兴仁的小子,一定要捉回来。
王彦当时就吓了一跳,小声问道:“陛下,齐家的罪名是什么?”
当听说齐家的罪名是勾结天赐盟反贼的时候,王彦的脸色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
“快去呀!”赵榛急火火地催促道。
王彦连忙跪下说了声“遵旨”,随即却又提出,大军必须得有监军啊。
要说最合适的监军人选非范大成莫属,因为他一定不会中饱私囊,保管齐家一枚铜板都不会少,全部送入国库。可此时的范大成还没有回来,朝廷又急着用钱。
赵榛用眼睛划拉一圈,一眼看到了陈桷。这陈桷绝对是个正义感爆棚的好官,做监军一点也不比范大成差。
就这样,欧阳澈三人还没等回到汴梁,捉拿齐家的兵马便已经出京了。
派出兵马出离汴梁城这事,必须将真正的原因告诉李纲、韩世忠和王镐。
韩世忠觉得后背阵阵发凉,田十一离得那么远都能搞垮齐家,看来以后无论什么理由,都是不能招惹十一哥的,要不然自己咋死的都不知道。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赐盟的民主
李纲对这事是反对的,因为不是大丈夫所为。赵榛告诉李首宰,不这么办也行,但是这钱粮的缺口却要李大人想办法。李纲犹豫了半天,最后才说齐家狼子野心,留着早晚是个祸害,早些除去也好。
王镐连忙重提旧事,说是有了钱,是不是就可以招募新军了。赵榛想了想,说是让李纲和欧阳澈拿个章程出来,看看发还民籍的厢军到底该怎么处理。新军之事,自然就交给王镐去办,只不过暂时只给了五万新军的名额。
李纲回家头疼,一百多万的厢军,不给耕地让人家干什么去啊。他却没想到,这事等欧阳澈回来自然就解决了。厢军换大炮,这么划算的买卖,怎么可以不做呢。
相较于大宋朝招募士卒的诸多艰难,天赐军增兵就容易得多了,容易到不是你想当兵就能当的,天赐军的教官得扒拉着挑。
天赐军完全不同于大宋的官军,宋军是丘八,天赐军光荣。宋军受伤将老无所养,不是上山为贼就是入城为乞,天赐军伤兵那可是有天赐盟养一辈子的。宋军战死给一点点钱,还有可能被贪墨掉,天赐军战死子孙后代都会受到优待。宋军饷银低,还常常拖欠不给,天赐军是天赐盟中工资最高的一群人,大姑娘们都抢着想要嫁给天赐军的战士。
把这些因素都综合起来,天赐军想要征兵就容易太多了,完全可以捡好的选。兵员的素质不一样,受到的训练和教育不一样,武器装备不一样,其战斗力自然会有天壤之别。等到大宋朝啥时候能看清这些真相的时候,许是就到了大宋朝崛起的时候了吧。
此时天赐盟的班底除了方百花、平道仁和刘一手几个极重要的人物,其余人大部分都来到了锦州,就连濮成都赶了过来。此时还在帮着方百花管理舟山的,就只有云娘和玲珑了。
好不容易人这么齐,田十一突发奇想。天赐盟不能总是天赐盟,早晚是要成为一个国家的。君主立宪制是他的理想,何不趁着人齐的时候,试验一下呢!
田十一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很自然的说,如果给天赐盟选出一个宰相来,并且将整个天赐盟都交给宰相管理,大家会选谁。还没等田十一来得及说投票,大家异口同声说是要选百花姐。
田十一错愕了好半天,这才说方百花是自己老婆,要跟着自己过日子的,不许选他。随即大家很齐心的选了十一哥,因为有十一哥无数次的决断、未卜先知、高瞻远瞩,没人敢说自己能赶得上十一哥,这首宰的位置,自然得让十一哥来坐。
气结之后的田十一觉得,大家一定是不太懂得什么叫民主?大家却说,没有十一哥的天赐盟,就不再是天赐盟。
摇着脑袋赌着气的田十一再一次挑起了重担,将所有的规划布置给众人,然后就坐船回舟山去了。
辽东这边的事都已经安排规划好了,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去执行,十一哥打算回去看看老婆和孩子。当然了,对外不是这么说的。天赐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十一哥要回去指导一下新一代火枪的研发过程。
大家一听说十一哥想要回去舟山,把那种不用火绳的火枪弄出来,每个人都举起三只手赞成。
火绳对火枪的限制实在不小,若是能研发出十一哥说的那种燧发枪和纸壶弹,怕是数百天赐军就敢和上万的金军叫板。
就在田十一登上海军一号之前,李清照死死扯住田十一的袖子不肯撒手,为的是索要经费和人手,她要在锦州和天赐城等地兴建大学学堂。
听了这话田十一猛地想起,自己和李清照还有赌约来着。如今冬天已经过去了,事实证明不仅天赐城没有冻死一个人,就连锦州、宁远、山海关等地,也是一个人都没有冻死。李清照既然已经输了,就该拜十一哥为师。
李清照听到田十一提起赌约之事,立即整理了一下衣裙,非常庄重的对着田十一揖手到地,恭恭敬敬叫了声“校长”。
这意思就是说,我李清照无论建起多少座大学,你田十一都是校长,画像要挂到会议室和大礼堂。而我李清照,永远都只是副校长。
田十一自然明白李清照的意思,这娘们分明就是想耍赖啊。
向来不肯吃亏的十一哥此时是真没时间和李清照扯皮,立即安排了兴建大学的专款,还写了份手令,让大家为李清照兴建大学大开方便之门。
易安居士喜笑颜开,结果田气人上船之前,却又一次真情实意地祝福了李清照一番,祝她早得贵子。
李清照的脸当即垮了下来,这一冬天和相公没轻忙活,怎么就怀不上呢,莫非真的是自己有什么问题?
田十一都已经走得远了,却将双手拢成喇叭状,大喊着告诉李清照,让她帮忙照看一下艾玛。
李清照虽然挺生气,但也知道田十一这是好意,意思是让她找艾玛好好诊治一番,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不孕不育什么的。
田十一登上了海军一号,对于李清照子嗣一事却没报太大希望。不孕不育这种病放到后世都是疑难杂症,在大宋朝就相当于绝症了。而且历史上的李清照就是没有子嗣的,这不是病,是命!
一路回到双屿岛,夫妻团聚父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