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军前进道路上的防御都是讹里里亲自布置的,没什么精兵强将,也没什么太难打的坚固城池,道路也少有险关。但就是这样一条路上,却每隔十里八里就有一伙为数不多的金军拦路。
拦路的金军都很少,也没有太强的战斗力,但每一伙金军都带了一部分宋奴在身边,这就非常讨厌了。
天赐军的大炮没有眼睛,火枪那东西若不是放排子枪很少能打中敌人。
天赐军的火枪实际上大多都是靠误伤杀敌的,一排人一起开枪,拼的是误伤的几率。这种时候敌人的队伍里站满了宋人,不论大炮还是火枪都不敢发射了。
讹里里也知道这种办法很卑鄙,若是天赐军恨下心来,这种法子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讹里里下达的命令是,每一伙金军都只需坚守六个时辰,随后就可以丢下宋奴逃回大定府。
手下的金军们充分理解了枢密使大人的意图,看到天赐军就会把消息送过去。
天赐军您老人家千万别开炮也别开枪,我这里站了不少的宋奴。上面的大人给我们的命令是站满十二个时辰,只要您不打,我们六个时辰后保准跑路,宋奴都给您留下。
李拼搏初时很好奇,就试着等了一下,没想到金军还真就说话算数。就个时辰保证逃跑不说,对那些宋奴也不曾虐待,还给饭吃,保证天赐军接到手里是活的。
能把这些凄惨的宋奴完全救回来当然是好事,可是讹里里安排的金军实在有点多,每隔十里八里必保有一伙。若是遇到那种狭窄地段和必经之路什么的,更是两三里就有一伙。
李拼搏深知用这种速度走到大定府,一定会走到地老天荒去,所以他便选出些精锐的老兵和侦查兵组成了尖刀连队,通过各种办法去突袭金军。这法子还行,有的时候能奏效,有的时候却不能。
那些金军也是长了心眼儿的,每逢天赐军突然出现时他们也不反抗,只是把刀横在宋奴的脖子上。你天赐军撤兵大家一齐安好,不撤就只能拉着宋奴陪葬。
李拼搏这仗打得可以说是特别憋气,也因此成了各路大军中进展最缓慢、武器消耗最低、战士伤亡最低的一路。
田十一收到李拼搏的战报以后也挺无语的,这讹里里根本就没想过要打胜仗,就是拖时间而已,也不知拖到最后,讹里里又将如何面对愤怒的天赐军。
想了半天,田十一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来,只好又给李拼搏派了一千亮剑战队。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绕路,绕远路。可是绕路就得另派一路天赐军,此时的天赐盟,实在是没啥兵可派了。
这时孙友爱来禀报,说是李暖儿求见十一哥。
近日来孙友爱每天的心情都不错,还总是发呆傻笑,估计两个人的感情进展不错。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爱显摆的宗翰
李暖儿要见十一哥总不可能是说和孙友爱的私人问题,田十一便让孙友爱将那丫头叫进来。
此时的李暖儿穿了一身天赐军预备士卒的军装,看起来英姿飒爽,像极了从前的梁红玉。
李暖儿竟然知道李拼搏所遭遇的困境,这事有些奇怪。因为战报十一哥刚刚读过,孙友爱都不知道这事的,这说明小丫头有其他的消息来源。
说了好半天,田十一终于听明白了。他爷爷李处温携全族男女老幼投奔天赐盟,此时被扣在了山海关。而李暖儿,是代表他爷爷来谈判的。
李处温居然说有办法帮助李拼搏解决眼前的困境,只不过老李头需要亲自带着家中的李姓子弟赶赴李拼搏的军中。
李处温到是没敢说要什么交换条件,只说希望李家全族能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天赐盟生活
李处温能在这个时候带着全族人跑到山海关,这已经算是神通广大了。说是普通人的身份在天赐盟生活,那就是说人家带了不少的金银财宝,今后全族人都能吃喝不愁。
这世上不可能没有富人,天赐盟也不可能拒绝富人的加入。虽然李处温不是好人,但他若真能帮李拼搏解决掉眼前的麻烦,自然可以接纳李家人在天赐盟生活。反正又不是做官,多一富户而已。
李暖儿听了这话满心欢喜,立即又向十一哥提出,她想要随着她爷爷一起去军前。
田十一没有拒绝李暖儿,但也没同意,只是让李暖儿自己去问教官。李家人既然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天赐盟生活,那就要遵守天赐盟的规矩,这种意识就从李暖儿开始培养。
此时前面在打仗,天赐军都上了战场,预备士官要承担很多工作,治安、巡逻,甚至还要兼职一些文员的日常工作,林林总总繁忙无比。
李暖儿很自然被教官驳回了请假的请求,然后去找孙友爱帮自己求情,结果却听说孙友爱接受了特殊任务,不知跑去了哪里。
聪明的李暖儿立即知道,孙友爱这是在躲着自己,看来请假这事儿果然是不成的。
假请不下来,那就只好继续在天赐城做自己的工作。但孙友爱这笔账却是必须要算的,等他再来找自己的时候,一定不要理睬他……
田十一的命令正送往山海关,等李处温接到命令,再携着族中的一些青年子弟在天赐军的护卫下追上李拼搏的大军,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李拼搏注定还要缓慢地继续前行着,啥时候能打到大定府的城下,那就要看天意了。
与李拼搏陷入泥沼一般的境地不同,小狗子和林冲率领的一万五千天赐军却高歌猛进,一路上逢城必克,逢敌必破。只是他们的目标是大同府,距离不是一般的远。再加上后勤补给的拖累,想要与完颜宗翰交手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而此时的宋国四路大军,却已经与完颜宗翰的十万大军正面对上了。
在金国大肆扩军的时候,完颜宗翰并没有盲目跟从,而是仍然坚持着精兵路线。虽然手里只有五万金军,但却都是精锐老军,战力十分强悍。
四路宋军突然涌入他的地盘,完颜宗翰立即率军反击。
历来都是金军把宋军打得满地找牙,这些宋军如今竟然敢反攻金国,这让宗翰十分气愤,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给这些宋军留下深刻的教训。
宋军除了拥有大炮之外几乎还是老一套,虽然国力还算雄厚,但士卒的装备不是一般的差。能有盔甲穿的,都已经是宋军中的将军了。
在军械上宋军到是不寒酸,大炮、弩车、云梯车、行炮车、攻城车、冲撞车、临冲吕公车、搭车、钩撞车、鹅车等等器械,看起来就像古代军事展览会一样,这也导致了宋军的行动缓慢。
韩世忠更有创意,他还带来了宗泽发明的五百辆决胜战车。这种战车上面蒙了牛皮,在前面加装了铁刺,可以结成车阵,专门用来抵挡金兵的骑兵。
因为完颜宗翰五万大军倾巢而出,宋军若是依旧维持原本的四路大军,只会被宗翰各个击破。所以韩世忠立即以枢密使的身份下令,四路大军共十万人汇合一处,伺机与完颜宗翰进行决战。
此时宋军的将领有韩世忠、王彦、岳飞,率领两万西军前来的却是吴玠、吴璘两兄弟。
众将看到韩世忠带来的决胜战车,都感觉很无语。完颜宗翰有大炮这事已经不是秘密了。这些决胜战车在大炮面前,只能沦为靶子。
小孩子得到新玩具总会想着要显摆一下,完颜宗翰同样如此。
韩世忠看着金军送来的战书有些懵逼,金军要求与宋军进行炮战。
所说的炮战,就是大家都把大炮摆出来,然后彼此开炮,谁打得准谁就胜利。只是宋军的大炮是用流民换来的,金军的大炮是仿造的,大炮的原创者天赐军没在这里,彼此进行一场炮战真的有意思吗?
韩世忠的看法是有意思,韩枢密使想让金军看一看,宋军手里的大炮才是真的大炮,因为是天赐盟生产的。而金军手里的大炮却是假的,因为是从宋军手中偷了大炮后仿造的。
于是宋军和金军便在桑干河一带彼此摆出了大炮,并且约定好时间,双方同时开炮。
宋军的大炮大的小的爷爷辈的孙子辈的都有,本来是为了应对不同战场准备的不同火炮。但韩世忠却下令把所有的大炮都摆出去,射程够不够都要放几炮,让金军看看咱家的大炮比他多,就算吓也要吓死他。
完颜宗翰也不服输,钢铁大炮没有那么多,那就把自己发明的皮炮都摆出去,虽然射程同样够不着宋军,但是输人不输阵,也要放上几炮壮壮声势。
就算宋军的大炮是天赐盟生产的,射击的精准度同样很低。双方都把大炮摆得那么老远,用的又是没有瞄准工具的大炮,发炮也只能凭借炮兵的经验和手感,打不打得中便只能靠天意了。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渔夫明年要失业
宋军与金军的这场炮战后来被记入史册之中,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炮战。
据史书记载,宋金双方约定在正午时分同时发炮,一时间炮声惊天动地,硝烟彻底淹没了桑干河两岸。
因为炮管发烫,双方向大炮上覆盖冰雪给大炮降温,不仅令十几门大炮当场炸膛,还使得水蒸气和硝烟混合在一起,双方的可视度都降到了十丈以内。
但就算这样,宋军和金军都秉着输人不输阵的想法,炮声依旧没有停歇。
等到天近黄昏时,彼此为了查看战果,这才停止了发炮。
距离实在太远,天色又有些暗了,所以谁都没有看清对方的损失,这场炮战的胜负,也只能从彼此双方的战功册中查找了。
宋军是这样写的:发炮三千余发,因炸膛损毁大炮十七门,金军炮炮落空,击毁敌炮一百三十七门。
金军是这样写的:发炮三千两百余发,自损二十一门大炮,宋军炮炮放空,击毁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