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激荡年华-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句是重点,小本经营,可经不起你一周或者15天以后自动确认,所以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于葛瑶儿来说,她现在已经给唬住了,这就是博士,实打实的博士。

    谁说不是她就跟谁急。

    尤其是复习到了这个节骨眼,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算是祖宗保护,菩萨显灵给她送来一个博士,

    就这么说比见到她亲爹还高兴。

    你不知道在茫茫的知识点中一个人的那种无力,还有巨大的考试压力,这样的状态就算有人去骗她,都很有可能成功,更别说温晓光这种9成9真的了。

    葛瑶儿二话不说:我肯定给您点了确认收货,还给您好评!

    您都用上了。

    温晓光心情也好,正巧又有时间,于是他回:8点到10点,我应该有两个小时的空闲,除了最优化,你主要哪儿不太懂?

    一般来说,上午8:3011:30是考研狗们做高数的时候,

    道理在于真正考试时,高数就是这个时间,考研就是要精细到这个程度,在同一个时间,让你的生物钟和大脑习惯做高数。

    至于也在同一时间考的政治那就管他妈去球,

    反正不怎么拉分。

    所以时间要到了,不过葛瑶儿不管那么多了,跟着大神的时间走。

    葛:我其实挺多问题的,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了都,主要专业课太杂了。

    温晓光大概晓得她啥水平了一团浆糊摸不清重点的呆萌炮灰。

    温:大家都一样的,其他科目都有老师帮你梳理,专业课只能自己摸索,就我们专业和江理的要求来说,以四阶骤、车段流理论为复习重心,你的学习要围绕这两点。”

    葛:这我倒是能看懂,可书上讲的都比较简略,也没有相应的练习题,学的很难受。

    温:你现在在看哪一本书?

    葛:就是江理提供的参考书,陈义伟的城市交通导论第三版。

    完犊子了温晓光真想对她这么说。

    温:赶紧扔了,这本书是导论的性质,里面的九个章节都是粗略的介绍而已,是用于科普性的读物,其中每一个章节分开来都是一本书,一般外专业才会被忽悠,你怎么还看这本?

    即使隔着网络,葛瑶儿还是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心底更有些慌了。

    温晓光也不是挑她问题,只是习惯性随口一说,

    他问了句:你手里有徐薄军第二版的城市交通规划嘛?

    葛:没有。那本太难了。

    他:可惜我也没有,不然一并卖你了。至于难,再难也要啃,这样吧,你去找一下徐薄军版的城市交通规划,觉得时间来不及,前面三章可以不必看了,也不考,从第四章开始一直到八章仔细看。

    这本书有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其中第34页的例6、例7,52页的例11、58页的例13、67页的例15,都是典型题,要钻研透。

    葛瑶儿人都看懵了。

    记得这么清楚,你跟我说你手里没书?

    这样张口就来是我看着像智障好忽悠嘛?

    葛:温博士,你真的没有这本书嘛?

    温:没有,有我干嘛不卖你,我都考完了。还有从78页开始例1到89页的例4,

    特别重要的是从106页到109的例7、8、9、10,这四道题,即使不睡觉,也不可以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

    另外从112页开始的例12例39,每一题都看看。

    坐在实验室的葛瑶儿瞬间呆滞

    葛瑶儿问坐在旁边也一脸懵逼的林贝:“贝贝你信嘛?”

    林贝:“卧槽,”

    “你等一下,我记得芳芳有的,我去拿过来。”

    葛瑶儿则有些心情不好。

    葛:例12例39???一下27题是不是太多了?我都不会啊!

    温:没关系,反正你的竞争对手都会。另外,一共是28题。

    葛瑶儿瞬间扎了三下心,这劝人的台词真的很让人恼火啊!

    我不就说了我不会嘛!你至于说我的竞争对手都会嘛!!

    好好劝不行嘛!

    她一皱琼鼻,轻拍一下桌子,“这个博士讲话太欠揍了!”

    有点小小的小情绪,

    但是字打出来就是:好的,我都已经抄下来了。

    林贝到实验室前面拿了书就来,“看看,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葛瑶儿把聊天记录网上拉了拉,

    第34页的确是例6、例7;

    58页有一道例13;

    67页有一道例15;

    两个小姑娘忍不住吞咽了口水。

    林贝满是怀疑:“骗鬼的吧,哪一页,哪一题说的这么清楚,这不看书?”

    葛瑶儿也有些不信,她继续往后翻,“嗳?112页没有例12,”

    林贝感觉这才合理一点,呼出一口气,“还好他要全说对了,我真得跪下叫他爸爸。”

    葛:温博士,第112页没有例12啊,

    温晓光看着电脑屏幕略有疑惑,他手里确实没书,也不能看看到底咋回事,微微皱眉想了想,

    温:你是不是拿的徐薄军第一版?

    林贝赶紧翻到扉页看了看,赫然写着:第一版。

    葛:是啊。

    温:去找第二版,虽然两个版本没什么大的改变,但这一版的例7例10不是我提的特别重要的四题,所以不必看了,这一版例12是从108页开始,看到例39。

    林贝傻眼,还有这种事儿??!!

    她赶紧再翻到第108页

    ”卧了个槽!”

    两个姑娘就有一种撞见鬼的表情,互相对视,一时间无语凝噎。

    是真的就算他手里拿了,也是第二版,即便这样,也立即说出第一版的例12在108页,

    温晓光还在打字:但第二版你最好找一下,例7、8、9、10这四个题目比较新,老师爱考。”

    林贝人都疯了,“瑶儿你这爸爸不是,你这博士哪儿找的?!”

    葛瑶儿现在则是喉咙有些干,林贝是看热闹,她又不用做题,可自己都得看啊

    这越想越难受,随后脸上有苦色,可怜的就要哭出来,略有艰难的回答林贝的问题时还有些颤抖和哭腔:“在淘宝啊”

    明天就是新的一周温博士需要推荐票,不给就哭的那种。lt;gt;

    最快更新

 第19章 忍住骂人的冲动

    lt;gt;

    葛瑶儿艰难的打下一行字:温博士,是不是就这些了?

    温晓光可看不到她的表情,自然也体会不到她的心情。

    他问:你觉得就看一本书,能考上江南理工嘛?

    葛瑶儿给噎的说不出话,嘴巴已经撇着了,“不能。”

    温:除了这个,再去找一本谢江河第三版城市交通导论,一般图书馆都有,别用你那个了,这一本相关术语的定义表述的比较专业。另外,在网上买一本中国综合大交通运输规划,这一本非常厚,大概800多页,也比较不好买,但江理的老师喜欢从里头挑一些简答题,所以不少内容需要背诵。

    葛:好,我都记下了。

    葛瑶儿要哭了,

    真的,眼泪已经在酝酿了。

    不是开玩笑的,本来就已经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现在更是一下子积蓄了翻倍的力气往她身上涌,

    她嘴巴一嘬一嘬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第一滴泪珠已经翻过来,划在细腻的皮肤上,划出了一条晶灿灿的水流,年轻皮肤的光泽和晶莹剔透的泪水合体演绎着女孩儿惹人怜爱的梨花带雨。

    “贝贝,我感觉我完了”说话声音已然带着哭腔,

    鼻孔一揪一揪的吸气,想哭出声,但实验室这么多人怎么哭嘛,最后就只能干呕。

    林贝一瞧,我的乖,这咋搞的?

    她一边拍着背一边安慰:“怎么了呀瑶儿,冷不丁的哭起来了还。”

    葛瑶儿小嘴巴一抽一抽的,随后用手背擦拭一下脸颊,“我考不上了。”

    林贝说:“呸呸呸,怎么会呢?”

    葛瑶儿默默流泪,“江南理工太难了,而且我到现在看的书都不对,”

    林贝继续劝:“不会的,既然是它写在考试大纲上的多少还是有些用的,再说这博士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呢,万一他要是一通忽悠你呢?其实我都有些怀疑他,上来就说人家学校白纸黑字写的参考书没有用,那没用人家为什么写啊?!”

    葛瑶儿慢慢抽泣着,听林贝这么讲,好像也有些道理。

    林贝道:“你问问他,他要说不出什么道理来,我看八成是他瞎扯的。”

    说是八成瞎扯,葛瑶儿却也不太信。

    这明明就是博士,那专业上谁谁谁的书说的明白儿的,资深忽悠也没来词这么快的呀。

    林贝一看,自己把笔记本拿过来,“我帮你问。”

    她打字:为什么江南理工在参考书目里写一本完全没啥用的书?

    温晓光也没想太多,“为了把那些学了至少三年却连自己专业的重点在哪儿都搞不明白的人剔除出去。”

    qq聊天列表里跳出这句话,林贝有些语塞。

    这尼玛,扎心扎到血肉模糊了。

    她转头看着已经趴在桌子上的葛瑶儿,陷入了两难

    “瑶儿,别哭了,考江南理工本来就是很难要我说”

    她说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安慰了,

    葛瑶儿问:“他怎么回答的?”

    林贝:“他没回答,”

    事实上,考上以后,在宿舍里,或者在班级里,一群通过考试的学生偶尔也会讨论到这一点,

    几乎所有人谈到一开始都走的弯路,那就是拿着陈义伟城市交通导论第三版在看。

    所有人也都痛诉这本书鸟用没有,看了两个月啥题目也不会。

    所以所有考上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这样一个经历:慢慢就发现了不对劲,然后把这本书扔在一旁。

    有的人是自己看着看着觉得不对,然后想办法另辟蹊径。

    有的人是幸运的有前辈提醒,

    根据班上同学比例来看,前一种情况的人多一些,不是说大家都找不到前辈,

    而是更多的人即使找到了,他考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