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能将用户的行为模式数据化并解读,那么在投放广告的时候,就可以实施精准投放,有点类似于谷歌早期在推广广告业务时,搜索拦里出现关键词,右边就是相关的广告,不过那个是根据关键词事先准备好的,而今日头条有条件做到根据用户的点击来确定广告投放。”
“比如说,一个人经常在如何健身的咨询,那么健身app的广告就可以向他投放,这一点我想不难理解。”
“而要做到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视化,这其中是需要云计算的帮助的。”
“简单来说,云计算研究的是计算的问题,而大数据是大量数据的处理问题,大数据是云计算的应用案例,云计算是大数据的实现工具之一,它们通常一起出现,像硬币的两面。”
“当然,云计算本身不止于此,它的商业化面向的主要是企业用户,微拓本身是互联网企业,我们自己知道,为了支撑业务,我们需要机房、购买服务器,购买操作系统、购买数据库、搭建业务系统,这个成本是不少的。”
“而云计算将这些都上到一个云端,企业只需要付一笔钱,购买对应服务,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减少了运维的麻烦。更通俗的表达,提供云服务的企业就像万达广场,而创业公司就是里头的租户!”
温晓光是尽量把这些说的简单些。
但有一个问题。
“将来的商业模式,就是面向企业用户收费吗?需不需要对商业价值做一个基本的评估预测?”
其实阿里云直到2019年也就是200亿的营业收入,这在互联网企业里不算很大的数字,在华为那儿都不够发个奖金的。
温晓光没像刚刚那么激动了,但语气更加坚定,“今天这个会,我之所以很重视,不是因为这个事难,而是我觉得微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领域存活,我们公司必须要有计算力,要有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如果有那么一天,微拓能对数据做采集、汇聚,却做不到数据的处理、分析、挖掘……”
“如果有一天,我们掌握用户的每一个行为习惯,我们本可以依据这个优势将微拓变成一家领先同行、全球卓越的科技公司,但最终因为今天的驻足不前而使得微拓只能成为一家数据贩卖公司……”
“如果有一天,我们因为缺乏对云计算的大胆投入,而使得微信支付缺乏技术支撑,只能成为一款纯粹的支付工具……”
“如果有那么一天,那么在做的各位和公司里的每一位同仁,都会戳温晓光的脊梁骨的。”
这一段话说完,陆勤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公司内的高管大概都会支持他,他们这些投资人各人望着各人,一时之间也难以去否定他。
就算去否定他,可温晓光已经展现了这样的决心,谁也阻止不了他。
闹翻了退股,这时候是不会有人这么选择的。
然而陆勤却想要选择相信他了,温晓光以如此年纪掌管这样一家公司,大多数时候不算特别勤奋,于管理之道有自己见解,但细节缺失,可依然这样成功,最终的根源,还是在于,每一次特别重大的决策,他都做对了。
……
第591章 做公司不能太
虽然温晓光说了很多,但究竟从何处开始着手去构建微拓自己的‘计算力’其实是一个大问题。
公司内部鲜有人愿意挑这样的大梁,从外部挖,从内部分拨,最后也就七八个程序员,这根本就不够。
摆在他们面前的根本就是一个黑洞。
然而人都是逼出来的,如果脑袋想不出自己需要什么,那就让面临的问题告诉他们,应该做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眼下迫切的是付与萱。
她所负责的支付app下一个领域必是互联网金融。
虽然加上了互联网三个字显得高大上,但金融还是金融,美国人或许可以玩出花里胡哨的衍生品,把债务搞成产品,但在中国,金融还不够发达,付与萱目前可以尝试的,就是储蓄和借贷。
“金融这个业务很适合倒逼计算力的增强,金融不像别的,在这里一个数据都不能错,一个字节都不能丢。”
“按道理来说,做互联网金融必须依靠ioe这些国外大厂的基础设施,这点我知道,但我还是要你们答应我,这一块必须要用微拓本身云计算的技术架构来支撑服务。”
付与萱头皮一麻,这让她怎么放心?
金融错了个小数点,那代表着什么?
“温总,”她举了个手,但是看着温晓光的眼神,已经意识到某种信息,“……我觉得至少得分步走,慢慢来。”
“三年内,不允许做超过80万人民币的贷款生意。”温晓光补了这么一句。
几个研发工程师都一脸难色,乖乖,这就是传说中的温晓光啊,有些胡来,也很逼人。
这个事情太难,计算力、数据,没有问题倒逼,真的很难做出来,只有现实的紧迫,有业务需要,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去解决,这样才能在不断跌倒中一步一步完善这部分的科技。
一定会有损失。
但那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对于付与萱来说,这实际上也是温晓光给她的金融业务开了口子,但她原本的计划是用ioe,所谓ioe分别是ib——服务器提供商,oracle——数据库提供商,ec——存储设备提供商。
这是金融行业的必备,就像汽车依赖公路这样的基础设施一样。
但现在温晓光却要他们飞。
唯一可以保证的是投资的钱不会少。
人们不知道温晓光这个决定是对是错,能不能成,不过他是公司的绝对大股东,以如此的决心推行,谁也挡不了。
出了会议室以后,温晓光果然带着人力资源部曾经理一同前往今天举行的面试现场。
身后是众人语调各不相同的讨论声,总的来说,压力山大。
明明是手握微信的潜力公司,做什么产品都事半功倍,结果却非要选这个这么难走的路。
温晓光到来的消息叫所有的面试人紧张度增加,看着被人群簇拥的年轻人,大约都想喊出‘大丈夫当如是’这样的前年感慨了。
面试官都站起来准备让位。
“我来观摩,你们别动。”他挥挥手示意面试继续,只不过是中午吃饭前的二十分钟不知道干啥,所以过来看一看。
温晓光意识到自己得勤奋一点,不必事必躬亲,但得多看看,不然这群人干活都不认真了。
“下一位,进!快点!”
是个戴着眼镜的小青年,他瞄了一眼斜对面的温晓光,发现他正接过助理给他递来的简历表,都没空去瞧自己。
这些都是13年才正式毕业的,现在就对自己的工作很上心的人,至少不是心大的依然在过暑假的孩子,而且简历都有东西,所以才会接到面试通知。
不过紧张难以避免。
面试官问了几个很专业的编程方面的问题,老实说温晓光都听不懂,但这小伙子答的还不错。
几个问题之后,旁边的人停下,“温总,您有需要问的吗?”
“有。”温晓光只问一个:“在你看来,微信和qq的不同在哪里?腾逊依靠qq的模式已经很成功,你觉得微拓依靠微信,应该如何布局?”
房间里的空气忽然很安静,这个问题,好难。
而且不该是一个小职员应该考虑的。
然而自那之后,温晓光一直问同样一个问题,问了六个面试人。
消息传出后,懂的人懂,不明白的人则还以为老板在为难人。
因为回答可以尝试腾逊模式的人全都被刷掉了。
此事都惊动了几位高管。
付与萱也是明白的,她对下属说:“今日会议温总交代的咱们只能去完成。这件事其实不是面试本身,而是老板在传递给所有人一个信号:不要指望躺在微信上随意开发一个产品数钱。”
一直以来温晓光都有这样的强调。
不过今日头条的发布,让很多人又有了这样的想法。
温晓光刷掉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价值观不同,我们不是要成为腾逊第二的公司。当然,面试过程中,他也有听到一个好的答案。
倒是有一个学生直言,“腾逊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但领导者是产品经理,缺乏战略布局,这导致它只能不断模仿同行业的产品,利用流量去围堵封杀,甚至于电商都不例外,只不过没有成功。最终他在社交领域也马失前蹄了。我认为微拓不该模仿,有很多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温总不是一名产品经理。”
温晓光看了一眼建立,知道了他叫常力。
这就叫价值观相同,今后使力气也会往同一个方向使。
最终他见过的六位,只有这一位被录取。尽管后来走了,但下面的人还不知道标准在哪儿吗?
黎文博听到之后露出笑容,对着在办公室做客的李一丹说:“一边监督了曾经理的工作,一边还给全公司传达信息,我就说他是很聪明的,只要再年长几岁,会更厉害。”
“这就是他说的做公司不能太腾逊。微拓一定要走出一条特别的路。”李一丹倒也有些期待,“如果他是对的……”
如果他是对的,微拓未来的市值绝对超过千亿美元。
那就是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超级公司了。
不是说云计算有那么值钱,而是因为温晓光证明了自己的领导力,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在关键时候作关键决策。
“未来可期。”黎文博乐观的说。
“是的,未来可期。”
====
这两天咳死本猫了,真的痛苦。
第592章 努力进入微拓!
价值观对于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早最早温晓光就说过,有了微信之后,微拓不会到视频、游戏、动漫、浏览器、输入法等各个领域去挤压同行。
这是当时对3q大战教训的认识,也是成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