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倪虹不用害羞。教授说正在努力中,估计离成功不远了。来,喝了这杯,我们几个喝酒,教授和倪虹喝茶。”张为贤继续高兴着。这帮兄弟,全是为了施远腾好,现在看见施远腾走出感情困境,都感到十分高兴。
这顿饭,大家吃得十分高兴。期间,冯智透露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说仙游镇领导听取了市民的意见后,认为在仙游镇建一家高水平的医院显得十分迫切。
镇领导已经与镇里的老板们召开过多次座谈会,也统一了意见。只要教授回来办医院,他们给予全方位的配合。包括政策、用地和乡贤们对捐助资金的承诺,都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不过,镇里的老板们只认可教授,其他人来办,他们一概不资助。”冯智最后说。
“谢谢智哥,也请智哥转达我对镇领导和各位老板们的谢意。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我会留意各方面的人才的。只要人才到位,医院才能办得起来。”施远腾知道,要办医院,对于他来说,现在只剩下一个“痛点”。
“这个我们不懂,我们相信教授,更喜欢教授的做事风格。教授做事,既稳重,又迅速,最关键的是,迅速是建立在稳重的基础上。这样做事,才能成功,就像这诊所一样。”梁东华看问题,并不比冯智和张为贤差。
吃完饭,傅一灯、施远腾和倪虹回诊所,其他人则分别回家。
回到诊所,施远腾和倪虹分别去洗个澡,傅一灯则在客厅里泡好茶。不一会,师徒三人,在客厅里聊了起来。
“老师,您对办医院怎么看?”傅一灯心有所思。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毕竟,这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医院与诊所是一个整体,不可能独立存在。”施远腾有着更深远的考量。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学无术的医生
“目前诊所的经营状况很好,如果想安逸,这样已经不错。但是,我还很年轻,还想趁着年轻做点事情。所以,我对办医院是有强烈意愿的。不过,这都必须以老师的最终决定为准。”
“不管他们是不是冲着老师来,办医院,没有老师出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经历过办诊所,傅一灯有切肤之痛。
“办医院早已进入我考虑的范围,其他的一切问题我都想通了,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人才,唯独是人才这一块,将我困住了。要命的是,医院如果没有人才,一切都是徒劳。”
“人才的难处,在于必须能招得进来,能用得上,更要留得住。体制内的人基本不想出来,能出来的人正被全国各大民营医院哄抢着。难,实在是难。”
施远腾其实已经对长洲几家民营医院的情况进行过详细的了解,也在网络上对人才问题关注很久,所以才知道这个问题是多么的难。
“老师说的对,这个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核心,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一切都是空谈。放一放吧,老师感觉合适的时候再说。”
“对了,上周老师看的那位舞蹈样动作的病人,第二天果然好了。他的儿子特意跑来告诉我,还说明天要送一幅锦旗给老师呢。”傅医生突然想起来这件事。
“好是意料之中的,想不到他还要送锦旗。送就送呗,你做好拍照的准备,到时可以放在公众号上,对诊所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素材。”施远腾并不拒绝这样的感谢之举。
他们聊了一会,才去休息。
第二天,大门刚打开,上周六被施远腾用4块多治好舞蹈样动作的病人的儿子便拿着锦旗与一众候诊的病人涌入诊室。
早已准备就绪的傅一灯,让美玲用他的手机进行拍照,施远腾则带着傅一灯、倪虹站在中间,两旁站着上班的护士。拍完照,施远腾向前与患者的儿子握手寒暄,这一幕,也被美玲用手机拍摄下来。
“我今天也预约好了,一会为我父亲取些药。”病人的儿子说。
“好,谢谢你的信任和肯定,请你稍后。”施远腾对他说。然后与倪虹进入诊室,开始为病人诊病。
送锦旗的病人的儿子因为预约得早,很快便进来开药。施远腾详细告诉倪虹,这个病人为什么会这样,基础疾病是什么,用这种药需要注意什么等。倪虹一边细听,一边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
就这样,每当遇到特殊的病例,施远腾都会花时间教倪虹。倪虹慢慢意识到,很多疾病在病房是从来没有看过的。不是这些疾病少见,而是自己的腾哥,在门诊坐诊时,就可以处理好,根本不需要住院。
大约到中午十一点多,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在外面巡查的护士进来告诉施远腾,有一位从灵石市来的病人,是一位初中生,他的父母陪着一起,专程开车从灵石来到这里,病人的情况看起来很重。
施远腾走出诊室,对候诊的病人们说清楚情况。候诊的病人一听,大吃一惊,哇,灵石市与仙游镇有着接近300公里的距离,施教授果然厉害。仙游镇人素来有好客的传统,听施远腾说完,马上同意让这位病人先看。
闻讯而来的傅一灯陪着这位病人和他的家属一起走进施远腾的诊室。
原来,患者是一位初中一年级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家长发现他总有不自主晃动头部的动作,便带他到灵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按家长的描述,为他诊治的是一位神经内科的副主任,这位副主任为病人下了抽动症的诊断,家长按照这位副主任开的药,按时按量给病人服用。
服药后的第二天,病人出现头颈部不自主向一侧持续扭转,舌头也感觉到僵硬并向前伸出口腔。家长看着这些动作,感到怪异、恐怖与恐慌,病人则感到无比的痛苦。
他们马上到医院找到这位副主任,这位副主任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病人的家长虽然很气愤,但知道现在不是与他论理的时候,治疗小孩的病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妈妈的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一灯诊所的公众号,并告诉他,今天刚好是施远腾教授坐诊,建议他们马上去找施教授。
问明前因后果,施远腾接过家长递给他的、患者在灵石市人民医院就诊时的门诊记录,只见在用药栏上记录着,氟哌啶醇,每天三次,每次2毫克(一片)。
对于第一次使用这种药物的小孩而言,这样的剂量,可以说是“天量”了。更令施远腾不解的是,使用如此大量的氟哌啶醇,竟然没有使用盐酸苯海索(安坦),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对抗氟哌啶醇抗副作用的常用药物。
“这是一个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的医生。这样的人能当科室的副主任,这个医院的风气与水平,可想而知。看来,所有体制内的医院,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体制内医院,大多逃不脱这样的命运。”施远腾暗自想。
“这个小孩的病史很清晰,用药经过也非常明了。目前看到的症状也非常具有特征性,属于典型的‘扭转痉挛’。而这种‘扭转痉挛’是属于药源性的,是氟哌啶醇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
“结合今天送锦旗的病人,他的用药量多大呢?每晚半片的氟哌啶醇,另外,我还加上每天两次,每次半片(1毫克)的安坦保护着。病人的症状控制了,也没有出现副作用。”
“这个小孩不一样,氟哌啶醇用的是天量,竟然没有使用安坦进行保护。小孩目前出现的情况,治疗并不难,只是你们要汲取这样的教训,遇到类似的病人,绝对不能这样用药。”施远腾向傅一灯和倪虹解释病人症状出现的原因。
“一灯,你带病人去肌注一支6542(山莨菪碱),观察二十分钟,然后将病人的情况告诉我。”施远腾说罢,将处方开出来交给傅一灯,傅一灯带着病人出去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然出现的吴歌
“虹儿,你也跟着去看看吧,这样的情况很难遇得到,见过一次,你以后都不会忘记。”等他们走出去,施远腾对倪虹说。倪虹听罢,赶紧跟了出去。
施远腾则继续叫号,为候诊的病人继续诊治。
大约二十分钟后,傅一灯与倪虹还有小孩的父母亲一起走进施远腾的诊室。傅一灯非常高兴地走进来,告诉施远腾,病人的症状已经全部消失,并问下一步怎么办。
傅一灯的话音刚落,孩子的父亲走向前,一把握住施远腾的手,说:“非常感谢施教授,您真是再世华佗啊。”
“言重了。你们也不用客气,更不用担心,一会傅医生带你们去,开些药给你们带回去,吃两天即可。如果小孩以后再出现头部晃动的问题,你们可以来这里找我。”施远腾说完,告诉傅一灯,为小孩开两天的安坦,每天两次,每次1毫克(半片)。傅一灯听完,马上又带着病人家属出去,倪虹则重新坐在施远腾的身边。
才看完一个病人,小孩的父母亲又与傅一灯一起,走了进来。
“教授,一灯诊所果然名不虚传,真是一家为民众排忧解难的诊所。我儿子整个的诊疗费用才几十块钱,太便宜了。我听说诊所有一个杨修影基金,是专门用来帮助贫困的病人的,我们捐500元吧,虽然不多,也算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非常感谢!我替那些即将接受你的捐助的病人感谢你们,请你们跟傅医生去办理手续。”施远腾赶紧站起来,与小孩的父亲握手言谢。
“腾哥,杨老师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很欣慰的。”倪虹在施远腾耳边小声说了一句。
“是的,你说的对,我们的努力,她一定能看得到。”施远腾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自从诊所开业后,陈美玲潜伏的能力,终于开始大爆发。她不仅将诊所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是利用业余时间,为诊所公众号撰写稿件。
刚开始时,施远腾为她写的每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