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远腾吩咐完处理的原则,便示意大家到课室讨论。
“老师,您为什么如此重视病人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倪虹本来跟着师兄穆可俊查房,遇到这个病人,恰好老师又被师兄请了回来,她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因为这个时间对于病人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你们学过病理生理,知道大脑被完全断绝血液供应多长时间,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吗?”施远腾反问在座的所有人。
“完全断流超过六分钟,大脑便会产生不可逆的损害。”穆可俊的基本功非常扎实。
“主任,从您刚才查房时的语气看,您似乎对这个病人的预后所抱的希望不大,这与您以前的风格可不一样哦。”
“哦,老师以前是什么样的风格?”杨修影的话,一下子挑起了穆可俊的兴趣。
“我记得我刚来神经内科不久,收治一位重度颅脑外伤的病人。当时,这个病人在神经外科治疗,外伤的情况稳定后,转到我们神经内科。”
“我记得很清楚,这个病人脑部伤得很重,到我们科时,一直处于植物状态,全身肌张力增高,躯干像一块铁板一样硬。”
“到我们科室后,治疗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病人好转不明显。当时的主任组织全科进行讨论来决定病人的去留,除了主任和还没表态的老主任外,其他人都一致认为,这个病人治疗价值不大。”
“主任当时力排众议,认为这个病人其实在好转中。无论是意识,肌张力,对外界的反应等,都在好转,现在放弃这个病人,实在可惜。主任当时认为,人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外伤的病人只是局部脑组织的损伤,只要我们维持病人基本的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病人应该可以进一步恢复。”
“难得的是,老主任听进去了,将这个病人留了下来,并指定由主任主管。主任采取的办法就是刚才讲的,精心维持病人的生命征平稳,保持病人基本的营养供给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最后,奇迹真的发生了,我也刚好见证了这一奇迹。”
“嘿,杨老师故意吊我们胃口,快说说最后的结果。”穆可俊有点急不可待。
“最后呀,这个病人走着出院回家喽。你们说,主任是不是很厉害?”
“可惜了,可惜了。可惜我没有听到和看到当时的情形,辩论一定非常激烈和精彩,最后的结果一定令老主任很高兴。”穆可俊满脸的遗憾。
“嗯,你都说对了,其实,你就差那么一年多吧。所以,我对刚才主任表现出来略带悲观的判断感到惊讶,感到这不是咱们主任一贯的风格。”杨修影兜兜转转,又说回到她想问的问题。
“小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科室,施远腾还是习惯叫杨修影为小杨,杨修影也喜欢施远腾这样叫自己。
“除非从头部碾压而过,否则,一般的或者中度的头部外伤,只是损伤到头部的小部分或者较大部分的脑组织。而心跳停止超过六分钟,损害的是整个脑组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重要的生命中枢。”
“所以,对于头部外伤的病人,我们不要轻言放弃。相反,对于心跳停止超过甚至远超过六分钟的病人而言,所有的治疗都是无效的治疗。这样的治疗,既是病人的痛,也是家属的痛。因为对于活着的人而言,最终必定是人财两空。”
第一百一十五章 良师益友
“就像刚才看的病人,有几个指标或者检查是我们必须密切观察和跟踪的。近期看,如果胎儿保不住,说明病人当时的全身缺氧很厉害,也间接说明心跳停止的时间比较长。”
“长远看,定期复查头部CT,一般三个月查一次,看看病人大脑皮层的变化。如果心跳真的停止时间很长,你们会看到大脑皮层会变得越来越薄。从CT上看,呈一个典型的脑萎缩改变。”施远腾进一步说清楚近期和远期需要观察的事件。
“老师,为什么您不建议做头部MRI?”倪虹看来还是挺认真在思考。
“嗯,倪虹这个问题问的不错,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施远腾并没有立即回答。
“刚才体查时发现,病人的头部和肢体有不自主的活动,做头部MRI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也需要病人的配合。一旦病人动起来,伪影会很多,根本看不清楚。”杨修影马上回答。
“对,回答得很好。我们为病人做任何一项检查,不是以价钱来决定最终检查的效果,而是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病人,只有不断变化和思考的医生。”施远腾再次阐述自己关于个体化诊疗病人的观点。
“耶,跟着老师查房就是好,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倪虹兴奋地叫了一声。
“可俊,一会问问一灯、战鹏他们今晚有没有空,如果有,到我家来坐一坐,有些事情与你们谈谈。”施远腾看看都是自己的学生,便直接开口让穆可俊通知他们,也等于告诉杨修影,今晚她不能单独来。
“我能不能去呀?”果然,杨修影马上问。
“欢迎你来。平时你对我的学生们诸多教导,也算是他们的老师喽,当然欢迎。”施远腾说得委婉。
“谢谢主任,今晚如果没事,我也参加你们师生聚会。”杨修影显得很高兴。施远腾看看差不多了,便告别大家,离开医院,徒步回家。
晚上八点多,傅一灯、穆可俊、肖战鹏、倪虹等几个在长洲的学生和杨修影都准时来到施远腾的家,施远腾也已经泡好茶在等待他们。
“大过年的,我这里也没什么东西招待你们。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施远腾开始了开场白。
“今晚让你们过来,主要有几件事情要和你们说说,让你们或做好心理准备,或抓紧时间学习,或筹划好下一步经营的策略和发展的方向。”
“首先是一灯要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公众号的更新,药品的准备等等。估计过完年后,会有一个病人就诊的高峰,必须准备好。”
“另外,最近长洲风云骤变,人事变动频繁。一开始我还以为仅仅局限在卫生系统,现在看来,波及面要大得多。”
“长洲卫生系统的头头肯定要换掉,咱们医院的新院长也将很快上任,神经内科的主任也将产生。这一系列的变动,估计春节后便见分晓。”
“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假如可俊被选为新的神经内科主任,你千万不要客气,更不可推辞。你不当,别人当。如果让别人当,你会很难受。郭华做主任的时候,科室的乱象你们不难受?不想改变?所以,这一点,可俊务必要记清楚。”
“假如真当了主任,遇到问题,可以请教杨老师。杨老师无论从专业水平到科室的管理,都有自己独特的、非常正能量的见解。如果有大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商量。”
“老师,等等。我这么年轻,能够胜任吗?”穆可俊赶紧插话。
“什么年轻,我告诉你,我做主任的时候,比你还年轻。而且,我那时是在单枪匹马在干,没有人帮忙。你现在有杨老师在身边指点,有众多的师弟师妹们帮助,几个屑小之辈,翻不起大浪,怕什么?”对于穆可俊,施远腾最不满意的,就是在面对人的时候,他的“善”和“软弱不争”,这也是今晚施远腾要穆可俊来的原因。
“主任说的对。我刚来神经内科的时候,主任还没有得到提拔,但在气势上已经压倒所有人了。人是要有一股精气神的,年轻怕什么,年轻更有优势。试问谁不是从年轻成长起来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杨修影也及时打气。
“好,有老师撑腰,有杨老师指点,有众多师弟们的帮助,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克服,也必须克服。”穆可俊被鼓动起来,信心大增。
“说到这里,我还要提醒一下一灯。长洲在动荡,医院和整个长洲的卫生系统都在动荡,我暂时只在周六回诊所坐诊,周日的出诊暂停。小杨看情况吧,如果有空,尽量回诊所帮忙。”
“这样一来,看似诊所有危机,其实不然,危与机,从来都是并存的。当我和小杨少回去的时候,一灯的病人肯定会迅速增加。从这个角度思考,肯定是好事。所以,一灯也不要担心。”
“你们听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任何时候,我们都会遇到问题,但你们一定要记住,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比你们遇到的问题要多得多。当然,前提是你们必须学好本领,在强大的你们面前,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对于倪虹和战鹏而言,学到更多的知识,是你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多看,多问,多想。存疑,求证,这是基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施远腾这一番话,将在场所有人都囊括进去了。
“听老师分析病例,与老师聊天,都是一种享受,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谢谢老师!”倪虹深有感触,那年轻秀美的脸庞也散发出异常的光彩,一双顾盼生辉的美目也紧盯着施远腾不放。这一幕,被敏感的杨修影捕捉到了。
“老师请放心,诊所这边,我会打理好的。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也会及时向老师汇报。”傅一灯的话语不多,却透着踏实和实在。
“想不到医院的变化这么大,更想不到神经内科的变化更大。希望一切如老师所言,穆师兄能够坐上主任的位置,将神经内科的一切歪风邪气全部扫清光。”肖战鹏显然很看不惯高江、郭华和万旗的做法。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各怀心思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社会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变,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困难。变,也可能为我们带来难得的机遇。遇良机不抓,遇良友不交,遇良师不学,这样的人,是彻头彻尾的大笨蛋。”
“好,主任说的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