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将那些看着较长的“雪绒草”充作绑绳,夏晓数开始编制“墙架子”。
一个多小时过后,大功告成。
虽说看着有些歪歪斜斜的,总算还能派上用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夏晓数终于编织好两堵“草墙”。
工具箱里有钉子,“叮叮咚咚”折腾了半天,两堵“内墙”终于增设完毕。
抱着双肩站在不远处凝视了一会儿,夏晓数心下特有成就感。
折腾了大半天,夏晓数感觉有些饿了,于是,上厨房看看去。
厨房倒是有燃气灶,不过,脚底的气罐却是空的。想必是自己的前任匆匆离去,根本没想起来将空气罐归还给气站。
“改天去镇上办事,顺便把这空气罐给人家退了,估计那边还押着押金呢。”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将另一边的灶台收拾好,夏晓数将煤球引燃,烧了一壶水,随便泡包方便面再说。
餐具是夏晓数自己带过来的,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下肚,身上感觉暖和了许多。
走进卧室,夏晓数感觉屋子里的温度明显提升了几度,看来,这种“雪绒草”还真有些不同寻常,不过,很奇怪,守着这种“宝贝”,鱼鼓村村民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将其开发出来呢?
斜躺在床头,夏晓数暗自庆幸自己再也不用住在廖雯杉家地下室了。
地下室通风不畅,久居在那种地方,肺部恐怕难以承受其害。
窗外,阳光明媚,映照得屋子里亮堂堂的,小夏的心境也变得清亮了许多。
忽然,夏晓数好象想起了什么,拿过手机一看,哎哟!马上就到正午十二点了。自己差点儿忘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
一跃而起,夏晓数赶紧跑到庭院里,四下张望了半天,找来一根小木棍,手起刀落,夏晓数将其修整成一根长约一米五的测量杆,一头还削得尖尖的。
绕着院墙来来回回测量了半天,时不时还抬头看一眼太阳的具体方位,最后,小夏在一处空地用右脚脚尖在残雪上划了一个“十”字。
随手拣起半块砖头,小夏将手中的测量杆牢牢地钉在那个“十”字位置并将其尽量扶正,使其与地面呈90度直角。
通过这根测量杆,夏晓数将要测量许多重要的数据,比如,自己所处位置的具体经纬度。
第10章 行为图像
穆经理那边还没有分派具体的工作,夏晓数感觉自己有必要将电脑里的相关数据简单地分析一下。
噼里啪啦敲打了一会儿键盘,小夏已经设置好相应的参数,自编的小软开始将电脑里的原始数据初步处理了一下。
“石辟辛、石欣花、石库虎、马副宇、石久当……瞧这意思,石姓是鱼鼓村的大姓。”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另外,周边其它几个村子的药农也往这边送药材,只是占比不高。
小夏逐一翻查了一遍,发现骆姓药农寥寥无几,由此看来,骆大叔应该是外来户。
点击鼠标,小夏将标注着“分布列”字样的菜单点开,他发现,如果仅从优良概率的角度讲,有三位药农显得有些特别。
第一位,石刻新,此人提供的“药材”以“灯芯红”为主,兼有如蝉蜕、芦根之类的常见药材。
数据表明,与此人相关的各项数据参数前后波动最大。
略微思索了一下,小夏试着将这种波动与自己的前任们就职的时间比照了一下,夏晓娄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种波动很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
有理由相信,此人与采购员关系良好的时候,优良率就上去了,反之亦然。
“怪不得送我回村的那位司机师傅口口声声说什么让我照顾照顾他,今天遇到的那位中年女子也有类似的反应,看来,药材仓库在验收中药材的时候,要么参考的标准比较模糊,要么就是有的前任工作不大认真。”想到这里,轻点鼠标,小夏随手点开写有“中草药验收标准”的文档资料看了几眼。
优级、次优、良品、一般、合格,这是“歧宝堂”自己确认的验收标准,每一项等级名旁边都写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并附有示例图片。
茎条均匀且细长、色泽自然略微发红、富有弹性,即使焙干也不显焦枯生脆,这是优级的鉴定标准。
次优、良品等项收标准依次递减。
在夏晓数看来,这五个标准之间的区分度并不是那么清晰,只要验货人想打马虎眼,操作空间还是蛮大的。
第二位引起小夏关注之人,名叫马副宇,从各项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多顶运算结果综合判断,这一位提供的药材数据曲线最为平滑,从理论上讲,这人也许是众多药农当中最为踏实的一位。
最后一位是骆大叔,通常情况下,他会提供五种中草药,其中以“灯芯红”为主。数据表明,骆大叔提供的药材,品质最好,优良率最高。
其余药农表现平平,提供的药材品级相对都偏低。
总体而言,就中草药种植、采摘业务而言,鱼鼓村那些药农表现平平。
“怪不得当地经济搞得很平淡,就中草药种植采摘而言,似乎缺乏进一步经营的痕迹。”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运指如飞,夏晓数敲打了一阵子键盘,将石刻新、马副宇的所有相关数据从软件中导了出来,用移动硬盘里一个现成的图表程序将其绘制成图像。
盯着那些图像反复琢磨了半天,夏晓数感觉自己应该多注意注意这两个人。
“从图形数据上看,石刻新估计是个挺难缠的主儿,八成是那种善于套近乎、拉关系的类型,遇上此人,还真得多加几分小心才是。”夏晓数心下暗忖道。
马副宇具体人品、人性如何,那玩意儿无从猜测,仅就当下绘制的图形数据而言,此人应该是个相对比较本份的药农。
不同品性的人,做起事来往往易于遵循他们各自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往往会以具体的数据形式体现出来,分析这些数据的数学特征,有时候,能看出某些人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鱼鼓村是个大村,药农人数还真不少呢,分析进出数据是件非常枯燥的事儿,眼看着已近日落时分,夏晓数感觉有点儿累了,随手关掉电脑,站起身来,小夏打算将烟筒彻底检查一遍。
离群索居,使用的又是烧煤球的炉子,大晚上睡得好好的,万一烟路不畅,再把自己折腾得煤气中毒,那可就惨了。
足足折腾了一个小时,夏晓数才将办公室的炉子收拾好,清理出的烟灰等杂物足足倒了两簸箕还多。
在农村,好象天黑得特别快,小夏觉着自己都还没做什么呢,仓库内外已经变得漆黑一片了。
广告灯箱、LED装饰灯、街灯……什么都没有,黑漆漆一片,白天看着还挺富于艺术美感的后山包,此刻突然变得像只狰狞的怪兽,随时有可能扑将上来,将几间小屋撕得粉碎。
好在有明月相伴,小夏倒也不觉得有多寂寞。
夏晓数从来没有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过,手边除了方便面、火腿肠、榨菜包之外,什么吃食也没有准备,现在想想,明天得到镇上买点地瓜、土豆、萝卜,天天吃方便面,迟早会把胃吃坏的。
又煮了两包方便面,放了两根火腿肠,就着炉火好歹算是把晚饭对付过去了。
卧室墙顶开了个小圆洞,直径看着也就十几公分的样子吧,或许是因为怕冷,某位前任已经用纸将其糊了起来。
庭院当中有梯子,踩着梯子,小夏就手将那片陈旧纸张撕掉,虽说住宿条件异常简陋,那也得在卧室里至少保留一处通风口,否则,深夜熟睡之际容易出事。
电脑不能上网,手机信号也不大好,左邻右舍的都不认识,于是,将庭院中的残雪清扫了清扫,夏晓数早早地就睡了。
后半夜,夏晓数好象听着庭院里有什么动静,披上衣服出来一看,嚯!原来是一只夜枭刚刚归来。
观其神态和所栖位置,想必那棵椿树之巅有它筑就的巢窝,由此看来,一年到头,至少有几个月,药材仓库里里外外应该空无一人。
站在夜枭的角度,夏晓数反倒是入侵者。
夜枭者,恶鸟也。向来不招人待见,在乡间,人们更是忌讳碰到它。
夏晓数心地坦荡,向来没有那么多的禁忌,就见他冲树上那只夜枭拱了拱手,笑着说道:“枭兄,依照先来后到的次序,反倒是我打扰了你的清修,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希望日后你我相安无事才好。”
椿树上那只夜枭摆动了几下脑袋,扑棱了几下翅膀,直接飞回到树顶巢窝,不再理会夏晓数。
夏晓数转身回屋,查看了一下炉火,还好,几乎闻不到半点儿煤气味儿,就手添了几块煤球,将炉火封好,夏晓数走进卧室倒头便睡。
就这样,夏晓数算是度过了此生第一个乡野村居之夜。
第二天一大早,穆经理打来电话,通知夏晓数张贴广告,开始验收干焙好的“灯芯红”,如果成色还不错,其它的药材也会照单全收。
“你这才上岗,还是让骆大叔先帮着你验收一下,你这边只要把账目记清楚就行。”
“好的,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那地方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你先忍耐一下,明年一开春,方方面面就会改善一些。”
“没关系,这地方我还算适应。”
“那就好。”说完,穆经理那边挂断了电话。
第11章 这人什么脑子呀
天刚蒙蒙亮,骆承乡早早地就来到仓库帮着夏晓数验收中草药。
穆经理事先早就跟骆承乡商量好了,各家各户的药材到底定在什么等级,基本上由他说了算,不过,形式上,得夏晓数点头才行。
见夏晓数第一面的时候,骆承乡就感觉这个年轻人跟前几任采购员不大一样,具体哪儿不一样,骆承乡自己也说不好。不过,看他为自己加护“草墙”,在院中立木测影,安居陋室而不现忧色……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