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村看病不收钱,至于其他村的人,就按照情况收钱了。至于要建成那房子,估计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三哥你就不要上学堂了,我教你医术。
爹!明儿你们不是沐修吗?我想去镇上书铺买些书籍,你要不要去镇上书铺买些东西,咱一块去了。”莫天阳初学医的话,学习的东西不少,唯一庆幸的是,莫秀才从小就教导他们读书认字,莫天阳字都认识的差不多了,只要自己买一些医学典籍回来,再手把手教接合实践,相信以莫天阳的聪慧学习能力,进步应该很快的。
至于如何教莫天阳,莫天音打算先让他背熟中药材的功能主治、习性、性状以及炮制。
加上下午自己要上山采药,再接合实践去教他,相信他应该学的很快的。
“行,明儿爹和你一块去。”
“好!大姐,明儿你拿些钱给爹吧!我要买些医学书籍,爹要是看中书籍也要买些,还有笔墨纸这些东西,也要备下一些。
另外,我还要去铁匠哪儿打造一些东西,好像要花费的银钱不少呢?”
“要多少银钱。”莫天琴看了一眼天音,这丫头赚钱来的速度快,可是花钱的速度更快。
幸好她也只是花她自己赚钱的钱,不然的话,他们家赚的钱,还不够她这么造。
“五两银子应该够了吧!实在不行的话,我看三两银子也行。”天音见她大姐面色黑了黑,她又小心翼翼的减了二两银子下来了。
“就拿五两银子吧!反正这银钱也是你赚回来的,你再花出去也没啥,反正以后你还会赚回来的。”莫天琴摇了摇头道。
“多谢大姐了。”
。
第二日一大早,莫家吃完早食,莫秀才带着莫天棋和莫天音三个去镇上书铺买书去了。
至于莫天书在张堂林兄弟给它建好了那木板池子,他这几日忙活这养殖蚯蚓的事情。
沐修这日,他吃完早食,带着莫天阳去浇水施肥,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莫天音他们三个来到镇上,她先去了打铁铺,把画好的图纸递给打铁匠,让他给打造一套需要动手术的器材给打造出来。
其中,有手术刀、镊子、止血钳、手术剪。
让打造两套,一套随身带,另一套备用。
唯一要求是,手术刀和手术剪要打造的锋利。
看似这些东西少,但是需要打造的精巧,讨价还价,花费了一两二银子。
付了一半的钱,约定十日后来取货。
莫秀才三人这才往镇上的书铺而去。
来到书铺,莫秀才去买笔墨纸等东西。
天音和莫天棋兄妹各自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去了。
让天音失望的是,在这书铺中,治找到一本介绍百来种中药材的书籍,并没有找到其他自己需要的书。
也不知道是不是镇上的书铺太小,没有收到这类的书还是什么。
“掌柜的,我在你们书铺找了一圈,也只寻到这本中药材的书,你们书铺还有其他的医学类典籍的书籍吗?”莫天音寻到书铺的掌柜问道。
“能有一本不错了,就算是县上或是府城的书铺,也没有什么医学类的典籍贩卖的。就算是有,也大多同姑娘手中这本一样,是介绍中药材的功能主治、习性、炮制、性状这些。”那掌柜的摇了摇头道。
“这是为什么呢?”天音一听,顿时不解的问道。
她还以为,就算这类书籍不多,但是也不应该只有这么一本的,本来还想看看古代医学典籍和现代的医术典籍有什么区别,想要互相印证一下。
“能够当大夫的,大多是祖父辈传承下来的,手把手教会。医学典籍不是自己卷写留给祖孙后代,就是一些秘方、药方的都是祖传下来,不外传。
流落在外头的医学典籍又有多少呢?像是姑娘手中此类医学典籍,还是京城官府印刷出来的,这本还是十几年前的印刷出来,所以,介绍中药材的品种并不多。”
第七十章 二十八种脉象(求首订)
难怪在古代看病难,而且死亡率高。
不仅仅是缺乏药材,更是缺乏人才。
有句话说:学会了徒弟会饿死师傅。
或是教徒弟都会留一手,不给徒弟学全了去。
秉着这种心思,自己学医能够精进?
既然没有医书可买,自己脑子里面有不少医书,她自己写就行了。
没办法,她又让莫秀才买了大量的粗纸回去,打算自己卷写医书。
回家之前,莫天音把之前借林大夫的银针还给他。
“林大夫,你这里可有最新版本的中药材书吗?”
“有呢?店里的学徒都要背中药材的功能主治、习性、炮制这些。”
“那可否借我几天抄写一本下来呢?我三哥想随我学医,我寻了镇上的书铺,只找到一本多年刷印的中药材。这书也只介绍百来种的中药材书,太少了。”莫天音解释道。
“和你学医。”林大夫听到她这话,眼中露出古怪之色道。
莫家三姑娘的年纪,有这一身的医术,难不成事从娘胎学起。
“莫姑娘你这医术是和谁学的呢?”林大夫还是忍不住问出口了。
“你猜,反正是学了许多年了。”莫天音故作神秘的朝林大夫眨了眨眼睛道。
“行,你等等先。我这儿有一本中药材书,是上次官方刷印买下来的,反正放在我这儿没用,就给你吧!虽然这本中药材书比不上最新版。但是上次那个版本的中药材书也没添加几味药材进去,也差不离多少了。”林大夫从他诊室当中,取出一本中药材的书递给莫天音道。
“多谢林大夫了。等我爹他们抄写完,我就送还给你,到时候,我另有一些东西附赠,当做谢礼了。”莫天音谢道。
“说什么谢礼不谢礼的,只是小事而已。”林大夫朝莫天音摆了摆手道。
也没有把她说的谢礼放在心上。
回家后,莫天音直接把那本中药材的书递给莫天阳,让他去记熟背诵里面的内容,并且已经给他规划了内容,每日要背诵多少,外加自己要考核他。
并且嘱咐他,要是碰到不懂不能够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要问她。
莫天阳也晓得天音是为了他好,他自己也学的特别认真。
回家,莫天音想了想,自己该把医书给卷写下来,订成册,以后方便好教莫天阳。
莫天音想了想,她暂时先把人体的二十八种脉象给卷写出来。
之后,再卷写《黄帝内经》、《汤头歌诀》、《伤寒论》就行了。
这几本医术可以自成系统,学会了这几本医术,再接合实践就能够完成一个循环的学习。
至于莫天阳看的那本中药材书,莫天音也翻看了其中的内容,那本中药材书就是相当于一本《本草纲目》中药学巨著。
有这几本书,就有莫天阳学习了。
中午吃完晚食,她快马加鞭的把人体二十八种脉象给卷写好,并且已经订好册子。
卷写好后,她再卷写了一副本,打算是送给林大夫借书的谢礼。
人体有奇经八脉,各种脉象不同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病症。
以莫天音估计,这个时代应该没有人把脉象卷写出来订成册子。
估计,现在的大夫,根本号不全人体二十八种脉象,大多都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地探索、研究、学习。
而且,自己卷写出来的二十八种脉象,并不是写下脉象这么简单。并且,还列出来,有这种脉象的人,会有哪些病症,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非常适合初学摸脉的人。
当然,莫天音给莫天阳的计划之中,他还没这么快学习脉象这块。
他至少先背全了那本中药材书,接合实践,滚瓜烂熟之后,再去记《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就是方剂学。
何为方剂学,是一种病症脉象,前人组成的药方,方便人熟记下来,组成了歌诀,也俗称经典药方。
拿到现在这个时代,《汤头歌诀》里面的药方,拿出一张出来,都能够当成祖传的药方传下去。
背完《汤头歌诀》之后。
接下来就是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再结合实践。
今后,莫天阳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天音卷写完人体二十八种脉象之后,她见天色还早,她打算背着背篓,领着她三哥去上山挖一些药材回来,添一些家里头没有的品种。
只是,她刚一出屋子,她二哥就急色匆匆的寻自己,拉着她就往屋外跑去。
“二哥,你这是拉我做啥呢?”莫天音问道。
“你来看看再说。”莫天书有些焦急的道。
只是,她见二哥拉她道养殖蚯蚓的那地方去,莫天音心中也有些明了了,怕是她二哥养殖蚯蚓有些不顺利,来自己这儿讨教取经了。
“怎么这么臭呢?”刚来到养殖蚯蚓的木板池子前,天音就闻到了一股臭味。
这股臭味并不是莫天书每日给蚯蚓施肥的动物粪便臭味,反而是一股尸臭味。
“我下午来视察了一圈,就闻到这股味道,翻开土一看,见养殖的蚯蚓都死了一大半呢?我也是按照之前你吸引蚯蚓的法子浇水和灌肥的,这些蚯蚓怎么会死呢?
天音,你给瞧瞧,这是什么原因,这几天时间可都白忙活了呢?”莫天书有些郁闷道。
“我先看看再说。”天音仔细打量了一下,随后抓了一把池中的泥土,泥土太湿润了,水太多了,好像她二哥灌肥也多了。
应该是这两个原因造成蚯蚓死亡了。
她没养殖过蚯蚓,所以,天音也不晓得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二哥,你浇水太多了,会淹死里面的蚯蚓,之前我让你们浇水,是因为地面上没有木板阻挡,可以往地面里头渗透下去。
现在这个池子内,是用木板阻挡了,浇水下去,水一下子难以渗透下去,水一多了,会让蚯蚓呼吸不了,淹死里面养殖的蚯蚓。
还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