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眸-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泠月华洒下,却又有种暗夜无边之感。

    她收回目光,轻轻将袖子拉了起来,雪白的手腕上扣着一只小小的袖箭。

    跟寻常圆筒形袖箭不同,这支袖箭更扁平,紧紧贴着手臂。

    藏于宽衣大袖之中,决计不会被发现。

    这支袖箭是沈绛的先生送于她的,这位先生自她五岁时来沈家,又在她十五岁及笄后离开,当初送她时,阿鸢瞧见还抱怨,哪有先生送学生这样的及笄礼物。

    没想到,如今却派上了用场。

    阿鸢正在收拾桌上的饭食,抬头就看见沈绛正在抚摸上腕上的袖箭。

    “阿鸢,把放箭头的匣子拿出来。”

    阿鸢听到吩咐,还是忍不住咬唇问道:“小姐,你不怕吗?”

    虽然现在已经安全,可是阿鸢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想起那个在车里拼死挣扎的身影,还有那凄厉的哀嚎声。

    沈绛手指还搭在袖箭上,却又抬头望向窗外。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怕有何用。我怕的话,旁人就不杀我了吗?倒不如拼死一搏,杀出一条活路。”

    沈绛的语气很平静,因为嗓音清灵悦耳,透着一股轻柔。

    只是再温柔的语调。

    却挡不住这轻柔下的杀伐决断。

    这句话与其说是给阿鸢听,倒不如说,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房里安静了许久,突然沈绛叹了一口气,“倒是可惜了。”

    “什么可惜了?”

    沈绛:“我的袖箭竟没能收回来。”

    这样的袖箭乃精铁打磨,磨成细细一支,但是箭头锋利,穿喉刺骨。

    是个杀人的好东西。

    只可惜箭头太难制,丢一支少一支。

    那个被杀的匪首在她眼里,还不如这一枚箭头重要。

    “小姐。”

    一个朗然的声音在厢房外响起,是卓定。

    阿鸢因去楼下要热水,因此沈绛起身过去开门。

    只是一打开门,就看见门口齐齐站着的护卫们,就连受伤的护卫,竟也来了。

    “你们……”沈绛望着他们。

    可她的话只起了个头,面前的护卫们竟齐齐单膝跪在她面前。

    作为领头的卓定仰头望着她:“小姐,我等愿誓死追随。”

    沈绛望着面前齐跪着的众人,心头虽感动,眼神却清明又冷静:“我知你们自幼长在沈家,但是我此番赴京之凶险,相信卓定已经告诉你们了。未来所遇之事,只怕会比今日小小的匪患更可怕数倍。”

    “诸君此去,可能连性命都会丢在那里。”

    她虽然感动众护卫的不离不弃,却并不天真。

    京城对寻常百姓来说,或许是人人向往的繁华之地。

    这里住着大晋皇朝最贵尊的一群人,是周邦国上列心中的上朝天都。

    可这里也是最尔虞我诈的地方。

    况且父亲如今深陷囹圄,她这个罪臣之女,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鱼肉。

    卓定抬头,漆黑眼眸盯着她:“永隆七年,我父亲战死在乌伦河,我母亲带着我艰难度日,是侯爷将我们母子接到衢州照顾。我在沈家学的一身本事,就是为了保护小姐安危,如今侯爷出事,我岂有弃小姐不顾的道理。”

    “属下也是,属下爹爹是永隆十一年战死的,被侯爷挑中到小姐身边,才习得这身武艺。”

    “三小姐,不要赶我们走,当年我爹随着侯爷战死都不怕,我这个当儿子的,哪有遇到这么点小事就逃跑的道理。”

    沈绛站在门口,听着这一声声恳求。

    直到卓定又说:“三小姐,兄弟们都知道您进京想要干什么,您是想要救侯爷。我们也是,我们都不信侯爷贪功冒进,侯爷征战沙场这么多年,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们都不服,我们也想救侯爷。”

    “属下们人微言轻,甘愿小姐驱使,哪怕做个跑腿打探消息的也好。”

    沈绛看着眼前这群少年郎们,最大也不过刚及弱冠。

    他们长于沈家,学于沈家,从小到大耳边听着都是父辈们征战沙场、抵御外敌、护我河山的热血故事。

    他们虽都不姓沈,可是一身忠骨,却早已经刻入骨髓。

    曾经沈作明是他们心目中的战神,这十几年来,因为有沈作明的存在,才让北戎各部无法踏进大晋边关一步。

    可如今这个战神却败了,不仅惨败,甚至还被背上了那样的骂名。

    这一路上,并不是只有沈绛一个人听到沿途那些对沈作明的责骂和诋毁。

    他们同样也听到了。

    这些少年郎们知道沈绛进京目的,他们也想去拯救那个心目中的战神。

    “好。”沈绛温柔而坚定。

    她心头犹如被猛烈地撞击着,一圈又一圈荡着涟漪,她朗声说:“我们虽都不是行伍之人,但是我父亲与诸位的父亲,乃是军中袍泽。从今日起,我们虽为主仆,但我视诸位为我袍泽。”

    众人齐刷刷的抬头望着沈绛。

    谁都没想到这样人比花娇的三小姐,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们离开之后,沈绛轻轻关上房门。

    时至今日,她似乎明白父亲当年的安排。

    说起来,沈绛的身世也颇为曲折。

    她乃是长平侯府的嫡出小姐,却从刚出生便得大师批命,说她命格多舛,不适合养在京城这样的贵重地界。

    若想平平安安活到及笄,需得将她养在有山有水之地。

    沈作明的祖籍衢州,倒是一处山青水绿的好地方。

    于是她打小一直养在衢州,从未去过京城。

    年幼时,她每月最期待的便是从京城送来的东西,有阿娘和姐姐写给她的书信。

    那时候她盼着能读书认字,这样就能自个读懂阿娘和姐姐写的信。

    她虽有父母和姐姐,却仿佛被遗忘在衢州这小小的地方,这里是困与她的囚笼。

    到了她懂事后,那些攀附着长平侯府的沈家族人,虽也恭敬待她。

    可孩童打打闹闹时,难免会闹出嫌隙。

    于是便有闲言碎语落在她耳中。

    “她算是什么侯府嫡小姐,侯府受宠的小姐都生活在京城里。”

    “就是,还在我们面前摆小姐架子呢。”

    “我娘说了,是因为侯夫人嫌她是个女孩,生她时候伤了身子,不能再养儿子,所以才一气之下,把她丢在祖宅。”

    稚童之言,虽伤人,却最是真实。

    沈绛年幼时,也不能理解,为什么爹娘只因为所谓的大师,一句莫须有的批命,就将她丢在天高路远的衢州。

    直到那年,那个穿着黑甲的男人冲进院子里,双手将她高高举起。

    “这便是阿绛,我的小女儿吗?”

    那是沈绛第一次对沈作明有记忆,她就记得那双宽厚温柔的大手,将她抱在半空中,畅快的转着圈。

    他问:“阿绛,怎么不叫爹爹。”

    他转了一圈又一圈,逗弄着她。

    终于小女孩抿着的嘴角,轻轻松开。

    “爹爹。”

    而在这个望山县的小客栈中,她突然明白了沈作明留给了她什么。

    手握重兵的权臣,古往今来,下场都不会如意。

    终究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或许爹爹就是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他护佑她平安,让她远离那些权谋人心。

    在京城八百里加急消息传来后,在看见大姐姐信上对她的叮嘱后,沈绛把自己锁在房中,一个人待了好几个时辰。

    任何人都不许打扰她。

    在安静的闺房里,她一遍遍回想那个犹如预言般的梦境。

    爹爹下狱。

    侯府抄家夺爵,都应了验。

    现在只剩下她进京救爹被害死这条……

    那个被称为宿命的东西,似乎已悄然悬在她头顶上空,看似温柔的给她梦境启示,让她有选择的机会,却又冷眼旁观着她的抉择。

    沈绛仿佛听到在那个漆黑的房间里,有声音嘲讽的问她。

    这京城还敢去吗?

    那日她已做出选择,只是今天她知道自己的选择并不孤单。

    去!

 第 4 章(狠狠的打回去,打到让他从。。。)

    第四章

    沈绛安排受伤的人,留在望山县养伤,又派了照顾他们的人。

    就带着剩余的护卫,再次启程上京。

    虽然沈绛进京决心不改。

    但她也并不莽撞,既然梦境已经给了警示,她首先必须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改变之后的命运。

    在那个梦里,她一进京就先投奔了大姐姐。

    弄得所有人都知道,长平侯府那个养在乡下的三姑娘,不自量力的进京来救爹了。

    这一次倒不如低调如京。

    先弄清楚现在的情势,再想出能救爹爹的办法。

    很快,他们收拾行装再次上路。

    十余日后,一行人终于到了离京城不足百里的地方。

    因天色渐晚,又是一天跑下来,人困马乏。

    沈绛干脆带众人进了驿站投宿。

    他们要了几间上好的厢房,沈绛便领着阿鸢先回了房内。

    等收拾妥当,她带着阿鸢去了驿站的厅堂,这里摆着桌椅,供往来旅人歇脚用膳。

    大晋虽民风还算开放,但是闺阁女子寻常不会露面。

    可这些日子,他们途径各处驿站,沈绛都没让阿鸢将膳食端到房中。

    反而与旁人一样,在大堂里用膳。

    只因驿站里往来的客商旅人,长年累月在外奔波,他们见过的山河,说不定比紫禁城中那位权掌天下圣上还要多。

    所以她想用自己的耳朵,多听听外面的世界。

    沈绛领着阿鸢进去后,找了张角落的桌子坐下。

    原本大堂里坐着的旅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甚至在她们坐下后,还不住的扭头张望过来。

    此处坐着的人都是往来旅人,舟车劳顿之余,又无心打扮。

    各个都略显得有几分灰头土脸。

    沈绛同样也未精心妆扮,头上只插着一根玉簪,偏偏这样简单朴素的打扮,却更衬得她乌发雪肤,未掩半分容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