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的铁哥们,他实在是太了解扁担了。
哪怕信上完全没提虎腚是个什么样的娃儿,光从这个字上面,他就明白了。
他三弟啊,虎腚啊,那就是个只会扯着嗓子放声大哭的倒霉娃儿。
就……挺惨的哈。
大概是有了弟弟的安慰,虎脑接下来连上学都感觉是快乐的。感觉吧,再惨还能比他弟更惨吗?尤其小学这边,也是有假期的,每隔五天休息一天。这是他们的特例了,日禄书院可没那么闲。
没作业,也不用考试,每五天还能休息一天,平常上的课程虽然比较多,但内容还是倾向于浅显易懂的。
虎脑感觉这日子也不是不能往下过,尤其在府城吃得好啊!
甭管是学校里的食堂饭菜,还是去二叔三叔家蹭饭吃,都是顶级的美味。而且他二婶还经常会带上他去游乐场和美食城那边,美其名曰帮着试验。
在赵桂枝看来,虎脑这个年纪是最好的,不像金玉金贵那么小,只知道吃喝玩乐,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不像虎头那样已经长大成了少年郎,就算心里有些想法,他其实也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虎脑多好呢,给他吃,问他好不好吃,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他有啥就说啥。
带他去新扩建的游乐场,问他这个设施如何,哪个更好玩更吸引人,他也是完全不怕得罪人的,心里想啥就说啥。
就挺好,免费的劳工。
其实两边都挺满意的,只是虎脑又一次在心里嫌弃了他哥。因为赵桂枝说了,当初她就想把虎头忽悠过来,除了府城这边的读书资源更好一些外,还抱着利用虎头找漏洞的想法,毕竟自家的娃儿都太小了,啥意见都给不了。
虎脑:……
我哥是真的彪啊!
一晃又是一年光景。
过年前,虎头虎脑还是回了一趟老家。与此同时,赵桂枝等人也一井回去了。这主要是抓紧时间,万一下次又怀孕了,或者有个什么突发情况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幼娘就不在其中了。
她嫁人了。
嫁的还是个老熟人,就是江二郎的同窗好友,郭家的那个憨憨儿郎。
原本,两家无论如何称不上是门当户对,哪怕在这个高嫁女低娶媳的年代里,两家的差距也是太大太大了。可谁让江二郎考上了举人呢?郭十六郎的祖父倒是同进士,可他父亲却是个白丁,他本人也不过是个秀才公。
这么一算,秀才娶了举人的嫡亲妹妹,那肯定是合适的。
而郭家确实有钱,但他们到底是书香门第,真论起财富,那是完全不能跟已经彻底腾飞了的赵家比的。当然,幼娘也不是赵家的孩子,可她这几年来,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天天对着赵闰土,一口一个爸爸。
赵闰土:……
总有一种嫁闺女的心态。
再加上教辅书大卖,又在小公爷和七皇子的帮助下,甚至进军了京城以及其他地方,郭家那边甚至比他们这边更希望联姻。
如此这般,两人倒是合拍了。
婚后的幼娘也不像其他女子那般留在后宅相夫教子,而是跟郭十六郎一起,承担起了家族重任。
简单地说,就是管理学校。
幼娘直接接管了郭家原先就有的女子学堂,只是以前只接收郭家女眷,如今却是准备扩张了。郭十六郎则继续跟江二郎一起,撰写各种课题、卷子等等,致力于给广大学子们制造无边噩梦。
也因为行动不受限,其实幼娘婚后还是有经常回来看望老人,可大过年的,她是真的不可能跟着江家人一起回老家,只能收拾了一堆东西,让江家人一井带回去。
于是,江家众人又是带着几车东西,赶往了大坳子村。
这也是金玉金贵小姐弟俩,第一次回老家。
他俩看啥都很新鲜,相较而言,金贵又更惨一些,毕竟他还小,经常被江母和江奶奶强制留在身边。倒是金玉舒坦了,等到了江家老宅后,她见天的跟在虎脑身后,满村瞎窜。
还不止虎脑,隔壁大房的孩子们更多,一窝蜂的全窜出去,只留下年幼的金贵和虎腚。
小孩子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比虎腚足足大了一岁的金贵小朋友,格外的嫌弃这个只会哭嚎尿裤子的小屁孩。每次家里人把他俩凑一块儿时,他都会愤怒得挥手抗议,结果每次都被虎腚用口水糊一脸。
时间一久,金贵就放弃了,他窝在江母怀里,满脸的生无可恋。
江母就乐呵了,她早在赵桂枝第一次怀孕那会儿,就开始期待了,因为早在那会儿赵奶奶就教过她的。
——以后你孙子就叫金贵,跟旁人闲聊天时,你就可以说了,我孙子金贵哟!
这不,机会来了。
正好金贵被虎腚折腾了个身心俱疲,他老老实实的被江母抱着,满村子的显摆着。
江母说:“我孙子金贵哟……”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要去京城了,男主啊,江二郎也该考上了,挂了两次事不过三_(:3」∠)_
红包发了=3=
第182章 第182章
第182章
在老家的生活还是很舒坦的; 尤其是对于江母和金玉来说。
前者是充分的满足了自己想要衣锦还乡的梦想,这一次甚至还怀抱着金贵孙子来炫耀的,真当是美得很~
后者也非常高兴; 别看金玉在府城那边,也要一大帮的幼儿园同学。但这话要怎么说呢?就因为打小在一起长大,互相之间都熟悉得不能更熟悉了,况且一群熊孩子里面,还是金玉最熊,她是孩子头嘛; 时间久了可不觉得没意思了?
来到大坳子村就完全不同了; 这里对于金玉来说; 几乎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了,哪怕她以前也去过府城郊外的农家乐,可这哪能一样呢?
总之,风景不同人也不同; 孩子熊得方向更是没有丁点儿相同的。
就这样; 一直到次年开春后,一行人又准备离开老家回到府城时,金玉甚至是一步三回头; 恨不得就留下来算了。
看到这一幕,江大伯娘也是笑开了; 直道老话说得好;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乡下地头的人做梦都想往城里去,没曾想金玉这个城里小千金居然还稀罕上了乡下。
再稀罕也不可能留下的,因为他们接下来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除了府城那头的事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缘故。
今年又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年。
虎头早就考上了秀才; 如今又在日禄书院待了不少时日,也算是潜心钻研了许久的学问,哪怕把握仍然不是很大,但他肯定是要下场试一试的。
除了虎头之外,家里还有俩秀才呢!
幼娘的夫婿郭十六郎,也是早早就考上了秀才的,差不多是跟江二郎前后脚考上的,只不过江二郎是卡在了会试上头,他却是一直没考上举人。
好在,郭家的情况跟寻常百姓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家既是书香门第,还开了这么大的一个学院,自然是不用为那些日常嚼用犯愁的。当然,郭十六郎也没有完全闲着,他一直都跟江二郎合作进行教辅书的习题收集、整理,还有一些郭家长辈做的读书心得笔记等等,都是由他经手后,编撰出版的。
也因此,即便他早就不像过去那样,整天醉心于学问了,但事实上他的学问也一直没有放下,加上府城这边原就有乡试考点,自然也不会放弃了。
试试呗,不中就照样过日子,也不妨事儿。
郭十六郎的心态就很好,他完全不指望这个过日子。甚至退一步说,哪怕他真的高中举人了,其实也不可能去当官的。
多年以前,他的祖父是因为无法适应官场中的尔虞我诈,这才无奈放弃了仕途。但之后,郭家的人倒也有出仕的,包括日禄书院出去的学生等等,可嫡系这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都不曾出现被中用的个例,最好的也就是在翰林院编书。
这么看来,哪怕往好了算,入了仕途也是继续编书的。郭十六郎就琢磨着,甭管中不中,都继续过原先的日子。
当然差别还是有的,没见到江二郎主编的那些教辅书就是能卖得更好吗?扉页上写着,由江举人亲自汇总编撰……
得了,这就是致富秘方啊!
哪怕郭十六郎对于钱财之类的事情,其实并不放在心上,可他还是要面子的。一想到只要自己能够考上举人,将来编撰出版的书籍,就会受到学生们的追捧,就感觉一下子有动力呢!
撇开虎头和郭十六郎这俩秀才,还有一个老秀才。
就是曾经的刘童生,如今的刘秀才。
刘秀才是真的能耐呢,哪怕赵桂枝等人知道他上辈子是知名高校的教授,还是专门带研究生的。但问题是,他原先是教历史的,就算再精通,在这个压根就不曾出现在他们上辈子学过历史的朝代里,这个专业几乎就相当于是白学了。
但没关系,学霸在哪里都是学霸。
这就如同他亲儿子二狗子甭管在哪儿都是个学渣,一样的道理。
总之,经过好几年的努力之后,他也中了秀才,只是他自己也明白,考秀才和考举人那是两回事儿,难度相差太大了。
可就算知道这些,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就这样,这仨突然就联合在了一起,开始了高三生的日常。
瞅着用功的虎头等人,赵桂枝特别高兴的给她爹去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变着法子的催考,还说都是一起学习的,怎么她小舅就已经高中秀才了,她爹连个童生都不是呢?
没过多久,她爹的回信来了。
怎么说呢?赵桂枝看了信就感觉吧,还是科技水平限制了她爹的发挥,主要是能语音,感觉她爹能直接骂上个二十条,每条都是超长语音的那种。假如能视频的话,那就更有画面感了,也更能让她爹出气了。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