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宛在青山外-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了半天的衣服架子,江宛才算完全清醒过来。

    紧接着,她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进宫了。

    江宛与春鸢确认:“那太监只说皇后下诏让我进宫,还说了别的不曾?”

    春鸢摇头:“嘴紧得很,什么也不肯说。”

    她最后替江宛理了理衣摆,这套朝服便算是穿整齐了。

    白葭忽然叹道:“夫人这样漂亮,若是把头冠也带上,岂不迷死人了。”

    她是第一次进屋里服侍,从前没见过江宛按品大妆的模样。

    “迷不迷死人我不知道,”江宛笑着指了指脑袋,“反正是沉死人了。”

    春鸢见她一抬手,衣裳又皱了,忙道:“夫人,您安生一会儿吧。”

    江宛悻悻放下手,不敢再做怪相。

    红蒹跟着凑趣:“多少人巴不得能带上这九树冠,夫人却嫌它沉,真是好没道理。”

    江宛却理直气壮道:“我就是没道理的人。”

    满屋子丫头又都笑了。

    江宛一低头,看见乌鞋上的金珠串,便有些发怔。

    若是事情顺利,这衣裳大约也穿不了几次了。

    她抬手抚了抚袖口的三道五彩雉鸟纹,一时叹了声气。

    紧锣密鼓地换好衣裳,江宛便上马车进宫去了。

    这次进宫她已经有些熟门熟路的,自认不会再出上回被门槛绊倒的幺蛾子了。

    但是这次,却出了别的幺蛾子。

    在宫道上走时,她远远便看见一身宝蓝色衣裳的女子正站在路中央,就疑心是福玉公主,走近一看,果然是。

    江宛暗道,这次毕竟她娘叫自己进宫,福玉应该不会为难她。

    结果刚打了照面,福玉就一把揪住她道:“快陪我站一会儿。”

    “站一会儿”是福玉公主的新爱好吗?

    江宛茫然地看着领路的小太监,却发现这个叫满黍的太监已经稳稳立在了墙角,严格实践着公主所说的“站一会儿”。

    江宛看满黍公公指望不上,于是自己开口道:“公主,皇后娘娘找我……”

    “不急不急,就快到了。”公主打断她,伸着脖子朝宫道尽头张望。

    江宛又无语了一回,还想再挣扎一回:“公主……”

    “你放心,”福玉握住她的手道,“母后那里我去说,你就等着吧。”

    “那公主总要告诉我,到底等什么吧?”

    福玉脸上就浮现了一个神秘的微笑来。

    江宛看到这个笑的瞬间,觉得胳膊上寒毛一立,下意识打了个哆嗦。

    她正要说些什么,袖子忽然被福玉扯了扯,于是也跟着看向宫道尽头。

    两个锦衣男子正并肩而来,似乎正在谈论什么。

    其中一个身穿四爪龙形赤色蟒袍,腰悬祥云白玉佩,自然是余蘅。

    还有一个却很眼生,他穿着武将朝服,绣的什么看不大清,肤色比余蘅略微黑一些,走起来虎步龙行,很有威势,似乎是行伍中人。

    江宛有些疑惑。

    这莫非就是公主要等的人?

    可这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那两人走得近了,显然也看见了江宛和福玉,便收了声,一心一意地走着路。

    余蘅挤眉弄眼地对着福玉做了个鬼脸,肌肤被阳光照得极为耀眼,他眉浓瞳深,鼻梁挺拔,唇色鲜艳,衬着赤色亲王补服,显出一种邪气四溢的英俊来。

    而他身边的那一位,衣袍上绣着狮子,最起码是二品武将,但年纪却还很轻,飞眉入鬓,目似明星,鼻子和嘴唇都生得很是秀气,与那一身血里滚出来的气势却很相融,是个玉面小将军。

    江宛一愣,不由自主看向福玉。

    福玉则满脸兴奋地看着她的表情,用力对她眨着眼,又似在邀功,又似在暗示她什么。

    江宛这下可全明白了,合着余蘅身边那一位就是宁家那个少年将军宁剡,而福玉公主请她“站一会儿”,是为了相亲。

    相亲!

 第九十九章 不嫁

    相个狗臭屁的亲!

    江宛忍住骂脏话的冲动,依旧微笑着。

    平心而论,宁剡长得倒是很好看。

    福玉公主长得不像皇后,而宁剡却很像,皇后是个知书达理的美人,宁剡虽不知书达理,却也的的确确是个美人。

    光看长相自然是尽够了,可成亲也不是单单看个长相便可以的。

    江宛低眉看地,规规矩矩地等余蘅和宁剡路过。

    他二人在福玉跟前停了一瞬。

    福玉道:“皇叔。”

    余蘅嗯了一声。

    宁剡也向公主行礼问好:“臣宁剡,拜见公主殿下。”

    前头“臣宁剡”这三个字却有些多余,大抵是专门说给她听的。

    江宛这才想起自己也该向昭王行礼:“妾身江氏,拜见昭王殿下。”

    “起吧。”福玉和余蘅异口同声道。

    江宛站直,依旧低垂着眉眼。

    余蘅若有若无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对福玉道:“今日天气甚好,我正想去郊外遛马,你杵在宫道上,这是做什么呢?”

    福玉得意地笑了:“和夫人一起去给母后请安。”

    余蘅微微挑眉:“那便去吧,若是请完安还早,便也去马场玩玩吧。”

    福玉:“那宁表哥进宫来是做什么的?”

    “陛下传唤,问了些军务。”他声音低醇,极为悦耳。

    江宛不得不说,就冲这个声音,她就有点动心了。

    “表哥虽不在军中了,父皇却依旧时时惦记着你,召你的时候比我还多呢。”

    “公主说笑了。”

    这又是一番暗示,福玉悄悄斜眼看向江宛。

    说完,余蘅和宁剡便离开了。

    见他们走得足够远,福玉一把握住了江宛的胳膊,摇晃道:“怎么样?”

    江宛摇摇头。

    福玉顷刻间满脸失望:“你不喜欢?”

    江宛怕惹急了她这一片真挚的媒婆心肠,忙道:“也不是,连话都不曾说过几句,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福玉便掰着手指数宁剡的好处:“少昀哥哥长得不差,脾气也挺好,年纪轻轻便有了旁人一辈子也求不来的功勋,而且接下来不会再去西北,况且非常洁身自好,和九皇叔可不一样,表哥从来不刦那些风月之地的。”

    江宛只是笑,不说话。

    “而且我上回在母后那里偷听到,其实惦记表哥的人也不少,譬如汪家那个娇滴滴的胖丫头,”福玉加重了语气,“表哥可是个抢手的夫婿,想和他做亲的人家多得很。”

    江宛假笑:“那我就不高攀宁小将军了。”

    “你们男才女貌的,怎么就是高攀了,若要说高攀,你配我九皇叔才叫高攀,”福玉嘀咕着,忽然又摸着下巴疑惑道,“只是九皇叔和表哥是素来不对付的,今日竟一道出来了,倒是很稀奇。”

    “对了,”福玉想起一出是一出,“还有更稀奇的呢,我听人说程琥跟李牍断交了,如今满汴京里都没人肯搭理李牍了。”

    这件事追根究底起来,大抵还是追溯到那日汝阳侯府的郭仓的生日宴,和宴上那场惊天动地的斗殴。

    江宛干笑一声:“公主真是交游广阔,无所不知。”

    “本宫可是汴京纨绔之首。”

    江宛毫不走心道:“看出来了,看出来了。”

    福玉推了她一把:“那你倒是看没看上表哥?”

    “这……”

    若说看得上,自然是看得上的,一表人才的,圣眷极浓,声音也好听。

    只是江宛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还是没法忍受被拘在内宅中,管着小妾,侍奉婆婆的日子。

    她沉默的时间有些长了。

    福玉噘着嘴道:“若不是我已经有了相平哥哥,哪里还轮得到你!”

    江宛对她笑:“公主说得对。”

    福玉对她的态度很不满意,一皱眉,却忽然露出坏笑来:“莫非是你不好意思?”

    那可真没有。

    江宛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只说:“皇后娘娘该等急了,公主,我是非去不可了。”

    “那好吧……”福玉道。

    等等,该不会皇后让她进宫就是为了与宁剡见一面吧?

    江宛忙问:“公主,应该不是您叫我进宫的,对吗?”

    “自然不是我,我也是听见母后让你进来,又听说表哥也在宫里,才想着让你们见一面。”福玉边说,边抬脚向皇后的晖凤宫走去。

    那说明皇后让她进宫,还是为了她求和离旨意的事。

    江宛放了心。

    一路到了晖凤宫,福玉却站在门口不肯进去:“母后见了我,又要催我绣嫁妆,她也不想想,难道我不亲手绣被面,相平哥哥就不娶我了?”

    江宛对她笑:“一定会娶的。”

    “对嘛,”福玉天真烂漫鼓了鼓脸,“我先走了。”

    她说着,对江宛摆了摆手,就大步离开。

    “恭送公主。”江宛屈膝行礼。

    再一转身,便看见了上次接她的宫女粟殷。

    见过礼后,她引着江宛进去。

    江宛忽然发现,院子里侍立的人多了许多。

    但她也没有多想。

    这回她安然跨过门槛,十分平稳地站在了皇后面前。

    “参见皇后娘娘。”江宛下拜。

    “免礼,赐座。”皇后道。

    江宛就挑了张椅子坐下。

    宫女端了茶上来后,江宛喝了一口,尝出是明前,宫里的自然是最好的,于是赞其清香,不同凡响。

    皇后自然也谦虚了一句,又吩咐宫女,包些茶叶给江宛带走。

    江宛含笑道谢,又说起茶具来。

    她不是不急,不过是因为正题只能由皇后提,而她是很沉得住气的。

    闲聊几句后,皇后也不吊她胃口,道:“这次宣夫人进宫,还是为了夫人上次所说的和离一事。”

    “请娘娘明示。”

    “本宫把此事告诉了皇上,”皇后有些为难道,“因本朝不曾有过先例,皇上也有所顾虑,若是贸然行事,怕是会出乱子。”

    “没有先例,那妾身便做这个先例好了,况且,妾身记得鉴元朝曾有一女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