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被盯上了,不然也不可能刚刚落成剪彩开工,这个叫让雷诺的家伙就巴巴的找来了。
问题是摘阿联酋的桃子无所谓,你法国人凭什么摘到中国腾飞的头上?
于是庄建业呵呵一笑,一句话直接就把让雷诺的鼻子给气歪喽:“你有我懂航空工业吗?一个不懂航空工业的业余人士,还是回去找几本专业书好好读读,啥时候能达到我的一半儿水平,再过来谈!”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联酋的卵蛋
让·雷诺听了庄建业的话,顿时就被气乐了。
说他是不懂航空工业的业余人士?这也就是庄建业说得出来,也不想想如果让·雷诺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又怎么可能坐到达索集团中东大区的副总裁?
恰恰相反,让·雷诺不但非常清楚行业情况,而且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望,没办法让·雷诺可是实打实的技术出身,早年参与过“超军旗”和F—1战机的研制工作。
之后在法国作战飞机天才设计师,也是达索公司的创始人马赛尔·达索的领导下,成为幻影—2000战斗机综合项目部主管。
凭着这份出色的业绩,让·雷诺随后出任法索公司技术研发部的主任,民用事务部的高级顾问,1994年达索公司为了增加对中东地区的销售,成立中东大区,让·雷诺作为精通技术和业务的高管被派往中东,担任中东大区的副总裁。
这样的人物说他不懂航空工业,无异于是薅着脖领子直接扇耳光。
让·雷诺能高兴才怪呢。
可庄建业却并不在乎,想用25亿美元就把价值近百亿美元的绿洲一号飞机总装厂弄到手,成为达索公司的海外工厂,只要是个懂行的人都干不出这么没品的事儿,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入股和投资,简直就是明抢。
一句不专业庄建业已经算是客气了,要是在国内庄建业甚至大耳刮子招呼。
让·雷诺气归气,心里其实也清楚,自己开出的条件实在是不符合行规,但也不准备退让,干脆就不再理会庄建业,直接把目光投向了阿卜杜拉亲王,那意思很明显,这事你这个大股东看着办。
阿卜杜拉亲王心里顿时叫起了苦。
他是万万没想到让·雷诺在庄建业面前依旧我行我素,用对付中东国家那套居高临下,横压中国腾飞;更没想到的是庄建业一样的头铁、寸步不让。
这你让夹在中间的他怎么办?
名义上他阿卜杜拉亲王的确是大股东,在TA航空生产联合体内投资了82亿美元,占有837的股份,按道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问题是TA航空生产联合体这个项目跟阿联酋投资的其他工业项目一样,钱是没少投,股份没少占,偏偏核心技术连个毛都没有。
他跟庄建业摆大股东的架子是合情合理也合规合法,问题是你摆架子是爽了,回过头庄建业就能将价值近百亿美元的绿洲一号飞机总装车间给停掉。
别人可能觉得危言耸听,阿卜杜拉亲王可是亲自去中国腾飞实地考察过的,在激光领域和部分材料领域以及专业设备制造领域中国腾飞的技术实力非但不差,而且还很强,只要在这方面卡住你阿联酋的投入巨资的生产线,真的是说打水漂就打水漂半点都不会含糊。
阿联酋斯有钱,可再有钱将近一百亿美元的投入也不是个小数,损失了也是会肉疼的。
至于得罪让·雷诺,阿卜杜拉亲王就更不敢了。
要知道现如今,阿联酋空军的主战装备几乎清一色的法国造,幻影5,F—1和幻影—2000撑起了阿联酋空军的一方天空。
尽管进入九十年代,阿联酋开始寻求作战飞机多元化,准备引进美国的F—16作战飞机,然而美国人的要价太贵不说,而且还得经历漫长的等待。
没办法谁让海湾战争让F—16一战成名,各个国家对此趋之若鹜,疯狂买入,想要弄到手只能是排队等待。
现状如此,阿联酋空军的情况也就不言而喻了,整个命脉就掌握在人家法国达索集团的手里,卵蛋被死死捏住了,你让阿联酋怎么敢动?
敢动一下,法国达索集团分分钟就能捏爆阿联酋的卵蛋,让阿联酋空军直接瘫痪。
还别不信,历史上达索公司类似的龌龊事可没少干,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在英阿马岛海战中直接断掉阿根廷的飞鱼导弹和超军旗攻击机,从而影响了整个战局的发展。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阿联酋能不深思熟虑一下?
所以两头得罪不了,又没法得罪,那就干脆让两双方的话事人见上一见,万一双方谈成了呢?
反正不管是中系的还是法系的,绿洲一号的总装厂是扎根在阿联酋的土地上,他们双方怎么争对阿联酋来说都不是坏事儿。
再不济还能让阿联酋,在某些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上压压价不是。
哪成想两人是一见面就火药味十足,完全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个时候让·雷诺更是生出了想把中国腾飞一脚踢开的架势。
阿卜杜拉这下就急了,真要是把中国腾飞踢开,将近一百亿美元的损失,达索集团到是不用承担,妥妥的全都砸在阿联酋的手里,因此哪怕再无奈、再委屈,阿卜杜拉要硬着着头皮出来说和:“哎呀呀~~庄先生、让·雷诺先生,您二位有话好商量,都是为了我们阿联酋航空工业的发展,和整个阿拉伯航空产业的进步,我对你们二位可谓感激不尽。
既然如此,二位为何不联起手来,把TA航空生产联合体做大做强呢,这样双赢的局面,我想也是二位希望看到的……”
很明显阿卜杜拉就是在和稀泥,如果能强强联手的话,双方也不可能一开始就这么剑拔弩张,事实上无论是庄建业也好,让·雷诺也罢,亦或是其他航空工业的业内人士,都很清楚,在航空工业领域里所谓的合作那就是一个悖论。
因为航空工业的属性就决定了,这是个垄断性极强的行业,也就是说一家航空制造厂无论有多少股东,只能由一家说了算,完全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姿态。
如此情况下,你让中国腾飞和法国达索,这两个在本国都极具个性的航空企业合作,就等于说是将两只饥饿大老虎关进了一个笼子里不杀个你死我活,分出个胜负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原因很简单,两家企业的风格理念和产品体系有着十分迥异的差别,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合作?
即便是合作,也是天天吵,日日骂,绝对的鸡飞狗跳。
送这个角度来讲,阿卜杜拉亲王这个稀泥和的很没水平!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进军海外
非但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而且还如同在竹竿上穿着肥肉的熊孩子,直接就把两只老虎给惹毛了。
不但要吃竹竿上的肉,还准备把作死的熊孩子也一口给吞了,当然既能吃肉又能吃熊孩子的只能是两只老虎中的一个。
分食在航空工业这个高度垄断性行业里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如此,双方的底线都不可能动,也就意味着互不相让。
对于中国腾飞来说,阿联酋是自己被域外某大国纳入xxx法案后,是除了泰国之后另一个重要的海外支撑点。
以此为基础能够辐射整个中东及北非地区,为未来中国腾飞,由腾飞集团的民用为主,军品为辅的销售战略,转型为军民并举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为只要中国腾飞借助ta航空生产联合体的投资在阿联酋站稳脚跟,就等于是把触手伸进了中东和北非,甚至东非地区也能够影响到。
尽管该地区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并不怎么样,很难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形成的庞大市场相比拟。
中国腾飞深耕这一地区,而不发力欧美市场似乎有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感觉。
问题是,欧美市场的确好,但对中国腾飞的壁垒也非常明显。
这么多年了,从二十三分厂开始,历经腾飞厂、腾飞集团乃至现在的中国腾飞。
在欧美市场卖的最好的整机航空产品就是八十年代的航空仿真模型。
至于其他的整机航空产品,包括起家的无人机,理论上来说都不是腾飞出产的,而是借助h公司等欧美所谓的代理商实现的。
至于有人驾驶飞机就更不用说了,至今都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想要在欧美国家销售想都不用想。
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腾飞在国内名气大,但在国际上籍籍无名的原因所在。
哪怕近些年在航空高端材料和航天专用配件方面做得风生水起,但这两个领域圈子太小不说而且特别专业,就算是做到了顶级水平,也没人知晓中国腾飞到底适合什么玩意。
更关键的是,这两样业务虽然利润不错,但盘子太小,增长前景有限。
当年腾飞集团的时候还能勉强当饭吃,现如今成立中国腾飞,这两个业务板块的业务增长率还不够消化几个新加入的航空厂和研究机构呢。
所以中国腾飞还得走出去,在海外拓展新业务,用庞大的海外市场供给自身的发展,最起码也要熬到国内市场被培育起来再说。
既然欧美市场进不去,那就干脆不去了,直接深耕基数更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下沉市场。
至于利润的问题,中国腾飞并不担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好东西那些发展中国家消费不起,低端另类高性价比的大众货还是没问题的。
若是其他航空制造企业估计很难做出改变,可对中国腾飞这个全能选手来说,做些高性价比的低端货简直就跟外星明的降维打击,真的是不要太简单。
不说别的,就拿这次中国腾飞参加阿布扎比防务展主打的一款无人机。
续航时间不过15个小时,四周旋翼布局,采用大量民用塑料和轻质铝合金件儿制造,从里到没有一点儿军用的样子。
可就是这么一个低水平的无人机却能够携带35榴弹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