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小麦笑道:“那要看你那位导师有没有这方便的专业水平了!”
“至少你的导师,对一些原始植物要有深切的认识,否则,即使你发给他了,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抛开了这个话题,程小麦对自己的爸妈说道:“我从伍爷爷那里出来时,正好遇到王奶奶了,她双手捧了一个罐子,估计是给伍爷爷送吃的了!”
钱红英听了,笑道:“这一对老人啊,不知道请个人出面,能不能将他们撮合到一起,相互也有一个照应啊!”
程土旺摇了摇头,说道:“以伍老那个性子,是不可能的事情。早先年多少人出了这个面,他都不答应。”
“伍老那圩区里没过门的女人没了,他已经对其他女人不会动心了!”
“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郑美丽听着没头没脑的,起了好奇心,不由得向钱红英问道。
钱红英这才将有关伍夫之与圩区里那个未过门的女人,以及与王奶奶的故事,一一说给她听了。
郑美丽听的一双美丽瞪得溜圆,惊叹道:“想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奇特的爱情故事?”
【作者题外话】:各位大大好,有喜欢乡土悠闲清流书的,请用您的银票支持一下哦,点击收藏,同时能够在评论区多多留言,因为这些都是有关本书的数据问题,也是给作者一种写作的动力!
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49章 斗鸭
两天后,程家前期腌制的一批板桥咸鸭蛋发送到了肥城。
这板桥咸鸭蛋,有专门定制包装盒包装的,上面印有钱红英的头像,下面有一行粗粗的行书:板桥咸鸭蛋,乡村妈妈的味道!
隔天,梁大头就给程小麦打来了电话,激动地告诉他,说那批咸鸭蛋一亮相,就被销售一空,酒店里的生意跟着火爆了起来,约餐的电话响个不停,那些住宅几乎都冲着板桥咸鸭蛋来的。
过了几天,这边又了一批咸鸭蛋过去了,梁大头又打电话来了,急道:“小麦啊,我们商量一下,照这趋势,我必须得开分店了,你老妈那边,能不能扩大生产量啊!”
“还是那句老话,我可以在股份上……”
“老梁,别扯股份那些没用的话了,”
程小麦连忙打断了他的话,“我老妈说过的话,我不想在这里重复了!”
“你所说的扩大生产,我可以和妈妈商讨一下。有一点我告诉你,腌制咸鸭蛋要有货源,可收购鸭蛋,出了水阳金宝圩,我们能不会收外面鸭蛋的!”
“你应该知道,板桥咸鸭蛋之所以与众不同,味道特别好,这与我们当地水质,和鸭食材有着很大关系。如果以外地鸭蛋填充到里面,肯定会影响品质。”
梁大头听他这么一说,在手机那边一个劲地点着头,说道:“好,这我也清楚,上次我到水阳那里的路上,仔细观察了一下,金宝圩面积挺大的,这养鸭的应该不会少的吧?”
程小麦说道:“这要看养鸭大户了。这样吧,我先查一下在圩里有多少养鸭大户,然后再征求一下老妈的意见,到时我再回复你!”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梁大头开心地说道。
他知道有了程小麦这句话,事情应该会有眉目的。
和梁大头通话结束后,程小麦韩青松的电话,问道:“青松叔,你在什么地方,我想找你有点事!”
从手机那边,很快传来韩青松的声音:“小麦啊,我就在沙湾,今天没有出鸭,如果你有空,过来玩,这里有最新的蛋黄虾子饼吃,还有热闹看!”
“哈哈,有什么热闹看啊?”程小麦笑着问道。
韩青松故意卖关子,说道:“你过来就知道了,错过了这个热闹,你一定会后悔的!”
“好,我马上过来!”
程小麦收了手机,朝蹲守在自己身边的黑皮,一挥手说道,“跟我走,带你吃蛋黄虾子饼去!”
一定说有蛋黄虾子饼吃,狗爷立即就知道要往什么地方去了。
想到那美味的蛋黄虾子饼,忍不住流出了口水。
它身子一纵,就像脱弦的箭,四爪翻飞向前射出去了。
一直跑出了村,黑皮这才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迫不及待了,赶忙刹住四个爪子,回过头来,歪着脑袋,看看主人跟上来了没有。
程小麦跟上来了,朝它挥了挥手,说道:“别跟我假撇清了,瞧你狗嘴里流的口水,晓得你急了,你先过去吧!”
有你这么打击狗的么?
狗爷虽然心怀不满,但还是一溜烟地往沙湾反向赶去了。
黑皮跑得飞快,不大一会子,就赶到了沙湾。韩青松正在油炸蛋蛋黄虾子饼呢,看到黑皮到了,从盘子里拿出一块,扔了过去:“黑皮,接住!”
黑皮纵身跳了起来,在半空中叼住了那块蛋黄是子饼,来了一个漂亮的空心跟头,这才落了地,吃了起来。
一边吃着,一边寻思着,早起的狗爷有美食吃,古狗诚不欺吾也!
坐在韩青松身边的两个精瘦汉子,在看到黑皮顽皮的样子后,同时放声大笑,其中一人说道:“这狗被调教得不错,挺逗的啊!”
韩青松笑着说道:“老丁,刚才我不是向你们介绍了程小麦嘛,这黑皮就是他养的,它到了,他一会也要到了!”
这个被称作老丁的人,名叫丁水生,是圩区杨泗村人,和韩青松一样,是个放鸭大户。
另一个汉子名叫刘双抢,是圩区雁翅村人,同样是放鸭大户。
由于长年在外面日晒雨淋,这两人都和韩青松一样,长得十分精瘦,皮肤呈现古铜色,一举一动,身上的肌块显得绷硬。
在水阳圩区一带流传了这么几句顺口溜:
莫要小看放鸭郎,
十个有九是彪悍,
手上脚下硬功夫,
一人能敌三个汉!
那意思是说,又由于放鸭人常年与鸭溜子打交道,都练就了十分敏捷的动作,别看他们不是练家子,要论起手脚功夫,一般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听韩青松再次提到程小麦,刘双抢赞佩地说道:“青松,上次我看你发的那个视频,这程小麦玩鸭溜子,简直就是一绝!”
丁水生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不是我亲眼见到那个视频,我真不敢相信,一个从没放过一次鸭的人,能够从古人的一首诗中,悟出踩鸭溜子的本事,这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啊!”
刘双抢挠着头发,说道:“我真搞不懂啊,这从古人的诗中,怎么能悟出玩出踩鸭溜的能耐呢?”
闻言,韩青松呵呵一笑,说道:“这就是天份问题了。你们也应该晓得吧,小麦可是我们水阳这一带有名的状元郎啊,多少代才能出现一个啊!”
丁水生再次点了点头:“对的,青松说的有道理,是这个道理!”
韩青松笑道:“老丁,双抢,这次有小麦在场,看来这次斗鸭游戏,我是指定赢定了!”
他所说的斗鸭游戏,是水乡放鸭人之间的一种常见娱乐活动,也就是将鸭分成组,列成阵势,进行破阵。
如果破阵成功,破阵一方就赢了。
过去,斗鸭和斗鸡斗蟋蟀差不多,单对单,比的是狠劲和凶悍。
这种在水上列阵、破阵,难度大多了,这不仅要考验到鸭的团队精神,还有养鸭人对鸭调教的工夫,在面临实战时,能不能一切听从指挥。
此时,刘双抢听了刘青松的话,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你的意思,这程小麦不仅会玩鸭溜子,难不成连斗鸭也会?”
韩青松信心十足地说道:“我没见过小麦玩过斗鸭,就像我从来没见过他踩鸭溜子一样,但我总感觉只要他能够助我一臂之力,你们是没有胜算的!”
丁水生哈哈大笑,说道:“青松,你这可是太过自信了吧?”
“你我放了这么多年的鸭,应该知道,玩斗鸭,全靠对斗鸭的训练,还要看这些鸭的强悍和机灵劲。”
“程小麦玩鸭溜子的确非常的厉害,可他与鸭极少打交道,特别在家禽中,鸭是相当温顺的,如何激发鸭的斗志,他未必能够懂得其的诀窍。”
“你想让程小麦在斗鸭上取得绝对的胜算,你青松老弟是不是想得有点过头了啊?”
第50章 团队精神
经丁水生这么一说,韩青松也觉得自己的确是想得太多了。
毕竟,这玩斗鸭不同于踩鸭溜子,那要在训练鸭子的同时,与鸭产生一定的感情,并能让鸭统一听自己的指挥。
当时程小麦踩鸭溜子,能吸引那些鸭子呈漩涡式围着他转,这主要原因,还得得力于那只鸭溜子。
那些鸭子早已经习惯于跟着鸭溜子转圈了。
程小麦从没有参与过训练鸭子,自己的那些鸭子,又怎么可能会听他的指挥呢?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正说的起劲时,程小麦两手插在裤腰袋里,施施然地赶到了。
韩青松一眼看到程小麦时,笑道:“小麦啊,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我的两个好兄弟!”
他指着丁水生和刘双抢,向程小麦介绍道:“这个是你水生叔,杨泗村的;这个是你双抢叔,是雁翅村的。他们和我是同行,都是放鸭的。在金宝圩里,也就我们三个放鸭大户!”
“水生叔,双抢叔,你们好!”
程小麦赶忙向二位鞠躬。心说,这真是太巧了吧,自己赶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向韩青松打听圩区内还有哪些养鸭大户,想不到三位水上放鸭的高手,都聚到一起了。
丁水生和刘双抢也忙不迭地向程小麦还礼。
程小麦曾经是这一带轰动一时的状元郎,他们两人早闻其名的。原以为这个状元郎性子应该很傲气的,可想不到连一点架子都没有。
尽管韩青松在前面给他们做了介绍,可在他们两人看来,毕竟程小麦和他是一个村子的,关系又不错,未免会有“护短”的现象。
现在一见,完全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