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微微低头,看向小寻,这小男孩的嘴真是毒,她只不过觉得没有必要告诉谢安澈自己的名字,反正不会再遇见的人,告诉他名字又能如何。
“小寻,回去以后罚你抄写诗经两遍。”谢安澈觉得没所谓,人家不想告诉自己名字,他也不会再问。
小寻立刻双手捂住了嘴,一脸要哭的样子,他不想回去抄写诗经,而且还是抄写两遍,天啊,这手会废掉的。
这一路上,十三就没有再开口说过一句话,只是安安静静的看着前往的路,她脑海里挤满了从小到大的记忆。
这里是重建的旭国,而且旭国的边疆不断扩大,不断吞并其他的小国,已经很快要和峁国一样大了,再大些就比庆国还要大了。
旭国此举让峁国和庆国看着都有些不悦,这天下太平了百年,其他小国为求生存,每年都会进贡给峁国和庆国。
虽说旭国吞并的那些小国,并不在峁国和庆国的庇护中,但多少还是让他们不满。
十三这次的身份是个普通打鱼的渔女,住在旭国沿海一带,那里常年有海风吹过,风中夹杂着咸咸的海味,还有一丝腥味。
这里位于她的家,好像有些远,她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会来这片山林,还是先回家了,再慢慢想吧。
到了山林的出口,谢安澈伸出手示意十三扶着他的手下马,她犹豫了不到眨眼间,便痛快的将手放到了谢安澈的手上。
下了马,十三向谢安澈作揖,再次说了句感谢的话,便转身往东南方向走,她身子已经好很多了,不会再突然腿软。
“公子,那东南方向都是沿海的渔村,那姑娘应该是渔村里的渔女。”此时一名身穿夜行衣的男子,蹲坐在谢安澈左上方的树干上。
其实从谢安澈遇到十三时,这名男子就一直在树上,尾随了他们一路。
“需要属下去调查一番吗?”男子见自家主子没什么反应,又问道。
“不必了,以后我们不会常来旭国,就当今日只是做了一件好事,无需自作主张去调查。”
谢安澈的语气和神情,和方才面对十三时,完全又是另一个样子。
十三几乎一直走到了天黑,才回到她的小渔村,此时村里的人都已经在家休息了,家家户户也没有在外点灯的习惯。
一路摸黑凭借着身体对这个地方的熟悉,她回到了自己家,记忆里,她的爹娘在她八岁时出海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大家都安慰她,说她爹娘有福气,被海神请走了,她迟早有一日也会见到海神,也会和她爹娘团聚的。
现在长大了以后,就明白了这些安慰她的话真正的意思,她的爹娘不会再回来了
家中清冷的很,她肚子有些饿了,烧了水,煮了两个鸡蛋,吃完,她便躺在床榻上,傻傻发呆,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
“以丹呀,以丹丹丹你回来吗?”天刚亮,就有人在她家外喊,这声音是秦婶在叫她。
十三坐起身,从现在起她叫丁以丹,是这个渔村的渔女,现在准备出海去打鱼,不对,出海打鱼都是村子里男人们的事情,她们只需要做渔网就行。
“秦婶,我昨夜就回来了,今日这么早就要送他们去打鱼吗?”丁以丹打开门,她昨夜就没有换下衣服,穿好鞋就来开门了。
“是呀,村长说今日是个极好的日子,出海打鱼可能会有大丰收,他们听了就赶紧早早起来,准备好家伙,我们也快些去吧。”
每次有大阵仗,或是集体出海捕鱼时,全村的人都要到海边,为出海的人送行,并祈祷他们能平安归来。
赶到了海边,丁以丹看着那些要出海的人,和家人拥抱告别,她便想起八岁那年,她娘和她爹出海时,一家三口短暂的拥抱在一起。
谁曾想,那竟会是她与爹娘最后一次的拥抱,最后一次
“丹丹,海的那一边听闻是强大的庆国,听说庆国的药谷有神医在世,我想带二丫去庆国药谷治病。”
秦婶看着海的那一边尽头,喃喃自语的说道,二丫是秦婶的第二个孩子,秦婶第一个孩子出海之后,便没有再回来。
想必也是见到了海神,被海神留了下来,秦婶会有一天见到那个孩子的。
而秦婶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小名叫二丫,大名叫秦雨希,现今五岁,在她三岁那年浑身发烫,秦婶没有察觉,导致二丫从此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力。
听闻庆国药谷的神医,能治好这痴愚之症,秦婶这两年省吃俭用,为了攒下去庆国的银两,丁以丹都看在眼里。
“秦婶,二丫的病定会治好的。”安慰的话,丁以丹只会说这么一句,其他的,她觉得说出来都是徒劳。
旭国要到庆国需要走水路,也就是坐船才能到,到了庆国还要用小半月的时间,找到那传闻中的药谷。
现今庆国的药谷,位置十分难找,能找到的都是和药谷有缘,无缘的那些人,这辈子都找不到药谷的入口。
秦婶的希望其实很渺茫,就算她到了庆国,二丫也没有那个体力陪她找到药谷的入口,那可是就连庆国人自己都难找到的药谷。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转眼又过了三年,秦婶终于在七月时,攒够了去庆国的银两,丁以丹不放心,也跟着上了去庆国的船。
这船要坐三四天,二丫一路上哭闹不停,嘴里一直喊着要回家,丁以丹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都无法让二丫停下不哭。
“二丫,你看,那海里是什么在游呀~”丁以丹勉强能抱起二丫,让她眺望海面,有不少的鱼游过。
快穿神的还愿
第210章 乐凌香
坐船将近四日,终于抵达了庆国海岸的港口,这里人来人往,是丁以丹不曾见过的热闹。
在下船的时候,秦婶紧紧牵住二丫的手,一步步踏入了庆国的地界,丁以丹则是跟着她们身后,视线时不时就要往二丫身上看去。
这里的人,是真的多,有吆喝卖鱼的,有过路来买鱼的,更多的是那些刚下船的商队,他们是来庆国运送东西的。
每一个人都在保持距离,生怕谁挨着谁了,毕竟两侧掉下就是深不见底的大海,这要是有个万一,掉下去就难说了。
好在秦婶牵着二丫稳稳的过了这桥,丁以丹紧跟其后过来,周围的景色和人越来越多,她们首先要开始打听药谷怎么走。
“请问一下,这位大哥,去药谷要往哪个方向?”丁以丹直接问了一位卖鱼的小摊贩,给了他一点碎银。
“姑娘一直往南走,进入一个大森林,药谷就在那里面,只是从这儿到那个大森林可是要花上将近小半月的时间。”
来问药谷在哪里的人,都是为了去药谷看病的,意图十分明显,这小摊贩压根就不用猜,也知丁以丹去药谷做什么。
“大哥,冒昧再问多一句,药谷真的只能碰运气才可找到其入口吗?”丁以丹余光看了一下身侧的秦婶,她正在安慰二丫。
所以她问这句话时,尽量压低了声音,不想让秦婶听到。
“我们庆国人自己都不可能找到药谷的入口,姑娘,我劝你还是不要去找药谷的好,庆国其他的大夫也都是极好的,看病也可以找他们。”
小摊贩看着丁以丹一脸焦虑,出于好意,他劝丁以丹还是不要去找药谷,这药谷的入口曾经有人去找过,花了十日的时间,都没找到。
“多谢大哥你的好意,我们是从旭国来到庆国的,就是为了找到药谷,给我小妹治病,叨扰大哥你了。”
丁以丹向小摊贩表示感谢,随后带着秦婶和二丫一路往南走。
半月的时间有多久,丁以丹不知道,她只知,身边的二丫听话了不少,乖乖的被秦婶牵着。
这些天,她们三人时而跟着商队走,时而脱离商队,单独三个人走着,有时候要露宿在野外,有时候吃不上东西。
带来的盘缠,虽然足够多,吃食却是远远不够的,加上二丫正在长身体的年纪,偶尔还要挑食,这不吃那不吃。
更糟糕的是,秦婶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状况,幸好丁以丹发现的早,将发烧的秦婶带到了附近的镇子里,让大夫为其看病。
二丫虽然只有三岁的心智,但她好像知道自己要照顾秦婶,一直都乖乖守在秦婶身边。
丁以丹忙前忙后的,去打了盆水来,庆国这里的大夫请来实在太贵了,是她一个普通渔女所不能承受的。
二丫拉住了丁以丹的衣袖,两眼蓄满了泪水,只要眨一下,这泪便要流落下来。
“怎么了吗,二丫,你娘亲现在身体不舒服,你要乖哦,待在你娘亲的身边,不要离开,知道吗。”丁以丹要下楼去换水。
住客栈的银两是由丁以丹出的,这是她全部的积蓄了,却也只够她们三人住两日。
换了一盆水,丁以丹回到房内,发现二丫趴在床塌边睡着了,她从包袱里拿出一件比较薄的外衫,披在了二丫身上。
正巧秦婶醒了,她很是疲惫,看着丁以丹的眼神充满了感谢。
“丹丹,要不是你一路陪着我们母女俩,我怕不是早已死在了路上。”秦婶想这一路没有丁以丹陪着,她不可能一个人带着二丫走那么远。
更加不可能找到传闻中的庆国药谷了,现在距离那片大森林还有好远好远的路,她这身体不知能否到那
“秦婶,你这说的哪里话,我从小就没了爹娘,要不是您愿意来照顾我,给我吃的,我早就在八岁那年死了,要说谢谢的人,是我。”
丁以丹的心里,一直都记着秦婶对她的好,八岁失去爹娘,村里没有人愿意照顾她,唯有秦婶,对她伸出了手,问她饿不饿,还说以后饿了都可以去找她。
两个人都想起了往事,在渔村,村民都认为是丁以丹克死了她的爹娘,所以才没有人愿意去照顾她,生怕下一个死的是自己。
而秦婶和丁以丹的情况很像,她的丈夫也是死在了海上,而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