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停顿了一瞬,漠然的目光凝视着前方的十二位五境宗师,淡淡道:“这是一场必死的局面,你们心中应该清楚,此事过后,大唐依旧是大唐,在吴王的领导下会走向更加强盛,你们没必要死在这里。”
如非必要,皇后不想杀了眼前这些人,因为他们都是大唐的五境。
修行到宗师之位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都极为庞大,而且五境宗师并不单单只是努力就能够修成的,更多的还是要看天赋。
如果这十余位宗师全都死在了这里,对于大唐的地位来说也有着很大的打击。
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的话,她并不想杀人。
李安之拔出了腰间长刀,没有说话。
应子安手持长枪站在李休身侧。
身后十位五境宗师缓缓地漂浮到了天空之上。
皇后沉默了下来,她了解唐人的骄傲,知晓这就是他们最终的选择。
她偏头看向了李休,李休的地位很独特,如果能够真的辅佐吴王的话,那么大唐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安定。
“这是你父亲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国家,相信你也不希望它就此沉沦下去。”
李休抬头看着她,淡漠的目光对视着,他认真道:“如果这个国家不能够继续骄傲下去,那么莫不如走向沉沦,勾连外敌是大忌,皇后过了线,那就没得谈。”
皇后看着他,不再说话,她自己很清楚,此事过后这个骄傲的国家和人民会陷入飘摇风雨当中,但她有信心能够重整河山。
李休也不在说话,沉默着坐了下去。
磅礴的大阵之力倾轧而下,十二位宗师都是觉得浑身一沉,庞大的压力镇压而下。
李休闭着双眼,鲜血自皮肤表面渗透而出,滴滴血珠朝着天空之上缓缓飘起。
在血珠彼此相互连接之处出现了一个图案,那像是一条龙。
磅礴大阵之力缓缓消退,李休皱着眉,应子安守在他的身侧。
其余十一位宗师飞身而上。
如果大厦已倾,那就让这濒临破碎的山河彻底消失,伴随着唐人的骄傲泯灭下去。
第三十三章 守城
东宫之内,感受着从皇宫深处传来的强大波动,李弦一走出了殿门站在石阶之上抬头望着,从这里能够看到凤仪殿上空的模样,在那里的天空当中屹立着二十一位五境宗师,彼此交手,一方天地为之震荡。
皇后并没有动手,只是站在下方看着盘膝而坐的李休。
应子安站在李休身前,李休闭着眼,鲜血汇聚成丝线从身上流出在头顶之上汇聚成龙气。
陈彦彦站在李弦一身侧,轻声道:“太子殿下临死前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话很大不敬,让四周的百官们皱了皱眉,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这时候自欺欺人无疑是很愚蠢的行为。
杨飞鸿也站在他们身侧,并没有开口,他乃是大唐的首辅,手中所掌握的力量虽然不如齐秦,但也是一尊庞然大物,只是到了现在纵使再如何庞然大物也只能是黔驴技穷,没有任何的办法。
李弦一微眯着眸子,苍白的面色就像是一张白纸,现在他的走路都很困难,身子蹒跚,仿佛一阵大风吹过就能够将其吹倒。
陈彦彦的问题很值得思考,其实每个人都想过自己活在临死前做一些什么事情,想的很全面,去见什么人,去说什么话。
只是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你的想法会变成什么模样自己才最清楚。
李弦一想了想,然后转身回到了屋子里:“斗个蛐蛐儿,我这辈子都没斗过蛐蛐儿。”
陈彦彦惊讶道:“国破山河的时候,太子殿下死前最想做的一件事竟然是斗蛐蛐儿?”
李弦一脚步不停,反问道:“那国师大人死前想要做什么?”
陈彦彦笑了笑,说道:“我想陪太子殿下斗蛐蛐儿。”
李弦一的脚步顿了顿,而后继续往里走着。
杨飞鸿始终没有说话。
百官们彼此对视,苦笑摇头。
京城里的人在做京城里的事情,长安外的人也在做长安外的事情。
自南桥边军退守徐州城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余日的时间,徐州城是一座雄关,身为南境通往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他的地理和政治位置决定了徐州城的雄伟值得赞叹。
南桥边军的损失很严重。
最精锐的北地三率,平镇军,长安亲军,陷阵营全部战死。
如此庞大的损失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尤其是北地三率被誉为自地狱归来的修罗,他们所凝聚的军魂类似于不死,只是类似不死终究不是真的不死,面对人数几乎万倍于己方的敌人,北地三率尽数战死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本可以选择后退,但却没有后退半步。
千万大军兵临徐州城下,场面之壮观使人震撼,言语完全无法形容那种感觉,一眼望去直到地平线之后都是整齐的人头,胆子小的面对如此阵仗,休说提刀抵抗,甚至敢不敢站在城墙上都是一个问题。
荒人的大军在不停的攻伐着徐州城,十余日的时间已经杀上城墙数次,只是每一次都被唐军悍不畏死的给击退了下去。
鲜血染红了城墙青砖,披上了一层让人心惊的暗红色。
无数人踩踏着遍地尸首铺就而成的道路往前行走,鲜血汇聚成了河流,渗透到了地底深处。
在徐州城外的地面上,原本坚硬的土地现如今只要用脚轻轻踩踏就能够涌出鲜血,那是被无数生命浇灌而成的土壤。
铁血的氛围萦绕着整座徐州城,百姓们无法上城厮杀,但却在后方尽全力的帮助着整理后勤,照顾伤员。
好在从三圣山脚下来到这里的医者足够多,救死扶伤不在话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唐军将士的死亡。
梁小刀站在墙头上张望着远处正在造饭的荒人大军,这是一天里难得的平静时刻,他的面色很凝重,目光当中充斥着冰冷和杀意,但眼下敌众我寡,纵使心中杀意再如何强盛,也无法释放出去。
如果单单只是千万荒人大军也就罢了,守在徐州城的唐军也有三百余万,三比一的兵力差距梁小刀有信心能够一直坚守下去,甚至寻找机会主动出击,用奇兵反败为胜也未尝没有机会。
但那还有数十位的五境宗师。
庞大如同山海的压力在时刻警告着他不能轻举妄动,眼下的徐州城就像是海浪当中的一叶扁舟,动辄就有倾覆之危。
“我们还能守多久?”
徐盈秀走到了梁小刀的身侧,轻声询问。
梁小刀淡淡道:“能守多久便守多久。”
徐盈秀点了点头,二人站在城墙前,扑面而来的全都是刺鼻的血腥味道。
徐州城最多还能守二十日。
这已经是极限,如果守城的不是梁小刀,或许用不上十日便会被破掉。
范无垢也走了过来,他扫了一眼徐州城前的荒人大军,面上倒是没有什么惧怕之色,只是有些无奈,如若不是妖后祸国,这些乌合之众就连踏破小南桥的能力都没有。
他看着梁小刀问道:“徐州城虽然雄伟,但是敌军数量太多,围城而攻,防守起来很是费力。”
每个城池都有四个城门,徐州城自然也是如此,荒人大军分成四个军阵同时攻伐,让徐州城守军应付起来颇为头疼。
而且攻打每个城门的军队实力都不相同,这一次东门的强,你需要调人驻守东门,下一次就是西门的强,总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攻伐之术。
梁小刀说道:“敌军数量的确庞大,但有些时候数量庞大未必就真的占据优势,徐州城就只有这么大,千万荒人不可能一拥而上,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于我们的人需要休息,而他们可以将人分为两批,昼夜不停地进行攻伐。”
“传令,防守战术维持不变,另外抽调三百名游野修士作为尖刀巡视城防,随时补充到各个战线,禁止出城迎敌,我们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尽最大的可能去防守,多一日便算做一日。”
梁小刀的双手撑在城墙上,浣熊蹲在他的肩膀。
该做的部署在这段时间里都已经做好了,梁小凉之所以擅守就是因为他拥有一双能够洞察一切的眼睛,他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敌方军阵的破绽在哪里,能够完美的把控调度攻防时间。
他的目光凝视着前方的荒人大军,那双眸子如磐石一般坚定。
第三十四章 道理永远比生死重要
大唐是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有很多人,每个人都在做每个人的事情。
压抑沉重的气氛下百姓们在孜孜不倦的整理着后勤,确保通往徐州城和北地的物资能够准确无误的抵达,教书先生们在授课的时候总会走神,双脚站在学堂之内,心绪却早已经不知道飘飞在了哪里。
出奇的课堂里竟然没有人在打闹,学生们同样是皱着眉头,如同嚼蜡一般的读着那些圣贤书,他们也想上战场,奈何凭借自己的实力实在是有些杀贼,无力回天。
到了结课的时间先生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后便走了,弟子们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家,傍晚时候三五成群的聚在了一起。
第二天,先生没来授课,但却没人知晓。
因为弟子们也没有来。
这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背上行囊朝着徐州城快马而去,当地的知县上头的郡丞等都想要派兵支援,但却全都被崔崖思压了下去。
徐州城的守军已经足够,再多也没有意义,最终还是要看长安城里的胜负。
崔崖思在不停的经营着大唐东方,将原本就是铁桶一块的东方经营成了一个几乎独立的小国家,他在做最坏的打算。
如果李休等人失败了,那么他就会率兵而起,不会承认吴王和皇后的统治。
崔崖思远望着长安城,而后收回目光看向了北地和南雪原的方向,喃喃道:“长安之危已成定局,不知你们那里该当如何。”
他口中的你们自然是前往雪国皇宫和南雪原上的那些五境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