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远望叹了一声,“本府也想到钦天监了,但远水解不得近渴呀!何况现在连门都出不去,本府到这儿来都走得辛苦,更别提上京了。就算京城那边有消息要往赤云城传,怕也得传个一年半载的,等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唉,指望不上。”
“那知府大人想指望申府什么呢?”老夫人王氏问苏远望,“申家就是商户,捕鱼还行,捐赠个私塾这样的事也能帮着大人您办了。但要说分析天象就……太难为我们了。”
“老夫人多虑了。”苏远望对申家还是很客气的,“本府也不是想让您二老分析天象,咱们就说说这无岸海。无岸海已经上冻了,且越冻越远,海仙镇上所有渔户都无法出海,已经回到城里来住。申家是最了解无岸海的,所以就想听听你们对这个事儿怎么看,也分析分析,到底是天降大雪影响了无岸海,还是无岸海有异动,影响了这天气。”
申家二老对视一眼,然后就听申老太爷说:“我们申家虽说能在海里行船更远一些,也运气好捕到几次大鱼,但要说对无岸海有多了解,那也是不够了解的。唉,这天底下,有什么人能了解无岸海呢?那片海域是这片大陆上已知最大的海域,海上终年都被迷阵困着,谁也摸不清楚路数。甚至就连那些迷阵是什么人设立在那里的,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数千年前夜无岸前辈设立的,也有人说是后来的修灵者们设立的,还有人说无岸海里的迷阵是自己形成的,跟什么人都没有关系。总之就是复杂,而越是复杂的事情,就越是没法猜测,传说越多越迷惑咱们人类的脑子。
所以说,知府大人要让我们申家来分析,我们也的确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您既然来了,申家也不能让您白来一趟。这样吧,这两日我们家里合计合计,老夫亲自往海边走一趟,去看看海边究竟是个什么情况。看过之后再到府衙,跟大人您报告。”
“哎哟,那可太好了!”苏远望乐坏了,“只要申老太爷您愿意走一趟,那就是咱们赤云城的希望啊!到时也不劳烦您到府衙去,本府过来,本府到申家来。”
离开申府后,随行的一个仆从跟苏远望说:“那申家人也太傲了,大人您是知府,可在他们面前低声下气到那般,申家人居然也都受着了,他们以为自己是谁啊?”
苏远望叹了一声,“没办法,谁让他们申家对无岸海最了解呢!边关难守,虽说赤云城南面是海,不跟别国交界,但就是这片无岸海,它就是全天下最不确定的一个存在。本府在赤云城驻守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间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就怕无岸海出事,就怕起大啸。
海仙镇上的渔民虽说都有行船经验,但也都是拿命去搏的,哪年不死几个人,可你听说申家死过人么?他们从来都是出最远的海,捕最大的鱼,行最平安的船,也开最高的工钱。
你要说这里边儿什么原因都没有,本府不信。凭什么别人都不能走的海路他们能走?凭什么别人都怕的海阵他们不怕?不过这一家有一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每家也都有点儿祖传的本事。就像京城应家,一家子都是能工巧匠,天底下没有人做首饰和机关能做得过应家的。
但你能去问应家人,你们家为啥做得好么?就像你能问点心铺做点心的秘方么?
所以啊,人家不说,咱们也不能逼着人家去问,那不是抢人财路么!就只能跟他们合作,求着他们去给打听打听。反正除了本府姿态放低一些,多往申家跑两趟之外,也没别的损失。
眼下正闹天灾,本府没有别的心思,就只想平平安安地把这场天灾给熬过去。”
小仆人点点头,“大人要不觉得委屈,那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您说得也是,眼下闹天灾,没有什么是比能挺过这场天灾更重要的了。今日城里又死了六个人,全是冻死的,官府已经尽力去救助那些无家可归之人,牢房都改成了临时的避难所,让那些要饭花子先住进来。可也总有照顾不到的,还有年纪太大熬不下去的。这场雪啊,真是太要命了。”
申府,苏远望走了有一阵子了,申老太爷和夫人王氏还在前堂坐着,谁都没有动的意思。
下人们小心翼翼地上茶,再小心翼翼地退出去,直到前堂再没有人进来,王氏这才开口问了句:“你真的要到海边去看吗?其实去看了也没用,海里什么情况、有什么东西,再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了。只是要说无岸海连动了天地风雪,那我是不信的。雪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海里的事怎么可能影响到天上去?”
申老太爷看了她一眼,冷哼一声:“妇人之见!”
“我怎么就妇人之见了?”王氏不服气,“天上下雪是天灾,海里有事是海难,从来也没听说天灾和海难能整一块儿去的。要不你说说,你怎么看?”
申老太爷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道:“海里那东西厉害,它到底有多大本事我们谁都摸不清楚,说能翻天覆地也是有可能的。几百年了,申家也不是没见识过它发威,甚至前年去给它送食物的时候还听它说过,总有一天要让这天地变个颜色。你瞧瞧现在,不就变了么!”
他伸手指向门外,一片白茫茫雪地,老夫人一时间也茫然了。
“难道说变个颜色,就是指变成这样么?那它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让大雪盖住所有城镇?冻死所有人?那样对它有什么好处?还有,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们申家也没活头啊!”
她咳了两声,又叹气道:“咱们是老了,可孩子们都还年轻着,他们总得活下去。”
“所以我说去看看。”申老太爷说,“我到海边去看看,为的不是替苏远望打听什么,为的只是见一见那个东西,听听它怎么说,同时也替申家说点好话。不管怎么说,几百年了,我们每隔两年就要喂它一次,那也是有情分在的,它总不能吃了我们的,还要把我们跟那些平头百姓一起弄死。何况这原本就是一场交易,说好了我们喂它四百年,它就帮我们报了祖先的仇。如今算算,可不正正好好就是四百年了么……”
第749章 用孩子去喂鱼
申府的一处小院儿里,一个小男孩儿刚开始学走路,正由丫鬟牵着在屋里练习。
屋里烧着炭盆,倒是挺暖合,但孩子的娘却是一脸愁容地坐在一边,怎么都提不起兴致。
边上侍候的婆子就问她:“丹姨娘这两天怎么总是愁眉不展的呢?可是有什么心事?”
那丹姨娘就说:“也没什么心事,就是愁外头这雪要下到什么时候。本来赤云城气候最好,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外面玩,我们小宝在院子里练习走路,能学得更快吧!”
婆子一听说是为了这个事,便也叹了气道:“谁说不是呢!好好的天气突然下雪,弄得人心惶惶的。好在咱们府里鱼多菜多,天气冷了正好把鱼都冻上,够吃小半年呢!再怎么着半年之后风雪也得过去了吧?没事儿,饿不着,也不能耽误小少爷长身体。”
丹姨娘听着这话,心里就更难受。她发愁根本就不是因为天气,申家是富户,粮菜肉这类的东西都有很多存余,家里光是储菜的地窖就有六个。
何况申家是打鱼的,家里鱼更是多得吃都吃不完,天气好的时候就晒成鱼干方便储存,天气冷了就直接整条的埋雪里冻上,吃的时候直接放锅里炖。总之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饿肚子。
她愁的是另外一件事……
她是申家三老爷的小妾,名叫许丹,今年十九。三老爷申暮羽岁数也不大,将将二十五。
申家是赤云城叫得最响亮的家族,数百年旺族了,在这一带只要一提申家,就没有人不知道的。所以即使申家男人都会娶很多房小妾,也依然有人愿意把女儿嫁到申家来。
虽然只是个妾,但申暮羽对她挺好的,事事关心,性子也温和,甚至还会照顾她娘家的父母和兄姐,她很中意自己的丈夫,所以才嫁进门两人就有了孩子,养到如今,孩子也满十五个月了,马上就可以松开丫鬟的手,自己走路了。
孩子肉嘟嘟的,白白净净,长得很可爱,申家有规矩,孩子三岁以前都不取名儿,说好养活。满了三岁才会有正式的名字,再正式向官府报备,上赤云城的户籍。
所以她这孩子目前也就只有申家人知道,官府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孩子的存在。
申暮羽有很多小妾,许丹是第九房。申暮羽上面的两个哥哥更夸张,每人都娶了近二十个妾室,且在外头还养着不少外室。家里的正妻从来不管,也根本就管不了。因为这申家的传统,不只这三位老爷,就连上面的老太爷,在年轻的时候都娶了二三十个女人。
但留下来的孩子却不多,到如今男丁也就只有老夫人王氏生下的这三个,另外还有两个庶出的女儿早已经出嫁,再多的就没有了。
所以外界都传,申家男人之所以娶那么多女人,是因为他们申家的孩子都活不长,,没几岁就会夭折,所以他们得多娶多生,以盼着能有更多健康的孩子活下来延续香火。
可即便这样,最后能活下来的孩子也少之又少,申老太爷那一辈就是个例子,活到成年的就只剩下他。好在他下面存活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算是申家这些年来人口最多的一代了。
也不是没有人怀疑过为何申家的孩子总夭折,甚至官府都查过,可惜查来查去也没有什么结果。后来有一个大夫说,申家其实是有一种遗传病,命里带的,谁摊上谁活不长。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得上,就有的能被遗传,有的不能被遗传吧,就看谁命好了。
自那以后,便也没有人再说申家什么,反而还同情起来,都觉得申家人实在太可怜了。
至于为何明知有遗传病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嫁到申家去为妻为妾,还给申家人生孩子,那这个就得说申家人的长相了。申家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