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三天之后
杨嘉就带着解决方案来到了张海的办公室。
“老板,养猪场进军省外的具体计划我们已经做出来了!”看到张海后,杨嘉立马将报告递到桌上。
张海微微一笑点点头道:“好,给我说说你们的方案。”
“是这样的,经过我们分析和研究院那边的建议,我们初步决定将养猪场向滇省和北湖那边扩张。”
“在两地分别建一坐存栏五万头的母猪繁育场和三座存栏三十万头,总存栏九十万头的大型养猪场。”
“按照我们的预计,这些养猪场投入使用后,咱们在滇省和北湖两个地区的生猪年出栏量都能达到200万头以上,预计将能达到240万头左右,两个地区的加起来就是480万头!”
在张海看来滇省和北湖两个地区并不是消费情况最好的地区
因此听到杨嘉的扩张计划后,张海忍不住好奇的问道:“你们怎么想的?怎么将扩张的地点放在了这两个地区?”
杨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回答道:“老板,这是咱们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的。”
“今年六月份,相关部门发布了第一季度全国生猪存栏报告,其中滇省生猪存栏量519万头,北湖的生猪存栏量也不高,才544万头。
但这两个地区的猪肉消费数量可不低,根据以往的数据分析,这两地的猪肉市场在今年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原来如此”张海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疑惑:“不过你们为什么不将养猪场扩张到几个一线城市去?比如燕京和魔都,这两个地方的猪肉供应不应该更紧张吗?”
“老板,这两个地区对环保要求太高,不要说养猪了,就是郊区市民养点鸡都会受到处罚。要是这两个地区能投资兴建养猪场,哪里还轮得到咱们?”说到这里杨嘉也无奈的笑了笑。
“嗯,这倒也是,是我考虑不周!”
张海想了想应该也是如此,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对环境要求就越高,因为要是饭都吃不饱,谁又会去考虑环保的问题。
“不过老板,燕京魔都不好投资,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其他地区咱们还是可以涉足的,而且从长远考虑,这两个地区是咱们公司必须要涉足的市场。”
第三百七十三章明年省外出栏560万头
长三角和珠三角大家都知道
这是全国最发达的两个地区,也是全国猪肉消费市场最大的区域。
因此按照杨嘉的计划,公司可以在现在就到两个地区布局,先建设一两座养猪场看看市场反应。
如果情况允许,公司将会继续扩张,争取在这两个地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所以我们准备在浙省和粤省地区再建两座存栏三十万头的综合性养猪场,先养母猪2万头,这2万头母猪每茬能产 30来万头肥猪,基本能满足养猪场自身的需要。”
“可以,不过具体的迁移计划你们打算怎么做?”张海也没发现养殖事业部的计划有任何不妥,于是马上就答应了他们的这个计划。
“老板,我们准备从全省各个母猪繁育场抽调一部分母猪到其他省份,
现在公司一共有四大母猪繁育场,其中青山县的母猪繁育场规模最大,目前存栏的母猪有十二万头,其他几座繁育场的母猪都是十万头。”
“我们计划从遵北、桐谷两座繁育场分别抽调5万头,青山和安海各抽调2万头,总共抽调14万头母猪到省外,完成这次的扩张计划。”
张海想了想,觉得这样抽调确实不错,
虽然安海和青山抽调的少,但这是因为安海和青山两个地区有完善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即使多保留一些母猪,它们产下的小猪也能自我消化。
但遵北和桐谷却不一样,因为这两地是公司刚扩张的地区,当地的物流配送体系和线上销售渠道都还没建立起来。
因此这两地后续可能面临猪肉市场供大于求的风险,多抽调一些母猪到省外,也能缓解未来的压力,降低公司的风险。
这也是公司这次进军省外的主要目的,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要分散风险。
“如果计划能完成,咱们省内的生猪年出栏量将能降到多少?”张海对杨嘉的计划也很认可,于是继续问道。
“我们计算过了,如果这份计划能完成,那么明年,我们在省内的生猪出栏量将从1600多万头,降低到1120万头左右。”
“哦,也就是说明年咱们省外的生猪出栏量就能达到500来万头?”张海有些惊讶。
“对,我们计划抽调14万头母猪到省外,如果按照以往的数据,每头母猪一窝平均产仔16头,那么这14万头母猪,就能一次就能产224万猪仔,如果每年平均产仔25次,那么每年产仔的总数就是560万头。”
听了杨嘉详细的汇报后,张海对养殖事业部的计划满意的点了点头。
……
既然计划已经制定好,那么下一步就要开始执行。
因为养猪场的母猪已经开始受孕,计划下一批小猪将在明年二三月份开始出生。
因此公司的时间并不充裕,甚至还很紧。
于是养殖事业部同时派遣了多个工作组,分别到滇省、北湖、浙省已经粤省四个地区进行考察。
特别是滇省和北湖省,这两个地区将是公司明年扩张的重地,因此公司对这两地的考核更加重视。
杨嘉更是亲赴北湖省,对北湖省会江城及其周边地市进行考察。
经过半月的紧张考察,分赴各地的考察组终于全部回到了公司。
其中前往滇省及北湖省的考察组都找到了适合建设母猪繁育场的地方。
分别是滇省的省城昆阳,以及北湖省的感孝。
因为时间太短,几个育肥猪养猪场的地点都没能完全确认下来,但考察组们都有了些眉目。
估计下一次考察就能最终确定下来,不过现在普通的养猪场的建设不是太急,可以排在繁育场后面再建设。
此外,因为奔赴浙省和粤省考察组的考察任务比较轻松,只需要找到一处可以投资三十万存栏的养猪场就好。
因此前往两省的考察组都顺利完成了全部任务,后续只要公司派人前往审核,养猪场就能开始修建。
…………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在公司确定分散风险,将养猪场转移部分存栏到省外的计划没多久,省里就收到了消息。
接到上级的通知后,刘叔赶紧打电话向张海确认:
“小海,听说你们准备缩减养殖规模,将一部分母猪转移到省外是真的吗?”
“刘叔您消息还真灵通!”
“你小子少打马虎眼!现在上边对这事重视着呢,要我问问你是不是受到了啥委屈?”刘叔表情严肃的说道。
本来张海还以为上面会给自己施压呢,但一听刘叔的话,他顿时松了口气。
“刘叔,这次真的只是纯粹的商业因素,和政策环境没啥关系。”张海顿了下,又继续解释
“刘叔您也知道,我们公司的养猪场全都在省内,这太过依赖省内的市场,根据我们公司大数据本门的分析,明年我们养猪场的生猪出栏量将达到1600多万!这个数字几乎占到了全省的一半。”
听到张海说的这个数字,刘书记也非常吃惊,没想到山神集团明年的生猪出栏量能达到如此高的数据。
“这样太集中了,就导致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急剧下降,所以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公司才会有分散一部分存栏到外省的计划。”张海如实的将公司的计划讲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
听了张海解释刘书记终于松了口气。其实从心里他也支持张海的计划。
因为要是换了他自己,肯定也不可能将一个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只有分散投资,多地区布局,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不过你小子好歹也要先跟我们通通气啊,你不知道,你们这次的举动差点没把上面给吓到,有关领导还以为你们要准备撤资跑路了呢。”刘叔笑到。
“怎么可能!”张海有些哭笑不得,现在自己在省内铺的摊子这么大,怎么可能一下就跑路,即使要跑路也不会那么容易。
“那好吧,你给我一份书面回复,将这次的事情解释一下,这样我也好向上面交差。”
确定了山神集团并不是要跑路,而且还有大半大的生猪存栏在省内后,刘书记也完全放心下来。
“好的刘叔。”
挂断电话后,张海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完整的发给了刘书记。
当上面收到山神集团的回复后,也终于松了口气,于是一场风波就这样烟消云散。
第三百七十四章配送中心
公司进军省外的计划一开启就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
考察队汇到公司后,
杨嘉和刘小龙等四人就分别带领一个代表团到相应的省份,对之前考察的地点进行最后的审核,
只要审核通过,就能和当地政府正式签约,开始投资修建新的山神养猪场。
因为几个养殖场位于外地,普通员工虽然可以在当地招聘,但养猪场的主要骨干还是要从原有的养猪场调派。
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员工们能主动地到外地工作,公司提高了相应的待遇,
每位主动申请调动的员工,不仅工资能长一级,而且每月还有五百元的出差补助,补助期限为六个月。
而且这次调动并非不可调回,只要省外的新养猪场员工培训结束,新员工们熟练的掌握了相关的工作,就可申请调回,
最重要的是调回后,升级后的工资不会重新下调。
…………
青山县母猪繁育场
当员工们下班,看到院子里贴着的通知后,顿时一下就沸腾了。
“可以啊,去外地上班不仅工资上升一级,还能拿半年的出差补助,这两项加起来每月都有一千多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