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能达到要求,其实青山已经有不少头脑灵活的农户种植了,目前看来产量和品质都还不错,所以去年我就将农场里的两百亩四月李换成了蓝莓!!”说起农场里的蓝莓,苗立伟一脸的复杂。
就是因为他里竭力的要求,上级才批了几十万让他种植蓝莓,哪知还没等蓝莓产生效益,公司就破产倒闭了!自己也被发配到偏远的山区。
听到苗立伟的解释,张海顿时恍然大悟,难怪前几天来的时候,看到果园里有一片不认识的灌木,刚开始他还以为是果园里培育的绿化树苗,所以就没怎么注意,哪知那些树苗居然是蓝莓!
经过十多人分钟的交谈,张海对苗立伟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都很满意,最重要的是,苗立伟眼光不错,对果园的未来有着非常清晰的发展规划,因此面试结束后,张海心里已经将他当做果园负责人的最佳人选。
至于后面两人,张海也没有怠慢。
经过一番了解后,他发现两人的技术也不错,虽然两人在管理和眼界方面还有些欠缺,但在果园里当个普通技术员,完全绰绰有余。
于是张海给了他们一份月薪六千的合同,两人想了想最终还是加入了山神农场。
找到了果园的负责人和技术员,张海也非常高兴,当晚就到县城的一家饭店给大家接风洗尘。
“欢迎大家加入山神农场,来咱们来干一杯!”
“谢谢,谢谢老板,我们要和非常荣幸能加入山神果园!”
坐在张海身边的三个新员工也赶紧站起来,向张海举杯道谢。
喝了一杯酒,张海就给新员工们介绍农场和养猪场的老员工。
“这位是杨嘉,我们山神养猪场的厂长,现在管理者一万多头猪”
“这位是刘小龙,山神养猪场的技术员……”
“那边的两个是王磊和熊宽,他们是山神农场的元老,负责管理农场里六百亩的玉米…………”
………
当新员工们得知,老板白手起家,刚毕业三年就创下了数千万的产业后,顿时大家对这个新老板都敬佩不已,对未来的工作前景也充满了期待。
第八十六章农科院专家
晚上回到家,
张海刚打开微信,就看见猴子的吐槽
“卧槽!海子,你们去野炊也叫我?”
“叫你?你小子赶得过来吗?”张海撇撇嘴笑道。
猴子:………………
“唉,还是你们这些地主好啊,每天不用上班,想去哪儿耍就去哪儿耍,多自在?”随后猴子继续吐槽。
“嗯嗯,每天享受农村的美食和风景,确实比上班爽多了!!”张海憋笑着说道。
“卧槽!我怎么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看到张海的回复,猴子觉得好气人,突然觉得自己这个清闲高薪的工作都不香了!
看到猴子气急败坏的语气,张海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
心想你小子也有今天啊,以前都是大家羡慕他这个富二代,没想到富二代也有羡慕别人的时候。
两人互损了一会而,关了微信,进入了梦乡。
…………
超大型养猪场的建设事宜全部交给了杨嘉,山神公园也有苗立伟管理,这下子张海彻底成了甩手掌柜。
空闲下来,张海就在村里四处溜达,身后还跟着条灰色小狗,小家伙低着个脑袋,这儿嗅嗅,那儿闻闻,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
“海子哥!”
“你去哪儿找了这么多鸡枞?”
看到小草拎着满满一提篮菌子,张海惊讶的问道。
“就在桉树林里找的啊!今天运气不错,一去就找到了两窝!”小草一脸开心的笑道。
自从中考结束后,小草就开始进山寻找蘑菇木耳等山珍,希望能赚点钱,减轻爸爸的负担。
不得不说,小丫头能力真不错,这七八天,光是卖蘑菇木耳等山珍,就赚了两三百块。
前几天还找到了一窝蜜蜂,掏出两斤多蜂蜜,又赚了两百多块,这样算下来,还不到十天的功夫,小丫头已经赚了四五百块。
一想到鸡枞的美味,张海就忍不住流口水,特别是鸡枞油辣椒拌面,那味道真的有好的没法说。
于是张海以每斤一百二的价钱,将小草的鸡枞全部买了下来
三斤二两蘑菇,一共花了三百八十多块!!
“去去去!过开点,生的蘑菇你都吃?”
张海正在清洗鸡枞,看到死皮赖脸的小灰灰,于是一把抓住它脖颈,直接把它拎到屋里去。
“呜呜……呜呜……”
小东西不停地挣扎,想要反抗主人的魔爪。
“老实点,要是再不听话,待会儿不给你吃饭了哦!”
听到主人说不给饭吃,小家伙终于安分了,一脸幽怨的望着张海,然后软趴趴的躺在了狗窝里,仿佛狗生已经没了希望,看起来超级逗。
鸡枞辣椒油的做法也很简单
首先就要将鸡枞清洗干净,然后用手撕修成小拇指大小的长条,放在篮子里滤干水分。
第二部,就是生火烧油,油要尽量多放一些。
随后放入鸡枞,将鸡枞炸到金黄,再放入盐和花椒,生姜等辅料。
最后关掉火,放入适量辣椒面,让油锅的余温,将辣椒炸像炸脆。
等鸡枞辣椒油冷却后,装瓶放进冰箱里保存,至少能保存半年以上。
…………
张海刚做好鸡枞油,就接到了大伯的电话。
“小海,省里来的专家已经到村里了,你赶紧过来一下!”
“专家真的来了?”
听到大伯电话里说的消息,张海一脸的懵逼,没想到自家玉米真有专家过来考察。
“对啊,一共来了五个人,还有一个县里的干部!”大伯立马回答到。
挂断电话,张海就赶了过去,因为他也非常好奇,专家们能不能研究出什么名堂来。
“小海这位是省城农科院的王教授”看到张海到来,大伯指着领头的中年男子向张海介绍到。
“王教授你好,你好……”张海赶紧伸出手问好。
“张先生你好,这一段时间就打扰你了!”王教授一脸微笑的向张海道歉。
“没事,只要你们不破坏我的玉米就行!”
说实话,张海真不太相信他们能研究出自家玉米高产的原因来,即使研究出来,肯定也不能随便复制。
毕竟五谷丰登符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至少用现在的科学根本没法解释。
“放心,我们最多就取几个样本,研究下玉米地的土壤等等,不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什么影响!”王教授里连忙解释。
听到王教授的保证,张海也就放心了。
随后带着他们就带来山神农场的玉米地。
当王教授们看到张海家玉米的一瞬间,都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不是他家的玉米长得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到超乎大家的想象,甚至比农科院试验田里玉米还要好。
粗大的根茎,碧绿的叶子,还不到一人高的玉米秆上,平均长着三四个玉米棒子,每个玉米棒子,都有成年人的手臂般大小。
“好好好!!”王教授激动的连连叫好,如此优质的玉米在国内真的太少了。
“小张你家的玉米真的长得太好了!”
王教授的学生们也震惊到了,没想到这里的玉米居然能长成这样,即使在玉米高产的米国,这样的玉米也算的上高产的了!!
随便剥开一个玉米壳,当王教授看到里面饱满而粗大的玉米粒后,惊喜的差点叫了起来。
看到如此好的玉米,王教授几人哪里还忍得住,赶快叫学生们采集标本,然后打开电脑,运用先进的数据模型,评估张海家玉米的亩产量。
大约一刻钟后,亩产数据终于出炉。
“教授结果出来了!!”负责计算的小周同学,一脸喜色的向王教授汇报。
“多少?”王教授急忙跑过去问道。
“一千六百三十八公斤……每亩……”小周激动的磕磕巴巴的回答道。
“真的?”听到这个数据,王教授惊喜不已,一把拉开小周,自己亲自查看。
“哈哈,真是一千六百三十八公斤!”
得到王教授的确认,学生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破纪录了?”
就连边上的张海也不淡定了,这是放了个大卫星啊,全国玉米单产的记录居然就这么破啦??
“破了破了,之前全国的亩产量才一千五百多公斤,咱们这里都一千六百多了!!”对于农业系的研究生,小周对全国玉米单产记录再熟悉不过了。
听到小周的话,众人又是一阵鸡飞狗跳,赶紧叫人过来支援。
大家已经做好了常驻张家湾的准备,似乎不把张海家玉米高产的原因找到,就永远不会停止研究。
第八十七章惊动
张海家的玉米亩产量的预测结果出炉后,
很快就传遍了全村,村民们纷纷跑到玉米地围观。
“卧槽!一千六百多公斤?不就是三千二百多斤了吗?”村民们都目瞪口呆。
“三千多斤啊,我家四五亩地一年也才收这么多玉米啊!!”二大爷听到消息后,也是一脸的吃惊
“一亩三千多斤,十亩就是三万多斤,小海种了六百亩地,能收多少玉米啊??”算着算着,秀琴婶都算不过来了。
“三六一十八,末尾再加五个零,那就是一百八十万斤!”学霸张小草立马就计算了出来。
一百八十万斤!!
听到这个恐怖的数据,村民们惊骇的久久说不出话来。
真的太凶残了!!一百八十万斤啊!!究竟是多少?能堆成一座山吗?
其实大家心里都想象不出来,只知道很多很多…………
“小海真是真的发达了,这么多玉米应该能卖不少钱了吧?”小马叔一脸羡慕的说道。
“那是当然,就算他家的玉米每斤只卖一块钱,那也能卖一百八十万了!!”
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