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咽了咽口沫,道:“你们等着,我去请我们东家过来!”
“请便。”
姜漪知道这大筐的何首乌肯定是吓坏了掌柜的,在现世已有人工种植,中草药会大幅度的跌价。
当然,任何一个时代,野生的物种都特别的昂贵。
何首乌在现世种植的非常低廉,野生却极贵。
不过会儿,一个青衫中年男子匆匆而来,看了姜漪和陈浮生一眼低头一看,眼睛也跟着一亮。
最近这一个月来边疆不时还有一些小战乱,正需要大量药材的时候,很不巧,这何首乌也缺了不少。
“姑娘,这何首乌是你们自个采摘的?”
“是。”
“这何首乌着实是长得好!不知姑娘打算给多少一斤?”
这一大筐看着就有几十斤。
挖出来的个头大,长有几十年了!
确确实实的好东西!
看东家的眼睛发亮,姜漪笑道:“不知东家要给多少?这何首乌长在悬崖边,比一些生长在沙地的药性更好,东家看着来给。”
“五两银一斤。”
“东家,我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采摘,这价格……”
东家一咬牙,“六两。”
“何首乌药理成份分有几种,而这是何首乌最顶级的,东家这六两银子是不是有些少了?”
碰上行家了?
东家不由上下打量着姜漪。
一个穿着简朴的农家女,竟然能熟懂草药,想必是跟过师父的!
“六两三百钱。”
“那就请东家称一称斤数吧。”
姜漪还真没想到对方会给这么高的价格,她来时就想着能卖得二三两就知足了。
那是因为姜漪并不知道东家是要送到官家的手中,他能给六两多,到时候他肯定也是要从官家的手里拿回大成本!
姜漪要是知道东家要发国难财,她肯定也是有点想法。
药称了五十三斤,六两三百钱一斤,统共三百三十三两九百钱!
折换银票三百三十两,还有三两九百钱全是散给。
拿了钱,姜漪脸上笑容浓了几分。
“陈浮生我们去布行,昨天我答应姜妤要给家里每人买一套衣裳,他们都不在这也没有办法量身,就买几匹好布回去让我娘自个裁做!你觉得呢?”
给娘家东西,她要跟她这个名义上的夫君商量一下才行。
陈浮生道:“你看着办就好。”
“那就去布行。”
两人再一次踏进那家衣铺,掌柜的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二位再看看有什么需要的。”
“掌柜的我们要几匹成色最好的布,您给我们介绍介绍,”她对布料的好坏都定在现世,所以还是要请专业的来介绍。
掌柜的连忙给她介绍了好种布料,推销手段不是一般的强。
姜漪听得连连点头,“那就来五匹!”
家里一人一匹,她和陈浮生已经有了成衣,就不需要了。
因为颜色来来回回也就那几种,姜漪就是想要挑更好的也没有了。
掌柜见她这么爽快,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给她包好,还给她送了半匹成色低端的灰布。
姜漪谢过掌柜的,旁边的陈浮生二话不说就捞起五匹布和姜漪告辞掌柜的。
之后两人就去了集市采买一些大米等吃用品,两人过着小日子也没有什么讲究,就是吃的花用多点。
姜漪花在这种地方上并不含糊。
她前后的表现都刷新了陈浮生的认知,跟以前的姜漪完全是两个人。
要不是天天看着,他都怀疑换了个人。
姜漪掰算着手里的银两,距离她想要赚的还是差了很大一截。
买好东西,二人又来到了那家打铁铺。
“师傅,我要打的那些东西都打好了吗?”
打铁的年轻人一看是姜漪,脸上立即浮起笑容,“你来了,给,这是你要的,看看需不需要改动。”
姜漪接了过来一看,那双灵动的水眸就亮了几分,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师傅,你的手艺真的很不错!”
被夸赞的年轻人憨憨一笑,红了脸,挠了挠头,不知道怎么回应。
陈浮生却皱起了眉头。
第021章:会医术?
姜漪从身上拿出二两银子给了年轻人。
“我很喜欢的你的手艺,这是你应得的,不需要推辞。以后我还会有很多东西需要到师傅打造,就当是我们做一个长期的合作!”
年轻人连忙推辞,“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就是给打几件小玩意,也并没有出什么力气。而且姑娘你给的图纸解说仔细,这让我打起来也不费劲。”
一下就收三两银子,年轻人很不好意思。
以前打一把大刀也就能拿个一两银子,姜漪这几件在他的手里就是小玩意,不费劲。
“收着吧,我以后还要麻烦师傅呢,若是推辞了,下回我可不敢到师傅你这儿打了。”
“那,那我就谢过姑娘了,姑娘也不要叫我师傅了,当不起。我姓刘,这附近的人都叫我刘三。”
刘三抓耳挠腮,面对姜漪又多了几分不自在。
“我叫姜漪,大满村的。”
“大满村我知道!”
看两人就要这么聊下去,陈浮生站出来问,“可以走了?”
“刘哥,那我过段时间再拿些东西给你打!”姜漪提起手里的对刘三笑眯眯的道。
“好!姜姑娘尽管拿来,我刘三肯定能打得出来!”这个自信他还是有的,毕竟祖祖辈辈都是靠打铁为生,他又从小跟着学,脑子又还算灵活。
告辞铁铺,两人就驮着采买之物,姜漪坐在驴车上,穿着花布鞋的双腿半吊在空中,陈浮生在前面赶车,摇摇晃晃的往家里赶。
姜漪的目光落在天边的彩霞上,身处此时此景,整个人愉悦宽松!
到了村头的路段,姜漪看见一个用花布包着脑袋慢步走出来的妇人,脚还有点瘸。
妇人抬了一下头,就看到夫妻二人。
“三婶!”
这人正是姜漪的亲三婶,钱氏!
钱氏包着脸上的伤,想避开熟人去镇外,没想到还是碰上了姜漪二人。
“三婶你这是怎么了?”
姜漪看她跛着脚,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事,连忙跳下驴车问。
钱氏有些躲闪道:“是三婶不小心摔着了,很少看到你们夫妻二人一起出门,之前村里的人都说你们同进同出,三婶还有些不相信呢。”
钱氏的性子软,对谁都好,就是没嫁个好男人。
姜义就是个好吃好赌之徒,喝多了还打媳妇。
钱氏嫁给姜义好些年了,一直没有自己的儿女,姜义总以此为由打骂她。
这时代的女人都没有离弃一说,有什么苦都得自个咽着。
谁让她肚皮不争气,没有给姜义生个一儿半女。
住在镇上的两位老人家也不太喜欢这个不会生养的儿媳妇,以前还住在村里时就眼睁睁的看着姜义对钱氏怎么打骂也不管。
“三婶还有点事儿,你们回去吧。”
钱氏继续掩着脑袋往前走。
“三婶到我那里吧,”姜漪说着看向陈浮生,经得他同意后又道:“我之前进进出出跟外边的村医学过点跌打治理,三婶独自往镇上走要走到什么时候,等到了镇上,药堂都关门了。”
“这……这不太好。”
钱氏对姜漪还是有点抗拒,大满村谁不知姜漪的脾气差,喜欢作天作地,谁也不放眼里。
“有什么不好的,就到我那里坐坐,我给三婶看看,说不定不花一分钱就能好了!”姜漪拉过她的手就往驴车上坐。
“这……”钱氏听到那句‘不花一分钱’时就心动了,扭头看牛高马大的陈浮生,钱氏有点害怕这个被姜良救回来的侄女婿。
别说钱氏,村里的那些人起初也害怕他这种长相的人。
后来看陈浮生不争不抢,别人骂他也不回嘴,久而久之那些人就大胆了点。
像王三婶就喜欢怼陈浮生,可等陈浮生一眯眼,又怂了。
“陈浮生,待会儿你跟我到山脚边采点跌打草药吧。”
这时候?
陈浮生没拒绝,点了头。
钱氏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到了两人的家,天已经暗了。
“三婶,您在这里等一会,我们马上就回来。”
就在刚才钱氏坐在身边时,姜漪就看到了她身上的伤,都是一些瘀伤,她这个三叔下手真的没轻重。
好在没有什么大伤的地方。
陈浮生举着牛油灯,照着前路。
“上次走在山脚下,我看到不少的跌打草药,还有一些治瘀伤的,你放低点。”
牛油灯照过来的光线还是太暗了。
周围不时传来虫叫声,身边有个陈浮生,就算是身处深山野林也不会怕,她在山脚下找了几种草药。
“我们快回吧。”
姜漪一转身,险些摔田埂里。
一只有力的手臂挡了过来,将她扶了回去。
“谢谢!”
男人的气息刚贴近又很快避开。
陈浮生转身,“走吧。”
姜漪走在前面,不时的回头看陈浮生。
陈浮生今天格外的沉默,好像是从打铁铺开始就一副不愿意跟她说话的样子。
钱氏等了好会儿看到两人提灯回来,松了口气,“没遇到什么事吧?”
姜漪笑道:“我们能有什么事,三婶,进屋让我看看吧。”
陈浮生看两人进屋,他转身进了厨房。
钱氏看陈浮生一个大男人进了厨房洗米做饭,心里纳罕不已。
她知道姜漪这里一直由陈浮生伺候着,没想到伺候到这种地步。
别人都在议论姜漪,可村里的这些长舌妇们暗地里不知道怎么羡慕姜漪呢。
虽然陈浮生伤着了那里,一辈子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可眼前姜漪是幸福的就足够了!
“嘶!”
灯下,姜漪给钱氏看了看,道:“三婶脸上的这瘀伤可能还要几天才能消,至于这腿伤,还得养个一两天才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