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诶,我自己来就好,”姜漪再想叫人,已经大步走远了。
姜漪只好坐回椅子里做自己的事,可这一坐下来,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陈浮生面色平静的回来,坐在另一边的小桌前练字,到了时辰就让姜漪歇息,不能熬夜。
姜漪自从来到了这里,很少熬夜了,除了偶尔有那么一两天外,常时都睡得很早。
一夜无梦。
次日清早,柳君仪和冯沅昭早早就准备好了跟他们一起去马桥村走一趟。
两辆马车同时进了马桥村,起早干活的人看到姜漪忍不住喜出外望,特别是那些孩子,见到姜漪就冲了过来,“陈夫人!”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将手里编好的小玩意给姜漪看,问她自己编得怎么样。
看着被一群孩子围住的姜漪,冯沅昭笑着对柳君仪说:“阿漪真是招孩子喜欢,阿漪这个人其实很温柔,难怪这么多人喜欢她。”
“我倒是没有瞧出来,不得不说她确实是受这里孩子们的喜欢,”柳君仪牵着她的手往前走,冯沅昭有些脸热的挣了挣,最后还是没挣开。
陈浮生站在姜漪的身边,能感受到她在孩子堆里的开心,他刚毅的脸庞都有些柔和了下来。
黎村长家的笑道:“陈夫人你可算是来看我们了,陈公子说你在忙活别的事,家里的事都忙完了吗?”
姜漪说:“已经差不多了。”
“我们经过几天的急赶,可算是将您要的大窑给造出来了,这大窑的样式还是第一回见,听我家当家的说你们是清水县人,在清水县还有自己的干货生意。”黎村长家的笑眯眯的光明正大的问。
陈浮生这个人,他们可不敢当着面问,姜漪一出现,黎村长家的就代表着大家问一句,也好确认一下他们帮忙干活的对方是不是传闻中的那位。
姜漪给了他们一个准信,“原来我们的名声已经传得这么大了,这个大窑也确实是用来烘干货的,以后还要麻烦马桥村的乡亲们给我们做工呢。”
“陈夫人说笑了,应当是我们谢陈夫人才对,要不是陈夫人你们来了马桥村,哪里有我们马桥村的今天。您是没有瞧见,周边的村子都嫉妒得红了眼,纷纷跑到这儿来打听情况。”
“打听什么情况?”姜漪好奇的问。
“就是在打听陈夫人和陈公子是不是清水县人。”
姜漪看向陈浮生。
陈浮生知道她想问什么,靠近了道:“不过是想要打听了过来找活计,没出什么事。”
姜漪闻言,微微皱眉道:“以后我们招工肯定是要在马桥村里招,优先给马桥村村民,少说也有好几百人,外面的挑重用的人就好。”
陈浮生道:“我已经将这个意思传达给黎村长,除了做工以外,柴火这些,不管是本村还是别村,都会收。”
马桥村就近镇子,他们也没必要再往镇子运货了,直接装在这里让外面的商贩进来拉货。
价格上也是一致。
“姜漪你建在这儿的大窑好像有些不太一样,”看过一圈回来的柳君仪扬声道。
“这位是我们的合伙人柳君仪,以后你们跟着叫东家就好,”姜漪顺便将柳君仪给大家介绍了一下。
柳君仪也赶紧给大家打了一声招呼。
“柳东家好!”
干活的人纷纷转身问候。
柳君仪也赶紧给大家一个回应。
黎村长办事回来看到他们,也是高高兴兴的跑过来,经姜漪介绍,黎村长热情的向柳君仪问候,然后才进入正题,“陈东家,您要的猪肉和白面全部给凑齐了,等会儿就能拉进来了。还有那些铁架子,已经做出了三个,马上就可以拉回来用。”
“辛苦了。”
黎村长笑呵呵的说:“不辛苦不辛苦,都为了我们自己哪里能言辛苦,陈东家就是太客气了。”
柳君仪看着这个总是笑眯眯的村长,再看了眼姜漪,觉得他们也真会挑地方,挑到了这么一个好相处的村长。
第321章:进城(2更)
下午一车猪肉和白面运了进来,姜漪他们就在这里试着烧窑,早先陈浮生已经让人把窑给烧过了,这次直接将铁架放进去,再把肉送进里面,大家都好奇的围在了一块。
姜漪也提前让家具铺的人做了一些装袋木具,油纸等这些包装的东西陈浮生早已经让人准备好,东西一出来,姜漪就教着大家怎么拿干货,怎么装等等。
柳君仪也跟着上手做事,这里刚刚开张,很多事情都得重新学。
马桥村的村民们学东西还是挺快的,好几个壮点的男人就到前面拉铁架出来,因为要靠近火源,所以工钱相对其他位置而言要多几文,就当是高温补贴,烧柴的也是一样,但对比拉铁架的还是少了三四个铜钱。
大家也没觉得这样不公平,拉铁架那是力气活,又需要一些技巧,多拿几文钱也是应该的,烧柴的常日处于高温状态也很不好受。
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姜漪都特别设计了挡风遮雨的通道,两边有窗通风,还有两边的出入门,方便进出。
姜漪又在这里把大窑扩大了,远远的看过去,也能看得见大窑的样子。
马桥村的村民得知姜漪和陈浮生要住在这里,更是高兴得不得了,柳君仪和冯沅昭本也想要住在这里,曹翎那里已经给他们留了房间,东西也放在曹翎那里,晚上也只能回曹翎那里了。
第二天早上姜漪从马桥村离开回家具铺那继续赶工,柳君仪和冯沅昭往马桥村里跑,得知姜漪他们过两天就要到安南县城去一趟,他也嚷着要跟着一起去。
他们急急忙忙做好手里的准备,就等着拉商贩过来进货了。
两天后,姜漪和曹翎那里说了声,和陈浮生他们一起进了县城。
再次来到的安南县,姜漪下意识的防备着会不会有人跳出来砸他们的马车,看到姜漪进县城就这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坐在另一辆马车里掀帘看外面的柳君仪道:“姜漪你对这儿应当熟悉,给我们领领道。”
陈浮生侧目扫了他一眼,柳君仪乖乖闭上了嘴。
“这里的商会就在东城区,我们直接过去,”陈浮生对姜漪说。
姜漪将帘子落了下来,这时的马车也进了人群里直行前往东城区域。
想要结识安南县的商人,还得从这里的小商会开始。
而此时躲在暗处的人,在陈浮生他们的马车还没进到真正的县城就赶紧藏了起来,没敢冒出头。
安南县的几大商户此时都聚集在县太爷的府邸里饮酒商事。
他们白走了一趟商会,转身又跑去了安南县的县令家里,县令家的家仆看到这些陌生人前来立即将人挡了下来,“你们是何人?这儿是县太爷的府邸,速速退去。”
“我们就是来找县太爷的,”柳君仪踩着车辕下来。
守门的门卫上下打量着柳君仪,“你是何人?”
“湣洲府柳家特地前来拜访南安县县令大人,”柳君仪彬彬有礼的道。
听到湣洲府三字,门卫几人对视一眼,立即往府里面奔去汇报。
姜漪跟着后面下来。
县令府的管事很快就扬着笑脸快步走出来迎接他们几人,“哪位是柳家的人?”
“我就是,在下柳君仪,特地前来拜访县令大人。”
管事上下打量了眼柳君仪,笑眯眯的道:“原来是柳公子!快里边请。”
“有劳了,”柳君仪回头示意他们跟着进去。
听闻湣洲府的柳家人来了,坐在花厅里的某位商人就站了起来对座上的戚嵛道:“戚大人,听闻这个柳家公子在清水县做了一个大买卖,连京都城都惊动了,前段时间还特地到清水县征用了这位柳公子所做的干货。”
戚嵛听了哦了一声,“能惊动了京都的官府,这位柳公子的本事也是不小。”
毕竟是一介商户,能得到京都的那些人的关注,这个柳公子已经很成功了。
“祖上一直是做香料生意的,结果柳公子跑到了清水县得了一些机遇,然后就将这个干货给做了起来,”这个商人语气顿了顿,又道:“草民听说下面的奚华镇一个小村子也有人在做这干货生意,不知真假。”
戚嵛的眸子眯了眯,奚华镇他数天前还去过,可没听说这事。
难道是奚华镇的里正掩盖了过去?
好啊,竟然敢瞒着他。
正说着,外面的脚步声就进来了,柳君仪带着几人进来就对上座的戚嵛作礼,“草民柳君仪携友前来拜见戚大人!”
戚嵛看着眼前这几位年轻人,眼神微微闪动,摆手道:“无须多礼,柳贤侄前来,是有何事?”
柳君仪被戚嵛这一声柳贤侄叫得一愣,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道:“草民路经此地,特地进来拜访,又听说几位做生意的叔伯就在这里,也是顺道过来跟几位叔伯见见世面。”
这话说得好听,入耳很是讨人喜。
戚嵛呵呵的笑着摆手,“那也是来得巧了,都坐下来一起用午膳吧,我们这儿刚刚谈到柳贤侄在清水县的干货生意,柳贤侄就来了,这算不算是缘份?”
柳君仪带着冯沅昭落座,听到戚嵛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面上却不表现出来,道:“那还真是巧了,今天草民到戚大人这里来也是为了这个干货生意。”
“哦?”戚嵛颇为意外的看了过来。
柳君仪于是将自己的来意简单的说明,当然不能在县令的面前说自己是听说这些商人跑到了县令府就跑过来拉人。
戚嵛听完了不由得眼眸一睁,觉得这于他们安南县而言是一件极好的事,商户们听到柳君仪的话后就差点忍不住了。
干货生意谁不想做啊,那可算是一单暴利的生意了。
要不是县令在这里,他们都要忍不住起身拉人出去了。
“奚华镇干货的具体事宜,还得由这两位来负责,”柳君仪趁着这个机会将姜漪和陈浮生介绍了出来。
戚嵛的视线落到了姜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