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刘玄十分的不习惯,要知道他都已经准备再抬脚踹这些家伙了,嗯。在他们发动水遁水龙弹之术之前。
现在这些家伙如此做派,属实让刘玄闪了一下老腰。
“不说是吧,打!打的连他们亲妈都认不出来!”
刘玄这后半句话,却是给刘三刀、孙观说的。二人自然是乐意效劳,直接带人上手!
很快刘玄便近距离观看了,一次拳拳到肉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效果很良好,虽然那些被打的家伙一直不说话,连惨嚎都憋住了。
但刘玄脚下的那位仁兄开口了:“住手,不要打了!我说!”
没错,刚才的铁拳教育,足足把这家伙的僵直时间给打过去了。
刘玄呵呵一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刚才他就看出来了,脚下的这个家伙虽然一副士兵打扮。
或者说这些家伙都一副士兵打扮,但绝对不是一般角色,很可能是二班三班的卧底。
要不然咋能和华雄,刘三刀,孙观他们三个打这么长时间。
嗯,最主要的是,能和华雄打这么长时间。刘三刀和孙观这两个扑街只是附带的。
刘玄见这个叫啥“文则”的家伙如此识相,当下便大度的挥了挥手:“停下吧,听听这位怎么说。说的不好,就连着他一起打一顿,祭旗。”
刘玄说这话,就是想吓唬吓唬这帮家伙,这些家伙有骨气是好,但若是不能为己所用,甚至为敌的话,那就令人头疼了。
“末将于禁!”
“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
此言一出,刘玄和那个叫文则的家伙都是大眼瞪小眼。
因为后一句“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是刘玄下意识接的。
就好比:“来将可通姓名?”“吾乃常山赵子龙!”
刘玄接的就是如此丝滑,嗯,上一次接完,不就被华雄一拳打晕了吗?差一点就出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显然,刘玄并没有从上一次惨痛的经历中吸取教训。这次接话依旧接的如此丝滑。
不过今时不比以往,如今刘玄才是牛叉的那个。所以他没有挨揍!
与于禁大眼瞪小眼半天,刘玄终于十分别扭的开口了。
“你,于禁?”
“我,于禁!”
于禁的语气很惊讶,比刘玄的反应要强烈多了。咋的,我叫于禁还有错了?这名爹妈起的。还能有错?
刘玄瞅着于禁好一阵打量,怀疑道:“你真是于禁?”
于禁气结,估计要不是被华雄摁着,早已经跳脚骂娘,或者挥拳打人了!再或者抽刀子砍人!
可惜,他刚从僵直状态缓过来,就被华雄给摁住了!摁住了!
只能是对着刘玄怒目而视:“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姓于名禁!字文则!”
刘玄又是一阵摇头:“不可能,于禁是曹操的将领,怎么可能会出现在鲍信这个扑街的队伍里。”
没错,这才是刘玄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明明是鲍信这个扑街攻城,为毛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会出现在这里。
最重要的是,还被自己给抓了!
这他娘的不科学!
于禁!这可是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妥妥的三国名将!
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自己给抓住了?
太不可思议了!
惊喜来的太突然,太巨大。让刘玄无法接受。所以才在反复确认之后,还是不愿相信。
刘玄这反常的智障表现,连旁边的华雄都看不过去了。
小声提醒道:“义父,您不是说鲍信是曹操的马前卒吗?这个叫于禁的,估计是曹操派来支援的!”
刘三刀和孙观面面相觑,他们可都是在陶谦手下混过的。不敢说十八路诸侯手下的将领都认识。
但名字一定是听说过的!
刘玄说这个于禁是曹操手下大将!可问题是,刘三刀和孙观都没听说过啊!
这是什么鬼?哪里出问题了?
别说刘三刀和孙观一脸的懵逼,就是于禁本人都懵逼了!
什么情况?老子明明是鲍信帐下的精锐军都伯,咋就成曹操手下大将了?
自己倒是跟着鲍信见过曹操,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啊!
就在众人都陷入自己的脑回路里无法自拔之时,潘凤哐当哐当的跑了过来。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备受争议的于禁
好吗,刘玄手下几个将领,就一个俞涉还在认真干活。其他的都扎堆在这里摸鱼了!
虽说现在大火已起,敌人短时间不会攻城,但时间也不能这么浪费啊!
刘玄有些痛心疾首的晃了晃脑袋,好不容易才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明白了轻重缓急。
摆了摆手说道:“压下去!先压下去!”
言罢,看向了跑过来的潘凤问道:“潘将军,俞将军那边情况如何?”
潘凤的身上的胖肉因为剧烈的跑动,带着身上的铠甲也跟着不断的颤动。
一路跑到刘玄近前,潘凤猛地一个急刹车,便停了下来,大口喘着粗气答道:“回禀将军,俞将军那边并无大碍,敌人已经停止了攻城。”
说完,潘凤似乎是想起了在刘玄手底下的黑暗历史,有些别扭的微微的偏过了头。其实潘凤到现在都没能搞明白自己和刘玄的关系。
要说这年头士可杀不可辱,当初刘玄把他羞辱的那么惨,按理说应该此仇不共在天才对。
可为毛,就鬼使神差的被好友刘三刀给说动了呐!
潘凤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对刘玄的态度是十分微妙的,尤其是在刘玄送他上好战马之后。那就更微妙了。
潘凤的心态,其实刘玄很是清楚。
但是没招啊!谁让自己和潘凤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火药味那么冲呐!直接就结仇了!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把敌人往死了折磨,这绝壁是没错啊!
当时谁能想到,自己还有招揽潘凤的一天呐!
好吧,其实是因为潘凤是个扑街,而刘玄刚来大汉那会心高气傲,鼻孔朝天,牛逼轰轰。是谁也不爱!
也就是东汉末年群雄、三国时期的名将,能入得刘玄法眼。其他的一概藐视之。颇有点名将之下皆是蝼蚁的调调。
结果世事难料,刘玄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征,然后被那些汉末群雄、三国名将狠狠的给按在地上摩擦。
这才带着一身伤,拖着久战成疲的大军跑了回来。自然是求贤若渴的紧。
就算是扑街,老子也要啊!
这就是刘玄当时的心态。
于是就造成了目前这种情况,刘玄和潘凤相互看着,都很别扭。只不过表现的不那么明显罢了!
但当下战事紧急,所以刘玄和潘凤都下意识的忽视了这一点,直到刚才一问一答。才有些回过味来。
听到俞涉那边的敌人也已经退下,刘玄那颗颤抖的心,终于平复了不少。
摸着下巴思考再三,总结了半天的战争经验,或者是刚才手忙脚乱的教训。
刘玄终于是大手一挥,决定在城门楼子的基础上,在往上搭建一个高台,能前后左右纵观战场全局的那种高台。
然后自己往上面一站,用令旗来指挥大军,那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以及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绝对是大大的提升。
绝对比自己只能盯着城门区域,喊破喉咙要强的多。
再有就是这次的守城物资,准备的还是有些不充分,虽然一早就在准备,储备的物资也不少。
但一旦投入到整个防线,那就有些不够看的了!压根用不了几次就会彻底的告急。
一道又一道命令被刘玄分发下去,刚刚才有些喘息之机的士兵,再次依照命令忙碌了起来。
有的去运物资,有的去修高台,还有的打扫战场、运送伤兵、收集物资。顺便给没死的敌人补刀!
这次的战斗,已经是脱离了刘玄的掌控,所以刘玄非常果断的下达了补刀的命令。
不过就在那些士兵去执行这个命令的时候,却被刘玄紧急叫停。转而开始收集那些伤兵。
因为刘玄想到了一件事情,是关于于禁的!
如果被抓住的家伙真的是于禁,那么要想招揽他,自然是不能将关系搞得太僵。至少不能太拉仇恨!
潘凤这个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摆着呐!刘玄就算再心大,也不能拒绝吃药、放弃治疗啊!
所以,刘玄决定先礼后兵,如果于禁识相,直接纳头便拜。那刘玄绝对可以大发善心,救治他麾下的士兵。
如果于禁不识相,那就直接用这些伤兵的性命来威胁于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胁迫他。
没错,就是后世常见的道德绑架!
刘玄觉得,这事有门!
因为于禁这个人,是非常有争议的一个名将。
一方面,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地位不可谓不高。
可另一方面,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投降了!
这就有些说不去了!
于是后世有很多人都在争议中,去思考,去辩证当时的情况。
时间一长,观点一多。于禁的具体情况就被大家给脑补了出来。尤其是于禁投降关羽的情景,被脑补的惟妙惟肖。
其中最着名的一个观点,认为于禁当时投降,很可能是为了保全那些被俘虏的士兵。
不然以于禁的地位和资历,以及对家族后代的考虑,是不可能投降的。
当然,有好的观点,自然是有坏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当时关羽水淹七军,威势之大,逼得曹操都起了迁都的心思,所以于禁投降关羽,很可能是想等关羽灭了曹操之后。保全家族。
除了这些观点,还有直接骂于禁贪生怕死的!越老越糊涂的!晚节不保的!
这些东西,对于刘玄这个三国大喷子,自然是聊熟于心。
所以刘玄很想顺便试验一下,看看于禁这个家伙,到底会如何选择?
万一真的撞上大运,于禁真的因为那些伤兵,从了自己!
那!哈哈哈哈哈!只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