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目前在打仗,但因为是在城中,所以胡轸帐内的席位依旧如此布置,用来跪坐的垫子也是上好的草席配上跪坐的垫子。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结果每次军中议事别人都是跪坐,就刘玄大大咧咧的坐着。
有的时候盘腿坐还好点,咋说还有点样子。有的时候和吕布对喷起来,那就是一腿瘫坐、一腿翘。
一副要不是在大帐之中,老子一脚踹死你的架势。
这种无礼的行为自然是引起别人的不满和关注,只不过胡轸和李肃都没有说罢了。
而吕布虽然也没抓着这点小事不放,可他不往刘玄的位子上泼水了吗。
在生活起居方面一向大大咧咧的刘玄果然中招,一记屁股着地平沙落雁式,就完美的坐在了被茶水浸湿的垫子上。
然后两个人差点掐起来吗!把整个大帐议事都搞得乌烟瘴气,险些没把胡轸老头给气炸了!
包括现在也是一样,吕布、胡轸、李肃都在厮杀。就只有刘玄在一边歇着,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召人恨!
西门城墙之上,刘玄正好整以暇的在纸上画着什么,只见刘玄大手一挥,便将一团墨汁甩到了自己脸上。
一封只有短短十几个字的回信下来,刘玄已经成了一个大花猫。
一把抹掉脸上的墨迹,刘玄将给曹操的回信捧起来吹了吹。等墨迹干了,才将书信叠起来递给了一旁的李威。李威接过之后,立刻将书信装好密封。
原来就在吕布等人和城外的诸侯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刘玄已经和对面的曹操达成了一笔肮脏的交易。
“将回信交给你家将军,就说本将等着他的好消息。”
说话间,在刘玄的示意下李威已经将那封,由大汉文盲刘玄、刘奇珍亲自书写的回信递给了一个士兵。
那士兵身着铠甲、腰配单刀。很有点英姿飒爽的调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句话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总是认为出使的使节不会被干掉。
其实现实中,这个笑话一丁点都不好笑。
追根溯源,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典故出自周朝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宋国大臣——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
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之所以在当时能流行开来,是受了大环境影响。
因为春秋时期各国的诸侯,基本都是亲戚,那些士大夫阶层也是沾亲带故。
所以啦,做人留一线,日后好一起喝酒。反正也不耽误国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放在其他时期那就不一定了,如果使者的礼节很到位,传递的信息不作死挑衅。
一般来说,还是可以活着回去的。
但一旦反着来,祭旗基本是没跑的。
比如东汉时,耿恭被匈奴围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亲手杀了使者,并且在城头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尸体。
这就是《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
再比如,蒙古南下攻宋,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
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随即誓死守城,一个飞石重伤蒙哥,最后蒙哥伤重而死。蒙古被迫撤军。
此战影响重大,挽南宋之国运,折上帝之鞭。
按照大汉如今的规矩,这个信使着甲、佩刀其实并没有什么冒犯的意思。
虽然说衣不着甲、腰不佩刀更能显示诚意,但那样做的话,曹操不就是先行示弱,任由刘玄拿捏了吗?
所以曹操即便是担心夏侯渊的安危,却还是按照一贯的规矩派出了信使。
在三国演义中大名鼎鼎的单刀赴会,在历史上其实就是参会人员每人只配单刀。故而得名——单刀赴会。
并非如演义中书写的那般,将关羽描写的英雄无比,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鸿门宴。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
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的创作与YY,并非历史真相。
而历史中的单刀赴会,是在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
吃进嘴里的肉还能再吐出来?
刘备自然是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
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
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
据史书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也就是说,双方都将兵马留在百步开外,咱们带着手下几个将领腰佩单刀过来谈判。
随后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孙权便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便是历史上的单刀赴会,无论是关羽还是鲁肃都是大义凛然、忠于国事之辈。勿要YY过度的小说影响嘲笑鲁肃,以免贻笑大方。
看看刘玄就知道了,被一本《三国演义》坑的多惨。
看的时候是很爽,刘玄还为刘关张和诸葛亮的死哭过,结果真遇上了,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这次与曹操书信交流也是如此,虽然刘玄经常笑话曹操好人妻,但是来到大汉之后,刘玄不也落下这个毛病了吗。
原因无他,大汉结婚生娃太早!十二三岁的小萝莉是曹操和刘玄这种大叔能喜欢的吗?
笑话,必须是少妇人妻!
所以说,除去双方打得不可开胶之外,刘玄选妹子这方面还是和曹操很有话题可聊的。
可惜曹操送来的信上只字未提关于女人的事情,反倒是一直围绕着夏侯渊这个臭男人转悠。
这自然是在刘玄的意料之中,当下便现场亲自给曹操写了一封回信。而且还是当着信使的面写的,一点都没避讳。
诚意不诚意的,那信使没感觉到。反正就是看刘玄写信时那抓心挠肝的样子,有点蛋疼!
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假拳
这货不是假冒的吧?
堂堂黄巾妖人手握重兵,与自家老大打的有来有回的一方大佬,居然写字这么烂!
坑爹的吧你!
虽然没有亲眼看到那书信上的字迹,但信使还是判断出了那上面的字,估计是丑的认不出来。
但这种事情就不是他一个信使该操心的事情了。
接过密封好的书信,信使躬身抱拳之后便走到城墙边上,一抬脚便坐进了一个被吊起来的大竹筐里。
随着士兵将竹筐慢慢放下落在地面,那信使一跃而起便攀上了自己的战马,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不提曹操看到那封鬼画符一般的书信后,会如何的抓心挠肝。刘玄这边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会出什么乱子。
刘玄对此很自信,虽然字是丑了点,但应该还是能认出来的。上次吕布不就认出来了吗?
既然吕布能认出来,那没理由曹操就比吕布差啊!
看不起谁呐!
“义父,曹操真能答应您的要求?孩儿怎么感觉不太可能。”刚刚洗过脸的刘玄,还没来的及擦脸便听到了华雄的疑问。
当下不急不忙的擦完脸笑道:“有什么不可能的?又没真的让他把夏侯渊的侄女送给为父。只不过是打打假仗,演演戏罢了!”
没错,在二十一世纪,打假拳、卖假药、立假人设之事层出不穷。
刘玄自然是深受其中毒害,这次便灵机一动写信给曹操,表示如果想要夏侯渊活着回去,那就配合我演场戏。
也不为难你,你照样攻打我这边,但不能太猛,咱们慢慢来!
这就是刘玄的计划,因为刘玄知道夏侯渊虽然重要,但那是在曹操心里重要,在鲍信、张扬、张邈心中却是未必。
真要是态度过于强硬,搞不好会弄巧成拙,将曹操搞得里外不是人。
一旦曹操与鲍信、张扬、张邈他们决裂,那自己面临的敌人,就不再是心有顾忌的曹操,而是其他诸侯。
比如说鲍信等人觉得曹操此人太不靠谱,于是联系其他诸侯过来。再比如直接舍了西门去攻打其他三门,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稳重起见,刘玄还是选择了维持现在的局面,只要夏侯渊在自己手中,曹操就会心有顾忌,不会全力进攻。
这次送信过来就是与刘玄商议赎回夏侯渊的事情,不得不说,曹操出的价钱还是很公允的。
并没有出的太多,让刘玄可以狮子大开口狠狠的敲上一笔。也没有故作姿态的出太少,用来试探刘玄的底线。
刘玄也很坦诚,没有贪图曹操许诺的那些虚的。
比如什么只要刘玄开城门投诚、之前的事情过往不究,曹操还会上表朝廷为刘玄洗白,讨一个太守坐一坐。
再比如,只要刘玄把夏侯渊给放了,一旦城池被攻破,曹操保刘玄不死。甚至只要刘玄愿意归降,曹操还会重用刘玄为大将。
刘玄看后当场就呵呵呵了!
曹操还是没学乖,一副强者施舍弱者的嘴脸。
要是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说不定还真就存了狡兔三窟、留条后路的心思。
虽不至于出城投诚,但放了夏侯渊,换一个生命保障,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这么干。
殊不知,这便被曹操的气势所趁!将自己摆在了弱者的地位。
一心想着曹操信守承诺,一旦城破,自己便投降曹操还能受到重用。看上去也不错的样子。
实际上,这种选择在刘玄看来无异于自寻死路,而且还是死的最快的那种。
将自己的身价性命寄希望于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