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本事你开局就是皇帝啊!有本事你一拳毁灭地球啊!
做不到就别瞎哔哔!
如果这次真的守不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先突围出去,再另行谋划。
第三百四十二章 援军来了
好在事情并没有恶化到那种程度。
再怎么说也是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城内的兵马也不少。能挡住十八路诸侯的强力一击也在情理之中!
就是有点伤亡惨重,好惨好惨罢了!
一片惨嚎之中,刘玄带着李威、孙康等人巡视城墙。每一步走出都能迈过数具倒伏在地的尸体。
这些尸体有敌人的,但更多的是刘玄麾下的士兵。那些刚刚被征调入军不久的新兵青壮,在这次惨烈的守城战中伤亡惨重。
看着周围的那些尸体,刘玄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大骗子。说好的让他们忙活后勤,不到万不得已不上战场。
实际上,昨天的情况虽然危急,但自己手中还有一千骑兵没有出动。
在派遣华雄带领骑兵出城破阵,与派遣青壮上城抵抗之间,自己选择了后者。
并非因为私心,而是只有这样才最稳妥,能保存实力、更加持久的战斗下去。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路行来,走到这里,心早已经凉透了!至于良知或许早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喂了狗!
能保持一分本心,已经是殊为难得。
刘玄一边为自己昨夜的决定找借口开脱,一边命众人快些抢救伤兵,打扫战场的事情可以晚一些再做。
毕竟武器铠甲都是死物,没了可以再造。人要是没了,就真的没了!
每走到一处,刘玄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认识他的,有不认识他的。有用满是敬意的目光看他的。也有满是惧意的目光,更多的是麻木吗?
“士气不行了!军心也开始溃散了!如果再不来援军,只怕真的要抗不住了!”刘玄在心里喃喃道。面上却是一副古井无波,维持着将军的威严。
这种做派有好有坏,刘玄是因为这次城墙上有许多青壮,这才如此做派。以此来稳定军心。
若都是之前的老兵,刘玄或许会换一种方式,比如装模作样的为士兵包扎伤口。营造一种爱兵如子的形象。
刘玄一开始就是靠着这一招拐骗了不少的士兵。
当然,那个时候刘玄的心还没彻底凉凉,还是一个热血青年,一切都是发乎真心去做的。
如果现在去做,刘玄抿心自问,自己虽然依旧可以为士兵包扎伤口,但心中却没有那种救人性命的欣喜。
这或许就是成长?狗屁的成长!
环境真的能在不自觉之间改变一个人,很可怕啊!
巡视完城墙,刘玄又召集诸将布置了一些任务。无非是救援伤兵、打扫战场、修补城墙、收敛尸体这些事情。
然后留下华雄看家,自己带着一众护卫前往胡轸的大营。
这次十八路诸侯趁夜猛攻,破有点狗急跳墙的味道。再加上曹操之前写的那份书信。刘玄心里隐约猜到了一些东西。
现在正好借着此次的大帐议事,讨论讨论。
这一去,便一直商谈到天黑才回来。
期间刘玄和吕布出人意料的没有在争吵闹事,只是相看两厌罢了。倒是让这次的议事显得有些诡异。
刚一回到自己的地盘,刘玄便迫不及待的着急诸将,宣布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援军到了!洛阳那边派遣步骑三万大军,由董相的侄子、总领禁军的董璜侍中统兵,五日之内必到此地。”
没错,刘玄他们压根就不知外面的真实情况,这次援军的消息也是他们四个大佬议事时商讨出来的。
为的就是稳定军心,恢复士气!
至于五日之后援军不到的问题,还没在四人考虑的范围之内。因为如果不这么说,可能他们连五日都撑不下来。
再者,五日这个时间也是四人商讨半天才确定下来的。
一来时间太长只会带来绝望,压根不会激励士气。二来,如果洛阳真派援军前来,那估摸着就在五日左右。
事实证明,“三个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话并非泛泛之谈。
刘玄、吕布、胡轸、李肃四个人里,虽然只有李肃能混进文臣圈子。但还是讨论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虽然有点中规中矩,但目前来看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了!
果然,待刘玄将援军来了的这个谎言一说出来,麾下诸将立刻群情激奋了起来。士气和心气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连华雄、刘三刀、潘凤这些将领都如此,更别提那些底层的士兵了。最后在刘玄的有意传播下,援军来了的消息很快便扩散到了全军。
一时间,一片愁云惨淡的军营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看着那些欢喜雀跃、面露希望之色的士兵,刘玄心中苦笑:“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对还是错?”
实际上,今日大帐议事,四人最开始讨论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突围!
趁着十八路诸侯刚刚经历大战,心有疏忽之际,四人舍弃伤残之兵,各带骑兵及军中精锐自北门而出!
四人合兵一处,定然能在敌人未彻底反应过来之前,便突围出去。
毕竟十八路诸侯分兵四处,兵力有所薄弱,再加上刚刚经历大战,必然有所疏忽。
如果刘玄四人合兵一处,猛攻而出。可以说,在其他三门的诸侯还没来得及驰援之前,他们就能突围出去的可能性很大。
唯一顾忌的问题就是取舍!
一旦突围受阻,壮士断腕之下,要断多少?是断手,还是断整个臂膀的问题!
可以说,刘玄四人在突围这件事情上讨论了很久,甚至在此期间都很少有争执发生。
突围、快点离开整个鬼地方,已经成了四人心中的共识。至于那些被舍弃的伤残之兵,四人都下意识的忽视了这个问题。
之所以讨论到最后,众人放弃了突围的想法,是因为代价!
代价太大了!而且后患无穷!
一旦只率精锐突围,就算是回到洛阳,那也免不了被剥夺兵马、罢官免职,然后各类仇家上门寻仇!
一招不慎,就是灭门残案!
万一在突围回去的路上遇到前来支援的兵马,那情况就更糟糕了!搞不好人头就会挂在旗杆上祭旗。
而四人之中,最有可能被祭旗不是别人,正是刘玄这个黄巾妖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三百四十三章 听说你要弄死我老子
所以了,刘玄在听到李肃提起罢官免职的事情时,顿时就联想到了自己。
凭心而论,刘玄应该感谢李肃这个官迷。要不是他语带唏嘘的说起此事,他都没想到这一点。
于是乎,刘玄发作了。先是不动声色的顺着李肃的话茬接下去,不断的挑起李肃的官瘾。
然后又叹息如此退走会让天下人嗤笑,成功的勾起了吕布那自大好面子的毛病。
最后刘玄、李肃、吕布三个人一起劝胡轸老头,不要懦弱怯战、晚节不保。
胡轸老头那个心累啊!人老成精的他哪里看不出刘玄的心思。吕布、李肃的心思。
三个混蛋没一个好东西!
对他而言,如此突围跑回洛阳,最多就是被董卓骂两句,然后踹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吃两年沙子。兵权什么的,董卓是不可能给剥夺的。
毕竟自己是西凉元老,这点特权待遇还是有的。
再者他胡轸出身西凉豪强,家里又不缺那点俸禄。只要兵权不丢,那过两年等董卓气消了,他自然也就回来了。
所以说,别看从到到尾就胡轸顾全大局。
可实际上,真要是出了乱子,胡轸的下场结局反而是他们四个人里最好的。
如果真的突围跑路回到洛阳之后,吕布和李肃不出意外都会受到惩罚。
就算最开始顾忌十八路诸侯压境,正值用人之际。临阵换将不妥,那过后吕布和李肃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比如说事后算账,董卓手下说到底还是西凉一系的天下,你说那帮西凉老人会不会落井下石呐?你说胡轸老头会不会推卸责任呐?
这么一记强有力的横拳打过来,你说像吕布、李肃这些失去了根基的家伙,会不会直接扑街呐。
嗯,这里需要说一下,因为并州刺史丁原被吕布给捅了之后,并州就成了无主之地。
并非是朝廷不想再派遣新的并州刺史。而是并州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说一句沦陷也不为过。
匈奴占据了并州!
不然那些白波谷的白波军,怎么可能有机会和匈奴联合,现在都打到河东郡了!
要不是董卓派女婿率军过去抵挡,估计都能打到洛阳城下了!
而胡轸作为此次抵挡十八路诸侯的先锋统帅,自然知道一些刘玄、吕布、李肃等人不知道的问题。
比如,迁都长安。
不然为毛李肃回洛阳的时候,刚走到半路就被董卓给踢回来了呐。
胡轸估摸着,洛阳那边之所以这么久都还没派援军,搞不好一直在忙活迁都长安的事情。
所以他心里其实也很犹豫,你说自己这一跑路,再误了董相的大事。那可就惨了!
其实迁都这个问题。早在胡轸出征前董卓一群人就讨论很久了。
当时十八路诸侯才刚刚联合发表声明,要与董卓不共在天。白波谷的白波军也才和匈奴联合在一起。
说到底,外部压力还不是那么大,之所以会讨论迁都,完全是因为来自洛阳的内部压力。
洛阳的情况的太复杂了!
虽然董卓带着西凉铁骑屯扎在洛阳,虽然董卓已经把持朝政、位列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洛阳的水还是太深!
就算强如董卓,也是两眼一抹黑。只能靠着强大的武力镇压一切反对的声音。
尤其是大汉名将,曾经平定过黄巾军的那对好基友,皇甫嵩、朱儁。
这两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