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也不说了,还想着砍袁绍一刀,结果连袁绍的面都见不到!
当下,刘玄拨马回转,等待自己的大军到达之后,便可以在邯郸城外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与雄伟的邯郸城遥遥相对!
迫使邯郸城的军队,对那些从附近山林里钻出来的黄巾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砍袁绍是不可能了,但是这边的黄巾军,老子是要带走的!
刘玄一边命刘石、左校把自己的部众都迁移走,一边派人去联系张飞燕的大将杜长,以及退回渤海的公孙瓒。
尝试着能不能联合起来,再砍袁绍一刀,就算不能,也可以初步形成一个宽松的小联盟用来限制袁绍的发展。
刘玄可没忘记,在历史上袁绍这货靠着冀州这边强大的回血能力,硬生生是越打越强,把公孙瓒这个强大敌人给活活打死的战况。
所以,眼下不能砍死袁绍,就要想办法限制他的发展。让他与公孙瓒势均力敌就好,不能给他太多的发展空间。
曲梁城中,袁绍端坐在主座上,近来不顺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令他心烦意乱。虽然接连击败了公孙瓒和黑山军的杜长,但自己这边也是久战成疲。
也亏得这几次都胜利了,有着胜利激发的士气吊着,所以他才能撤回曲梁城休养。
“刘玄,刘玄!没想到这个妖人还真成了祸患!当初就该全力攻破壶关,杀了此僚!”
袁绍有些愤懑的喝下了一爵浊酒,随即起身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细细看了半天。才又喃喃自语道:“如今之计,只有先保全自己,休养生息,等魏郡那边的情况探查明白之后。再做打算!”
正说着,一员将领昂然走进了房来,抱拳道:“将军,邯郸传来急报,黄巾妖人刘玄已经与城外二十里外安营扎寨。邯郸附近的黄巾军在不断的汇聚。只怕不日就要攻城。”
来人乃是袁绍帐下校尉张颌。张郃于黄巾之乱的时候,应徵入伍,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
前段时间韩馥出让冀州后,便效力于袁绍。袁绍担心张颌心念故主韩馥,所以剥夺了张颌的兵权,只让张颌任校尉。带着身边听从调遣。
这个做法其实和刘玄对付张杨是如出一辙的套路。只有等考核期过去,张颌、张杨合格了,才会放权给他们。
至于兵权,自然是交给了最为忠心又骁勇善战的颜良文丑二人。之前能大破公孙瓒,可不止是麴义破阵的功劳。颜良文丑率大军冲杀,才是最大的助力。
“魏郡那边有什么消息?”
袁绍将目光从地图上挪开,放在了张颌的身上,张颌在这几次战斗中都表现的不错。袁绍有心重用此人,不过眼下还是太早。需要继续放在近前考察一番。
想到这里,袁绍莞尔一笑,还真有一个好位置等着张颌。
之前在与公孙瓒大战的时候,他曾被两千骑兵团团围住,全靠重甲长戟的大戟士护身,才能安然无恙。
战后,自己便有心组建这么一支重甲长戟的亲兵护卫,眼下正好缺少一位将领。张颌就十分的不错。
“回禀将军,魏郡那边也刚刚传来消息,自从妖人刘玄走后,盘踞在魏郡的黄巾军已经不再攻打城池,如今正盘踞邺城及周围的几个城池。为祸一方。”
张颌的回答,让袁绍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为祸一方,为祸一方好啊!
他就怕刘玄蹲在魏郡不挪窝,一步步的把魏郡经营到手里。这样他可就损失大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屯兵黍窖邑
如今刘玄率军离开魏郡,只留下一群不会治政的黄巾军,自然是越为祸一方越好。
只有这样,当地那些苦不堪言的百姓才会喜迎自己这个王师。
这样一来,他反而能因祸得福,得到魏郡百姓的强烈拥戴,至于那些盘踞在魏郡的黄巾军。
已经砍翻了公孙瓒和杜长的袁绍表示,没有丝毫的问题啊!之前是因为刚刚接手冀州,忙于接手各地。没有理会这些躲在山里的土老鼠。
像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这两个货当初率领一万能开硬弓的士卒驻守孟津,知道韩馥要让位给袁绍。
乘坐大船急急自孟津驰兵东下,船数百艘,众万余人,请求出兵砍死他袁绍。
后来因为韩馥那个软蛋不同意,这二人便又带着军队西行回到了孟津,并没有归附与他袁绍。
像赵浮、程涣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都是拥兵自重观望行事。要不然,他袁绍得了这么冀州的精兵强将,岂会被公孙瓒那小子搞得焦头烂额。让刘玄妖人抓住机会趁火打劫。
袁绍这边已经打定主意按兵不动,在曲梁城中休养生息。而刘玄这边也已经将刘石、左校这两支黄巾全部迁徙到了黍窖邑附近。
黍窖邑本就是一个小土城,在战乱频发的年代,没有多少百姓留下,或者说是活着。而此地又在漳水河畔。所以是有很大很大一块土地荒废的。
此次刘玄攻下了黍窖邑和涉县。便将刘石、左校这两支黄巾全部迁徙到了黍窖邑附近。准备在这里驻兵屯田。
与北方的涉县护卫犄角,拱卫壶关。
即算是刘玄打入冀州的一个钉子,也算是一个防备袁绍的前沿基地。
刘石和左校自然是没啥意见,本来躲在邯郸城附近就比较困难,现在跑的更加靠近上党郡的位置,背靠上党郡老大。又有这么多土地可以种地。
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最多是在心里哀叹几句,为毛自己没有进入更加稳定的上党郡。
“杜长连战连败,导致张飞燕那边已经有小股黄巾离开,已经无力再战,公孙瓒那边太远还未传来消息。不过想来短时间之内,也不太可能与袁绍一战。”
刘玄摸着下巴,盯着前几天刚刚绘制出来的地图一阵的琢磨。觉得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没啥收获。还平白浪费宝贵的时间。
要知道此次出来,运了那么多粮草回去,如何分配可是一个大问题。再加上还搂草打兔子。迁移回去那么多黄巾军。
如果自己不早点回去看着,只怕王彧和华雄他们压不住场子。
心念至此,刘玄便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一路缓缓后退,撤回了黍窖邑。对刘石和左校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刘玄大手一挥之下,便将两个因为争地盘而面红耳赤脖子粗的家伙给分开了。
“你们两个不要吵了,黍窖邑在漳水两支支流汇合之处的东北河畔,地方还有什么好争的,漳水都已经给你们划好了。”
“漳水东边是一块地盘,漳水西边是一块地盘,你们隔着这支漳水互为犄角便是了!”刘玄策马扬鞭,指着城外漳水的一条支流说道。
黍窖邑的位置很好,被漳水西南两面包围,只不过,西边的漳水是一支支流。南面的漳水汇合了另一支支流,水流量较大。
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袁绍想要从魏郡出兵攻打,就要先越过这条水流量较大的漳水。而从广平郡出兵的话,从邯郸到这里一路上并没有可以驻军屯粮的城池。
这次刘石和左校在此地争抢地盘,在刘玄看来是十分可笑的。可是在刘石、左校这两个黄巾渠帅看来,却是事关生死的大事。
当下便说道:“将军,黍窖邑虽小,但终究是一座城池。只要兄弟们花费点力气,好好修筑城墙,再重新挖开护城河。敌人想要攻打,也是很难的。”
“可是黍窖邑太小,又容不下我们两家这么多人,若是去了河西边,虽然看起来更远离敌人,可是没有城池,终究是太危险了!”
这便是刘石和左校争吵的原因,他们的每个人麾下都有好几千兵马,加上后面的家属、族人这些非战斗人员。
嘿!足足好几万人,都够刘玄在这个地方置办一个县城了!一个小小的黍窖邑还真容不下他们。
对此刘玄只好再次说道:“城池吗。咱们可以自己修建。本将保证,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半年之内,漳水的西边便会有一座新城池。到时候这两个地方,哪个更好,不用本将说了吧。”
废话,当然不用说了,同样是城池,漳水西边的城池多出一条河水御敌。自然是比黍窖邑是要好的。
见刘石和左校两人终于平静下来,刘玄笑道:“今日你们为了黍窖邑争吵,只怕半年之后还会为了新城争吵。这样反倒是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不如今日便将此事定下来。你们谁愿意去河对面?”
“我!”
“末将愿往!”
刘石和左校都不傻,立刻纷纷表态,引得周围的那些黄巾渠帅都是哈哈大笑。
他们这些纯粹是来看笑话的。他们的部众都已经进入了上党郡,不管刘玄怎么安排,都要比这里强。自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刘石和左校也不恼,脸皮什么的,这么多年早就丢没了。要脸有个屁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服穿?
刘玄见状也是哈哈大笑,尽显豪迈之气:“既然如此,你们就抓阄来决定归属。单挑什么的,太伤和气了。若是动手狠了,生了怨恨反倒是不美。”
“如果敌人来攻,你们在这里必要同心协力,互为犄角。不可见死不救。只要坚守个两三日,本将大军便可兵出壶关,驰援你们。”
说着,刘玄立刻让人取来笔墨,当着周围一众黄巾渠帅的面,直接在两张纸上画了一个圆圈、一个大大的叉号。
“圆圈是黍窖邑,叉号是漳水西边的新城,你们看好了!可千万别眨眼睛!”
第四百九十九章妥善安置
刘玄这么搞确实有点上不得台面,但是没有办法啊!你写个字在上面,这些黄巾出身的货也不认识啊!
所以一切从简,简单明了。
等刘石和左校从木箱子里取出那两个被刘玄晃荡半天的纸团,打开一看。
左校顿时仰天长笑,拍着刘石的肩膀故作大气的说道:“多谢石头兄弟成全,俺老左请你喝酒,不醉不归。”
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