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收义子-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搞不好还能拉动一下本地的经济。反正现在刘玄已经让王彧王彧尝试着搞一搞小商团了。

    一开始,王彧这个世家子是不愿意的,因为在他的三观里,经商是操持贱业。只不过刘玄表示只是让他在政策上放松一下,不用他去干之后。王彧就没有那么多破事了!

    现在的话,上党郡境内已经出现了许多行商的商人,毕竟就目前来看,上党郡境内搞不好是大汉境内数得着的安定之地。

    没办法,谁让刘玄闲的蛋疼,不但剿灭山贼、流寇,还进山林里扫黄打黑。整的现在连食肉动物都不敢露头了。

    至于山林里因为缺少食肉动物,而导致食草动物大量繁殖,进一步破坏生态。刘玄表示,没有关系啊!

    让那些食草动物疯狂的繁殖吧,老子留在地方上的那些老弱士兵又不是挑食,只知道扫黄打黑。

    食草动物多了,正好可以给上党郡增加一些肉吃,要知道这年头猎户可是很多的。

    所以,刘玄对此事,要考虑的不是食草动物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问题。

    而是,如何保护那些食草动物,不被当地的猎户、百姓吃光光!

    在这个过程中,食肉动物毫无疑问的担当了一定的保护伞作用,之前山林里食肉动物多了,虽然会吃掉不少其他动物。

    但相对应的,他们也吃进山打猎的人类。导致人类无法频繁进山狩猎。

    现在好了,食肉动物都被刘玄麾下的士兵给吃的差不多了,那些猎户自然就没了威胁,不但频繁进山,还大规模进山。

    不但打猎,还开垦土地。

    当然,这里面,其实是有刘玄的有意引导。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在大汉,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甚至于,在粮食产量十分高的后世,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其实也是一个伪命题。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会把土地兼并的问题,当成国家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什么,土地都被世家豪族兼并,百姓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活不下去。其实这个观点是十分片面的。

    因为中国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没有去开垦耕种那些空置土地的人!

    而原因,基本都是古代的实施的制度有很大问题。亦或者是实施这些制度的官员很有问题。

    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

    明朝是一个土地税收十分十分低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土地税收最低的朝代。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之后颠沛流离,做过和尚,当过乞丐,深知百姓疾苦。

    所以在建国之后,拟定税收时,便定下了三十三税一的土地农业税。

    这么说吧,中国作为纯粹的农业国,税收的绝对大项就是农业税。

    而后世天朝建立之后,在1955年农业改造完成之后中国出台农业税法,把农业税定到了百分之十五左右,也就是七税一。

    对比历史上的二十税一、二十五税一、以及朱元璋的三十三税一,这个税点是会被骂成暴君的税点。

    但是天朝当时百废待兴,没有这个农业税撑着,工业发展的资金就无法得到保障,工业如果发展不起来,工业农业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非洲就是这种情况。所以现在有很多批评当初的这种剥削农民,以用农业剪刀差来发展工业的政策,实际上这有些苛刻了。

    而朱元璋那个时代还没有工业,全靠农业,所以,三十三税一属实是低到了极限。对百姓那是好到家了。

    而且朱元璋还下令以后永不加税!

    可以说,朱元璋对百姓和农民的保护已经想的够全面了,可惜的是,到了后来,明朝直接绕过了加税环节,创造性地采取了“寅吃卯粮”的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花的钱先打欠条,年底核算,然后分配到各省府州县都司卫所,明年加派。这样,今年的亏空明年就可以补回来了。

    落在百姓身上,就是2021年可能需要交2038年、2039年两年的赋税。甚至是再加上一个2040年。

    在那些“寅吃卯粮”的大明皇帝和大臣看来,自己干的没啥毛病,自己又没加税,只是让百姓提前把税交了而已。

    可是这么玩一年、两年还好,要是连续玩上几十年,那换成谁都撑不住。

    这就导致了许多百姓不愿意种地,或者种不起地,没法子,种地就要交税,种出的粮食压根不够交税的。

    如此一来,便有许多的百姓主动将自己的土地贱卖,然后去给那些官员士绅家里种地,至少这样还有个活路。

    哪里有人会傻到去开垦土地种植?

    而官员士绅因为不需要交税,或者利用自己的权势、关系,各种避税、偷税、漏税。所以日子越发的逍遥。有钱自然是买地,也就是进行土地兼并。

    这样一来,号称永不加税、三十三一税的明朝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后。

    也就是没有人愿意开垦荒地,百姓是因为需要缴纳后几十年的税,而不愿意自己种地。而官员和士绅则是因为卖土地的百姓多,他们买良田都买不过来,会有哪个傻叉去费力的开垦荒地。

    于是乎,明朝土地的开源一项,就此扑街。大家都没积极性开荒,那些荒地也就一直慌着,平白浪费了资源。

    所以说,不是没有土地,不是不能种出来粮食养活那么多百姓,导致百姓没活路。而是执政的人、制度。把百姓逼得没有活路。

    赋税最轻的明朝都是这个样子,其他朝代就更不用说了,像大汉,之前不就临时加税,每亩土地多交多少钱吗?

    这种情况下,百姓们能有积极性开荒才怪了。再加上世道乱,到处打仗。活命都难,上好的土地都荒废了不知道多少,开荒就更别提了。

    而刘玄在占据上党郡之后,便单方面取消了每亩土地多交钱的傻叉制度,反正他现在也从来不给朝廷交税,自然不用担心朝廷那边的问责。

    穿越三国收义子

 第五百三十九章 土地、城市、人口

    再加上上党郡内部十分的安定,所以已经步入了恢复元气的进程。

    期间刘玄又是屯田、又是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又是安置黄巾军那一大帮子人。

    上党郡的荒地、山林可没少被开发。以前长得是草和树,如今长的是庄稼,有啥破坏生态的。不都是植物吗?

    像后世搞得那些退耕还林,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风化,而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说白了就是,之前建国之后,咱们砍的山林太多了,再这么玩下去,用不了十几年,可能国内的森林资源就不够用了。

    所以要退耕还林,多种树。

    当然,在一些荒漠地带,也有这种类似的工程,因为都是在种树,所以很多人都把这两者放在一起,归为退耕还林。

    实际上,拜托了,大哥,土地沙化厉害的荒漠啊!种植粮食能种出多少?再加上经济发展这么迅速,那些百姓又不傻,种地那么辛苦,收获还少。

    何必呐?大家一起去城里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不好吗?

    如此一来,那些地方还有多少人种粮食?或许也只有那些上了年纪,故土难离、或者无处可去的老人还在土里刨食吃。

    所以,在那些土地沙化严重的地方,谈什么退耕还林是十分可笑的,因为没有多少耕种的土地。

    在那里种树,那叫防沙固土。或者治沙工程。一是治理土地沙化,一是恢复当地的生态,也就是给沙漠戴绿帽子。

    之所以说,在后世人地矛盾也是一个伪命题,是因为即便在几个重要产粮区,其实也是有大部分的荒废土地存在。并没有人耕种。

    至于原因,其实很简单,算是当初分土地,包产到户的后遗症。

    简单的说,国内大部分农村的土地都太分散,比如说,一个村子有一千亩地。而这一千亩地被分到了五百个家庭。

    也就是每户人家二亩地。

    可是土地总是有好有坏,总不能大手一挥,把好地都给几十户人家,坏地都给几十户人家。

    要雨露均沾。

    这就导致每户人家的土地并不集中,都是分开的。往往是靠近村子一块,河流对面一块,山上一块。靠近另一个村子的地方一块。

    每块地都不大,在加上难以琢磨的人性,基本没办法机械化生产,比如说,我有一块地,那片挺平整的,可以机械化播种、收割。

    我联系了周围土地的村民,希望能花钱请一个播种机,播种小麦,到时候再一起请一个收割机收麦子。这样大家都省心。钱自然是按照土地大小出。

    结果问题来了,一个村民认为自己土地太小,自己完全可以人工,不愿意花冤枉钱。

    另一个村民表示自己不想种小麦,他想种地瓜。还有人想种花生。

    还有人表示,你自己请播种机可以,但不能压着他的地。等等!

    你看,就好比丑人多作怪,有些人其实也是如此。

    于是乎,我表示这地老子不种了,去附近工厂、小县城打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附近工厂和县城打工。

    村子里的地自然就荒废了!

    所以,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拆村子,建社区。许多人认为是把拆房屋拆出来的土地进行耕种。实际上这只是其中的一小环。

    大头其实在后面。

    将几个村子拆了,建成一个社区。这样一来,百姓离自己的土地更远,而且许多农具难以放在楼房里。

    其实说白了,就是进一步加强个人种地的难度,让你知难而退,选择不种地,让地荒废。

    然后在有人牵头组织整合土地,比如将那些荒废的土地以及低廉的租金承下来,然后进行机械化生产。

    或者是社区组织,总之目的就是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的种植生产效率。甚至会加强地区局部的粮食产业链。

    比如说,一个县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