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想到了一种可能。难道说刘玄早就知晓了董卓的死讯?
这意味着什么?他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早?
要知道即便是当初驻守在陕县的西凉军,收到董卓的死讯也是在三天之后。而陕县可要比刘玄距离长安近多了。
从他们收到董卓死讯到现在也不过刚刚过去十天而已,也就是说,除去刘玄得到消息所需要的时间。
刘玄最多也就7、8天的准备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压根不够做到这种程度的战争动员。
这是早有预谋的!
一时间,想明白了这一点的贾诩看向刘玄的目光中满是警惕与防备。刘玄这个家伙有问题,他一定早就知晓了王允和吕布合谋的消息,却是一点也没有往外透漏。
是想要借着这次机会火中取栗!
既然刘玄早有准备,那么,难道牛辅军中叛乱、牛辅被杀,是刘玄在搞鬼!
由不得贾诩不多想,实在是细思极恐!
毕竟牛辅在之前应对朝廷的策略上可圈可点,没啥毛病,攻占河南郡拥兵自保的主张,在贾诩看来也是上上之选。
毕竟这年头,谁也没有把握能反攻长安的。
可是为什么军营会突然叛变?是人为?还是人为?要不然好端端的怎么会叛变呐,要知道当时可是刚刚击败李肃,士气正盛之际!
这里面绝对大有问题!
贾诩在心中仔细盘算了一下孟津到陕县的距离,开始愈发坚定自己的猜测。牛辅战死的时候,孟津这边应该早已经屯驻了刘玄的兵马。
搞不好还是刘玄亲自出手导致了牛辅军中叛变!
没办法,刘玄黄巾妖人的名头太甚,尤其是之前与十八路诸侯对砍的时候,搞出那么多逼真的障眼法妖术。
由不得贾诩不往那上面想。
那些障眼法用的好,可是一把锋利的宝剑。这一点上刘玄在对砍十八路诸侯的战场上就已经证实了!
默默将自己的猜测压在心里,贾诩继续面无表情的听着刘玄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就算牛辅的死是刘玄出的手又能如何?人都死了,难道还要继续为他效忠吗?报仇吗?
换个角度思考一下,牛辅若是不死,刘玄绝不会出兵!
因为牛辅是董卓的女婿!是比刘玄更适合扛起西凉军大旗的人。论资历、论威望,牛辅都是董卓死后的西凉军第一人。
所以刘玄不可能会出兵,出力。为牛辅打工!
只有牛辅死了,西凉军再次群龙无首,只剩下一群校尉乱糟糟一片的时候,刘玄才能震得住场面。
论威望,资历,刘玄其实是要比西凉军中的几个校尉要低的,比如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些校尉。
这些校尉都是跟着董卓打天下的老人,其中以李傕的的威望、资历最高。
而刘玄是在去年才加入西凉军的,官职是平虏校尉,论官职是要比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高一些。
但论军中的威望,资历,其实差老鼻子了!
也就是刘玄在对砍十八路诸侯是,黄巾妖人的名头有点大,要不然西凉军中的那些士兵都不知道有刘玄这么一号人物。
但是,架不住人家刘玄实力强、势力大,兵马多啊!
一俊遮百丑!打铁还需自身硬!
光这一条,刘玄就稳稳的压住了李傕、郭汜、张济这些校尉,那些校尉每人麾下也不过两三千兵马。而刘玄动不动就是几万。
这里面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没看见随着孟津的这支军队加入,李傕、郭汜、张济三人都彻底不吭声了吗?
娘的,感情出了最开始的五万兵马,你丫在这里还有两万兵马!其中里面还有一万水师!大爷的!要不要这么夸张!
其实不管是贾诩还是李傕、郭汜、张济三人都误会刘玄了。
首先,刘玄布置在这里的兵马没有两万,当然,也差不了多少,一万五的兵马而已,剩下的都是征召来运输粮草的青壮。
不过,刘玄打算这次进攻长安带着陈浮、赵涣的水师走,用来运输粮草。只留下孙观、孙康的五千兵马在这里留守退路。
第二,关于牛辅的战死,刘玄表示真的不是我搞得鬼,不过,刘玄当时确实是带着人偷偷摸摸的去了一趟陕县。
为的就是万一牛辅没死,自己好找个机会弄死他。
不然只要牛辅活着,自己打出什么旗号来,也竞争不过牛辅,最多也就是合作关系,甚至于牛辅还要借着联军统帅的名头,压自己一头。
这能行吗?果断不行啊!自己忙活半天,岂能为他人作嫁衣!
于是乎,刘玄决定牛辅必须死!
只不过,意外并没有发生,牛辅还是因为军营的叛乱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将自己的脑袋交代了出去。
第五百五十五章 王允的错误
洛阳这边,刘玄的战争动员已经启动,用不了多久就能一脚油门直奔长安。
而在长安,因为刘玄这么一耽搁,他起兵为董卓报仇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
十万大军!
好大的威风!
吕布十分的不屑,对于刘玄那个混蛋,他可是一点好印象都没有,那就是一个混蛋、王八蛋。
还十万大军,你丫咋那么能吹!
除非你把散落在各地的西凉军都收集起来,不然想要凑够十万,做你的白日梦去吧!
长安城内,与吕布抱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可是更多的是恐慌,因为无知的百姓多啊!一听说黄巾妖人要带着十万大军攻打长安,一个个被吓的六神无主。
恐慌在不断的蔓延,眼看就要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这个时候,总领朝政的王允终于是出手了!
这次他没有选择让吕布出战,因为那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对面打出的是为董卓报仇,那么是谁杀了董卓?
吕布!
对面的西凉军以李傕、郭汜、张济这些牛辅部将为主,而牛辅又是因为吕布征讨而死。
所以说,让吕布出战那是火上浇油!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逐渐脱离了王允的掌控。他没有想彻底的逼反西凉军,他只是想要取缔西凉军而已。
到时候,大家一拍两散,西凉军不当兵回家种地岂不更好?
可是王允忘了两件事情,第一,普通的士兵是不会考虑那么多的,因为军队的特殊性,他们更多的是服从,服从命令,服从上级。
而王允执意要惩戒那些西凉军将领,还不说该如何惩戒,那些西凉军将领害怕王允把他们杀了,自然不愿意乖乖就范。
于是乎,就像贾诩、李傕、郭汜、张济他们做的那样,开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谎言恐吓士兵,将军队与自己牢牢的绑在了一起。
这样一来,就算朝廷公开宣布,对那些士兵既往不咎,只是遣散回家种地。那些士兵都是不信的,最多是有些迟疑。
因为比起朝廷,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将军!只要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再接再厉蛊惑几下,那朝廷的用来离间的办法压根没用。
而王允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他并不了解凉州的情况,简单的来说,凉州太乱!进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太穷!
其实凉州之前也是很富有的,还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土地荒漠化的贫瘠程度。
大汉的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史有“四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其中武威郡素有“银武威”之称。
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
可是这是在一起的和平时代,丝绸之路畅通的年代才会形成的景象。
现如今,大汉势弱,凉州那边的羌族不断的叛乱,今天打完明天打,将整个凉州都打成了一个烂西瓜。
可以说,百姓们要么屯寨自保,要么当兵打仗。至于种地,先活下来再说。至于经商?不怕被抢的裤子都没了就试试。
于是乎,凉州成了又乱、又穷的代名词。
王允不是没听说过凉州又乱、又穷,但没有身临其境,他是感受不到生活在凉州地区百姓的疾苦和无奈悲凉。
让那些在关中地区作威作福惯了的西凉军,突然解甲归田回家种地。
只能说打败王允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邪!
而现在,王允即将犯下他的第三个错误,那就是派遣投降朝廷的胡轸、徐荣带兵去攻打刘玄组织的复仇者联盟!
胡轸、徐荣都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将,也都是十分能打的将领。麾下的兵马也都是极为骁勇善战的西凉兵马。
这一点从胡轸、徐荣对砍十八路诸侯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在王允的谋划中派胡轸、徐荣出战是最好的应对方案。
这样一来,一是可以利用胡轸、徐荣在西凉军中的威望、资历先声夺人,对刘玄、李傕、郭汜、张济等西凉校尉进行压制。
二来吗,自然是可以让胡轸、徐荣利用在西凉军中的威望、资历公开宣布对西凉军的处置方法,告诉那些造反的、观望的西凉军,朝廷只诛杀罪首,他们这些西凉士兵可以解甲归田。回家种地。
这个处置办法在王允看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恩典。
这样一来,搞不好刘玄、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的复仇者联盟就从内部瓦解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就算这一招没有成功,王允也不担心,因为胡轸、徐荣还可以打啊!他们麾下的兵马不少,又骁勇善战,不一定就打不过对面。
一旦打起来,王允反倒是更加放心了,因为在他看来胡轸、徐荣也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最好是和叛军打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结果。
至于谁胜谁败,王允不在乎,狗咬狗一嘴毛,不管是谁胜,都只能是惨胜。
自己这边还有吕布没出马,就算吕布不行,还有名将皇甫嵩,怕什么?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