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东诸侯谁都可能不鸟朝廷,但刘表这个汉室宗亲还是很靠谱的,所以那些大臣们把德高望重的赵岐老爷子送上了车架!
赵岐老爷子今年都八十二岁了,刘玄看着那白花花头颅随着马车的颠簸晃啊晃的,打心眼里觉得这个老头搞不好半道上就会被颠散架了。
赵岐老爷子的官职是太仆、始置于春秋。秦、汉沿袭,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
只不过到了东汉时期,朝廷把少府所属的考工移归太仆,其职务是制作弓弩刀甲等兵器,还主织绶及诸杂工。
所以说,赵岐老爷子留在长安,其实也挺累的,搞不好这次出使关东还是公费出游了。
虽然这次出使关东是以马日磾为主使,赵岐为副使。但刘玄十分清楚赵岐才是真正的使者。
果然,在朝廷使者刚刚抵达洛阳的时候,马日磾便上表朝廷分头行事,刘玄看着马日磾上表的奏折,不由的露出了一抹笑意。
马日磾的奏折上写的很明白,他前往袁术处、赵岐前往刘表处从两方面下手,先调解袁术和刘表的战争矛盾。
这份奏折说的有理有据,刘玄自然是不无不可,只是一想到袁术那个二货,刘玄就觉得这次一定有乐子看了,
如果自己资料没查错的话,马日磾应该会被袁术给强行扣留,并且抢夺马日磾的符节,强迫他辟命军中将士。强逼马日磾任其军师,最后导致马日磾在寿春忧愤呕血而死。
这个风格很袁术,实在太二货了!
刘玄想了想,还是没有提醒马日磾,因为如果马日磾真的被袁术扣留,那么自己搞不好可以先把南匈奴的事情放一放,先以天子召令号令关东群雄攻打袁术。
以此来验证一些,自己手里的这个小皇帝到底好不好使!
倒是赵岐那边,刘玄想着翻阅过的资料,不由摇了摇头。这位老爷子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的很啊!
应该能搞定刘表吧。
洛阳城郊,马日磾与赵岐的车队已经分头行事,赵岐一路南下,沿途的百姓见到赵岐,纷纷欢欣雀跃起来:“没想到今天又看见汉朝使者的车马了。“
赵岐闻言不由老泪纵横。
大汉的车架有很多中,但赵岐年迈,所以给赵岐安排的是十分稳妥的牛车。所以一路上行的很慢。让沿途的百姓都看到了朝廷使者的尊荣。
赵岐今年已经八十有二,是长者,又是朝廷使者。自然受到了沿途官员、百姓的一致礼遇。
一路无惊无险的走到了荆州!
荆州八郡,襄阳城,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的刘表,早早的便派人前去护送赵岐。自己则率着荆州官员在城外三十里等候天使车架。
后世人经常以荆州九郡来称呼荆州,而实际上那是在曹操入主荆州的时候,才形成的局面。
准确时间是在208年赤壁之战后,原先短暂领有荆州的曹操只保住了荆州北部南阳郡、江夏郡与南郡的一部分,而中南部被孙刘联军占据。
曹操之后从南郡、南阳郡中分出襄阳郡、南乡郡。荆州成为三分割据的局面。
即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江夏、桂阳、长沙归孙权。
南阳、襄阳、南乡归曹操。
后世人一般认为这阶段三家各占三郡的局面是“荆襄九郡“一词的来源。
在刘表入主荆州之前,荆州只有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
而现在因为刘表正在与袁术交战,于是便又分设出来了一个章陵郡到底战略要地。
正如赵岐请求出使荆州时所说的:“现在海内四分五裂,只有荆州境域阔大,位置很好,西通巴蜀,南当交趾,年谷丰收,军队户口还完整。”
“我赵岐虽然年迈,但还想报效国家,想自己乘牛车往南说服刘表,可以让他带兵来保卫朝廷,与大司马同心同力,共同辅助王室。这是安定朝廷拯救百姓的办法。”
荆州的地理位置其实是很好的,而且与其他几个被打成烂西瓜的州相比,刘表的荆州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
其实在看到赵岐的那一刻,刘玄的表情是呆滞的,因为他没有想到群臣推举了半天,推举了这么一个老骨头出来。
为此刘玄还好心的劝说了一番,老爷子,要不然咱们换个壮小伙子去吧。结果遭到了赵岐老头的白眼打击。
刘玄一看这老头是来真的,于是便同意了赵岐的请求,任命他为副使,出使荆州。
可以说赵岐的任务是很重的,他既要督促刘表上交赋税,没办法朝廷式微,哪里还有诸侯给朝廷交赋税?
要知道刘玄当年占据上党郡的时候,可是一个铜子都没给朝廷。当然给董卓他们送礼不算。
另一方面,赵岐还要调解刘表与袁术的战争,并且劝说刘表派人运送物资,帮助修理洛阳皇宫。
可谓是人任重而道远!
牛车缓缓而来,刘表的心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刘表今年刚刚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但面对赵岐这个八十老翁时,还是要执晚辈之礼。
赵岐的车架一到,刘表立刻带着荆州官员上前迎接,待见过礼之后,便拥着赵岐的天使车架进了襄阳城。
襄阳城最开始并不是荆州的治所,在刘表入主荆州之前,荆州的治所一直都是汉寿县,没错,关羽的汉寿亭侯的封地就是在这。当然是虚的。
后因荆南地区黄巾贼余孽尚未退去,再加上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
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
逼得刘表他只能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后来虽然用计除掉了这些宗贼头脑,但却还是没有彻底铲除。
。
第六百零二章 镇南将军、封成武侯
所以刘表才将治所移到当时已经相当繁荣的南郡襄阳城,因为这里相对要安全一些。
襄阳城内,赵岐老爷子充分表示了什么叫做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只见赵岐端坐在主位之上,一个花白的头颅左摇右摆。对着刘表及荆州的官员们陈说利害。
这么一折腾,刘表立刻表示要派人帮助修理皇宫,而且军用物资也会源源不断的抵达洛阳。
赵岐闻言心中也是大喜,便就势提点了刘表几句,刘表听后立刻命人取来笔墨,一气呵成便完成了一封奏折。
而就在短短半个月后,这份奏折便随着刘表上贡的车队进入了长安城。
刘玄看着手上的奏折,又看了看刚刚放下的一份书信,不由是哈哈大笑起来,谁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现在自己可不是双喜临门。
刘玄刚刚放下的书信,其实是一份家书,只不过不是给刘玄的,而是给麴义的。
刘玄一直都想重建北军八校,自然是对八校尉的人选想了许久,最后选定了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那就是麴义。
只不过麴义这货之前与刘玄虚与委蛇,叛逃到了袁绍那里,还在界桥之战中击败了公孙瓒,目前名声大噪,隐隐有成为袁绍手下头号大将的趋势。
袁绍对麴义也很是重视,所以刘玄觉得自己要是只用天子诏书召麴义入长安,可能人家压根就不鸟自己。
于是乎,刘玄拜托胡轸、杨定两员西凉老豪杰,派人找到了远在凉州的麴家,麴家一族在西凉还是挺有名的,定居在长安以西一千多里的西平。
在胡轸、杨定的解说中,刘玄得知,西平那个地方以羌胡为邻,居住地犬牙交错,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西羌人好斗,用兵骁勇强悍,常以抢掠为生,他们聚众结社,呼啸而来,满载而去,飘忽不定。
麴义家族在当地政府鞭长莫及无法提供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一方面重金收买羌胡头人用以获得暂时安宁,另一方面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家族武装进行有效自卫。
在长期打打合合的争斗中,这支家族武装得到了极大锻炼,他们熟练掌握并运用了羌人快马弯刀,出其不意的战法,成为威震一方的强大的麴氏家族武装集团。
这种人,在凉州有一种普遍的称呼——豪帅。
豪帅一开始是大汉对那些羌族部落酋长的称呼,可是随着大汉朝廷式微,凉州那边越来越乱,大汉便将那些麾下拥有兵马,聚众自保的家族族长也称之位豪帅。
麴家的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前些年黄巾军之变引发了空前的社会动乱。
朝廷在兵力空虚的情况下允许地方豪强参与平叛,给长期养精蓄锐,意欲开疆扩土觑視政权的地方大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种势力跃跃欲试粉墨登场。
麴氏家族在经过二百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参与政治的条件,他们一改过去的自保策略,扬眉吐气的提兵跃马登上政治舞台。
麴义便是他们家族派出的选手,麴义少年时代就爱好弓马骑射,长大后受命统领家族宗兵长期与羌胡征战,非常了解羌人战法,他的部队骁勇善战。
在中原爆发黄巾之乱时,汉灵帝派遣左中郎将皇甫嵩平叛,皇甫嵩便到凉州招兵,麴义率家族兵勇一千多人应招。
在冀州、并州一带与黄巾军大战皆大胜而归,很受皇甫嵩赏识,平叛结束后皇甫嵩还朝,麴义留守黎阳在冀州牧韩馥手下做参将。
后来的事情,刘玄便都知道了,麴义兜兜转转,归了袁绍!目前可谓是威名赫赫。
所以刘玄才会找到麴家,表示老子现在给你们一个重返中原的机会,立刻马上写信给你家的那个麴义小兔崽子,让他麻溜的滚回长安担任射声校尉!
麴家的祖地是在长安东边的平原郡,也就是刘备蹲着的地方,当初是逃难到了凉州,而如今凉州越来越乱。
麴家这些年也越发的不好过了,毕竟族中最能打的那支私兵已经跟着麴义出去征战,是一去不复返。
当然,现在那些麴家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