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正在翻阅书籍的苏阳,看到了金侍郎记录的一点愣住了。
“国师寒松明入京之后,面见齐王,齐王问寒松明,当今天下奸贼已除,还有什么要忧心之处?寒松明答曰【大乾王朝千秋万世,不必忧虑,然当年太祖定鼎天下,日月并行,真龙蛰伏,依旧是心头之患……】。”
苏阳念着文句,日月并行,就是一个【明】字。
大明暴毙三百年,仍然有人念叨,那么国师在担忧什么,反乾复明?
苏阳笑了一笑,历史上,大明破灭的时候,朱元璋的后代太多,已经成为了百姓的负担,百姓无不痛恨,而现在,两三百年来,朱元璋的后代早不知去哪旮旯了,想要复明,简直玩笑。
江湖,朝堂,民间,这里面都没有没有任何大明的基础。
朱元璋的后人想要复国,除非修炼成仙,镇压一世,才能够让这大明重现人间。
那么这个是否就是刘翰进入皇城的缘由?
苏阳继续翻看笔记,看着朝堂里面的变故。
“国师寒松明上奏,大乾王朝定鼎天下近三百年,陈家王族遍天下,俸禄已成王朝弊端,齐王入京,当停其俸禄世荫,让王族转为庶人,读书上进,为大乾王朝开源节流……”
这一政策倒是合乎苏阳心意,老陈家代替了老朱家,现在面临的情况,和当初老朱家也差不多,只是老朱家晚年的时候,除了朝政一方面原因,天灾确实为老朱家送葬加了一把劲。
现在也是地缺百六,灾劫绵绵的时候,兴许也有苏阳的几分力,制止了几次天灾,让这天下倒是没有极其混乱。
“齐王入京,修三大殿,殿成之日,找人仆算,当时仆算之人曰胡威,仆算称殿成之后,明日午时当焚,齐王震怒,囚之,午时刚过,门殿无火,杀之,而在午时三刻之时,殿焚……”
“四月十三日丙申,雷雨大作火光骤起,由正殿焚烧至午门,楼廊俱被烧尽……”
“四月十七日,寒松明于京郊寻一古树,木理自然,上面有天下太平四字,称为瑞木,重新修缮宫殿,此为房梁。”
“国师寒松明有一棺木,长九尺,木质超然坚硬,不知是何木质,敲击有金铁之声……”
九尺棺木?
苏阳拿着书籍微顿,这棺木内部,基本上是和人等高,一个人躺进去要刚好合适,这样的话人在里面躺的安稳,否则搬运棺木,下葬的时候,一个不稳当,这人的尸体在棺木里面上下晃动,实在不雅。
寒松明的九尺棺木是给谁准备的?
苏阳继续翻阅书籍。
“吴英父子一案,是王世杰作为审案之人,王世杰仗着权势,牵连通政司四十二人,连累四十二家抄家灭族,家破人亡,而后王世杰王家子侄,借机进入通政司中……”
吴英父子一案,苏阳也清楚,这一案件里面牵连着的是吴英,吴恒这父子两个,吴恒在陕西之时,被苏阳所救,现在于白莲教里面学艺,正想要回到京中报仇。
不过这个案子,是陈蕊手书的“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指的可就是国师寒松明,以及被苏阳所斩杀的小国师,王世杰是齐王麾下高手,在这一件案子里面,倒是办的挺利落的。
苏阳想了一会儿,继续翻阅书籍。
“殿下。”
金侍郎由外而来,来到苏阳身前,依礼参拜,说道:“殿下,今日有一文会,京中才俊聚集,更有不少江湖杂技,请殿下前往一聚,娱目娱心,也为我大乾留意可造之人。”
文会?
“可以!”
苏阳点头应道。
第二十章 大义所在
在这京城极富极贵之地,自然就会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酒色之事。
苏阳随金侍郎所来之地,正是京城里面有名的烟花之地,这里有戏园名角,也是官妓演戏奏乐所在,苏阳来到这边,看到的是假山修竹,浓淡相宜,疏密得体,又有琉璃明灯,四下里明光灿灿,不见一点朴素处。
“请……”
金侍郎请苏阳往内里走去。
苏阳在金侍郎的带领下,走过几条庭院,几个回廊,来到了一个里院,一侧有一水潭,上面有两个画舫,成一水阁,四下多是轻纱,其中又有影影绰绰,曼妙人影。
“您这边来。”
金侍郎引领苏阳入席,坐在了一侧稍偏的位置上面,既不引人注意,也能够让苏阳纵观全场。
四下里的人多是当今朝臣,尽皆是和金侍郎相熟之人,并且在这些人里面,苏阳也看到了马克宁,宇文忠这两个曾经参拜他的官员,他们见到苏阳,连忙到这边来见过,只是略略说两句话,便分别到了自己的方位落座。
众人坐定之后,这里的大戏也就开了,在那水阁之上,唱戏的人依次出场,更是有不少女子来到宴会之上,在身侧作陪。
坐在苏阳身旁的妓家,姓戴,夫家被齐王抄灭,现在是花楼妓家,在苏阳身边倒酒。
在这时代,男子若是有权有势,女子能够跟着享受富贵,而男子若是失势,对于女子来说,也是要命的打击。
苏阳端着酒杯,看着上面的戏台,又看了看在场的人,说是文会,现在大家所谈,全都是风花雪月之事,由此让苏阳看向身边女子。
“你原本是哪一家的人?”
苏阳问道。
“小女戴氏,夫家原本姓王,是通政司的人,因为吴英一案,而落到这里。”
妓家对苏阳应道。
她夫家的王,同王世杰的王并非一家。
吴英一案,是王世杰有心做大,让王家的人进入朝堂,因此牵连了许多无辜的人,甚至包括吴英本人,也是被国师所陷害。
王世杰是齐王身边的人,但是他们这些人随着齐王冲入到了京城,并非是清君侧,正朝纲,而是将原本在这里高高在上的人推翻下去,自己上来享受,因此这齐王进入京城,大乾朝的朝政也没有多少好转,齐王说让大乾的官场上下,焕然一新,朝政弊端全都改善,全是假言。
苏阳点点头,看着上面台子上唱戏女子,问身旁妓家道:“你在这花楼里面,可曾遇到过心动之人?”
王戴氏闻言,对苏阳轻笑说道:“公子说笑了,身入贱籍,哪里还能奢求这些?”
也是。
官妓可是没有自由的。
苏阳端着酒杯,看着戏台上面的戏曲,王戴氏在苏阳身边掺酒,说道:“公子来到这里,行径端正,不在我们身上讨便宜,倒是让奴家想起了李公子,他来到这里,也是端庄正派,不和我们这些人亲近。”
李公子……
苏阳看向周围的这些官员,文士里面,现在已经一片嬉闹,在这人群里面还有专门逗乐的篾片,气氛可谓极佳,而端庄正派,不和这些妓家嬉闹的人,苏阳倒是没有见到。
“李公子现在应当是在读书。”
王戴氏低垂眼眸,轻声说道:“他向来是不喜欢这里的嬉闹,那一次来到这里,也是被旁边的人一直拉扯,万般无奈,方才来到这里一次,现在应该是在家中读书备考。”
这倒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苏阳心中一动,这世间最能坏事的,不过就是酒色财气,财让人贪,色损德行,而一个人,倘若能够在这花楼里面,对这里的官妓能够不为所动,显然会是一个能经受得住考验的人。
现在的大乾朝,积重难返,苏阳倘若是推平了齐王和国师,手边也需要能用的人才,他不仅要打碎一个旧大乾,更是要建造一个新大乾,对于人才,自然是非常上心的。
“他的文采如何?”
苏阳问道。
“李公子的文采也是不同寻常的。”
王戴氏和苏阳谈起李姓公子,眉眼间皆是笑意,说道:“当初在这里,也是一个文会,李公子在这里作画作赋,留下《惊梦》一画,文章一篇,现在正挂在花楼里面,那一幅就是……”
王戴氏对苏阳指道。
苏阳沿着王戴氏的手指看去,只见在这花楼一侧,正挂着一幅画卷,在这画卷之上,则是画舫里面的姑娘手挽花袖,而这画卷之上的女子,一个个都婉转曼妙,在这画卷上面留下来的小赋,更是有一股子秀气。
苏阳站起身来,走到了画卷之前细细打量,他本来就是书画双绝,现在看这些,能够比平常人看的更多,此时瞧着画卷上面的笔墨文字,均是曼妙秀气有余,其中力量不足。
“这个李公子,应当是一个阴柔相公吧。”
苏阳手摸画卷,扭过身来,对着王戴氏笑道。
“李公子确实秀气。”
王戴氏看着画卷,满是怀念说道。
苏阳审度画卷,看向王戴氏,惊异问道:“你说这个李公子是在家中读书备考?现在京城里面,能在这里读书备考的人,应当都是过了下面考试的人吧。”
科举要先有下面的乡试,才能有京城这里的考试。
“不错。”
王戴氏笑道:“李公子是当地科考第一名,顺天乡试第四名,可是有名的才子。”
这就有趣了。
苏阳看向画卷,从这画卷上面的文字笔墨,苏阳看来,这分明就是一个女子所做,而一个女子科考……女驸马?……颜氏!
苏阳首先想到了那个替夫科考的冯素贞,而后就想到了在聊斋里面,当真是有一个女子科考的故事,叫做颜氏。
颜氏嫁了一个相公,但是这个相公生的俊美,水平不足,科考不上,颜氏在家中嘲讽,颜氏相公说颜氏便女扮男装,和自家相公称为兄弟,科考之后,果然能行,并且在下面做官的时候,还都是良善之官,连连晋升,一直等到大明完了,颜氏方才从官场解脱。
这个颜氏并非颜如玉,而是一个平常的女子,名仕之后。
苏阳坐了回去,倘若这“李公子”当真是颜氏所假称,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