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帝国全面战争-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侵略者。

    在查理听见这个词以后,简直忍不住被恩克兰人颠倒黑白的本事气笑了,如果没记错的话,似乎是恩克兰人最先挑起了这场战争。

    人们不会忘却历史,尤其是这段才过去没多久的历史,在帝国境内,尤其是昔日鲁蒙共和国的范围内,人们都被恩克兰人的无耻激怒,破口大骂。

    而在查理的示意下,帝国境内的各家媒体刊登出了痛批恩克兰共和国的文章,各家报刊都在围绕着是恩克兰人率先撕毁贸易协定,挑起战争,并几乎全歼了在领海内练习的我方海军。

    他们声称,现在对恩克兰共和国展开的进攻是极其神圣的报复行动,是每个国家都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不管国内的报刊如何反驳恩克兰人的谴责,在前线,成功重创敌人有生力量的帝国军队再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次他们可没有故意放水佯攻,而是全力进攻,以第二师为首的几个师也通过他们打开的缺口在敌军的后方迂回包抄,配合正面强攻的友军包剿敌人。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恩克兰第二军的防线全面崩溃,数以万计的士兵在战斗中被击溃,而后或是缴械投降,成为俘虏,或是不顾一切地四散溃逃,将他们身为军人的荣誉抛之脑后,只为了能够逃出生天。

    第二军的溃败在战场上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第一军的防线也受到了影响,不得不收缩兵力,放弃一部分阵地,抵挡帝国军队的进攻。

    时间很快来到十一月的月初,恩克兰第二军的阵地已经全部沦陷,帝国军队顺着恩克兰人溃逃的路线一路杀到了恩克兰第三军的组成的防线前,第三军依托着贝温大撤退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无数个据点进行固守,遏制住了帝国军队的兵锋,让他们不得不放缓进攻脚步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在第二军被击溃后,恩克兰第一军还牢牢地固守着他们的北部战线,并迅速拉起了一条连通着第三军的单薄防线,从军事地图上隐隐形成能够相互支援响应的钳形防线。

    不论帝国军队进攻哪个方向,另一边的恩克兰军队都能发起进攻,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和兵力,迫使敌人放缓进攻的脚步。

    更致命的是,恩克兰国内新组建的第四军也被送上了前线,在撤回来的海军的掩护下沿着海岸线行军,准备从三个方向夹击攻入国境内的敌人。

    他们的目的已经被潜伏在恩克兰斯城内的中情局特工提前传回国内了,因此指挥恩克兰战场的维克多和沃伦都早已发觉了敌人的意图,并在海岸线方向部署了一定的防备部队。

    毫无疑问,敌人的所谓钳形防线是一定要被突破的,维克多和沃伦两人的意见不谋而合,准备最先将凸出来的敌军第一军团消灭,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第一军的后方,恩克兰人构筑的据点较为稀疏,从这里发起进攻就能绕过敌三军的防线。

    可是他们要怎么突破敌一军的防线呢……敌人收缩了兵力,每一条防线上都部署了许多士兵,这还不算完,为了能够拉平双方之间的武器上的差距,他们还将全国的线膛枪都装备给了第一军,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没有因为战争而终结的贸易线从国外购入大量线膛枪,也同样配属给了第一军和第三军的部分部队。

    在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被拉平的情况下,从正面发起强攻无疑不是一件明智的抉择,这将会导致更多的帝国士兵死在进攻的路上——因此,他们从军事地图上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更好的进攻路线。

    第一军的北部防线。

    敌人第一军的北部并没有帝国军队,因此那里的防御较为薄弱,从那里发起进攻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并顺利突破。

    然而,北部并不是帝国的占领地区,而是两国共有的邻国托德斯王国的地盘,该国虽然称为王国,但国家领土并不大,大概是帝国一个行省的范围,且居民也只有不到百万人口。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为了自保向来以中立的姿态面对周围各国,但所谓的中立也代表了两边都不讨好,如果不是这个小国穷乡皮囊的实在没什么侵略价值,早就被他国吞并了。

    也正是因为托德斯王国一直以来的中立政策,导致了恩克兰军队对于这个方向的防御较为空虚,若是帝国军队借道托德斯从北面发起进攻,如神兵天降一般,相信恩克兰第一军的防线顷刻间就能被突破。

    这只是其中一个计划,维克多在提出来以后就送到了安克顿,希望外交部能够与托德斯王国接触,争取对方投靠己方,交出军事通行权,在这之后,他也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计划上,也和沃伦一起制定备用计划。

    维克多的皇帝父亲的身份起到了作用,外交部在询问了查理后,便毫不犹豫地派出使者暗地出使托德斯王国,对该国的国王进行游说。

 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使托德斯

    <;!……go……>;    大陆历1754年11月8日,托德斯王国首都伊尔德城,一支从西边来的车队缓缓驶入城市。

    这支车队从外表看起来朴实无华,和普通车行租来的马车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也没有引起周边路人的注意。

    波尔斯兰帝国外交部官员伊利亚·米勒坐在其中一辆马车车厢内,他那修长白皙的手指掀开了车窗窗帘的一角,碧绿色的双眼透过这一角,默默地观察着外面的街景。

    伊尔德,这座一国之都城,居住了托德斯王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共有至少四十万居民挤在这座屹立在肥沃谷地之上的城市,其人口基数之大以至于当地政府一直困扰于层出不穷的治安案件和巨大的贫富差距。

    在中世纪修建的城市城墙宛如一条巨大的分割线,将富人和中产阶级与贫民隔绝开来,石质城墙内是井然有序的房屋和街道,街道两边每隔几米就矗立着一盏路灯,哪怕是夜晚也能为居民照亮。

    而在城墙外,是一直以来陆陆续续定居下来的外来者,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城墙外俨然发展成一个新的城区,这个城区的经济情况普遍低迷,且除了直接连接城门的那几条主干道较为宽阔整洁外,其余的街道歪歪扭扭,凹凸不平,污水肆溢,因此被墙内人戏称为贫民窟。

    外交官米勒看见的就是伊尔德的外城区的街角,他乘坐的车队走在主干道上,能够看见的都是当地政府为了挽回市容而做出的面子工程——在主干道的两边,基本都是整齐划一的三层公寓,将公寓后面的场景挡得严严实实,只有通过偶尔出现的小巷子才能看见巷子尽头的低矮民房。

    “呵,虚伪的政府。”

    米勒暗自嘲讽道,不过他也能够理解当地政府的做法,在没有办法解决城外居民区脏乱差的问题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只能在人流量最大的主干道这边下功夫,尽可能的挽回首都在外来人眼中的形象。

    很快,他们就穿过了外城区的主干道,来到大开的人头攒动的城门,可以看见有许多全副武装的士兵手里拿着武器,把守着城门,监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凡是被他们盯上的人都会被强行拉出人群,在路边进行全身检查。

    米勒就亲眼看见,一个看起来像是商人的人在被拉出人群后,明目张胆地给身旁的士兵塞了一个鼓囊囊的钱袋,那个士兵用手掂量了一下重量,就松开了拉着他的手,让他入城。

    “腐败的基层。”

    米勒又在心中记下了这句话,哪怕是王国时期,基层官兵都不敢这么猖狂的吧,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公然贿赂,实在是视法律于无物。

    很快,他就发现那个商人只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把守城门的士兵在看见人群里有一个好看的女人后,居然直接把那个可怜的女人抓出来,名为搜身实则猥亵,在她身上四处乱摸,还试图把她身上的衣服扒下来,那个女人不敢反抗,只能颤抖着身躯,默默忍受着在自己身上游走的咸猪手。

    周围的人看见这一幕没有丝毫触动,似乎对此已经麻木了,先前和那个女人走在一起的应该是丈夫的男人居然也没有上前阻止,他站在旁边低着头,不忍直视。

    米勒看着这一切,颇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他摇了摇头,放下了窗帘,不再去看外面的街景。

    他并不打算出手阻止,身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他必须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主,而且外面那帮平民的死活本来就不关他的事,他看了以后最多只是感慨几句罢了。

    高高在上的人永远不会在意底层蝼蚁的感受,他们只会怜悯地叹息几句,随后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并不会因为几个蝼蚁的悲惨命运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米勒便是高高在上的人,他很快就将在城门外看见的画面抛之脑后,在入住了城内最好的旅馆后,便派人向位于城市中心的王宫递交求见文书。

    米勒完全不知道,自己递交上去的求见文书在托德斯宫廷内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托德斯国王波尔蒂亚·蒙托亚看着手中的文书,神情复杂,在他面前的大厅内,包括掌玺大臣在内的几名官员也匆匆闻讯而来,他们迷惑的看着君主的表情,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都来说说吧,鲁蒙人现在派出使者想要见我,是有什么企图?”蒙托亚国王说道。

    几位大臣相互对视,又窃窃私语一番后,掌玺大臣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结合鲁蒙人和恩克兰人的战争,我有理由怀疑,他们造访的目的正是为了南方爆发的战争。”

    “哦?那你认为他们是想要说服我们参战,还是向我们要求军事通行权?”国王继续问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向我们要求军事通行权的可能性最大。”掌玺大臣回答道。

    他话音落下,身后的外交大臣就附和道:“陛下,基尔大人说的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