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陛下接收至宝。”李恒笑道。
“万谢人皇恩典。”李世民叩拜在李恒身前,双手高举,毕恭毕敬地接过了玉盘,这才看清了两件至宝的模样。
一个是绘制着精美花纹的玉符,一个是仅有巴掌大的丝绸小包。
前者想必就是“大稷敕命符”,后者应该是“万斤粟”。
可是这两件东西,要如何解大唐危难?
李世民心里疑惑不解,只能看向李恒。
这个时候,其他人也都看到了玉盘里的东西,但他们和李世民一样,都无法想象这两件东西要如何才能发挥效果。
“陛下且听我说。”李恒笑道:“这万斤粟乃世间灵物,非寻常谷物可比,每一颗种子成熟之后都可以产出万斤粟米。
“这一包万斤粟种子,共有三千七百余颗,全部培育成熟之后,就有三千七百余万斤粟米,足以让城外难民,以及边关将士果腹。”
话音未落,人皇殿里里外外就响起了倒抽冷气的声音。
随后便又是长久的寂静,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一包小小的粟米种子,成熟之后居然可以结果出三千七百余万斤粟米?!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匪夷所思!
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人皇殿主持,不是当今圣上的皇子,不是正在说给当今圣上听,恐怕根本就不会有人相信。
而即便如此,这种事情也已然让人难以置信。
“小十五,你,你刚才说什么?”李世民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恒,表情都有些失控,“你刚才说多少斤粟米?”
“三千七百余万斤。”李恒神色如常,胸有成竹,笑道:“不过,万斤粟成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终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要改变现状,还是要用‘大稷敕命符’才行,至于这‘大稷敕命符’的效用,还请陛下率众前往春明门上,一试便知。”
第十三章 长安内外拜人皇脱胎换骨至超品
长安城东侧,春明门外的一处荒原之上。
从远方逃难而来的难民们三两成群地聚集在一起,遥望着远处的人皇殿,焦急地等待着。
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小策,你说,这次的祭祀能成功吗?”
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男子拍了拍身边瘦猴儿一样的少年,又看了看天空,“刚才的金光,可是太耀眼了啊。”
他是洛阳人士,妻儿都已经饿死,身边的少年是他的同乡,一起逃荒到这长安城,彼此之间也算是有个照应。
“一定能成功的!”被称作小策的少年虽然一副干瘦模样,但眼睛却十分明亮,仿佛有光一般,他笑着道:
“我阿父与我讲过,求仙拜佛都不管用,因为人家跟咱们没半点情分,可祖宗不一样,那是咱们的血脉源头,只要诚心恳求,多少都会有帮助的。”
“嗯,对对,这毕竟是我们的祖宗啊。”中年男子连连点头,心里也燃起了一丝希望,喃喃低语,“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希望那些可恶的突厥人能赶紧退走,让我们能吃一顿饱饭吧。”
“突厥人,可恶的突厥人!”小策奋力捏紧了拳头,咬牙切齿,“都怪突厥人犯我大唐边关,才让我们不得不逃荒,等我吃饱了饭,已经要去参军,干死突厥人!”
“对,吃饱饭,干死突厥人!”中年男子也点头。
“哎,阿伯你看,圣上他们从人皇殿里出来了。”小策踮起脚来,指着人皇殿的方向,惊奇道,“好像都出来了,圣上手里捧着一个玉盘上了车辇,这是要做什么?”
周围的难民们也都围了过来,瞪大眼睛望着人皇殿的方向。
只见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很快整装完毕,唐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上车辇,便带着一众皇子皇女以及文武百官往人皇殿外而去。
李恒紧随其后,穿着华丽的法袍,走在天子车辇之侧。
这个位置通常是国师才能走的。
虽然,李恒走的位置其实还要稍稍靠后,但依旧意味着无上的荣耀,足以让任何大德和尚、高功道士嫉妒得眼珠子发红。
荒原上的难民们也都发现了李恒,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位人皇殿的法师我认得,他就是之前在城南施舍给我们粥食的那个大善人,活神仙。”
“可是我听说他只是人皇殿里的普通庙祝啊,怎么能走在天子车辇的侧后方,这,这他究竟是谁?”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就是当今圣上金口钦点的人皇殿主持,持运祭祖法师,同时也是得封顺王的十五皇子!”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真的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吗?”
“之前运气好,得了一个主家青睐,去城里做了几天苦工讨饭,那时候听说的。”
“好羡慕,这年头,苦工的差事都难找啊。”
……
小策站在荒原上,目光炯炯地看着天子车辇,以及车辇旁的李恒,道:“阿伯,这位人皇殿的主持法师,居然是我们大唐的皇子吗?”
“听说是的。”中年男子点了点头,感叹道:“我还领过他亲手盛的粥食呢,没想到他居然是皇子殿下,实在难以想象。”
在普通百姓的眼里,天子就是世间一切的主宰,无比地尊贵,皇子拥有天子的血脉,自然也是同样的尊贵。
至于人皇殿的主持、庙祝,虽然名义上是供奉人祖超然之士,不受俗世规矩约束,但在百姓眼里也远不如皇亲国戚尊贵。
“这位殿下有大善心肠啊,我也领过他亲手盛给我的粥食”小策神色崇敬,感叹道:“当时他毫无架子,还亲切地问我粥食够不够吃。”
“大好人啊。”中年男子点头,他又看了看天子车辇的方向,疑惑道:“圣上他们这是要去春明门回城吗,祭祀就这样结束了?”
“应该还没有吧,不然祭祖法师不会随行。”小策摇了摇头,笑道:“阿伯,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我们或许真的可以吃饱饭了。”
“哈哈,真希望是这样啊。”中年男子也笑了起来。
“一定会好起来的。”小策目光坚定,望着天子车辇旁的李恒,沉声道:“若有朝一日,我王玄策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必定当面跪谢这位殿下!”
……
春明门城楼之上。
李世民手持“大稷敕命符”,扶着女墙望着远方的宫殿与祭坛,依旧满腹疑惑。
站在这个位置,他能够清楚地看到人皇殿外的荒原之上聚集的难民,以及更远处的龙首渠旁还聚集了更多的难民。
“这样的大唐,真的危险了啊。”李世民心里叹息,神情悲苦,同时也越发地期待这枚“神符”的效果。
“法师,朕该如何做?”李世民看向了身边的李恒。
现在李恒代表的是人皇殿,是主管此次祭祀的持运祭祖法师,他自然不能将其当作皇子来对待,不能称呼“小十五”。
“请陛下将‘大稷敕命符’用双手捧在掌心,心中默念三皇五帝尊名,最后高呼‘先祖佑吾大唐’即可。”李恒微笑道。
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此时注视着他的不仅有面前的李世民。
还有这春明门城楼上下一众皇子皇女,文武百官,以及远处的难民,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他。
所有人都在等待这场祭祀的结果,都在等待大唐的命运。
“好,朕就这样做。”
李世民点头,依照李恒的说法,心中默念三皇五帝尊敬,最后振声高呼,“先祖佑吾大唐!”
紧接着,除了李恒之外,一众皇子皇女,以及文武百官,纷纷朝着人皇殿的方向跪下,口中高呼。
“先祖佑吾大唐!”
“先祖佑吾大唐!!”
声如浪潮,自春明门上滚滚而起,传到了长安城内,也传到了长安城外。
一时间,长安城内东市百姓都往人皇殿方向跪倒,高呼人皇先祖保佑。
而在长安城外无论是龙首渠旁,或是人皇殿外的荒原上,密密麻麻的难民们都跪倒在地,向人皇殿叩拜祈福。
原本还在看戏的法明和圆通两个老和尚气得鼻子都歪了,只能不断在心里安慰自己,“装神弄鬼,装神弄鬼,把戏而已,这可填不饱难民的肚子!”
人皇殿居然拥有这样的号召力,这将会给佛门兴盛带来极大的阻碍!
嗡!
与此同时,大稷敕命符骤然颤动,玉符当即化作一道青色光辉冲天而起,飞到人皇殿之上,转眼间就用一种特殊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玄奥复杂至极的“稷”。
无形的生机韵律,开始渗透人皇殿四周的土地。
顷刻之间,人皇殿周围方圆数里的荒地全都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并在瞬间成熟,化作了金灿灿一片的成熟麦田。
法明和圆通两个老和尚顿时就傻了眼,脸都变成了猪肝色。
……
“人皇御赐‘大稷敕命符’,可让方圆数里长满成熟谷物,三月之内,食之不尽!”
李恒站在春明门上,高声道。
同时拱手弯腰,往人皇殿方向行礼致谢。
话音刚落——
天地间回荡的祷祝声立刻就变得更加高亢,几乎要把天上的云彩都震碎。
“人皇保佑!”
“人皇保佑!!”
长安城内外,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或是逃荒至此的难民,脸上都露出了浓浓的笑意。
李恒感受着这一切,忽然对自身的修行多了几分体悟。
随即,他就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并在瞬间贯通了四肢百骸,将他的血肉筋骨全都升华了一遍。
脱胎换骨!
超品已成!
第十四章 白狐披肩人王斩魔
大唐的这场危难,暂时得到了缓解。
大稷敕命符让人皇殿外方圆数里的荒地全都变成了成熟麦田,并且食之不尽,顿时就缓解了大唐的粮食压力,甚至还有余力调配更多的资源去边关。
与此同时,朝廷也开始组织人种植万斤粟。
等三个月后,万斤粟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