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后,王赞和王小北才下来,两人似乎都略显疲惫,还顶着黑眼圈,昨晚最后的结果是,王小北死缠烂打的求着王赞给他传授经验,实在熬不住他的王赞,就胡编乱造了几段跟他讲,求知欲极强的王小北就跟他整整探讨到了后半夜,睡觉的时候基本都两点多了。
杨巧音见到王赞,就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孔念慈说,你们俩很吵,以后注意点,要小一点声音啊”
王赞咬牙说道:“没有以后了,今晚我他么就掐死他了!”
人凑齐了之后,这几人就开始往莫干山上走,这地方比较山清水秀,没什么可逛的,景点也比较少,除了呼吸下新鲜的空气,就是山上的几座寺庙能逛逛了。
往王赞和王小北他们从民宿出来,向山顶方向走的时候,几分钟后一栋民宿的楼上,一双挺阴霾的眼神就落在了王赞和杨巧音的身上。
他俩是并肩着在走的,虽然手没有牵在一起,但肩膀却擦着肩膀。
许非在崔驰勋的身后幽幽的说道:“我要说她水性杨花什么的,你会不会很不高兴?勋哥啊,我觉得杨巧音有可能是猪撞树了,那个王赞就是撞猪身上了,两人脑子估计都有点问题,她啥口味啊,这样的男人也能看得上?”
崔驰勋没有说话,但牙已经咬得嘎吱直响了,他之前追了杨巧音两个多月,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各种气氛各种情调都整上了,但最后也就落了个拉拉手的地步,
而且,还是他强拉的,就一下。
莫干山名称的由来是以当年莫邪和干将在此铸剑而成所得名的,为天目山之余脉,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很多人都说这里人杰地灵,不然这对夫妻也不会在此铸造出那惊世一剑了。
莫干山顶,南麓,有一座黄庙,这在内地来说是很少见的,绝大多数的黄庙都在藏区或者疆北,中原内陆几乎很难见得到,莫干山上的这一座历史也不是很悠久,民国左右建成的,所以声名就更不显著了。
但这座黄庙里,最近几年,住进来一位大师,是从藏区的布达拉过来的,人称伽朗大师。
此时,莫干山黄庙,后院处,门口不知为何居然趴着一条跟狮子一样的狗,这狗大的有点离谱了,趴在地上十分的唬人,冷不丁的看一眼都容易吓人一跳,庙中有偶尔路过的僧人都会远远的给绕开,根本就不敢靠近。
这条狗是跟一个中年来的,当时是伽朗大师还亲自在庙门前将其给迎接过来的,到今天的话这一人一狗已经来了能有半个多月了,平日里伽朗大师闲暇时经常会同这位叫做三岁上师的人一起煮茶论经,并且一坐几乎就是一整天的时间,两人都不见得会挪个窝。
从伽朗大师的态度上来看,黄庙的僧人们都知道,他对这位三岁上师仿佛是极为尊崇的,言语之间交流时请教的姿态居然还颇多,但是不知道为何,这里的僧人总觉得这位三岁上师哪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古怪。
平日里,不跟伽朗大师论经,这位三岁上师多数的时候都是把自己给关在厢房里足不出户,而他带来的那条大狗子,就趴在门口给他守着。
“嘎吱”厢房的门被推开了,走出来以为年岁大概四十多五十左右的中年,他剃着光头穿着身便装,脸上时刻都挂着那种我是高人,我很平淡的表情。
听到身后的动静,狗子就慢吞吞的爬了起来,然后抻了个懒腰扭头看向身后的三岁上师。
对方走过来后,伸手轻轻的拍了下狗脑袋,于是这一人一狗就走向了黄庙的前殿。
伽朗大师这时刚刚上完早课,见到出门的三岁大师就愣了下,然后双手合十问了声“好”随即问道:“三岁上师今日怎么出门了?”
这位上师自从来到黄庙,半个多月了始终都在静修,除了上厕所外,他连前殿都没有到过,所以让人看了就不免有些惊奇。
三岁上师走到一个蒲团先,盘着腿就坐了下来,说道:“今日可能会碰到个故人,我来前殿看看……”
伽朗大师点了点头,招呼旁边的僧人吩咐道:“去搬一把椅子过来,然后再拿来一壶酥油茶给大师”
三岁上师说了声谢,然后静静的望向了庙门外,今日清晨醒来,他忽然偶有所感,似是故人要来了。
此时的山下,王赞他们一行人正往山顶走着,一路上走马观花的也没太停留,毕竟莫干山的景色比较单一,能看得地方都在山上呢。
在王赞等人的身后,不远处,崔驰勋和许非的身影就出现了,他俩也一路跟了上来。
崔师兄很不爽,到嘴的鸭子飞了,你说闹心不,特别是在于男女这一点来说,真是忍不了。
第1368章 祈福醍醐
莫干山顶的黄庙并不大,再加上声名不显,所以基本很少有人在意,自然也就没什么香火了,庙里就显得特别冷清。
王赞他们上来的时候,本来是没人打算进去的,这帮人里也没谁是信奉这个的,在外面看了一眼后就打算走了,不过此时庙门口趴着的一条狗子,倒算是挺引人注意的,因为这狗太大了,趴在那就跟一只狮子差不多。
“这是獒啊,怎么跑这来了,这种獒犬好像是只生活在藏区的雪域高原上,内地很少能见到,有养的也是杂交的品种,看这头的模样,应该是很纯的了”王小北蹲了下来,瞅着那只狗子啧啧称奇的说道。
“你小心点,我估计你这身板都未必能够他吃两顿的,它饭量应该不小”王赞提醒道。
王小北斜了着眼睛说道:“那算上你肯定够了,这大喜的日子,你能不能别给我说这些添堵的话?”
这个时候,庙里面忽然走出个小喇嘛,直接奔着王赞就过来了,双手合十低声说道:“这位施主,我们庙中有一位上师请您进来一趟”
“呵呵,咋的,要说我与佛有缘啊?我身上可没带钱哈,给不了你们什么香火钱,就别在我身上打主意了”王赞觉得,这庙可能是看上他们几个人,打算要来化个缘了。
小喇嘛看了眼旁边趴着的狗子,说道:“这只狗名叫立秋,是我们上师所养的”
王赞眨了眨眼睛,不明所以。
小喇嘛说道:“我出来的时候,上师告诉我了,他让我跟您讲说立秋这个名字,是从您父亲那来的……”
王赞顿时一愣,感觉相当不可思议了,嘴里顺势就嘀咕了一句:“惊蛰?”
“您里面请,上师在等和施主”小喇叭转身伸手示意道。
王赞回过神来后,跟王小北和杨巧音他们说道:“我进去一趟,你们等我一会”
王小北呲着牙说道:“我这还有点现金,要不要给你带上啊?”
“不用了”王赞摇了摇头,感觉挺奇怪的,这小喇嘛刚才说的那番话无疑表明,里面的什么上师肯定跟王惊蛰认识的。
自己那位神出鬼没的老爹,真是处处都透着神秘啊。
王赞还没见到三岁上师的时候,很理所当然的会把对方想象成是个上了年纪,脑袋光光,下巴上长着一缕白须的老僧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正常概念,但他实在没想到,这位上师看起来居然如此年轻,比他爹好像还小几岁,穿着也很普通,完全没有一种得道高人的感觉。
要说哪里有什么不同,异于常人的话,可能就是这位上师的眼睛里,透着与他年龄极其不符的沧桑感了,就像看透了红尘俗世一样。
其实,多年过去,曾经的推油青年陈三岁,早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这些年间他除了偶尔会回到喜马拉雅山脉下的神庙修行以外,其他多数的时候都是带着那只獒王游走在四方的,他确实已经快要跳出红尘不在五行内了。
将近二十年过去,他成长的不光是年龄还有阅历,更多的应该是感悟。
“你母亲还好么?”这是陈三岁见到王赞后说的第一句话。
王赞愣了愣,点头说道:“我刚来余杭的时候见过她,很好”
“这些年苦了他一个人带大你了……”陈三岁是知道王惊蛰去十八层地狱的,不过这些年里他也没同小草见过面,他现在的理念可能就是凡事别较真,一切随缘就好了。
王赞好奇的问道:“您和我父母都认识?”
陈三岁笑了,说道:“他们还没有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当时我跟他们生活在一座叫做良水的小城里,我跟你父母的渊源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的……”
陈三岁再见王赞其实很有一种亲切感,自从推油过后他遁入空门,自己这辈子肯定是没有子嗣的了,在这世上陈三岁唯独跟小草还有王惊蛰是最熟悉的,将近二十年没有见过面,并不妨碍他在王赞的身上释放出自己为数不多的情感,说白了,小草和惊蛰的儿子,在他眼中也算自己的半个子嗣了。
无后的人,自然会把亲情方面的情感建立在最熟悉的人身上。
比如,陈三岁对王赞。
“你似乎,曾经出过什么事?”陈三岁有些皱眉,尽管王赞已经还阳一段日子了,但由于魂魄去过阴曹地府,他的身上还是有些征兆的。
“嗯,前段时间出了个意外……”王赞简单的跟对方聊了下,陈三岁忽然伸出手,说道:“你低头过来”
王赞愣了愣,有些不解,但还是将脑袋伸了过去,陈三岁随即将自己的手掌按在了他的头顶,轻声说道:“闭上眼睛,不要多讲,就像要睡着了一样,呼吸放缓,吐纳均匀一些……”
这是密宗祈福的手法,但陈三岁却为王赞多了一道醍醐的程序。
于此同时,黄庙外,当王赞进去以后,王小北跟杨巧音他们就在庙外徘徊打量着。
而此时许非和崔驰勋就在山下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静静的看着。
“从山顶下去以后,有几条路?”崔驰勋皱眉问道。
“之前我查过的,两条,一条是大道,一条是小路,大道人比较多,小路很偏也不是很好走,只有本地人才知道”
崔驰勋舔了舔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