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石成金便在这里,而火符丹书是燕德玄在留言中,让用玄玄之经来此兑换的。
至于青龙剑诀,苏阳只知名字,不懂究竟。
“我在洞府里面,看到了玄玄之经,他便是让我拿玄玄之经来这里兑换火符丹书的。”
苏阳对燕德阳说道,试探一下燕德阳。
“哼!”
燕德阳冷哼说道:“当初父亲传经的时候,说的心性跳脱,不符合道家天性,不给我真传,但是他自以为藏书极佳的地方早早就被我摸清楚了,在他没死的时候,我就把燕家的绝学看的明明白白,玄玄之经我有,破迷正道歌我也有,青龙剑诀我也有,火符丹书我也有,反倒是被他看好的德玄,将这门中秘要拆的七零八落……”
玄玄之经根本吸引不了燕德阳。
苏阳听此,无奈而笑。
其实他出口试探燕德阳,是想要弄清楚一点燕德阳的身份,毕竟燕德玄留书中,没有丝毫提起自己的这个兄长,而普济究竟是什么模样,苏阳也并不知情,万一眼前的人就是普济派过来盯梢的呢?
人心诡诈,不可不防。
而现在听来,这燕德阳应当真是燕赤霞的大伯。
这燕家的老爷子,自以为事情能瞒人,到头来不过瞒了自己,家学根底都被长子学的干干净净,一个人在这山上闷声发大财。
聊斋《司训》里面,蒲松龄说一事,此事摘抄自《耳录》,说一个先生在沂水教书,和人交际很淡,经常性会自嗨起来,半生积攥了一百两银子,把这银子埋在书房里面,又时常喃喃自语“我这银子丢了可怎么办?”,如此就被人听去,趁着他不注意的时候,把钱给挖走了。
机谋不密,大约就是如此了。
“请问一下燕赤霞去了浙江哪里?”
苏阳问道。
燕家这两支,燕德阳这里传承皆有,而燕赤霞那里传承仅有一半,苏阳要想得到火符丹书,给上官香儿凑齐华山隐宗,汉钟离的传承,还需要找到燕赤霞。
该不会真要去金华蹲人吧。
燕德阳笑而不语。
“师傅,我回来了。”
有一男子声音传来,苏阳扭过身去,看到了是一秀士,穿一身白衣,手中提着一壶酒,对着燕德阳叫道。
不是不传外人吗?
苏阳瞧向了燕德阳。
“他是狐。”
燕德阳指着说道:“我只是指点他,也没传他什么法诀。”
你说是,那就是。
苏阳看向白衣秀士,看他风度潇洒,姿容甚洁,心中也有几分好感,便问他姓名。
“在下真宝玉。”
白衣秀士对苏阳说了姓名。
这名字让苏阳讶然,上上下下瞧着白衣秀士,再问道:“甄宝玉?”
“真假的真。”
真宝玉对苏阳说道。
苏阳点点头,听到真宝玉这名字,有那么一瞬间让苏阳感觉世界混搭了,现在看来只是音名相同。
“要喝酒吗?”
燕德阳拿过真宝玉递上来的酒壶,对苏阳说道,言语中满是送客意味。
“不了。”
苏阳起身告辞。
燕德阳坐在那里并不起身,自顾的拿起酒壶喝了起来,片刻之后,就有眼泪从眼角流淌出来。
“师傅。”
真宝玉在燕德阳的身边,连忙安慰,询问了苏阳的来历之后,问道:“此人既然拿着师叔遗命来此,您怎么不将他收归门下呢?”
燕德阳饮一口酒,说道:“此人不是狐狸,却比狐狸还滑头,想要我华山隐宗的绝学,但来到这里之后,不曾对德玄称呼一声师傅,也没有对我称呼一声师伯,华山隐宗的秘要传承,还将它给了自己的妻子……我怎么可能把火符丹书托付给他?”
燕德阳对苏阳来到这里之后的无礼很不满,并且在他看来,苏阳就像是空手套白狼,基本上什么都没有付出,还想要把华山隐宗的传承套走,世间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真宝玉方才明白原因,
“你也跟了我不少日子,眼下我就要走了,一点东西送给你。”
燕德阳抬头看着真宝玉,伸手在怀里面拿出来了一个石头,黑不溜秋,倒是圆润无暇,说道:“这是一块点金石,是我华山隐宗玄玄之经中取法门炼化出来的,今后你只要拿着石头,对着平常的石头摩擦一下,念诵咒语,就能够把石头变成金子……但你记住,金银多少皆是天禄,用在你平常吃喝还好,倘若擅自点金,赐予常人,福禄之神必将在你身上克扣出来。”
真宝玉听过之后,双手接过了燕德阳的点金石,恭恭敬敬的对燕德阳一拜,等到他再度抬起头的时候,在这道观里面已经不见了燕德阳的踪影。
苏阳沿着山路往渭南走去。
对于燕德阳后来的疏离,苏阳也心中有数,只是苏阳已经有了师傅,学的还是元始天王的秘法,怎么可能另投他教?
燕德阳不授秘籍也在情理之中,而真正想要为上官香儿凑齐华山隐宗的传承,恐怕还要前往浙江去寻找燕赤霞。
只是当下苏阳并无空闲,只能将此事暂为搁置。
路途之中,有一清泉甚好,苏阳走到泉水旁边,洗了把脸,伸手捧着清泉喝了两口,在喝水的时候,另有一人到了苏阳身边,同样是捧着水喝了起来,喝过水之后,此人对苏阳笑了笑,也不照水潭,自顾的打理起来,把自己的仪容打理出来,也是一三十来岁的书生。
正在这个时候,远远的来了一群差役,在差役的后面有一辆囚车,速度甚慢,里面押着一人,吱吱呀呀的往这边赶了过来,瞧见这边有人洗脸喝水,他们个个口干舌燥,留下一两个看着囚车,剩下的都往这边而来,大口喝水洗脸,自觉热暑之气一清。
正在洗漱着的时候,一差役看到了这边打理整洁的人,甚是惊骇,指着问道:“你,你怎么跑出来了!”
这打理整洁的人对着差役一拱手,礼貌说道:“小生谢诸位大哥一路相送,只是送到这里便可以了,小生先走一步了。”
行李之后,此人便向着渭南方向而去,往荒草之中一走,整个人已经不见。
这些差役连忙去看囚车,苏阳瞧囚车里面的人,和适才打理面容的人一个模样,已经死去多时。
第八十七章 聊斋小谢
见鬼了!
诸位差役见此情形,大热天浑身发抖手脚冰凉,他们作为差役,确实听说了不少鬼怪故事,却没有想到这些鬼怪故事居然发生在了他们的身上,一路押送的囚犯死了,魂灵就在前路和他们打了招呼,方才离去。
此情此景,让他们毛骨悚然,再看到路边的苏阳之时,差役个个加以警惕,生怕苏阳也是一鬼。
“别怕,我是个人。”
苏阳站在水潭边上,说道:“适才那人洗脸之时,水中无影,你们看我,在水中可能看到我的影子?”
差役们如此看向苏阳,看到苏阳有影子,始信苏阳非鬼,由此个个大松一口气,有几个人就地坐在了地上,伸手擦了擦头上的虚汗。
“你是谁?哪里人?”
坐在地上的一个差役询问苏阳根底。
苏阳瞧着这些差役,一共有八个人,此时个个形容狼狈,胸前后背都是汗水,特别在知道了囚车里面的人已经死后,一个个离囚车老远,生怕适才离开的那个人折身回来。
“在下苏阳,外地人。”
苏阳抱拳说道:“敢问适才的那个书生是什么人?他怎么身死之后,魂灵能够在白日行走?”
人死之后化为阴灵,惧怕太阳真火,在白日里面无法显形,唯有经过修炼后,方才能够魂体凝练,而做到白日显形,出入有影,要么就有另外秘法,担任阴差。要么就要成就阳神,但这世间之事并无绝对,也有一些人死了之后,一念为执,死后和生前并无差别。
就如聊斋《叶生》。
这叶生是河南淮阳的秀才,笔墨精于一时,但是始终不能中举,当时淮阳的县令是丁乘鹤,非常的看重叶生,便资助叶生钱米,让叶生老实读书,等到科考的时候,叶生写出来的文章人都叫好,但是仍然是名落孙山。
由此叶生回到家中便生了病,丁乘鹤因为得罪上司,也被罢免了县令。
罢免县令之后,丁乘鹤就要回到山东,但是因为牵挂叶生,一直不曾离去,并且时常给叶生送药,想要让叶生痊愈之后跟他一起走,如此等了多日之后,叶生忽然前来拜访,和丁乘鹤一并离开了淮阳。
到了丁乘鹤的家乡之后,丁乘鹤的儿子拜了叶生为先生,一年之后,丁再昌就考上了秀才,等到了再度考试的时候,叶生把自己往年考试的文章拿给丁再昌看,以作范文,不想考试的时候刚好是这些题目,丁再昌顺着就把叶生的文章写上去,考了第二名。
后来丁再昌进入到了京城,叶生就跟在丁再昌的身边,在京城的考试中终于考上了举人,叶生非常欣喜,恰好丁再昌要办公务,刚好路过淮南,两人结伴同行,到了淮南之后,丁再昌方才知道,这叶生已经死去了三四年了。
这叶生是新死之鬼,自然不可能一死便是阳神,而一念为执,让他白日显形,出入有影,和平常人一样活了三四年,直至到了淮阳,再度被妻子喝破死亡之后,方才化为烟云而散。
适才的书生,可能就和叶生一般,如此才能够在白日显形,并且对这些差役行礼说话。
听到苏阳询问,这些差役有些犹豫,顿了一会儿后,方才大概说明了缘由,说道:“他叫做李志远,是渭南人,在蒲城那里教书,但是他骂了我们县令,我们县令让我们把他送回来,并且永远不让他去蒲城。”
相当于将他送回家,无怪乎此人会说烦劳相送。
“为什么骂你们县令?”
苏阳问道。
差役们犹豫之后,说道:“因为我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