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应该等待……但是朕看到了你们鬓角的白发,看到了百姓的哭嚎……朕知道,不能等了,宗相公已经走了,还要让更多人带着遗憾吗?”
吕颐浩浑身剧烈震动,低头看了看已经花白的胡须,无奈苦笑,是真的没有多长时间了。张叔夜、刘韐、张悫、许景衡、吕好问,太多太多的人,大家都老了。真难为官家,还记着大家伙。
“老臣,老臣先行拜谢官家!”
“吕相公,我们要北伐,就不能只是计算多少兵马,多少粮草,还要计算人心,计算士气!我们不能空口说白话,我们不但要让将士知道,北伐之后,生活会更好,也要让大多数的百姓明白,只要北伐成功,吃饱穿暖,住上新房子,指日可待!”
“公平税赋只是第一步,还要富国裕民,重塑汉唐盛世……总之,吕相公,咱任重道远啊!”
赵桓这一番话语,彻底打动了吕颐浩。
老吕执掌朝堂多年,也早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
檄文写得再漂亮,也不过是一时的,要想让大多数士兵百姓,真心拥护北伐,奋力作战,就必须给予足够的物质基础。
只要打赢了金人,就能出现一个平等的时代……毫无疑问,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凭什么让将士们浴血奋战,断头折臂,还不是要让他们觉得值得!
“吕卿,还有一点,不管咱们积累了多少兵马,有了多少骑兵,和金人对阵,都是血肉之躯,都要刀斧对阵铁骑,每个士兵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如果不能把士气提到最高,就算再多一倍的兵马,都可能失败……而到了那时候,咱们君臣就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吕颐浩大惊,脸色涨得通红,思前想后,终于咬牙道:“臣懂了,这事情臣会安排!”
赵桓摆手,“你先不要表态,这事情让孔端友去做,他应该清楚什么才是对的!”
吕颐浩咧嘴了,孔端友就是怕了,才请吕颐浩帮忙周旋,结果皮球又踢到了他的脚下,想逃都逃不掉,赵官家还真是不客气。
吕颐浩还能说什么,反正进入了战时,他的事务繁忙,大可以被孔少师拒之门外……反正都到了这一步了,还有什么值得在乎的。
“发布檄文,传旨天下,全国备战,不日北伐!”
……
“果然来了!果然来了!”
正在巡视各处的梁王兀术在看到了檄文之后,先是一惊,随后又脸色微红,再之后有释然了。
他早就料到,宋军会北伐的,只不过他的想法是突然发起攻击,出其不意。因此他才要求各地多加小心。
结果赵桓却是堂而皇之,发布北伐檄文,这让兀术有了些羞愧,难不成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过很快兀术就明白过来,这种规模的两国决战,倾力北伐,还能藏着掖着不成?
一旦确立了进攻方向,便要调拨民夫,囤积粮草,征集牲畜,把一切都准备停当。
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调度,根本没法持续北伐。
反过来说,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就算想瞒着,又能瞒多久?
倒不如大大方方告诉你,正好能起到威慑人心的作用。
想通了这一点的兀术知道,不能等了,他必须立刻返回燕京,前面他大哥提议设立什么枢密使,打算架空都元帅粘罕,根本是糊涂透顶。
到了生死关头,还不能上下一心,简直和找死没有区别!
就这样,兀术匆匆回京,
当他赶到了燕京,突然发现了路上了多了不少马车,匆匆忙忙,莫非是调运军需?
兀术把秦桧叫来,坐定之后,就发现秦桧脸色不佳,唉声叹气。
“秦学士,你跟俺莫非还有什么吞吞吐吐,不方便透露的?”
秦桧轻叹了一声,“四太子,自从三天前赵官家的檄文进京,就有人打点行囊,把财物向上京搬运了,不分白天黑夜,都有人这么干。”
“什么?”
兀术气得笑了,“怎么还没打仗,他们就以为大金必败吗?”
秦桧苦笑,“也未必如此,许是觉得把财物运走,更方便背水一战吧?”
“放屁!”
兀术气得爆了粗口,随后又以手击额,自嘲道:“秦学士别怪俺说话粗鲁,根本是无稽之谈……把财物运走,就是存了逃跑的心思,他们看见檄文,知道赵桓只说了两河和燕云,他们已经跑到了上京,就能苟且偷安!那是做梦!赵桓还说过要直捣黄龙呢!金宋之间,不死不休,绝无半点侥幸!”
秦桧微微惊讶,随后用力颔首,赞许道:“四太子果然看得明白,只是当下人心浮动,似乎会对战事不利啊?”
“无妨!”
兀术冷哼道:“俺就不信,才这么几年,大金上下便真的一盘散沙,不堪一击了?只要有俺完颜兀术在,便要替太祖看好这个家1”
兀术手按刀柄,气势汹汹。
秦桧恍惚,这位四太子真的有点像六年前的赵桓啊!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兀术真的能力挽狂澜,拯救大金吗?
秦桧并不确定,而很快兀术就行动了,他亲自点了三百名精兵,趁着夜色,在北门埋伏,兀术想要瞧瞧,到底是谁,再往外运送钱财珠宝,他准备抓一个典型,杀一儆百!
兀术一直长身直立,等到了三更天,突然出现了车马之声……很显然,车上的货物十分沉重,用的都是最好的挽马,还要不停驱赶,才能前行。
到了门口,为首之人亮出了都元帅的令牌。
“开门,我要出城!”
兀术手按刀柄,虎步而出,看了对方一眼,瞬间大怒,“斜保,怎么你也这么糊涂?”
来人正是粘罕的次子斜保,他瞬间失神,竟无言以对!
宋成祖
第319章 赵佶的新工作
粘罕是都元帅,他的次子却在偷运财物,这事情太过恶劣,俨然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投降了。
虽然粘罕还不是国主,但性质上已经是差不多了,甚至要更恶劣。毕竟老老实实投降,还能保全所有人,私下里给自己安排后路,分明是可耻的出卖!
兀术是万万不想和粘罕闹翻,尤其是在这个要命的时候,可惜的是,她已经没有退路了。
三百精锐,围住了斜保。
“走吧,跟我去都元帅府邸!”
兀术气势汹汹……很显然,一场属于金国的独特风暴,即将刮起。
如此风暴,是兀术也没法预料结果,也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罢了。
……
相比金国的风云变色,赵桓这边,最大的问题,竟然是云淡风轻,屁事没有。
其实这么说也是不对的,檄文发出去了,双方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各种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只不过这么庞大的作战计划,数千里战线,几十万兵马,虚实结合,水陆并进……需要协调的东西太多,需要准备的也太多。
多到了根本处理不过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张荣的水师需要征调船只。
这个船只主要是南方的那种大海船。
北宋的造船能力还成,但远远比不上南宋,海外贸易的规模也不行,因此船只也不多,朝廷想要征用,就有人乘机调高价格。
连朝廷的便宜都敢占,这也是没谁了。
可人家也都不简单,背后勾着朝廷大员,张荣一个土匪头子,还真的敢替天行道不成?
人家也没说不借,只是说船只少,想要借,就要出高价,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你皇帝陛下也不能不讲道理啊!
这事弄来弄去,张荣一脸委屈,来见赵桓。
“管家,干脆把这般东西都给杀了算了,他们太欺负人了!”
面对此情此景,赵桓能说什么,他只是指了指面前堆积如山的公文……乱七八糟的事情多着哩,各地仓库失火,军中出现了空额,战马变成骡子,火药发潮,没法使用,发行债券出现了舞弊……
反正就是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各种烂事都冒出来了。
身为官家,就算是善于决断,想要弄清楚每一件事,并且给出结论,尽快落实,也要好些时日,根本忙不过来。
或许这就是浑水摸鱼吧!
“朕立刻下旨,制定一个动员条例……遇到战事,军中有无条件征用船只的权力,战后只要将船只原样奉还即可,如果出现损失,则需要修复或者按市价补偿。对于任何哄抬物价,阻挠军中征调的,都按照军法从事。”
张荣在京待了整整三条,拿到了这份热气腾腾的法令,这才心满意足离开了。
打发走了张荣,赵桓经过一番思索,决定不能继续浪费时间了。
道理很清楚,只要他还在京里,永远都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只有他离开京城,真正进入战时状态,政事堂才能决断如流,他也能专心大局,不至于为了小事分心。
赵桓下定了决心,他把吕颐浩等宰执相公叫来,开门第一句话,“朕准备不日北上曲端堡,北伐进入实施阶段。”
这句话说完,赵桓觉得这帮人好像不是怎么心疼他,竟然还有人长出口气,大有早该如此的意思。
轮到赵桓讪讪了,朕就这么不得人心?
沉默了好一阵子,吕颐浩才勉为其难,躬身道:“官家亲征,朝中应该有人留守,老臣斗胆提议,请陛下立储!”
赵桓眉头皱了皱,似乎对这个提议不怎么高兴,毕竟他春秋鼎盛,用得着吗?更何况他已经有了第二个儿子,小家伙还在吃奶,这倒不是说赵桓偏爱老二,不想立赵谌,只是单纯觉得时机不成熟。
可吕颐浩却不这么看。
“官家亲征,千里之外,危机四伏……老臣不能随侍左右,稍微出现混乱,京中不免进退失据,官家早定储位,才好放心北伐!”
赵桓眉头挑了挑,“是这样啊,其实几年前,金人黑云压城,京师危在旦夕,朕曾经许诺,让康王赵构担任皇太弟,接掌朝中大